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學評估
Ⅰ 高校本科評估 是不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場鬧劇
我是一名高校教師。跟許多高校的教師們一樣,正在為學校的「生存發展」奉獻著一種奇怪的力量。因為國家教育部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將於明年蒞臨我校。而我們已經從幾個月前就開始了各種造假行動。 我們可以理解教育部關於教學評估的初衷,那一定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願望,而且我們知道,他們在每一次總結中也會讓這種願望變成一種「美好的」結果:那就是「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為我國高等教育的規范、改革、創新、進步(等等諸如此類的「美好」修飾詞)起到了促進作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等等。而且我們還知道,教育部的領導們也都在被這種「偉大的成果」歡欣鼓舞著,並且將此作為自己的一項政績,可以「載入史冊」。 事實怎樣呢? 離評估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的教師們已經開始夜以繼日地工作了,而且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造假,原本沒有的規章制度造出來,這一點似乎能體現出「以評促建」的宗旨,但是如果把原本沒有的工作成績造出來,把從未改革過的教學改革成果造出來,把從未搞過的學生座談記錄造出來,把沒聽過課的聽課記錄造出來,把沒有過的教案、講稿造出來……一切的一切,都要造出來,不是只造一份,而是要造三年的,每個學期都有一份(有的是幾份)。如果僅僅是教師們夜以繼日地造假也就罷了,學生們「為了學校的利益」也都轟轟烈烈地參與其中,評估要求有三年的試卷、作業存檔,那就發動現在的學生答幾年前的試卷,寫上別人的姓名,老師在煞有介事地批改打分,幾年前的試卷因此誕生。作業也是如此。 為了能在評估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學校各級各部門都非常重視,校長親自掛帥,三天兩頭開會,在「一把手問責」制的重壓之下,各學院、部系也都立即行動起來,紛紛到已經通過評估的學校學習造假經驗,把握專家脈搏,於是,各種「經驗」都在本校傳播:某高校僅造假試卷一項就耗資20多萬元;某高校連接待專家的司機都進行了培訓,讓他們說起學校的好處便頭頭是道;某高校學生每人一個手冊,必須倒背如流,在專家組駐校期間,任何人只能按這一小冊回答問題;某高校在課程安排上完全打亂原有的程序,讓最好的老師在專家駐校期間講課…… 一切為評估讓路,評估是重中之重,誰在評估中出了一點問題,誰就是學校的罪人。 像一場大/躍/進,又像一場大浩/劫,教師們苦不堪言,但還要「為了學校的利益」加班加點,唯有那些經歷過文/革,平日無所事事的行/政人員目光如炬,似乎找到了溫暖的感覺,「創造性」地想出各種對付專家組的招數,讓教師們進行准備。實際的教學質量如何,已經無人問津,剩下的只有各種表格、各種總結、各種匯報材料……有的,要改成需要的樣子,沒有的,就要製造出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就在這場造假運動中消耗著。 然而,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在感到無奈的同時,更大的還是悲哀。盡管教育部說嚴禁在評估過程中造假,嚴禁為了迎評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然而,就如今的評估方法,可能不造假嗎?可能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嗎?而且,就已經評估過的高校來看,誰的造假水平高,誰就能得到優秀,誰能重視到「一切工作都讓路」的程度,誰才能取得好成績。 那些「專家們」看不出造假的痕跡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問題的回答或許出人意料,但是卻非常真實:他們看的就是你造假的水平。因為提前通知學校要在一年後進行評估,並讓你拿出三年間的所有東西來,就是給你時間來造假的。 那麼,評估還有什麼意義?就現在的方式,不僅無意義,而且貽害無窮。破壞了正常教學秩序不說,把學生們都納入造假行列,這是怎樣的罪孽?我們還如何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或許這樣一次銘心刻骨的經歷會消解掉我們所有的「育人」成果。 如果再往更深處探討,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如果所有的高校每5年(加上准備階段只有4年)都要經歷這樣一次浩劫,幾乎所有的在校本科生都會有一次經歷,我們不是在集體教學生造假、應付嗎? 尤令人悲哀的是,全國高校都在進行著這樣的「浩劫」,從2004年迄今已經通過評估的高校已有幾百所,卻沒有一位有影響的專家學者站出來,說出事情的真相,提出異議,這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我們的知識分子已經喪失了正直的良心,已經沒有了說真話的勇氣和膽識,這又是什麼樣的悲哀? 好了,不說了,我還得繼續編我們的「師德師風建設」的規定和材料去呢。 以下是某網站刊出的一篇文章,放在這里,說明不是我在瞎說: 無論決定進行高校評估的動機有多麼美好,但實事像鐵一般冷峻和不容置辯,那就是,這完全是一場勞民傷財、禍國殃民的鬧劇。不同高校的學科特色、優勢、攻關重點應各有側重,應鼓勵這種差異,而不是搞一種大而全、面面俱到的東西。本應鼓勵各個學校根據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革和開設新的學科專業,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進行大刀闊斧的教育創新和改革。你搞那麼大而全的評估干什麼?組建一個由各高校和其它有關人士進行各大高校的長期研究、跟蹤和評價機構,根據各學校學科設置、師資水平、畢業生結構、質量及就業狀況等綜合信息,及時進行動態監測和不斷提出相關改進建議,豈不是好些? 「高校評估」的惡果已在具體的實踐中表露無疑,現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歸納其十大罪狀: 1、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和教學工作,增加了教師負擔,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 2、助長了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 3、為教育界和教育部官員的腐敗提供了又一溫床。 4、無謂浪費了各高校大量的教育資金和資源,增加了原本就存在大量不合理開支的高校支出。 5、為既不經濟又不科學的以大規模行政方式評估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作法首開惡例。有可能誘發某些地區某些部門爭相效仿,搞類似的中小學教育評估活動。 6、使教育部偏離了正確的工作重點,變得不務正業。要知道,眼下中國教育這個爛攤子,教育部有多少老百姓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的事情要去解決! 7、它像一股平地陡生的陰風,剎那間毒化了各高校的教學氣氛和生態,改變了學校各級主管的工作重點和方向。 8、逼迫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造假、成績造假、學習造假、學術造假。 9、將評估工作變成了爭地位、爭資金的一場競爭。 10、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Ⅱ 本科教學評估知多少
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重點考核教學水平管理水平,其評估結果是按照優版、良、合格、不合格做權結論的。第一輪評估後,社會反響較大。因此,2010年新出台了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在第一輪教學水平評估的基礎上,重新修改評估指標,導向性也有所變化。一二級指標變動不大。但主要的評估結論不再分優良合格等級別而是合格、不合格。以後評估常態化,以數據申報、專家網上審查、社會評估為主。專家入住校園時間也縮短為3天了
Ⅲ 「本科教學評估」和「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有什麼區別拜託各位了 3Q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判的一種方式,是對一所高校綜合實力的評估,是對學校各項工作的一次全面評估,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的評估,是國家行政部門對一所高等學校教學質量進行的國家級、權威性的評估。 教育部過去把評估分為三類,即合格評估、優秀評估和隨機性水平評估,最先開始的是合格評估,合格評估的對象主要是1976年後新辦的本科院校。從1993年開始試點,截止到2001年底已有178所普通高等學校接受了合格評估。從1995年開始進行優秀評估的試點,優秀評估的對象是進入「211工程」的重點高校,截止到2001年底已在16所普通高等學校進行了優秀評估。1997年開始進行隨機評估的試點,其對象是處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學校,到2001年底評估了26所高校。2002年,教育部在總結上述三類評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並對25所高校進行了評估,去年又評估了42所高校。2003年8月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宣布,教育部決定從2003年起,用5年的時間對我國所有的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評估,並建立五年一輪的普通高等學校評估制度。
Ⅳ 教學評估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有什麼作用
本科教學評估是評價、監督、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專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屬成部分。評估不僅能鑒定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診斷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而且能發揮「以評促建」的作用,促進學校更新教育觀念,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深化教學改革。
同時,教學評估還具有激勵和督促作用,能夠促進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建立自我約束、自我監控機制,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我國以往開展的教學評估實踐已充分證明,學校通過評估,教學工作水平明顯提升,達到了保障並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Ⅳ 高校開展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意義是什麼
本科教學評估的意義是什麼?
1.教育部組織的評估是對學校的外部評估,是為了促進學版校內部建立起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起一套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體制。
2.通過外部評估要逐步建立起定期向社會提供高校有關信息的機制,來滿足學生或家長選擇學校的需要。
3.通過外部評估,學校在接受社會監督的同時也會獲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4.面對國外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和教育市場競爭,學校要不斷地增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提高生存發展的能力。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只有能生存,才能談得上發展。
5.通過評估來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可信度,有利於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適應世界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趨勢。
@@@@ 實際來說評估意義相當巨大,對於學校,評估意味著學校的排名,學校的聲譽,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撥款也會受到評估的影響。對於學生來說,意味著良好的教育,優美的環境,還有找工作的時用人單位時很關注畢業的學校的,所以說評估對我們有著切身的利害關系!
Ⅵ 本科大學教學評估沒有通過有什麼後果
1,會限制招生的,不會馬上降格的。
2,如果很嚴重的話,學校將從本科的專行列除名,不過這種情屬況一般是很少會出現的。
3,對學生個人影響不大,畢業證和學位證照舊,除非是有211或985需要重新評定,或者是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的評定才有影。
4,這個評定結果也直接關繫到學生以後拿到手的證書的含金量及社會的認可度。
5,作為評估主體的教育部,雖然其初衷是想通過評估達到促進大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管理的完善等目的。
Ⅶ 什麼是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回學校教學工作的答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
按照教育規律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7)本科生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於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開始啟動高校辦學水平、專業、課程的評估試點工作。
1990年,國家教委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就高教評估性質、目的、任務、指導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確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高等教育評估的法規。
Ⅷ 本科教育教學評估
你就當為學校做做貢獻
你們學校A級,名聲好~以後撥款也多,你們享受的教育資源也多
出去找工作,學校名聲好,也容易
Ⅸ 本科大學教學評估沒過的話有什麼後果啊
1,會限制招生的,不會馬上降格的。
2,如果很嚴重的話版,學校將從本科權的行列除名,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是很少會出現的。
3,對學生個人影響不大,畢業證和學位證照舊,除非是有211或985需要重新評定,或者是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的評定才有影。
4,這個評定結果也直接關繫到學生以後拿到手的證書的含金量及社會的認可度。
5,作為評估主體的教育部,雖然其初衷是想通過評估達到促進大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管理的完善等目的。
Ⅹ 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如果沒過那畢業時還是本科嗎
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不合格,學校整改後接受下一次評估,再次努力和充分准備,一般第二次評估都能過的。與學生沒有直接關系,任何機構和部門都無權和改變不了你的本科身份,學校依然是本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