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禁毒
⑴ 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怎樣參與到禁毒活動中去
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應該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
(3) 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
(4) 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定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
(5) 不進歌舞廳,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
(6)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1)大學生禁毒擴展閱讀:
禁毒歷史記憶: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鴉片達 4萬箱。中國每年因吸毒耗費的白銀外流約 500萬兩。鴉片煙毒使中國的社會經濟、政治、國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壞和摧殘。
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煙,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行動,但卻遭到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禁煙大業就這樣前功盡棄。
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布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⑵ 對於禁毒,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路:自己先要堅定信念,遠離毒品,然後盡自己所能來宣傳禁版毒知識。
正文:權禁毒是國家乃至世界范圍內都主張的做法,毒品對人的健康損害巨大,不僅如此,更是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損失,一次吸食,永遠都不可能從心理上戒掉的,作為大學生,首先是自己堅決杜絕接觸毒品的任何可能,其次宣傳禁毒知識,教育自己身邊的人,拒絕毒品,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吸毒不僅毀了自己,也會毀了社會安寧。
(2)大學生禁毒擴展閱讀: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2個字。
1,毒品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 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劇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⑶ 大學生如何禁毒如何防範
自己做起
⑷ 大學生參與禁毒活動的途徑有哪些
大學生參與禁毒活動的途徑有:
1、開展多種形式的毒品極其危害宣傳和預防教育版工作
2、深入社區權,參與社區禁毒教育與社區戒毒康復工作
3、參與志願者協會和當地禁毒部門組織的其他活動。
毒品不僅對軀體造成巨大的損害由於毒品的生理依賴性與心理依賴性,使得吸毒者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設法獲得毒品,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興趣與能力。長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銷骨立,人不象人,鬼不像鬼。因此,有人告誡吸毒者「吸進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卻是自己的生命。」
(4)大學生禁毒擴展閱讀:
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毒品耗盡正當收入後,就會變賣家產,四處舉債,傾家盪產,六親不認煙癮一來人似狼,賣兒買女不認娘家中只要有了一個吸毒者,從此全家就會永無寧日,就意味著這個家庭貧窮和充滿矛盾的開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結局。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要求以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禁毒工作作為象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義舉善舉來做好。
⑸ 大學生如何有效禁毒論文1800字
人,一個美麗而又高貴的名詞。毒,一個骯臟而又恐怖的詞彙。不敢想像,這兩個名詞碰在一起的那一刻將是怎樣的觸目驚心。
上世紀80年代,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形勢,1987年6月12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進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今年是開展禁毒斗爭的第20個年頭了,今年禁毒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不會忘記在思想品德課上,老師曾給我們講述過發生在我們東莞的那段奮斗歷史: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懷著「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為禁絕毒品,振興民族,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新中國誕生後,在聲勢浩大的禁煙肅毒運動下,我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成為「無毒國」。但是,從80年代開始,在我國重新出現的毒禍逐漸從邊境鄉鎮蔓延到內地和一些大中城市,更為嚴重的是毒品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對毒品的無知和好奇心理,引誘毒害青少年,使眾多青少年毀了青春年華,還未報效祖國、回報父母,就被毒品扼殺了。
當今地球,幾無凈土,茫茫人海,毒品無窮。毒品,猶如一股濁流,悄然地侵襲包括校園在內的每一處角落。毒品,還像可怕的惡魔,能奪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一提到毒品,人們聞而生畏,因為毒品之毒猛於毒蛇、惡於野獸。如果一個人染上了吸毒後,沒有脫胎換骨的決心和毅力,要想戒毒幾乎是不可能的。
⑹ 大學生參與禁毒志願活動的途徑有哪些
1、開展多種形式的毒品及其危害宣傳和預防教育工作。
2、深入社區,參與社區禁毒教育與社區戒毒康復工作。
3、參與志願者協會和當地禁毒部門組織的其他活動。
學校進一步加強毒品預防教育的必要性:
伴隨青少年吸食毒品人數呈逐年上升的態勢,吸毒者日趨低齡化已成為整個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在當前教育體系中,個人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主要是依靠穩定而廣泛的學校教育,青少年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緩沖地帶也是學校。
學校是依照法律法規和教育教學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程序地向社會成員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社會行為規范、生活基本技能和習得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場所。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家庭教育的影響逐步被學校教育所取代,並逐漸上升到主導地位,成為社會化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學校是關鍵環節,把毒品預防教育融入學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6)大學生禁毒擴展閱讀:
毒品會誘發違法犯罪。吸毒者往往是好吃懶做,整天游手好閑,每天揮金如土,就算是家有金山也經不起揮霍,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吸毒者都家纏萬貫。
吸毒者需要大量的金錢,吸毒者面對這樣高額的費用和強烈的誘惑,會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甚至鋌而走險,進行搶劫、盜竊、詐騙、貪污、賣淫甚至殺人等違法犯罪活動許多癮君子五毒俱全,給社會治安造成嚴重危害。
大量事實證明,吸毒已成為誘發犯罪、危害社會治安的根源之一。美國政府調查表明,約94%的毒資來自刑事犯罪活動。
⑺ 大學生禁毒防艾文章
據了解現全球約有萬人感染艾滋病,每年都會增加430萬人,也就是說世界上每隔8秒鍾就會有11萬人被感染艾滋病,而全球每天都有8000名感染者喪命。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那麼,艾滋病是怎樣傳染的呢?是血液、不潔性交、吸毒或靜脈注射和母嬰傳播而引起的。有人問艾滋病是不是很嚴重?這是當然的,因為艾滋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病,它的死亡率在所有的病中排名第2。艾滋病就像一股突如其來的風,「唰——」一下子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降臨並迅速蔓延。在我國,艾滋病的流行情況又是怎樣呢?從1985年開始,每年只有幾例感染者,多數是國外來華的人士,或者是我們出國的人士。這樣大概持續了四、五年。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出現了第一個流行期:在雲南邊境,中國開始了艾滋病的流行。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快速增長期,其特點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國。從1994年到現在,將近10年的時間,一直都是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哪些是艾滋病的易感染者呢?人們經過分析,已清楚地發現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並把易患艾滋病的這些人統稱為艾滋病易感染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戀患者、靜脈吸毒成癮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輸血及其它血製品者、與以上高危人群有性關系的人等。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因此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為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健康、幸福,我們應該怎麼去預防艾滋病呢?1. 普及艾滋病知識,使人們了解它的病因、傳播途徑等。2. 避免不潔性交,尤其是避免與艾滋病人發生性接觸。3. 對供血者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查,抗體陽性者禁止供血。4. 不共享針頭和注射器及牙刷等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5. 患艾滋病感染者的婦女禁止妊 。6. 加強國境檢疫,防止艾滋病的傳入。快加入到預防艾滋病的隊伍中來吧!為了讓世界永遠充滿微笑,為了家庭不再受沉重打擊……行動起來,嚴防艾滋病!讓世界不再為之哭泣,讓艾滋病永遠消失。
⑻ 大學生去禁毒所參加活動對學生及學校有什麼意義
對學生來說,有教育意義,認識到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對學校來說,教育學生遠離毒品,加強學生的思想管理,是教育的一部分
⑼ 大學生怎樣遠離艾滋和毒品
1 大學已不再是一個遠離毒品世界的世外桃源
最近,我們在北京幾所大學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關於毒品問題的問卷調查,涉及工科院校、藝術院校、醫學院校等。在我們所進行的調查中,有92%的同學了解毒品的種類和國內流行的毒品名稱,其中80%的同學知道4種以上的毒品名稱。這說明大家已經在普遍地關心毒品問題,對我國的毒品流行狀況也有了一定的關注。近十餘年來,毒品在我國的死灰復燃雖然還較少侵害到大學的學生中來,但在學生周圍的一些潛在危險已開始增加,如近年來社會上一些吸毒、販毒分子來到大學校園及校園周圍活動,對學生形成了一個潛在的誘源。另外,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周圍人有吸毒現象的佔8.8%,這些吸毒者大多是學生的鄰居、同鄉、父母的同事,也有同學,他們在與之交往中極有可能受到影響和引誘。這些都說明,大學生離毒品已不遙遠。另外,從目前來看,冰毒(甲基苯丙胺)由於製造工藝簡單,價格較低,其發展勢頭強勁,預計在今後數年內,吸食冰毒的人數將有較快的增長。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冰毒等中樞神經興奮劑由於有一定的減輕疲勞、提高警覺、減少睡眠、增強自信心和思維活動的作用而為知識階層所青睞,當它在中國進一步泛濫時有可能侵襲到大學生中來。從目前來看,吸毒現象已波及社會各個層面,大學生也難以倖免。因此,當代大學生對毒品及其危害應該具備一定的知識,從而有效地抵禦毒品的侵蝕。唾液收集器天貓
2 大學生對毒品的防範意識及防範能力還較差
從調查來看,大學生擁有的有關毒品的知識還很少。他們在以前的教育中沒有接受過毒品預防教育,普遍缺乏對毒品的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據調查,他們中87%的人沒有見過毒品,甚至8%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毒品及中國目前流行哪些毒品。在受調查的同學中還有9%的同學不知道毒品對人有哪些危害,另有一部分人只簡單知道毒品會使人上癮,而對其他危害不甚了解。由此可見,他們在面對毒品時不僅缺乏辨別能力,同時防範意識也十分欠缺。在工科和藝術院校的被調查者中有29%的同學不想了解有關毒品方面的知識。有57%的同學不知道毒品成癮的原因。醫學院校低年級的同學不知道毒品成癮原因的更高達62%,由此導致了他們對毒品危害認識上的不足與理智上遠離毒品的充分准備。
3 大學生沾染毒品的潛在因素
從國內吸毒者吸毒的原因來看,有好奇而嘗試禁果、無知被誘、消愁解悶、被人暗算、賭氣共吸、顯示富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大學生,使大學生沾染上毒品。
除了外在的危險外,大學生自身存在著沾染毒品的潛在因素。因為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與成年初期階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迅速變化的過程中,他們雖然文化層次較高,思想比較活躍,然而由於他們閱歷淺、社會經驗不足,對自己缺乏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潮的沖擊,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沖突和矛盾。大學生雖然大多沒有一般吸毒者所通常面臨的現實社會問題,如失業、貧困、不幸等,然而青春期的年輕人會面臨來自父母、學校和朋友的壓力,經常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認為自己面臨的障礙和壓力似乎不可跨越,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藉助煙、酒、毒品等刺激物尋求一時的解脫。另外,在大學期間還要做很多困難的選擇,如交友、戀愛、就業。正是在這些時候人最容易把持不住而做出某些反常的事情。這也是個容易感到無聊及挫折感的時期。由於學習環境的變化,置身於優秀學生之中,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嫉妒心理;生活環境的變化也會帶來一些不適應;理想自我與現實目標的差異,會導致一些學生消極頹廢、苦悶;在人際交往中會遇到某些挫折,使人容易產生焦慮、困惑;伴隨性生理的成熟而產生的自我性意識的困擾,等等。當遇到這些問題時,一些人會去逃避,尋找暫時的解決辦法,如果別人在這時介紹一些陌生而有趣的或使自己感到舒服的東西時,便很難抗拒,如果對其中的危險性又認識不足的話,就更容易陷入毒品的麻醉之中。青春期也是好奇心最強的時期,如果沒有對毒品的防範意識,在別人的引誘下,有人會出於好奇而去嘗試毒品,也會因無知而被誘惑。
4 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毒品預防教育
鑒於毒品泛濫的嚴峻形勢及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大學生中開展禁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應將毒品預防教育納入到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科教興國教育、人生觀、世界觀等教育的軌道中去,以開課或講座的形式進行。並應採取多種形式,長期堅持不懈,從而提高他們對毒品的鑒別能力和防範能力。用愛衛唾液收集器,自己取樣了,免費寄到實驗室,由廠家判讀出檢測結果。同時,將毒品預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不但能自覺抵禦毒品的侵蝕,還能成為反毒、禁毒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禁毒斗爭中發揮重要作用。應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編寫一部適合大學生應用的禁毒教育讀本。現在中學、小學都已有了禁毒教育讀本,在許多省市已經納入到學校的日常教學中去,而大學在這一點上還是空白。然而在調查工作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同樣需要進行毒品預防教育,同時由於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因此禁毒教育的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應將理論知識同感性材料結合起來進行。它應包括毒品的種類、來源,毒品的危害,毒品成癮的原因,有關禁毒的政策和法律知識,抵禦毒品的方式、方法,國內外的禁毒斗爭等內容。對醫學院校的同學更應增加葯物濫用知識的講授,使他們不僅自已遠離毒品,而且擔負起向人們進行毒品預防教育的責任,同時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接觸到毒品的受害者,如何識別、如何治療,也應成為他們學習的專業內容之一,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不至於茫然無知,更不至於因缺乏禁毒知識,而試圖拿自己的意志同毒品的依賴性去做較量,而成為毒品的俘虜。爭取公安部門的配合,定期向學生展示各種毒品的樣品,介紹毒販吸毒、販毒的手段、方法。有條件時,組織學生參觀戒毒所。另外,在大學生中應加強生理衛生與心理衛生的普及教育與咨詢活動,使他們在面對挫折和壓力時能得到適當的緩解,減少吸毒的誘因。家庭、學校、社會都應重視對大學生的毒品預防教育,不要把這一片空地留給毒販,使大學校園永遠保持純凈。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