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與網路
⑴ 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
負面影響
1 、迷戀網路,導致學業荒廢
學生登陸互聯網本來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這也是必然的選擇。然而,學生在網上用於調查資料和專業學習的時間卻微乎其微。在學生上網比較集中的那些網吧,一眼望去10 個上網的學生有9 個是泡在聊天室或聯眾游戲網等網站上。他們上網不是為了搜集資料,而是把網吧變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網算命。不少學生晚上上網「興致勃勃」,白天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萬的大學生「網迷」中,不乏「玩物喪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學生因故退學者大多與網路有關。很多網吧的老闆為學生提供通宵上網游戲服務,學生經常是一個甚至數個通宵泡在網上!更有甚者,少數學生因濫交網友而喪失了性命,演繹了不少悲劇。顯然,長此以往,這對培養國家建設人才有百害而無一利。
2 、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了人際關系日漸疏遠
虛擬性,是網路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網路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虛擬的,然而正是網路的這一特性,使得我們的網民們具有了虛擬的身份,而現實中的人際關系卻變得冷漠起來。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這一身份,在網路中上演著一個個鬧劇和騙局。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思想往往都比較簡單、幼稚,充滿著理想化。網路的虛擬性則對他們的人際關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響。
據統計,互聯網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將近兩億。其中不少人是為了學習和工作,但大多數卻不是以獲取信息為目的,而是為了結交朋友。今天,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筆友稱呼之外,又多了個新名詞-網友。這種交往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把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技術同時又使他們遠離,就像當初的電話、傳真一樣。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許正是因為大家不見面的原因吧,有時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話說出來。不過,當每個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網路中去的時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於一個「虛擬的世界」,對周圍的人和事都視而不見,人際關系逐漸疏遠。
網上的「虛擬身份」還常常會演出不少鬧劇和騙局。互聯網給許多人創造了一個情感的封閉空間,使人們從現實中解脫出來。但若將所有的情感寄託在網路中又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有許多大學生抱怨:當自己的真實性別被網友知道後,往往會惹來許多麻煩,所以她們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網。網路上所導演的鬧劇增加了人們的情感信任危機,這個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3 、網上的不良信息,毒害著廣大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我們知道,互聯網極大地縮短了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時間和周期。同時,形式更加生動、方法更加簡潔、范圍更加廣闊、效率更加高速。互聯網己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然而,由於法規的滯後,管理被動等主觀和客觀的種種原因,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從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語再至反動言論,不一而足。
首先,網上「黃」毒泛濫。雖然幾乎每個網吧的入口處都掛有公安部門頒發的「安全證書」和「禁止進入非法網站,謝謝合作」的招牌。但實際上一到後半夜,值班人員便無精打采地守在門口。有人來了,發發上機證;有人走了,收收費;其他時間,就趴在桌上睡覺,把公安局的法規早己忘記到了九霄雲外。
其次,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網路作為意識形態的傳播工具,在網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言論,與我們進行爭奪陣地、爭奪群眾的激烈斗爭。國內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網路作為與我們黨和國家對抗的工具和渠道。大肆散布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虛假信息,迷惑群眾,混淆視聽。毒害了群眾,也毒害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網路上的反動、迷信言論應引起我們的警醒!
⑵ 我與網路作文1000字 (大學生)
二十世紀60年代,人類用智慧編織了一張特別神奇的「網」,它是以無數台計算機通過軟體、硬體設備,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的系統。把世界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就是網路。
二年級時,我家購買了一台電腦,也算是跟上了網路時代的步伐,當時,我那個高興盡就別提了。因為我知道,電腦的用途實在是太多了。
在學習上,電腦可真是我的好幫手。有一次,上《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老師要我們收集資料。我在網路上查找到了許多有關圓明園遺址的圖片和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我把這些資料都保存在軟盤里。上課時,我向同學們展示查找到的資料。當夏日景色迷人的獅子林和如海市蜃樓般的仙山亭出現在畫面上時,我向同學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台下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便會鑽進網路,因為那裡有許多高級教師為我解答疑問。從成語解釋到古詩文的翻譯,從自然現象到奧數難題,網路都給我以知識的補充,使我不斷進步。
節假日,網路便成了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我輕輕移動滑鼠,翻過一張張網頁,網路帶領我來到了「神州」六號的發射現場,感受到了那壯觀的場面;來到了非洲的熱帶叢林,經歷了一次次心靈的歷險;欣賞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品嘗了清朝的「滿漢全席」,網路還讓我爬上了萬里長城,了解了中華五千年的輝煌歷史。
網路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也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但是,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對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既有好的作用,也有不利的因素,對於一些不良信息,我們要做到不收不看、不信不傳。因為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以免上當。還有,上網得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要懂得愛護身體,擁有健康的體魄,才可能擁有幸福的未來。
你准備好了嗎?來和我一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進行一次魔幻神奇的體驗吧!Les's go !
⑶ 網路對大學生的壞處
隨著高科技邁入了21世紀,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
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電腦。隨後,人們為了更加了解世界開闊視野,家家又開始上了互聯網,與外面的世界進行溝通。
隨著我們年級的不斷提高,老師要求上網查找資料,我們也漸漸的了解互聯網。它就像一個巨大的蜘蛛網,網住了地球,使每一台電腦連接起來。這樣,你就會知道許許多多的知識,可以玩一些健康、有趣的游戲。網路還有音頻、視頻功能,可以與你的親戚朋友對話,哪怕他們在天涯海角,你也彷彿來到了他們的面前。還有電子郵件功能,比喻到了春節,我就給姥姥發一個電子郵件,上面寫著祝福的話語,旁邊畫著我在電腦中畫的畫。
如果你不太會畫畫,便可以從網上下載圖畫或動畫,也可以下載動聽的音樂。
互聯網的好處雖然多,但壞處也不少,比如說,需要的資料有時找到了,卻碰上了一大堆不健康的廣告。有一次,我在報紙上看見一篇文章,題目為《網路,無情的殺手》。說的是一個小姑娘,在「網吧」中里被一位陌生的「網友」騙走,後來一直下落不明。直到有一天,發現了兇手,警察在搜索兇手的房子時,找到了連同那一起的6具女屍!我建議大家要在網上學習一些有益的知識,以防萬一。因為古人說:「水火無情。」在我看來,網路成了人們的「第3殺手。」我們只要不輕信陌生人的話就不會發生災難!所以與陌生網友交談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對方。
互聯網有好處也有壞處,只要很好的利用它的益用,就可以知道許多知識,而不好的、不健康的網站危害十分大。網路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敵人,關鍵要看我們怎樣看待和利用它。
參考資料:http://www.wszw.com/article/detail.jsp?articleId=137372
⑷ 網路對大學生的利大於弊
1. 網路是巨大的資料庫和信息服務中心。大學生們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最快的查找學習資料,學會更多課堂以外的知識,從信息中獲取養料,完善知識結構。同時,網路又為學生提供角色實踐的舞台,在這里可以大膽嘗試,不斷開拓。
2. 網路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實效性。網路的出現拆掉了學校學社會之間的圍牆,把大學生帶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網路,大學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思想觀點、文化思潮,在一個比以往更加廣泛的社會環境中積累社會知識,順利參與社會生活。
3. 網路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網路時代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取代了傳統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他們正確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4. 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網路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徵。它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在廣闊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而且有利於大學生發展和形成個性。尤其是校園網和思想政治網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接受知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甚至可以了解到更為真實的學生思想動態,從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⑸ 網路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利大於弊的原因
1、平常在學校抄學習,主要知識來自於學校和家長,網路只是輔助手段。網路學習成了主要手段,學生們會發現在正常的教育體系之外,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可以看到全國名師、行業精英來傳授的各種知識,也讓學生逐漸消除了時間、地域的差距,全天候全方位的接受新鮮知識,隨時和老師互動,提升自己,更容易養成借力學習、隨時學習的好習慣。
2、平常往返學校早中晚每天來回4趟,最不濟一次10分鍾,光耽誤在路上的時間就有40分鍾,況且這還是距離學校較近的家庭,距離學校的遠的情況一天要耽誤更多時間。
比如學生平常去學校7:40就要出發,8:20才開始上課,這就說明除了路上耽誤的時間外,還有到學校的一系列准備工作也耗費時間。單獨行動畢竟比集體行動節約時間。
(5)大學生與網路擴展閱讀:
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
1、首先我們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問問自己想學什麼,才會有方向。可以學習語言,也可以學習辦公軟體等等。
2、排除干擾,不要邊學邊玩。因為網路上有趣好玩的東西太多了,相比較而言,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因而一定要專注,邊學邊玩效率低下。
3、尋找適合自己的高質量的網路資源。途徑其實有很多,比如說TED、慕課,還比如說手機軟體APP,再比如各種網站等等。
⑹ 網路對大學生的利弊關系
個人覺得 網路對學生的利要遠遠大於弊,不服的可以繼續辯論.........
1. 網路是巨大的資料庫和信息服務中心。大學生們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最快的查找學習資料,學會更多課堂以外的知識,從信息中獲取養料,完善知識結構。同時,網路又為學生提供角色實踐的舞台,在這里可以大膽嘗試,不斷開拓。
2. 網路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實效性。網路的出現拆掉了學校學社會之間的圍牆,把大學生帶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網路,大學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思想觀點、文化思潮,在一個比以往更加廣泛的社會環境中積累社會知識,順利參與社會生活。
3. 網路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網路時代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取代了傳統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他們正確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4. 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網路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徵。它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在廣闊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而且有利於大學生發展和形成個性。尤其是校園網和思想政治網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接受知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甚至可以了解到更為真實的學生思想動態,從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當然,我方也不否認網路存在弊端,而當前社會對於大學生使用網路採取的是推廣促進兼並加以引導管理的態度,歸結起來就是一種改善的態度,而我們對一個東西採取改善而非消滅的態度本身、就說明這東西是整體主流是好的!
所以,我方有理由說明網路對大學生 影響利大於弊。謝謝!
攻辯小結:
繽紛的網路,給象牙塔中的大學生架起了一座連接社會和外部世界的橋梁。大學生慣於通過網路便捷的獲取資訊,滑鼠輕輕一點,世界就在眼前。據調查,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以瀏覽新聞為第一選擇的比例最高,佔2.6%。
「大學生們通過網羅擁有比較寬廣的國際視野,他們身處校園卻能了解到全球化北京下發展著的世界。」南開大學團委副書記王鳳說。
網路的融入,幫助大學校園里將近2000萬青年學生將關注點緊緊鎖定社會前沿,讓「科技」和「環保」成為當代大學生最關注的兩大主題。同時調查顯示,大學生們評價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標准,不是「有錢」「有職有權」,而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精神愉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網路主流健康思潮的積極影響吧。
面對混雜的網路信息,大部分大學生持「了解一些無所謂,有自己的看法」的觀點,可見絕大多數學生的價值取向是正確的。
據統計,中國大學生上網率為84%,北京高校師生上網率更是高達97.6%;56.4%的大學生以網路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么大量的大學生上網,沒有多少人造成人格分裂吧,沒有多少人殺人放火危害整個社會吧,沒有多少人使國家動亂經濟滯後得不到發展吧,那又如何說明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弊大於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