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寫字
1. 我是大學生可是字寫得不好看怎麼辦
第一章 怎樣寫好硬筆字
硬筆字就是除了毛筆以外的常用的鋼筆、圓珠筆、鉛筆、刀筆、牙簽筆、筷子筆、毛管筆等。能寫一手好字自己肯定很充實,別人也羨慕, 怎樣練習呢?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
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學生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第二章 練習書法的要點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值得珍惜與發揚.
第一 要注意工具
寫字的工具主要是筆,墨,紙,硯,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文房四寶」.
(一)筆 毛筆依毛質的剛柔,大致可分剛毫,柔毫,兼毫筆三類.剛毫筆筆性較剛健,寫出來的字比較勁挺,如狼毫筆;柔毫筆筆性較柔軟,寫出來的字比較渾厚,如羊毫筆;而兼毫筆則是雜用剛性毛和柔性毛所制的筆,如七紫三羊,筆性剛柔相濟.選筆則要注意「尖,齊,圓,健」四個要點∶筆鋒要「尖」;按開時要「齊」;筆肚要飽滿而「圓」;筆毛挺「健」而具有彈性.發筆時要用冷水,全部發開;用完後洗筆.
(二)墨 墨以質地細致,含膠輕的為佳,最好用輕松煙,墨色黑而有光澤,微帶清香.磨墨時,要用新水,動作要領是「重按輕移」,以求發墨濃淡適中.墨汁隨磨隨用,隔夜後,會失去光彩.至於現代商家所售墨汁,選購時,用紙片沾試,如果上淡下濃,有沉澱變質現象,便不可買.
(三)紙 紙的種類很多,大體分為強吸墨的,弱吸墨的兩大類.宣紙,棉紙,毛邊紙吸墨適中,適合寫字;至於紙面光滑,不易吸墨的,初學者不易掌控,且會傷筆,應要避免.紙怕皺,皺則受墨不全;也怕潮,潮則字跡渙散,所以要用另外一層紙包好,放在乾爽處.
(四)硯 硯石以質地細潤而能發墨的為上品.硯台用畢,要馬上清洗乾凈,以免積存宿墨,有害筆尖.
此外,寫字還要准備一些其他的用具,如∶紙鎮,用以鎮壓紙張,以免風吹滑動,影響書寫;墊布,用毛織品墊在紙下吸墨,要避免平滑,以免粘墨臟污紙面;筆擱(又名「筆山」),用以擱筆,使筆墨不易沾污他物;筆簾(又名「筆床」),用細竹編成,以包裹毛筆,便於攜帶等等;都是用心練字者不可少的.
第二 要注重姿勢
書寫的姿勢,以自然舒適為原則,一般以坐姿為主,練習到一定程度,為照應全局,也可採用立姿.初學者要注意身體坐直,肌肉放鬆,胸膛離開桌緣,手肘自然向外張開,兩腳放平,頭部保持端正,身體略向前俯,通常是一手按紙,一手執筆,兩眼直視筆端,眼睛餘光關照紙面.
執筆書寫時,要注意「指實掌虛」的原則.拿毛筆與拿鋼筆不同,毛筆筆管要拿直,用大拇指第一節按住,食指向內押,與拇指相對用力,支持筆身;再以中指向內鉤,無名指指甲上方抵住筆管,以求力量調和;最後小指緊貼無名指,力量可以相制衡.每個指頭各盡其力,實實在在,是「指實」;而執筆時,手指屈曲,掌心空虛,運筆才會靈活,是「掌虛」.
執筆寫字還要注意腕法,腕法分為枕腕,提腕,懸腕三種.腕,肘同時平放於桌面的是枕腕法,適合寫小字;腕部懸空,肘仍貼住桌面的是提腕法,適合寫中楷;至於十二公分見方以上的大字或行草書,就要用懸腕法,腕,肘全部懸空,以求揮灑自如了.
第三 要注重運筆
「運筆」是基本點畫的書寫方式,其方法有多種,我們常用的是「永字八法」,按照它的筆順,說明如下∶
側法∶就是起點.筆勢如飛鳥側面飛下,分作三折,最忌
圓平沒有稜角.運筆時要側 筆鋒,向右點下去,作一迴旋的筆勢;等到墨汁入紙,再慢慢把筆鋒反提收起.
勒法∶就是橫畫.筆勢要中高兩頭下.起筆藏鋒向左上方入筆,再折向右行,過中點,至筆畫盡處,收筆要下按.寫時宜用筆心中鋒,使墨痕暗中凝聚,使筆毫正壓紙面,筆桿微向左傾.
努法∶就是豎畫.寫時逆鋒向上,再轉鋒而下,沉堅定地慢慢移下,最後稍頓,預備向上作挑筆姿勢.
趯法∶就是挑筆.趯,和躍相同,指用筆有如跳躍的樣子,所以要先蹲住筆鋒,蓄勢出鋒,不可草率,應使筆鋒整齊,像銀 一般美妙.
策法∶就是向右而上的短趯.所謂「策」是打馬的鞭子,因寫字時,筆鋒仰舉向上,輕移不必太用力,暗中提轉,有如用鞭策馬的姿勢.
掠法∶就是向左一撇,又名分發.像梳子梳掠頭發,要迅速出鋒,向左撇過去,送到筆鋒盡處,用筆心收束;不能瘦弱無力,也不可像使用刷子橫掃似的.
啄法∶就是向左短趯.所謂「啄」,是下筆 紙,停鋒即出,像鳥兒啄物的樣子,所以運筆宜迅速.
磔法∶就是向右而下的「捺」.磔,現在叫「捺」.下筆寫右捺都是兩停,用仰筆尖鋒寫來,虛回作結,留有筆意.
事實上,運筆方法不只這八種,且各種又有些變化,以上所述是經常使用的,基本點畫掌握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四 要注重結構
「結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點畫的排列組合.每個字各有不同的點畫和形體搭配,書寫時,要照顧筆畫線條的大小疏密關系,下筆墨色之外的留白,必須平均勻稱.凡是左右兩部分合成的字,點畫之間要互相呼應,結合成的字體才自然.而上下兩部分構成的字,書寫時則要先看其形體的大小寬扁,作合理的安排,以求穩定.同時,為了避免字形平板,筆畫大小,型態應稍作變化,以求生動.但無論字的形體如何變,其中唯一不變的是字的重心要平衡穩定.
總之,字的結構要注意疏密勻稱,筆畫照應,重心穩固,唯有常常研究,仔細觀摩他人之長,不斷修正,於勤練之後,字形自然就端正工整了.
第五 要注重臨摹
練習書法,一定要慎選碑帖,多加臨摹.
「臨」是置范帖在旁,用眼睛測字的大小,形勢而習寫;「摹」則以薄紙覆在范帖上,隨它的用筆曲折而描寫;兩者並不相同,古人認為∶「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
古代為學書方便,先將基本筆畫與文字印成紅色底本,供學童摹寫,稱為「描紅」,初學者常常沿用.至於臨摹用紙,有所謂「九宮格」,「田字格」,「米字格」等,可供初學者安排結構時參考.
「臨摹」要以名帖作為範本,像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名品,各有其書法特色,可依學習者用筆習性選帖臨摹.
習字,一般而言,先從楷書入手,進一步再練行,草.行書的實用性很高,寫來靈活,重視上下字間相連的筆意,運筆一氣呵成,對於現代生活而言,有其方便.行書名家王羲之的法帖線條流暢,值得臨摹.
總之,練習書法,要循序漸進,多看,多悟,多練習,多變通,功力日深,就可脫胎換骨,創出自己的風格來!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上面的敘述已經很詳盡了,我就沒必要再多說什麼了。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
參考資料:http://hi..com/%BE%DE%CE%C4%B8%D5/blog/item/b6a024b3557006a6d8335a22.html
2. 大學里都是怎麼練習寫字的,為什麼大學生寫的字我都不認識
這個問題恐怕不是受教育程度的問題,而是先天性和教育側重點的問題。首先不得不承認版,寫字漂亮權是需要天份的,比如本人,雖然也曾埋頭苦練,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好意思見人。但更為關鍵的是教育側重點的不同,由於科技的發展,各個時期的書寫工具發生很大變化。在電腦和網路普及之前,人們普遍需要用筆書寫,各人的字體和字跡千差萬別,人的個性也會在其中得到體現,即所謂「字如其人」,寫字是否漂亮是很被看重和強調的,也成為教育的一個側重點,很多人都因此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電腦和網路普及以後,人們的聯系和書寫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筆已經不再是主要的書寫工具,不論寫字漂亮與否,通過電腦列印就變得千篇一律了,人們也不再重視寫字漂不漂亮的問題。因此,除了那些在寫字方面有天份的人,一般人的字就不能令人賞心悅目了。另外大學里寫字的時候真的是屈指可數。
3. 大學生如何練字
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
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4. 大學生寫字不好先練速度還是先寫好字
先把字寫工整,能讓別人認識是第一步。字寫不好,還能追求速度?速度必須是在寫好的基礎之上。建議你直接練行書,可以二者兼顧。
5. 我大學生,寫字真心難看,想練字,應該怎麼開
先看看自己喜歡哪種字體,然後買幾本字帖回來, 平時堅持多練習, 字會變好的。
6. 大學生寫字都寫的好看嗎
不一定,大學生也有寫的難看的啊。有些不是大學生,字,寫的很漂亮啊。字寫的好看,還是需要靠你自己努力練出來
7. 一般大學生寫字是不是都挺好看的哈哈😄
1、不一定的,大學生中也有寫字比較難看的。
2、漢字的書寫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回:一是能寫和會寫,不寫答錯字和別字;二是要寫得規范美觀,易於識別。簡單地說,漢字的書寫能力包括實用性和審美性,就是不僅要把漢字寫對,也要把漢字寫得好看。
3、從寫字上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氣質、學識、修養等,而這種技能是書法藝術乃至其他傳統文化長期浸潤的結果。但是,當代大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確實和其學歷層次相去甚遠,很多大學生書寫的漢字美觀性仍然停留在小學時期的水平。
8. 大學生練字
1、練習毛筆書法能有效解決手指手腕無力發抖現象,還能更有效地理解和專掌握筆畫特點和屬間架結構布局問題。
2、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信心!都要持之以恆!只有如此持之不懈才能終有所成!
3、基本筆畫特徵一定要掌握!就如組合成人的各個器官一樣,各個器官不美觀組合的再好也是很醜陋之人!
4、基本筆畫練習的同時注意掌握間架結構和筆畫的穿插避讓、重心穩定等關系!
5、平時注意改正自己的不良書寫習慣,不良習慣改的多了!通篇書法整體的美感也就好了!
祝朋友的書法水平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9. 大學生寫字不好看被嘲笑,有什麼高效的練字方法
對於很多的大學生來說,寫字不好看也是常事,但是我們一定不要選擇原地踏步,而是想著怎麼去提升自己的寫字能力,這樣我們才不會受到別人的嘲笑。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去網路上查詢寫字的技巧,並且根據視頻的教學方式來練習,這樣也是搞笑練字的一種方式。但是在選擇練字的時候,我推薦大家使用鋼筆,因為鋼筆寫字更有筆鋒,而是整體的效果也非常的好看,只是在我們換墨的時候比較麻煩一點。同時,在我們被同學嘲笑的時候,自我的心態非常的重要,我們一定不要因為同學的嘲笑就躲避寫字,而是怕什麼,就要讓自己去做什麼,這樣自己才能夠快速的成長,希望大家都能夠採納這樣的一種觀念。
10. 我是一名大學生,寫字比較慢,都是一筆一畫的,別人都以為是小學生的字,請問怎麼辦求幫助!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試試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