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未來展望

大學生未來展望

發布時間: 2021-02-02 06:41:22

大學生活怎麼規劃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隨著時光的流逝,時間的推移,我由一個無所知的小孩兒變成了一個對未來充滿希冀的大學生。大學生的生活讓我聯想翩翩,有了許多的感受。

【新的體驗】

步入大學校門,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大學校園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大學生活給了我一種全新的體驗——自主的生活方式。在這里,沒有熟悉的叮嚀與囑咐,做什麼事都得自己來。豐富多彩是大學生活給我的另一種新感覺,與高中生活相比,大學簡直就是快樂的天堂。大學里有各種各樣的團體,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活動,所以說大學生活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精彩。

【的小鳥】

任賢齊的《小小鳥》,它說出了我的心聲——我是一隻小小鳥,卻怎麼也飛不高。但進入大學後,這只小小鳥已放下了背上沉重的包袱,可以地飛翔了,沒有多多的束縛,愛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小鳥現在已經不需再受黑色六月的折磨,可以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可以把自己獨特的魅力充分展示出來。早已是我大學生活的主旋律之一。

【愛的天地】

大學雖然遠離了父母溫暖的懷抱,但我卻感到了友情的寶貴。在課堂上,同學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宿舍里,大家互訴心事,交換心得;在生活上,互相幫助……雖然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沒多長時間,但我已很幸運地擁有了一個團結友愛的溫暖大家庭。

【卸不下的責任】

大學生活雖然很,很精彩,但我們也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小的來說,我們肩負著父母的期望,提著未來前途的擔子;大的來說,我們肩負著把祖國建設成強國的重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大學生每做一件事都得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決不可胡作非為。

就我個人而言,大學生活也是如此。大學生活給我的還遠不止這些,這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表達清楚的。總之,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㈡ 展望未來演講稿(關於大學生的)

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
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
鑽石寶藏
100多年前,美國費城的6個高中生向他們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請求:「先生,您肯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想上大學,可是我們沒錢。我們中學快畢業了,有一定的學識,您肯教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名叫R·康惠爾,他答應教這6個貧家子弟。同時他又暗自思忖:「一定還會有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他們想學習但付不起學費。我應該為這樣的年輕人辦一所大學。」
於是,他開始為籌建大學募捐。當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
康惠爾四處奔走,在各地演講了5年,懇求大學為出身貧窮但有志於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000美元。
康惠爾深感悲傷,情緒低落。當他走向教堂准備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他便問園丁:「為什麼這里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抬起頭來望著牧師回答說:「噢,我猜想你眼中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主要是因為你把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園丁的一席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他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著鑽石的話,他只要有一塊鑽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像。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鑽石的地方。農夫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鑽石,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個海灘自殺身亡。
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買下這個農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它晶光閃閃,反射出光芒。他仔細察看,發現這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的最大的鑽石寶藏。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康惠爾寫道: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康惠爾作了7年這個「鑽石寶藏」的演講。7年後,他賺得8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學校的需要。
今天,這所學校豎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這便是著名學府坦普爾大學——它的建成只是因為一個人從樸素的故事裡得到的啟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擁有鑽石寶藏。你身上的鑽石寶藏就是潛力和能力。你身上的這些鑽石足以使你的理想變成現實。你必須做到的只是更好地開發你的「鑽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勞。
只要你不懈地挖掘自己的鑽石寶藏——不懈地運用自己的潛能——你就能夠做好你想做的一切。你就能夠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㈢ 求大學生展望未來的稿子。。。現在是大三了

展望未來我們該如何做,如何挑起社會託付給我們的重任呢?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特別是當我越來越深刻地了解到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而同時又一再地看到而今官場昭然依存的腐敗現象的時候,我心中的壓力感和使命感就越來越重。我怕我們這群人走上工作崗位後會不自覺地沿襲那可怕的腐敗風氣,以致沉迷於最低級的趣味中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而錯失良機。是的,再經歷了今年5月8 日那次事件後,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同齡人的滿腔熱血和無限的愛國熱情,我由此聯想到「五四」聯想到我們永遠為之驕傲的一代人,我無比的激動,然而我卻仍然擔心太多的人只是趨之若騖,只是隨波逐流。 或許我有點兒杞人憂天了,但近些時候,我確一再地感到,我們這群大學生,決不能腐敗,要很好地擔負起社會的重任。我們應該首先清楚低認識國際,國內的形勢,認識到社會里存在的弊病,力爭以一身正氣,以無限的緊迫感隨時准備投入到社會的改革浪潮中。 且讓我們來認清一下社會的弊病,即官場的腐敗。有關專家這樣形容中國,說中國時一個龐大的「關系網」,我想只要稍稍有點社會知識的人都會明白這網是如何織成的。是的,那種不與法庭「結緣」的小額賄賂在中國一天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一點小意思」差不多已變成人們的口頭禪。而對於大型的賄賂事件,相信大家業已聯想道近幾年來因涉嫌此類案件而被革職的高級官員,還有諸如公款吃喝等一系列司空見慣的問題。然而,隨著年齡的漸長,我發現最嚴重的問題大概還不在於此,基層的官場問題棗大概主要是由文化素質引起的棗更駭人,由此而導致的是發展的近乎停滯,腐之朽也!我輕眼看到許許多多基層幹部,特別是村幹部,他們由於文化素質低,上任後,只求太平,或者只求自己發點兒小財,而不懂甚至不去考慮如何帶領村民去致富。故而所謂科技興農對太多的農民來說還很遙遠。他們基本上仍在「靠天吃飯」。也是因而有了當前許多人的疾呼,「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到基層」,那麼試問,我們作為被疾呼的對象該做何感想呢? 九八年瘋狂肆虐的洪水,相信億萬中國人尤其是我們這群熱血青年依然歷歷在目吧!應該肯定地說,這場災難再次考驗了中國軍民。亦可毫不羞澀地說,中國軍民是偉大的軍民。但我們亦還是要問:為什麼我們沒有做到「防患於未然」,許多年久失修,保障能力差的堤壩為什麼在事發之前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什麼呢?我們應該好好想亦想,所有這些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許多在職官員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穩固,或者為了力求少惹麻煩,對於身邊存在的重要隱患棗那些國家還未強調的一定要辦的事情棗視若無睹。可見腐敗之風何等隱匿,何其嚴重。 是的,中國建國時間還太短,更何況又在摸索著一條新的社會主義道路,故而難免太多弊病。那麼作為大學生,作為下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我們是否還要重蹈覆轍? 接著,讓我們看一下國際的形勢。近些年來,一些妄想爭霸全球的國家,對中國的突飛猛進十分不滿,他們絞盡腦汁實行各種各樣的顛覆活動,可以說不讓一個可乘之機漏網。甚至公然採取冒犯我國主權的卑劣手段,他們目的只有一個棗搞跨中國,不讓我們這個前途無量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他們眼皮底下茁壯成長。是的,我們不能答應,堅決不能答應,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別人敢欺我們,就說明我們自身有許多弱點,或許是致命的。我們而今經濟還遠遠稱不上發達,科學技術還遠遠不及先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公民身上有一些可怕的弱點。我們常說,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我們不能容忍別人在我們頭上拉屎,但首先我們要亮出自己的王牌,拿出驚人的成績來,讓「 過往行人」看看,我們也很厲害,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搬起石頭扎自己的腳,不能腐敗。 還有上面提到的我們自身的弱點,主要指的是一些傳統文化造成的影響。 鄧小平這位先哲早就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是的,我們要最終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下一代,要靠教育。細心的學生早已發現,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以及教學條件都不十分完善。考分制壓彎了每個中國學生發育未全的腰。但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我想應該是傳統文化帶給中國孩子的弱點。國際奧林匹克賽(諸如數學、物理)上中國學生抱回了一大堆獎牌,幾乎沒有不拿獎牌回來的學生,然而中國的孩子卻有致命的弱點:創新能力差,膽子小。而相比之下,一些發達國家的孩子卻有讓我們自愧弗如的兩大優點:實踐能力強,敢於大膽地提問題,這無形中也意味著他們的創新能力較強。不記得在哪兒看過一篇中國留學生的文章,說是:一個有名的專家要來講 課,臨上課時外國學生爭先恐後搶坐前排的座位,以便更好的回答問題或向專家請教,而中國的學生卻不約而同遠遠地坐在後面,生怕答錯問題而丟面子。課上,外國學生踴躍地闡述自己的見解,而中國的學生卻只是躲在後面「充當」聽眾,或者也只是為自己的祛懦發發感慨而已。面子,面子,一個面子不知害苦了多少中國人。腿一步講,或許說,處於社會中人不得不顧全面子,但作為學生,所謂「不恥下問」,又要顧及什麼面子呢?應該說,「愛面子」作為一個觀念問題是不易改變的,但我們又怎麼能看著別人撕破臉皮拚命學習,而自己坐以待斃呢?我們應該取人之長,超脫自我,趕超別人。同時當然針對教育制度問題,我們亦應該多想想,如何在21世紀,自己當家作主的世紀,為下一代營造一個好的教學環境,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育模式。這也是極端重要,極端基礎的問題,故而,我們應當把它放在首位。 說了這么多,最終還要回溯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上,那就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就業問題,對「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應到基層去」我們該怎麼看。當然,我們絕大部分的大學生,畢業後希望能在大都市,大公司找個工作,夢想一個既干凈、舒適,又幽雅,還要現代氣息濃點兒的工作環境。卻不知亦從來不曾想過: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的命根子,而中國當今,素質最低的是農民,最需要科學的是農民,最需要合理完善的管理的還是基層。老實說,就我自身而言,至今亦無法接受十多年寒窗換來的竟是走進小山村默默「耕耘」,可能一輩子都搞不出什麼名堂。然而我們應當實事求是,要知道,社會需要我們這樣做。更何況,大家都往大城市跑,終究那裡的人才會飽和,而我們終究有一部分人要重新選擇。誠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過得舒適點兒,都希望自己一下子就能聲明顯赫,但畢竟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能想想而已,更何況,既然我們都聲稱自己是愛國者,卻為什麼不為祖國分憂,到社會最需要我們的地方? 最後,讓我們瞻望一下未來,21世紀將主要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應該說,當今, 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已悄悄叩開了「知識經濟」的大門,那麼面對發達國家業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而我們還停留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步伐中的時候,我們這群大學生該作何感想呢? 不久前,對矽谷發展史的初步了解使我大為吃驚,一個不足北京海淀區大的矽谷95年工業生產總值竟比中國95年度的財政總收入還多。相信大家該知道這主要是因為矽谷實行知識經濟,實行大學科研與工業發展一體化。老實說,這讓我深深驚嘆知識經濟的威力之大,平生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感到中國經濟水平與發達國家,與美國差距之遠,感到中國大學生與外國大學生差距之遠。當然中國大學生不比別人笨,當然我們國家當前的一些客觀條件決定了現在還無法提供給我們足夠優厚的條件,但我們作為社會中素質較高的人,應該放眼國際,大膽借鑒別人的經驗,大膽發揮自己的魄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以求最大可能地推進社會的發展,以致不落於「知識經濟」的步伐。 社會的擔子無疑是沉重的,要把它做得最好誠然是特別特別困難的。有社會發展自身提出的挑戰,更多的是國際社會特別是某些國家虎視眈眈的挑戰。在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在即將投入社會的時刻,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更重要的是做些什麼呢?不要再一遍遍說所謂「我愛祖國,我最恨賣國賊」的僅僅只是充滿激情的空話,不要再沉迷於太多夢想的朦朧的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不要再為追不上女友而發愁,亦不要為男友的花心而惱怒,拿出點才幹來,讓父母放心,讓祖國放心,讓國際為之震驚。記住:在不久的將來走向社會的時候,拿出自己最有意義的決定,投入到祖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

㈣ 大學前景展望

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 鑽石寶藏 100多年前,美國費城的6個高中生向他們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請求「先生,您肯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想上大學,可是我們沒錢。我們中學快畢業了,有一定的學識,您肯教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名叫R·康惠爾,他答應教這6個貧家子弟。同時他又暗自思忖「一定還會有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他們想學習但付不起學費。我應該為這樣的年輕人辦一所大學。」 於是,他開始為籌建大學募捐。當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
康惠爾四處奔走,在各地演講了5年,懇求大學為出身貧窮但有志於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000美元。
康惠爾深感悲傷,情緒低落。當他走向教堂准備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
他便問園丁「為什麼這里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抬起頭來望著牧師回答說「噢,我猜想你眼中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主要是因為你把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園丁的一席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他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著鑽石的話,他只要有一塊鑽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像。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鑽石的地方。農夫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鑽石,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個海灘自殺身亡。 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買下這個農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它晶光閃閃,反射出光芒。他仔細察看,發現這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的最大的鑽石寶藏。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康惠爾寫道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康惠爾作了7年這個「鑽石寶藏」的演講。7年後,他賺得8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學校的需要。

㈤ 作為大學生如何展望未來

作為大學生,如何展望未來,我認為作為大學生,我們一定要把未來規劃法去為了未來而奮斗去。

㈥ 求大學生關於展望未來的文章

往事不可追。昔日的時光不論是好的、壞的都已經過去了。受苦受難也好,幸福愉快也罷,統統的都留存在了我們的記憶中,豐富了我們的閱歷,成熟了我們的思想。偶爾的回憶,可以調劑我們的情緒,豐潤我們的心靈。或感慨於時光的飛逝,或傷悲於昨日的情懷,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沉迷於往事的懷戀或者戚戚於昨日的傷痛,是不可取的。沒有必要把思想停留在已經消失的歲月中,不能自拔,固步自封。唐詩人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過去的歲月也許是春風得意也許是痛苦無奈,但一切又有什麼關系呢,日子還不是一樣的這么一天天過來了。當一切都成為往事的時候,昔日里的風光無限或者艱難困頓也會隨之遠去,所有的經歷都變成了我們珍貴的人生財富。同樣,人生是一個充滿了變數的生命過程,健康和平安只是相對的短暫的,未來具有不可知性。規劃的美好前景未必不會出現變故。因為人們總是寄希望於美好的明天,沒有人會打算一個痛苦的未來。但是人的命運又是多舛的、不可預知的。這不是宿命論,而是客觀規律。天災、人禍、病痛是我們生命歷程中不可預知的威脅,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而作為我們自己沒有必要為這些潛在的風險杞人憂天,那樣會忽略許多現實的樂趣,看不到眼下的幸福。提心吊膽和憂心忡忡並不會「嚇跑」這些不幸的影子,真地攤到自己身上了也只有面對現實,該解決的解決,該承擔的承擔。未來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未知數。那麼我們要做得就應該是把握現在珍惜今天。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成熟、豁達、感恩的心靈,具有較強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只有現在是屬於我們的,過好每一天,善待所有的人,不要人為的製造傷害和痛苦。用心體會眼下的幸福,感受愛與溫暖。讓自己的心情開朗愉快,這才是最重要的。認真思考人生的客觀規律,正確對待生活。父母會衰老、離去;夫妻再怎樣的恩愛也有分手的一天;孩子再可愛也會長大飛走。所以趁著父母健在,盡我們所能關愛孝敬老人,不要等到沒有機會了再痛心疾首,肝腸寸斷。在家裡沒有必要為著一點小事夫妻之間惡語相向,搞得雞飛狗跳,自己也苦悶窩火。孩子小的盡情享受「床前小兒女,人間第一情」的溫馨,孩子大的更是沒有必要對孩子過於的苛責,把過多的成長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盡量讓孩子在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成長。

現在,就是我們每天要過的日子,工作、生活、娛樂,這都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認識去把握去珍惜去享受去體驗;現在,不論是痛苦還是幸福,一切都是命運使然,歲月的饋贈;現在,需要我們理性地對待生活,用心的體會正在經歷著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

㈦ 我對大學生活的展望400字

三年的大下學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因此我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首先呢,我認為之所以我們會選擇讀大學就在於我們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識太少了,還不能夠進入社會,正如老師所說的:大學是半個社會,在這里你不會的老師可以教你,你做錯了老師可以給你指出來,而在社會中則不會有人給你說,大學是我們將要走向社會的一次綵排,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多學一點,特別是專業知識,因為這將關繫到我們將來的工作質量的好壞,在大學最主要的是講自覺,自己要主動學,要充實的度過每一天。
其次就是要學如何生活.包括的是一個大概念,正如老師所說的;要想做事先做人,現在設會越來越注重人的品德和素養,一個人不管他學識再高,如果他沒有一顆愛國之心那麼他對社會來說只會是個危害,不會給世界創造價值;大學生活對我來說真的很特別,我會好好珍惜在這兒的每一天,正如老師說的,在大學你們要學會幾件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休閑。這些看似簡單,但要做好卻是很難,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專業,要我們學的很多。就拿我們學校的私營企業來說吧;他們對每個員工要求都很嚴,且在他們的公司門口都寫著這樣有句話;要做事,先做人,由此可以看出,當今社會是多麼注重一個人的品德。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自信來自於他對在他生活環境的熟悉。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移,進入大學,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對大學環境有所了解,並且快速的適應,再就是要善於多與別人溝通,要想別人了解你,及你想了解別人,這都無疑是從交談中完成的。因此我們要多多與別人交流,加強與同學之間的感情,正如老師所說的;大學的同學情是最真誠的,因此我們應好好珍惜這段緣分。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這就是大學與高中的區別,在高中我們主要的心思都在學習上,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而大學則剛好相反,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不但的鍛煉自己,多結識一些益友,並獲得一些社會經驗。我想這對我們以後的工作都會有幫助的。
大學生活一貫在所有學子心目中都是美麗的天堂,我相信每個人都幻想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就是我的大學生活展望,她會讓我覺得我的大學三年將過得很充實,很快樂。
中學生的消費結構已不是單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檔型,以至於向多元化的消費方向發展.盡管由於年齡,思維能力,社會經歷的原因,其表現出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當今中學生這種自成一派的消費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們這次的調查課題旨在了解學生的消費問題,來了解中學生在學習,飲食,娛樂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費行為,消費觀念以及消費心理,從而對次進行分析,進一步研究學生這一社會群體的消費觀.從而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問題.
一,金錢的價值觀
當今社會金錢的價值觀可濃縮為一句話"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許多人奉引的信條.它說明了,人沒有錢不能生存,但並不是為了錢而生存的.金錢是有兩面性的.首先,從物質交換的角度看,金錢的的確確是萬能的,它能買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質方面的東西,但是統觀人類活動的全部,可以發現金錢是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錢,固然可以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但未必能獲得精神上的富裕, 例如知識,能力,親情等等,都難以用金錢買到.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物質生活的富裕,但也給人們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改變.從前,有不少人談錢色變.可如今,卻在金錢的魔刀下面動搖了,不但理直氣壯地談錢,並且千方百計地掙錢,人們都盡情享受著金錢帶來的快樂.誠然,靠勤勞致富的人們賺了錢以後,"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也是無可非議,但令人擔憂的是,作為社會成員一部分的青少年,也從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大眾傳播媒介中受到不良影響,慢慢滋生了金錢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錢與消費在他們純潔的心靈上產生了猛烈的撞擊.
二,近朱者赤,過墨者黑
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對金錢的認識也往往受大人的影響.在波濤洶涌的經商大潮中,那些腰纏萬貫的大款們在還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據地位越來越突出,"有錢就可以得到一切","有錢就不會被人看不起"的金錢價值觀正在
(如對您有幫助,望您採納!!謝謝!!)

㈧ 作為大學生,如何展望未來

篇一:自我規劃求發展——大學生自我規劃演講稿  青春從這里起航  高瞻遠矚,在自我規劃中求發展  生命是華麗錯覺,時間是賊偷走一切。轉瞬間那個幼小的我已經長大成人。不論我對過去的時光多麼的不舍與眷戀,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就是我已成為了一名大學生。現在的我是一個需要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責任的人。  進入大學後我需要全面而且詳細的自我規劃。大學不僅是知識與智慧的寶庫,更是美德與操守的殿堂,因此在大學四年裡要確立我們崇高的人生目標。有位偉人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緊要處卻往往只有幾處,尤其是當你年輕的時候。」  在大學四年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時刻思考在大學四年中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該怎樣做,明確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樹立自己的目標。  因此我決定在大學四年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定不移的閱讀,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作為12屆的新生我們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我們一入校就趕上了圖書館的投入使用。面對如此良好的閱讀環境和豐富的閱讀資源我們更應該充分的利用這一優勢積累廣博的知識,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本好書,就像在黑暗中為你開了一扇有藍天的窗。俞敏洪在北大求學期間最重要的經歷就是和同學們比著讀書。當他讀完一本  書的時候,別人已經讀完了三本書。可他並不氣餒,堅持不懈的追趕了四年。在我的大學四年裡,我不敢說能夠像俞敏洪一樣閱讀多麼多的數,但是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閱讀,去豐富自己的內涵。  二.拿下應得的證書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想荒廢大學的四年就去考證吧。」因此,在大學四年裡我希望自己能夠去考去盡量多的證書。這樣,在我畢業的時候,我就會得到一張內容豐富的履歷表,而不是一張經過大學四年而沒有一點變化的履歷表。這樣我才能在等量的時間里創造不等量的價值。  三.參加各種兼職活動  有一句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更要創造機會,接觸社會,鍛煉能力。雖然我們已經成為大學生,但始終是呆在象牙塔里,享受著學校,老師的庇護。因此我們在相對輕松和自由的大學生活中就應該多多和外界接觸,擺脫自己的青澀與稚嫩,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和交流能力。在各種兼職活動中體會生活的艱辛與掙錢的不易。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與執行力。這樣當我們畢業時,我們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大學畢業生,更是一個有著豐富兼職經驗的職業青年,一個社會人。  以上便是我的大學四年規劃,在以後的時間里我會盡我所能用行動踐行自己的目標,珍惜自己得到的教育機會,不讓家長為自己買單,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新大學生

㈨ 大學生展望未來八百字散文

如果生命是只鳥兒,那麼反省就是翅膀;如果說生命是一首曲子,那麼反省就是音符;如果說生命是一把弓,那麼反省就是箭;如果說生命是一棵樹,那麼反省便是嫩芽。―――――題記我反省著,我也成長著。在我小時候,一塊水泥板碰倒了我,我摔傷了,血不停的往外流,看著那傷口,我在心裡想著:「我為什麼會摔倒呢?是自己不小心嗎?我再也不從那裡走了。」從此以後,我走路都格外小心,很少再摔跤了。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一次讓我信心百倍的考試竟考砸了,我帶著淚珠和那張試卷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心裡想著:真不該犯那樣的錯誤啊,損失了幾十分,考得這么差。從此以後,我很少再犯那樣的錯誤了。漸漸的,我懂得了那個字眼叫反省。孔子的學生曾子曾說過:「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是否也該像曾子一樣每天反省自己呢?當然,因為反省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人。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體育竟經常達不了標,跳高80厘米也跳不過去,跑步250米60秒又跑不過。這讓我對自己的體育成績大失所望,於是,每一次失敗後我都會反省自己,自己找原因:為什麼別人成功得了而我卻不行呢?是我的自身條件不好嗎?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最後終於找出了答案:是自己缺乏鍛煉及信心,從此以後,我加強訓練,終於過了關。現在的我,不知是由於叛逆心理還是什麼,抱著老長的臉和一句一句的為什麼,沖著他們大吼了幾句便沖進了房裡,但在周圍靜無一人的時候,我又會想到他們被我吼時的心情,便反省起了自己:自己的煩惱怎麼可以發在家人的身上呢?這對他們會有多大的影響了?想到這里,氣便也消了。在反省中我成長著,因為反省,我學會了小心;因為反省,我學會了認真;因為反省,我學會了自信;因為反省,我學會了關心。如果是一隻鳥,為什麼不反省自己,讓自己飛得更高?如果是一尾魚,為什麼不反省自己,讓自己游得更深?如果是一個人,為什麼不反省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在反省中我成長,成長在繼續,反省也一樣。

熱點內容
清華本科生宿舍圖片 發布:2025-07-29 14:25:17 瀏覽:869
適合大學生考的證 發布:2025-07-29 14:24:01 瀏覽:639
最值得大學生看的書 發布:2025-07-29 14:21:16 瀏覽:853
寧夏醫科大學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7-29 14:10:57 瀏覽:459
中國礦業大學考研調劑信息 發布:2025-07-29 14:09:59 瀏覽:116
全國大學學生統一開學時間 發布:2025-07-29 13:58:39 瀏覽:383
華中科技大學自招初審名單 發布:2025-07-29 13:57:26 瀏覽:306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發布:2025-07-29 13:40:13 瀏覽:789
2015河海大學考研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9 13:25:23 瀏覽:547
牛津大學在職博士 發布:2025-07-29 13:16:22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