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考研動機

大學生考研動機

發布時間: 2021-02-01 22:41:20

大學生為什麼要選擇考研

有些專業想來要有好的就業,讀自研是必須的,比如醫學類的,金融類的還有一些管理類的,考研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考慮未來發展。
當然也有部分需要做學術研究的也需要繼續深造,讀研甚至讀博。
大部分都是為了讓自己有更高的提升,不僅僅是學歷的提升,還有在知識和學識方面的提升。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以及平台。

⑵ 大學生考研的動機是什麼應從哪幾方面說

一是升華學習的內容,本科階段學的都是廣而寬的知識,通過研究生階段內的學習可以升華自己的容專業領域知識。
二是對於本科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研究生學習換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三是為了就業時有一個更高的平台。

⑶ 談談大學生為什麼要考研

1.就業嚴峻的現實
2.更高的學術追求
3.純粹出於興趣
4.提升更多的能力
5.知名院校的情結內
6.提升自容己的學歷
7.嚮往企業的門檻
8.更換自己的專業
9.彌補大學的遺憾
10.留戀校園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選擇考研的理由都不一樣,或迫於壓力,或對某方面有所追求,但考研成功也並非易事,若是准備考研,祝順利!

⑷ 影響大學生選擇考研的因素

當前大學生的考研動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就業壓力,目前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就業十分激烈,以及很多企業的高求職門檻,考研已經逐漸成為很多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或是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二是學術研究,一部分學生為了提升專業水平和知識能力,希冀在學術研究方面有更高的追求;三是從眾效應,有的學生本身並沒有考研意向,但是受到周圍的同學的影響,因此盲目乘風,參加考研;四是家長或個人因素,也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家長的期盼而選擇考研;其他的還有名校情結或是對於本專業不滿等等。
大學生考研意願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個人因素,比如性別、成績水平、生源地等自身的因素,比如女生在求職時會受到部分工作單位的歧視,很多女生就會選擇考研來逃避壓力;二是家庭因素,父母對於考研的態度、家庭的收入收入水平等對於大學生的考研意願具有直接的影響;三是社會因素,很多用人單位提高了高求職門檻,很多大學生為了進入更好的單位、更高的收入水平而選擇考研;四是學校因素,很多地方院校大力鼓勵學生考研,有的從進校就開始進行宣傳和動員。
考研是一個時期備戰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准備,也是一個心理戰。如果下定決心考研,一定要以堅韌的意志堅持下去,不怕困難,勇於堅持,從容樂觀地准備,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走下去,並要注意學習效率,考研復習是一個自覺地過程,不像是高考復習階段,會有老師、家長嚴格督促,在真正走上考場的時候,則要保持平常心,既不用過度緊張也不要盲目自信,認真審題,合理分配作答時間,要保持卷面整潔、作答規范,卷面是對考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水平的一個綜合反映。

⑸ 為什麼要考研——考研動機分析

大量數據顯示,歷年的考研人數在不斷增長,動機各有不同,根據不同的考研動機把最容易中途放棄的學生分為六大派:
盲目考研派
這一派的學生占據了考研人群的大部分,他們覺得「考研」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看見別人考研,自己也決定考研,不甘人後!他們有強烈的從眾心理,認為大部分人乾的事情肯定錯不了,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考研,典型心理就是「別人考,我也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拉倒」;典型行為就是當別人去買考研書的時候扭過頭來幽幽地來上一句:「我也考研,幫我也帶上一本唄……」
逃避就業派
有的同學上學比較早,到了本科畢業的時候還把自己當成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小男孩」,不想過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你跟他提將來的發展,他跟你唱「我不想不想長大……」他們臨近畢業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可是又不想將來無所事事地待在家裡啃老,覺得反正將來待著也是待著,不能白白浪費時間,於是想找點事情做,就開始考研了。
有一部分同學能力其實還比較強,要真正努力未必找不到工作,可是因為讀書期間從未真正接觸過社會,對於「職場」完全陌生,對於找工作的過程感到陌生和恐懼,不知道怎麼去找工作,也不敢去找工作,一想到去找工作就感到緊張和害怕。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為看過《杜拉拉升職記》之類的幾本職場小說,所以聊天的時候一談起工作,就一套一套的,可是當你讓他真正開始實戰的時候他哭喪著臉告訴你「不是我不想找工作而是現在找好工作太難了,我爸不是李剛,也不是李嘉誠……」
所以,為了逃避就業,這三類同學就做出了一個共同的決定———「考研」。
當今的本科生就業形勢確實不是很樂觀,尤其對那些大學期間成績一般、能力平平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讀研是提升能力的一個好機會,是做好就業准備的一個緩沖期,也是改變就業處境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研究生就業這幾年雖然帶有寒意,不少研究生找到的工作也確實不如某些本科生。但整體來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還是要高於本科生30%左右,職業發展前景也要好一些。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現在的就業市場,便不難發現:研究生學歷已經成為很多企業設置的一道門檻;研究生學歷也成為區分崗位的一個標准,比如很多企業招研究生做技術,招本科生做銷售,甚至很多技術類銷售也要求有研究生學歷;另外,即便是公務員考試,很大一部分中央機關或直屬機構的職位也要求報考人員具有研究生學歷。因此,讀研仍然是一個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薪酬待遇與職業發展前景的好途徑。雖然學歷不代表能力,但學歷卻能為人打開了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門。
考試依賴派
在考研人群當中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把「大學」當「高中」過,大學四年每天的生活就像高中一樣規律,從不遲到,更不翹課,認真做作業,認真准備每一次考試,年年都拿獎學金,幾乎沒有業餘生活!這些同學到了大三的時候才開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將來的出路……想了半天,發現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考試,其他的好像自己都不會。看來看去,考研畢竟也只是一種考試,他們很熟悉,也很喜歡,雖然備考很辛苦,但起碼熟悉復習套路,輕車熟路。找工作還需要自我分析、行業調研、簡歷、網申、筆試、面試、形象禮儀、口才營銷、體檢……還是考研簡單,只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只要會寫名字會塗答題卡就可以了,於是他們決定考研。
賭氣考研派
有些同學本來自己是不想考研的,但是由於學校老師的壓力,父母又逼得緊,周圍的同學喊得很兇,所以索性賭氣隨便報一個學校和專業,隨便復習一下,考不考得上,考得上哪個學校都無所謂,反正是他們要我考的,給他們一個交代就行。
體驗考研派
有些同學境界很高,他們考研叫做奧林匹克精神———「重在參與」,結果不重要,享受過程。他們認為,考研是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有考不上的可能,但是誓死捍衛自己可以考研的權利,他們堅信「不考研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為了這個目標,不管愛還是不愛,有沒有目標,有事沒事都得體驗一把!每年100多萬人參與的大事情,不參與體驗一把,多可惜。
莫名其妙考研派
每年咨詢我們的數萬名學生當中,有一些學生考研的目的莫名其妙,基本跟考研本身沒有關系。比如有的同學女朋友在某個城市工作,為了像超級馬里奧一樣追求公主,於是通過考研追逐自己的愛情;我們接觸過的一個同學考研原因竟然是為了省錢!他說:「北京房價這么貴,畢業之後別說買房啦,租房都很大成本,讀個研究生能解決住宿問題,三年下來能省好幾萬呢,不管碩士學沒學到東西,這錢省得很是爽……」
那麼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考研戰爭」,擁有怎樣的心態才能獲得比較大的成功概率呢?根據對多年來通過我們輔導成功的學生人數的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繼續深造的機會
在我們輔導過的取得考研成功的學員當中,據不完全統計,有三成左右的考生奔著繼續深造的目的而選擇考研。
這部分同學又根據深造的訴求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大部分是應屆考生,他們認為讀研一方面可以鍛煉自身專業素質,幫助自己打造專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在職場上取得優勢,謀得高薪工作或者在專業領域繼續深耕,獲得非凡的專業成就。兩三年的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之後,將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
我們認為從目前的大形勢來看,隨著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對個人學識的要求會逐步提高。也就是說,擁有更高的學歷,將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大學四年當中,同學們能夠學到的專業知識並不是很多。本科階段並不是要教會同學們多少專業知識,這個階段的課程大多會比較寬泛,往往是面廣而深度不夠。而進入研究生階段後,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使你們能在某一個領域或某一個方向深入下去,從而對該方向能有清晰的認識、准確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並具備進一步技術開發或學術研究的能力。
有深造目標的人選擇考研進而讀研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選擇,並且這類考研人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因為研究生導師最喜歡真正想做科研的學生。
第二種類型的人群是想在工作崗位上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業務素質、提升業務水平。因為研究生期間是一個可以靜下心來認真學東西、做事情的時期。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考生放著高薪不要,卻選擇考研這條路的原因。
第三種類型的人懷著考研後出國深造的理想而考研,在他們看來國外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就算將來回國工作也至少在國外鍍了一層金!而對於一些本科院校「出身不太好」的同學來說本科後直接出國很難申請到國外一流的大學,因此他們不得不選擇先讀研再以研究生院校為跳板出國深造。
追逐自己的興趣,提升專業的水準
很多人的本科專業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主要是由於當初填報專業的時候對所報考專業的研究領域、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一無所知,或是因為分數低而被硬性調劑的,或是由父母、親人代為選擇的。進了大學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對專業實在提不起興趣,通過某些途徑與機緣巧合,反倒開始對其他專業產生了興趣,於是想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深造和發展。對於很多院校而言,如果你進大學後第一年扎實勤奮地學習,成績能夠排在年級前10%,那麼,在大二開學時通常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如果沒把握住這次機會,通過考研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還有部分人在工作崗位上待了幾年之後,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於是想在感興趣的領域深造,那麼考研進而讀研也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
在讀研期間,我們完全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毫無拘束地追逐自己的興趣。「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導師」,因為興趣,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因為專業,所以高能;因為高能,所以高就。我們在閱讀那些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時,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們對專業的摯愛與痴情。只有熱愛自己的專業,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績。
改變命運
有一部分考研人並非對所學專業感興趣,也非對其他專業感興趣。他們要麼不甘心高考的失利,抱著「卷土重來」的決心,試圖用考研成功的光芒驅散高考失利的陰霾,通過考研去扭轉自己的命運;要麼在殘酷的現實中猛然驚醒,對往日揮霍時光、碌碌無為、墮落沉淪懊悔不已,於是痛下決心在考研戰場上重新爆發能量、找回自信;要麼就是希望先爭取到讀研的機會,然後在讀研期間再思謀今後的路到底怎麼走。他們讀研更多的是為了改
變自己的命運,攀登上一個更高的台階,破解工作上的瓶頸,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構造更高層次的交際圈,為未來的發展鋪路
在考研成功的學生當中,有一類人頗有謀略,他們信奉「你所結交的朋友的平均實力就是你自己實力的一個寫照。」而眾所周知,高校是學習資源和人才資源等相當豐富的地方。所以他們選擇讀研,是因為在讀研期間,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構建一個良性的更高層次的交際網。
我們講課的時候常說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所以,我們以後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還有我們建立的交際圈。人脈關系的擴大是我們讀研期間一個重要的收獲。
其實考研的動力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強弱之分。無論你是因為為了圓自己從小的名校夢想,還是向現實妥協,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考研,還是因為像我們之前某些學員一樣因為戀人的刺激而選擇考研,只要你堅定這個考研的決心就有可能成功。

⑹ 國外對大學生考研動機有研究嗎

對於應屆本科畢業生來說,大學畢業後有兩個選擇:就業和考研。
這兩種選擇都各有利弊。首先說就業,本科生直接就業可以更早地踏上社會進行磨練,三年以後,他(她)已經有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和人生知識,已經學會了如何獨立的去生存,這才是一個真正長大的人!或許也已經有了一筆不少的資產,當個經理什麼的,這已經很不錯了。但殊不知,活到老,學到老,在工作之餘,也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不能落後於社會步伐,否則是很難有更甚大發展前途的。當然,在剛踏上社會的必然會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如果承受能力不強的人,則很容易被挫折所擊倒,為什麼呢?因為大學四年,只是在校園里做一個文弱書生,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相對穩定安逸的環境。建議這種人考研!!!
接下來說說考研。考研並不只是考研,而是對一個人全面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與處理事情能力的綜合考察!一個人,可以通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現狀,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專業,這樣無疑給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次絕好機會!其實,考研准備過程本身就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財富。一個人通過准備考研,提高了自學能力,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增強了毅力和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專業課及其他課程的把握更深了一層,即使我們沒能如願以償的考上研究生,那麼上述種種不也是考研所贈予我們的嗎?
如果我們考上了研究生,那就可以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為自己的將來做好了准備。而且在讀研究生期間,大多數人要處理自己的重大問題,比如說生機、感情問題等等,並且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三年的時間出去闖盪,這樣,在學校這樣一個安定的環境中,我們也學會了處理一些重大事情的能力,體驗了社會的現狀,增加了人生的財富,將來踏上社會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故:我們要考研!!!
考研,使我們失去的是一些悠閑的時間,和暫時的興趣愛好,但是換回的卻是沉甸甸財富!!!
結婚就不建議了,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你拿什麼來維持這個家庭呢?對吧
個人建議對自己狠點,狠下心去試試吧

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考研的十個理由

1.學術追求。對所學專業由入門到入迷,覺得大有繼續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學術上有所建樹。這是研究生的本來含義,也是最原始意義上的考研動機。

2.逃避就業。校園里舒適安逸的日子過慣了,哪裡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紛亂復雜,悲悲喜喜。大學生就業難又是不可否認的現實。既然年齡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層次的學歷,又能逃避嚴峻的就業形勢,多過幾年逍遙自在的校園生活。
3.為了好就業。專科生供大於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應求,這是今年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誰都看得出來,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而且,拿到碩士文憑,便等於有了一塊進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門磚。為了日後選擇工作的自由,犧牲眼前的這點自由算什麼?

4.無奈之舉。梅小姐本科畢業以後選擇了「漂」在北京,戶口被「打」回原籍。不久,她便在北京戀愛結婚,本來並不在意的戶口問題成了婆婆家接納她的一個障礙。考研,也許是取得北京市戶口相對最容易的一條途徑。
5.改換專業。小林從大學二年級便開始准備考研,考研輔導書陪伴了他整整3年。因為他上了一個冷門專業,就業前景不好。考研可以帶給他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6.為未來增加一個籌碼。人才高消費是未來的趨勢,今天的人才市場上還是本科畢業生在「扛大頭」,也許明天就會演變成碩士學歷者的天下,還是趁著年輕,多拿一個學歷在手裡,未來更有保障。
7.升職發展。高學歷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說這是百分百的規律,卻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試圖工作充電兩不誤的人選擇了讀在職研究生,另外一些有魄力的人則乾脆去考研。

8.回歸校園。已經工作了4年的趙先生3個月前辭了職,全力以赴准備考研。他說,大學畢業後幾年來的職場打拚讓他感到累極了,他想暫時躲回到校園里,讓身心都得到休整。3年後還能有一個在更高起點上的新的開始。
9.無事找事。小吳在某機關有一份清閑的工作,上班期間有足夠的時間來喝茶看報,但是小吳不甘心這樣無所事事下去。決心考研以後,他的生活變得充實了許多,對於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10.學歷情結。因為這個原因選擇考研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許多人是因為背負著父輩的希望。

⑻ 大學生為什麼要選擇考研

主要有以下幾點:
就業嚴峻的現實
校園里舒適安逸的日子過慣了,哪裡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紛亂復雜,悲悲喜喜?大學生就業難又是不可否認的現實。既然年齡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層次的學歷,又能避開嚴峻的就業形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對於激烈的職場競爭來說,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還是很高。
更高的學術追求
投身科研,潛心學術,遨遊於知識和真理的海洋,單純體會學習帶來的無限樂趣。這種境界,學渣大概不會懂。還是有很多人對所學專業很熱愛,覺得大有繼續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學術上有所建樹。這是研究生的本來含義,也是最原始意義上的考研動機。
純粹出於興趣
有的人純粹是出於對興趣的追逐而考研,無論是留在本專業繼續深造,還是換到自己更喜歡的專業領域,強烈的熱愛是趨勢他們考研的根本動力。通過考研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提升更多的能力
毫無疑問,通過考研,我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寫作能力、記憶能力等學習能力都將得到升華;我們抗挫折的能力,看待成敗的人生態度,時間規劃與管理能力等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或轉變。這些能力的提高、態度的端正,對我們今後的人生無疑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
知名院校的情結
也許是因為高考失利,也許是受父輩影響,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人會有名校情結,通過考研躋身理想學府,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趁著還年輕,有什麼理由不去體驗一下名校生活?
提升自己的學歷
對於有的人來說,考研無需實際理由,只是因為能獲得研究生學歷,只是因為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立足於社會的「標配」,現在的本科生太多了,沒有一點競爭力...
嚮往企業的門檻
有很大一部分的理科生,他們對自己的職業有很好的選擇與規劃,已經決定自己一定要加入所嚮往的企業或者相關的職位,但入職門檻的最低學歷要求是研究生,因此只能通過考研來獲得「入場券」。
更換自己的專業
對於本科專業不甚理想或不太適合的人來說,考研是一次更換專業領域的絕佳機會。畢竟選對了專業,就等於選對了後半生的奮斗方向,機會不易,應珍惜。
彌補大學的遺憾
大學的四年,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是渾渾噩噩的四年,但考研給了你一個彌補過錯的機會,給了一個你可以重新努力的機會。不想一無所成的度過大學四年,所以就要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用來彌補自己的愧疚感。
留戀校園的生活
相信畢業了的學生,現在都無比留戀大學校園的生活,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多好?考研就給了你一次機會!象牙塔里的單純和美好值得每一個人留戀,人生短短數十載,留給我們的校園時光並不多,趁年輕多充會兒電,未嘗不是對青春的一種交代。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錢以後有的賺,書以後沒得讀。
每個人選擇考研的理由都不一樣,或迫於壓力,或對某方面有所追求,但考研成功也並非易事,祝願所有的考生考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與專業!

⑼ 現在大學生考研的原因

考研的十個理由

1.學術追求。對所學專業由入門到入迷,覺得大有繼續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學術上有所建樹。這是研究生的本來含義,也是最原始意義上的考研動機。

2.逃避就業。校園里舒適安逸的日子過慣了,哪裡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紛亂復雜,悲悲喜喜。大學生就業難又是不可否認的現實。既然年齡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層次的學歷,又能逃避嚴峻的就業形勢,多過幾年逍遙自在的校園生活。

3.為了好就業。專科生供大於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應求,這是今年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誰都看得出來,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而且,拿到碩士文憑,便等於有了一塊進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門磚。為了日後選擇工作的自由,犧牲眼前的這點自由算什麼?

4.無奈之舉。梅小姐本科畢業以後選擇了「漂」在北京,戶口被「打」回原籍。不久,她便在北京戀愛結婚,本來並不在意的戶口問題成了婆婆家接納她的一個障礙。考研,也許是取得北京市戶口相對最容易的一條途徑。

5.改換專業。小林從大學二年級便開始准備考研,考研輔導書陪伴了他整整3年。因為他上了一個冷門專業,就業前景不好。考研可以帶給他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6.為未來增加一個籌碼。人才高消費是未來的趨勢,今天的人才市場上還是本科畢業生在「扛大頭」,也許明天就會演變成碩士學歷者的天下,還是趁著年輕,多拿一個學歷在手裡,未來更有保障。

7.升職發展。高學歷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說這是百分百的規律,卻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試圖工作充電兩不誤的人選擇了讀在職研究生,另外一些有魄力的人則乾脆去考研。

8.回歸校園。已經工作了4年的趙先生3個月前辭了職,全力以赴准備考研。他說,大學畢業後幾年來的職場打拚讓他感到累極了,他想暫時躲回到校園里,讓身心都得到休整。3年後還能有一個在更高起點上的新的開始。

9.無事找事。小吳在某機關有一份清閑的工作,上班期間有足夠的時間來喝茶看報,但是小吳不甘心這樣無所事事下去。決心考研以後,他的生活變得充實了許多,對於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10.學歷情結。因為這個原因選擇考研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許多人是因為背負著父輩的希望。

熱點內容
卡迪夫大學優勢專業 發布:2025-07-27 14:17:13 瀏覽:64
大學生課堂活動 發布:2025-07-27 14:17:12 瀏覽:258
大學生畢業後的檔案 發布:2025-07-27 14:11:56 瀏覽:169
二本大學里的好專業有哪些 發布:2025-07-27 14:05:38 瀏覽:15
重慶大學電氣高壓老師 發布:2025-07-27 14:02:09 瀏覽:4
安徽大學圖書館關門時間 發布:2025-07-27 13:59:38 瀏覽:795
大學生參觀企業觀後感 發布:2025-07-27 13:56:02 瀏覽:533
美國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27 13:54:02 瀏覽:643
中國政法大學英語專業考研 發布:2025-07-27 13:52:07 瀏覽:410
湖西大學專業 發布:2025-07-27 13:39:17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