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國學
1. 大學生如何推廣和發揚中國國學
國學是一門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及學術的學問,特別是「四書」、「五經」等經典,裡面蘊涵著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儒家的「厚德載物」、「知義明恥」、「和為貴」等思想,這些社會人倫價值系統,正是國學精粹。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氣與豪邁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國學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正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碼道德要求。
國學記載並傳承了中華文化和文明,國學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當代大學生,需要國學。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他們除了接受學校給予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快速接收、咀嚼、消化著社會上的各種觀念、信息。而他們接收、消化的這些觀念、信息又會迅速反饋給社會,與社會產生互動,他們受社會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更進一步說,他們是攜帶著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的一個最具活力的群體。因此,在大學時期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和榮辱觀,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社會風氣,意義重大。
提倡學國學,是對人民群眾關於重塑社會價值觀和榮辱觀呼喚的回應。當前,在我們這個越來越開放的國度中,部分年輕人崇尚吃「西點」,熱衷過「洋節」,穿「洋牌」,「哈韓」、「哈日」者也大有人在!部分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有的不屑一顧,相反卻對國外明星及其生活方式、愛好如數家珍……有些人在追求「西化」的同時,拋棄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他們的人生已經沒有了根,他們的思想意識正在出現偏差。
因此,當代大學生迫切需要新時期道德規范,需要傳統文化熏陶,需要了解如何做「中國人」。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環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提供了豐富內容。現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體系應該在對國學進行借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而出路還在於與國學教育緊密結合。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有必要把國學教育作為一項工程在高校實施。著名學者季羨林說過:「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國學教育將把民族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並在下一代的心裡生根發芽。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通過國學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於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格素養、樹立愛國報國的思想有重要作用。
第二,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行為處事的道德標准,大學生通過對國學精粹的學習和領悟,鋪墊一生的道德基礎,厚積人文底蘊,激發民族精神,存留下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這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切入點。
第三,學國學是為了學做人,但時代在發展,做人的標准也應與時俱進。在學國學、學做人的問題上,既要汲取我們中華民族發展需要的精粹文化,還要了解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要接納新知識、新成果,新理論。總之,學國學要學得進、走得出,要和其他先進文化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做人的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才能真正提高做人的本領,才能在人才的激烈競爭中走向成功。
誠然,國學倡導者們期望大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國學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現在有些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高,這與當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直接的關系,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國學教育相結合,是否能產生良好效果,離不開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提升、離不開全社會風氣的改善。這將是一項更加重大的社會道德工程,積極推動和實施這項重大工程,意義非常,迫在眉睫~
2. 至今哪些大學有國學專業,國學系
國學專業包括國學通論、國學研究方法論、古典目錄學、四書研讀、詩經(附楚辭)研讀、周易研讀、禮記研讀、史記研讀、老莊研讀、荀子研讀、文選研讀、文心雕龍研讀、說文解字注導讀。
廣雅疏證導讀、史學和社會理論、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古代文體和辭章、古代經學和經典注釋學、中國古代小學源流、清代考據學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基督教思想史、印度佛教與早期經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邏輯學導論。
五所設有國學專業大學
1、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2、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3、首都師范大學(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屬重點大學,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北京市雙培外培計劃、北京華文教育基地;學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
4、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
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
5、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
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華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首都師范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大學
3. 怎樣普及大學生國學常識
我認為靠大學三,四年的時間來學習國學常識是遠遠不夠的;或者學校能採取強硬措施將其列為必修課,給學生增加學分或畢業推薦。大學的閑暇時間還是很多的,可以適當增加課時。
4. 結合現在社會上「國學熱」現象,說一說當代大學生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國學」
的確,國學當今炒的很熱,這是個好現象,同時有存在著很大的隱患,首先讀國學能成為潮流,這說明由於當今社會上人們文化缺失,而人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富二代,官二代,軍二代的種種行為使這個社會的的矛盾日益尖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只能從老祖宗的文明中找答案,作為一個大學生(我現在就是一個大學生)時間是比較充裕的,多讀些古聖先賢的經典很有必要,要成才先成人,只有你懂得如何做人,才不會出現葯家鑫等這一類事件,大學四年,如果你想學些東西,是很輕松的,如果是混時間的話,渾渾噩噩過得也很快,當今全國大學數量激增,大學生數量更是多如牛毛,這樣造成了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所以說的現實一些,為了能在社會上立足,你必須從經典中借經驗,即使你開始對經典中的種種說法表示不屑,但你一定要相信他,按照書上說的去做,正所謂做之不止,乃成君子,只要你持之以恆,將來必成大業……同時國學熱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國學熱導致很多人因為利益的驅使,導致國學的快餐化,利益化,幼稚化,國學是一個神聖的名詞,不是薄薄的一個小冊子,幾篇連環畫就可以表達的,不是幾個百家講壇,說幾句網語就能解決的,還美其名曰將經典通俗化,更應該是庸俗化才對,更不是小學每天放學喊幾聲三字經那麼簡單。到現在國學熱愈演愈烈,真不知道是國學之幸,還是名族之悲……
不了解國學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讀過經典的人去玷污他,人雲亦雲,這也是導致讀國學和犀利哥一樣成為潮流,犀利哥可以隨著時代遠去,我們還會有新的潮流,但國學一旦遠去,中華名族還怎能傲立於世界名族之林?常有人豪氣干雲的說「犯我華夏天威者,雖遠必誅!」但試問,你哪什麼去誅?五千年的文明你都拋棄了,你還有什麼資格區和別人爭,怕是只過過嘴癮罷了……
一樓說的有道理,國學是很寬泛的概念,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不可不看,《道德經》沒什麼好說的了,《心經》佛教經典的總綱,不長,因該讀一讀,當然只看這些書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想學做人的話,個人推薦《弟子規》《孝經》《千字文》《朱子家訓》等。
每次遇到這個話題我的心情就很沉重,既希望國學傳承下去,又不願他只是一種潮流,又是我又很擔心,擔心世界上僅有的傳承了五千年中華文明想其他文明一樣最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Ps:二樓的,你不懂,我不怪你,但不要瞎說,謝謝。
5. 大學生必讀的國學經典有哪些
經部——儒學經典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重要書目如:《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定義
國學,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6. 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國學教育
一般來說,國學主要是指以中國古典典籍為載體,表達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的學術體系。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大師-李-冠-論認為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浸淫著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靈魂。中華民族因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續,而驕傲,而偉大!為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體系,正本清源、揚清激濁、革故鼎新,傳承中華美德,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打造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塑造國家和民族軟實力,積極應對全球化競爭與挑戰。在繼承國學人文價值的基礎上,積極提升國民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全國企業技術創新、集約創新、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夯實發展質量,增強公民與社會責任意識,培育中國自主創新與核心競爭能力,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家戰略,塑造國家軟實力,使得中國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積極轉型,形成以出口導向為主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全面拓展的新格局,使得中國企業能夠普遍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
7. 作為當代大學生可以怎樣更好踐行國學精神
僅供參考 網路文庫
國學對當代大學生的現實意義
http://wenku..com/link?url=ESm45LPJT979eS4VUf308NnHR--1RFu_Ys6xei5rEddONcBC9yzQgFJ5Y_-EWFn5DcDLv7XNm7
當代專大學生的國學使命屬
http://www.docin.com/p-692416616.html
8. 請結合實際,談一談大學生如何學習國學
國學是否我國的傳統文化,大學生可以通過觀看一些國學講座,如百家講壇等提升自己的國學知識,還有選修課國學選修等來提升自己。
9. 大學 國學論文1500字作文
1.古語有雲: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廉潔修身,乃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
徜徉亘古,卷卷浩史中,總有股股貪婪之濁流讓我們歷歷在目;渺渺青史里,也總有陣陣廉潔之清風讓我們刻骨銘心。中國,一個禮儀之邦,一個道德之國,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無論是屈原還是范仲淹,廉潔之風,修身之氣,貫穿始終。當今世界,物慾橫流,廉潔修身,有時已被金錢,名聲,利慾拋之於腦後。然而,國無廉潔修身之風氣,衰敗傾頹之勢,必將指日可待!因此,反腐倡廉,靜心修身,勢在必行!學生在大學之時,文化基礎學習基本完備,思想尚未受到歪風邪氣的侵襲,猶如初生之犢,若能於此最佳良機修身養性,步入社會後才能婉如出淤泥而不染之蓮,身正心明!
廉如深山幽蘭,不言自芳;欲似長堤螻蟻,無孔不入。要做到達則兼顧天下,穹則獨善其身,實屬不易。因此,廉潔修身,任重道遠!多植荷花塘自清,勤讀修身道自明,名節重於泰山,利慾輕於鴻毛,功名利祿,只不過是身外之物,品格道德,才是立身之本!面對一疊疊強取豪奪的鈔票,面對一張張後悔莫已的貪官的臉,面對一滴滴發人深省的眼淚,面對一副副維護廉潔的鐐銬,我們覺悟,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雖不能效彷古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亦可做到,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每一個背離廉潔之道的人,其心本正,而後踏上歧途,究其根本,是心無正綱之向導所致,因此,從今始學廉潔修身之道,從今始立廉潔修身之綱,其重要之勢,已畢現無遺!以史為鑒才能知興衰,以德為綱方能知得失。
當代大學生,倡導的是德才兼備,我們才學智慧已具有,道德修養需完備,廉潔修身,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廉潔,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搶騙,多一次路不拾遺,少一次貪贓枉法;修身,多一份處事的坦然,少一份無謂的執著,多一份真誠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無禮。讓我們乘著廉潔修身之舟,駛向那前程似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