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的現狀

大學生的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1-31 04:54:09

A. 當代大學生迷茫現狀

現狀並沒有為哪個群體開綠燈,大學生也不例外,不過對於大學生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說到迷茫言重了,只要找好自我定位,腳踏實地,就會有用武之地。

B. 中國大學生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中國大學生大多安於現狀,在學習的時候也不刻苦努力,整天窩在宿舍,在宿舍裡面睡覺,沒有一點實踐的能力。

C. 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現狀是怎樣的

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現狀是:周一到周五按照課表的安排上課,周六到周日就不用上課,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大學早上最多有兩節課,一節課大概 80分鍾,兩節課剛好是一個上午。在大學,不用上早讀課或者是早自習,所以,大學生不用像高中生一樣早上六七點起來。一般可以在八點鍾起床,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時間。有更多的精力學習。大學生在晚上的時候,有可能會有課,但是,一般這節課都會安排在晚飯後,大概八點鍾就可以結束。在大學里如果可以顧好自己的學業,還要空餘的時間的話,可以去做一些兼職,來鍛煉自己,也可以給家裡減少一些負擔。這樣對以後的工作也是有好處的。在大學里,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的知識。

D. 大學生生活現狀的問題及對策

1現在大學生的學習現狀
1.1課堂的情景
學生上課有時睡覺、玩手機,不能有效將注意力集中聽課,做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教師每節課的辛苦講解其實都是一種勞動成果,試問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人拿什麼談學習?如果學生不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就應該首先追溯到做人的最基本問題,及學生的文明禮貌問題,應該讓每一名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和認可。
1.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動力不足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不愛學習、不願意學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生在進入大學前都是家長根據當今社會就業形勢或個人的看法來選擇專業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這種定勢的選擇或是家長劃定的發展空間鋪好的道路,使學生誤認為無須自己的努力只要是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工作就有著落,所以他們沒有遠大的目標,不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或是興趣愛好,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社會俗稱的「啃老族」;其次,有的課堂老師只是被動、乏味、單一的說教,不能有效吸引學生,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熱情。
1.3學生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和利用學習時間
經過三年高中苦讀,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大學充滿憧憬,剛進入大學校園,對這里一切充滿好奇,以為自己上了大學該放鬆享受生活了,不能將大學里豐富的資源和自己的業余時間緊密聯系,合理制定學習計劃,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自理能力較差、自控能力也不高。學生不能根據所學課程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在繁重的專業課面前給心理造成極大的壓力,最終學習效率不高、質量不好。
1.4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自然不高
大學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場所,任課老師應結合自己所教課程、專業設置,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高中階段學生為了升學已養成了應試教育,不良的學習方法只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學習效率不高導致惡性循環。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放鬆大腦同時增長見識,使身心在愉快中成長,也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2問題根源究竟在哪如何解決問題
(1)時間觀念不強,無競爭意識。進入大學之後,脫離了中學時代「三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大多數同學在開學前半個學期一直處於迷茫期,對大學里的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此同時,大學教學模式的瞬間轉變,讓同學們在中學時代你追我趕的競爭意識給忽略掉了,萬事只求「六十分萬歲」,專業課不掛科,選修課去與不去完全看心情。
(2)生活壓力過小,無緊迫思維。上面也提到,進入高校學習,很多同學對中學時代「朝五晚九」的生活學習模式進行了完完全全的摒棄,認為大學就是張揚個性、完全自由、放鬆自我的平台,毫無緊迫的思維,對時間認知沒有清楚的認識,以至於走進「時間誤區」。
3對症下葯,科學規劃大學時間
綜合上述提到的情況,我們必須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根本,也就必須追根溯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為當代大學生的他們指明之後的道路,使他們盡早走出盲區和誤區。作為老師要深入剖析問題,多走到同學們中間去發現同學們切身需要的是什麼,發現他們的興趣之所在,「興趣是人類的第一位老師」,了解到了同學們的興趣所在,開展和舉辦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學術活動,邀請校內外名師來校做相關學術報告,在與外界交流溝通的同時,也讓同學們增長知識的同時認清自己,從而科學的規劃自己的時間。
可以利用眼下流行的元素運用到學生管理中來,當代大學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強,觀察力也相對比較敏感,我們要在這些上面多下功夫,與時俱進,也做一個「網路潮人」。網路上充斥著各種信息,也可謂是良莠不齊,怎麼能讓同學們看清和識別這些錯綜復雜的信息,不至於沉溺於網路乃至無法自拔,需要老師們多下功夫。QQ、微信、飛信等聊天工具在無形之中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以至於不少同學在這些虛擬的網路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據不完全統計,約84%的在校大學生每天花費在網路聊天上的時間超過8小時,更有甚者部分學生甚至超過10小時。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也影響日常休息睡眠質量,對青少年的身心發育都存在弊端,所以我們的工作重心要及時有效的糾正同學們的觀念,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合理的分配每天的時間。
當代大學生中部分同學對專業課程和學校管理方面存在排斥心理,以至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從而產生厭倦的情緒。在處理對待這種情況,我們要請心理方面的老師和專家,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或者邀請他們為這類同學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認真的為他們解釋和分析其中的道理,只有正確引導和交流才能使他們早一天擺正心態,對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教育產生興趣,從而願意去學習,如此循環下去,定會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層次不同,其中出現的問題也就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的充電,與時俱進的話,就會社會淘汰,也就不能很好的為同學們服務,所以一方面老師在以後要加強理論素質的修養,另一方面老師要和同學們做朋友,只有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同學們才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說給我們聽,這樣我們才能第一時間把握同學們的動態和心理變化,從而才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盡快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正確的引導同學們走出時間誤區,早一天合理和科學的規劃自己的大學時間。

E. 當代大學生的現狀究竟是怎麼樣的

當代大學生的現狀,說實話並不是很好,我們也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整體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不像一些頂尖的高校,比如說清華大學或者是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也就是在期末的時候可能 找學長學姐要一些往年的題沖刺一下才能,最後僅僅是通過了考試,根本就不努力學習,基本上每天也是每個宿舍都有那麼三四個人在宿舍裡面打游戲,整體來看,學習氛圍一點也所以說很多同學的畢業的時候就即將面臨的世界,這就是我們社會上大學生的普遍現狀吧。

F. 當代大學生生活現狀

我作為一個大學畢業兩年,研究生在讀兩年的學生,就我的同學們說一下他們的情況,應該也能反映一二吧

首先說一說考研的我們那批人吧😄,我們班38人,考研的十幾個,最終被錄取的應該過半了。作為學碩我還在學校,不過已經沒課了,暫且一邊看書一邊考慮未來的發展方向吧。專碩的同學,在准備畢業論文,還有的已經實習,他們面臨的是沒有工資,也許幸運的有點補助,需要自己承擔吃住費用,感覺未來很是渺茫,不知道這個研讀的到底有沒有用。我們應該和大多學生沒有差別。

其次,就是大學畢業就走向社會的同學們,大概分為三種,一在我們二線城市待著,很多從事非專業工作,只求能掙更多的錢,沒事奢侈一下,帶著女朋友旅個游,曬一曬朋友圈,看著還是挺幸福,但是說起來也是心酸啊。只能說各有各的難處吧,不過他們已經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我們看著心裡很著急。

第二種就是堅持北上的同學,還真有混得不錯的,已經給自己買了小車,攢了一些錢,准備自己創業,不得不承認,見過大世面除了壓力大,也會給人更多的動力,所以我們也應該考慮趁年輕走出去。

第三類,結婚的同學,年齡到了,身不由己,有了家庭,人生大事也算解決了一樣,可以安心的工作,為事業奮鬥了。不由得看著心生羨慕。

他們有的過的很平淡,有的過的很精緻,也許這只是對幸福的不同定義。所以我們作為大學生,有理想,有目標,很幸福

G. 中國大學生現狀怎樣

大學生
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正在或已經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是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


步入大學
學生應當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應當熱心於改革和開放,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獻身;應當自覺地遵守憲法、法律,嚴格遵守校紀校規,增強法制觀念,有良好的品德;應當勤奮學習,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自覺遵守以下行為准則:
一、志存高遠,堅定信念。
二、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弘揚民族精神,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培養同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甘願為祖國為人民奉獻。
三、勤奮學習,自強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刻苦鑽研,嚴謹求實;積極實踐,勇於創新;珍惜時間,學業有成。
四、遵紀守法,弘揚正氣。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遵守校紀校規;正確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敬廉崇潔,公道正派;敢於並善於同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
五、誠實守信,嚴於律己。履約踐諾,知行統一;遵從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不作弊,不剽竊;自尊自愛,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聯網;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良誘惑。
六、明禮修身,團結友愛。弘揚傳統美德,遵守社會公德,男女交往文明;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熱心公益;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團結合作;儀表整潔,待人禮貌;豁達寬容,積極向上。
七、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珍惜他人和社會勞動成果;生活儉朴,杜絕浪費;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實際的物質享受。
八、強健體魄,熱愛生活。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提高身體素質,保持心理健康;磨礪意志,不怕挫折,提高適應能力;增強安全意識,防止意外事故;關愛自然,愛護環境,珍惜資源。
編輯本段基本素質
1、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養。
隨著一大批標題以「女大學生」的負面新聞的出現,「女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貶義詞。「女大學生」一詞也成為嘩眾取寵的媒體的犧牲品,成為黃色新聞的犧牲品。
2、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緊張。「大學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在這樣社會背景下要求大學生不只具備一定的課本知識,而是要真正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及一定的工作技能。
3、要有強健的體魄,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以及為迎接畢業後險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更應具備「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
4、要具備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形勢的嚴峻,好的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具備的,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才能夠成為國之棟梁。
編輯本段素質養成
通過分析提出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措施:通過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等提高道德文化素質;通過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專業素質;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素質;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素質教育
所謂素質教育,是指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出發,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活動。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是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亦即一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素質教育下,強調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文化修養,還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也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綜上所述,學生素質主要表以下幾個方面:
道德文化素質
主要指大學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道德品質,包括真誠、勤奮、有責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識,包括歷史知識、社會知識、文學底蘊、人際交往能力等。
專業素質
主要是指大學生的本學科、本專業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
心理素質
主要指大學生應有的健康的心理狀態,如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積極樂觀的態度,健全的人格等。
身體素質
主要指大學生應該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主要問題
要想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先看到當前部分大學生在素質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大學生素質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部分大學生對國家現行政策的認識還不夠深刻
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心理准備,不能很好的認清當前的形勢,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
部分大學生的心理不夠健康
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占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著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諸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
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存在偏離
在市場經濟崇尚個性發展大潮的影響下,受社會上所謂「實惠」觀念和「個人功利」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尺度漸漸向「功利化」偏移。部分大學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發生變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觀點、人生哲學和腐朽生活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滲透進來,對現代大學生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

H. 大學生表現和現狀

就現在的中國大學生來講,我感覺有三個與當前關系緊密的特點。

第一,進入大學專的低門檻屬帶來的進取意識弱化。現在基本上是想讀書就會有書可讀,上不了一本可以上二本,上不了二本還可以上三本四本,考取大學變得更加容易,但這反而使部分人變得不知道珍惜,失去了進取鬥志。

第二,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帶來的抗壓力降低。現在孩子從小就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保障,沒有吃過苦受過累,更沒有作過難,坐對挫折時會手足無措,甚至出現悲觀絕望而引發極端行為。

第三,急劇的高校招生擴張帶來的就業優勢削弱。隨著高校招生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畢業群體也水漲船高,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湧入用人市場,有的甚至還在初中生高中生的手底下幹活,這使得他們的優越感盪然無存。

雖然說當前大學生群體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大多是個人主觀造成的,只要你能珍惜大學學習機會,積極進取,樂觀向上,一定能讓大家看到你不一樣的大學生風采。

I. 大學生現狀

2017.6.7,今天是2017年高考頭一天,940萬考生激情澎湃的擁擠考場。粗略估計下大概會有700萬左右的高考考生將在九月步入大學學堂。(從2011年起,中國高考每年的錄取率已超過70%,甚至去年已經達到了82.15%。)

當這數百萬的學子們正在考場上奮筆疾書時,有數百萬的大四畢業生與他們一樣在努力。不過他們是為了進來,而這些學子已然要離去。

看看那些年的高考: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時大學錄取率極低,1977年:5%、1978:7%、1979:6%。80年代,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和完善,錄取率也慢慢有所上升,從1981年的11%開始,到1989年,錄取率已經達到了23%。1999年,成為高考錄取率的風水嶺,這一年,隨著擴招的開始,錄取率達到了56%。此後,考上大學,似乎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了,取而代之的,是考一個怎麼樣的大學。大學生,慢慢成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名詞。

隨著擴招計劃而日益增多的大學畢業生

國家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新鮮的血液逐代更替,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為建設國家而奮斗,是不是有種我中華民族復興之期指日可待?然而,這座諾大的「圍城」向我們顯示的卻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花費了四年的精力以及近十萬金錢(十萬,對一個農村家庭是什麼概念,我實在不想多加贅述。)深造的大學生們,就業問題卻是如此艱難。

上面三圖是筆者找到的關於大學生就業率的數據報告,遺憾的是網上的數據統計表格只能找到2011年的,12年至16年的沒能找到。(讓筆者好奇的是為何2011年和2016都是相同的89.6%。至於一、二兩圖的數據出入並不是很大,故大致應該是無誤的,畢竟大數據的採集本身就很容易產生誤差。)

如數據顯示,我們假設現今大學生就業率達到了90%,但是每年仍舊有70多萬的應屆畢業生無法就業。不只如此,還有往屆的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

而在這其中,又有多少是農村家庭的學子?(為什麼要強調來自農村的學子?相比於城市家庭的大學生,他們家庭經濟困難,無法就業給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帶來的壓力是很大的。對於城市家庭的學子,他們的人脈關系也讓他們更容易比農村家庭的學子獲得就業。對,這就是現實,至少目前的社會現象便是如此。)而這些來自農村的學子,絕大部分都是每年貸著國家的助學貸款上大學的。當他們畢業後卻發現他們根本沒有就業的機會,一邊是幾萬的國家助學貸款的債務,一邊是已經辛苦勞累數十年的父母。一家人的重望全部放在他們身上,而畢業時卻是他們夢碎的時候……

國家一方面普及高等教育、擴大招生,一方面又在收取農村家庭難以承擔的學雜費用。(1989年,國家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收費。1993年收費並軌試點,我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東南大學開始收費並軌試點。國家教委考試中心在多次討論和試驗後,規定標准分數制度由省級常模量表分數、等值量表分數和等級量表分數組成。 1994年,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高校「繳費的標准由教育行政部門按生均培養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會及學 生家長的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專業)確定」。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並軌,學費年增長幅度達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了收費上學,標志著招生並軌改革的落幕。各地高校收費標准猛漲,普遍提高15%左右, 有的地區提高20%,學費超過4000元。至此,某些二本院校一年的學費甚至超過8000。四年下來,即使再怎麼省吃儉用的學子也要八萬。而對於一個農村家庭的學子,即使靠著助學貸款的幫助勉強交足了學費。可是,還有多少學生是真的竭盡全力的在學習,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他們做兼職,打假期工)

社會一方面抱怨應屆大學生沒有能力,一方面又在不斷壓榨在校大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兼職?假期工?哪一個不是廉價勞動力?)一方面表示能力優先,一方面又有多少公司企業將非985,211名校的求職學子拒之門外?

學校一方面苦惱學生不端正學習態度,一方面又在做著形勢主義的事。(多少老師照本宣科?大學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地方?那學生們為何還要走過程的去課堂玩手機、睡覺?就為了那「寶貴」的平時分。甚至於有些學生寧可逃課去玩,去兼職也不願去教室。)學校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學生畢業後無法就業,一方面又開設著多少有同於無的課程?學校一方面渴望教給學生知識,一方面又做些多少背道而馳的事?(多少老師忙於科研沒有時間給學生上課?還有某些名校自己「編寫」教材的實例,諸如此類需要贅述嗎?)

家境不好的學生一邊擔憂著自己的未來、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四年出去也終究比不上那些家裡有權、有錢的,一邊又不斷放縱自己,逃課、睡覺、熬夜打游戲。孰不知你們放棄的開始才是真的輸了。那些自認為父母為自己准備好一切,將學業徹底荒廢的,你們又可曾聽過一句話「人都會死,但未必都活過。」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國家需要的是優秀的接班人;社會需要的是有用的生產者;父母需要的是可以依靠的頂樑柱;而你,需要的是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大學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任重而道遠,不要因為身前的困難而自怨自艾。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努力提升自己,自然有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時候。

國家的福利需要加強、社會的風氣需要轉正、學校的制度需要改善,這些都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但是,作為大學生,要學習80年代前輩們的那種精神,為祖國的建設而努力拚搏,這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願諸君共勉。

【在此,預祝所有2017級學子們都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績。大學,並不是唯一,不論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坦然面對。浮生若夢,不過短短數十載,與其活在頹靡之中,何不努力拚搏扶搖直上九萬里,與那天公試比高。】

J. 如今大學生畢業後現狀

整體而言不是很好,就是宇宙金(金融)宇宙機(it)今年就業形勢都不是很版好,金融現在別說普權通211,就是復旦大學的金融今年就業形勢都非常差,it了現在雖然相比於其他專業還好,但和以往相比也不行了,行業進入冬天,無論大型互聯網企業還是初創公司都在裁員縮招,都准備過冬天了,至於其他行業更是差勁。
這不是中國現狀,是全世界的現狀。大學生雖然難就業但總比非大學生要好得多,所以,無論怎麼樣,努力吧

熱點內容
南京大學圖書館學博士 發布:2025-07-26 20:29:23 瀏覽:98
北京大學的博士好考嗎 發布:2025-07-26 20:28:26 瀏覽:478
中北大學2016專業錄取 發布:2025-07-26 20:27:34 瀏覽:397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教授 發布:2025-07-26 20:20:28 瀏覽:41
中南大學考研時間 發布:2025-07-26 20:13:54 瀏覽:584
浙大學子美國創業 發布:2025-07-26 19:55:49 瀏覽:86
重慶郵電大學何方白教授 發布:2025-07-26 19:45:20 瀏覽:282
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7-26 19:37:10 瀏覽:520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調研 發布:2025-07-26 19:29:49 瀏覽:682
美國克萊登大學 發布:2025-07-26 19:29:41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