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困惑

大學生困惑

發布時間: 2021-02-08 02:02:53

大學生常見心裡困惑及表現有哪些

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為常見。

2、學習問題。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

3、人際關系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對人際關系問題的關注程度超過了學習,也成為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來源之一。

4、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與情緒問題。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形成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較為復雜,主要表現為自卑、怯懦、依賴、神經質、偏激、敵對、孤僻、抑鬱等。


(1)大學生困惑擴展閱讀: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措施: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增強他們心理保健意識,端正他們對心理咨詢的看法,引導他們主動尋求幫助,緩解負性的情緒,避免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致心理危機的發生。

2、開展心理素質訓練,提升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通過各種途徑鍛煉他們的意志、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3、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通過各種輔導形式,對大學生的獨立生活及社會環境的適應、學習與社會工作關系的處理、人際交往的適應、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多方面進行指導與幫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學生心理健康

⑵ 大學生就業困惑有哪些

大學生就業困惑有哪些:
前途迷茫沒信心
高達86%的大學生反映,對於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就業方向,因為缺乏必要的定位,感覺前途比較迷茫,在當前就業難的現狀中,想要謀得一份滿意的工作普遍表示缺乏信心。
自我認知偏差大
78%的大學生自我認知比較欠缺,主要表現為自卑和自負兩大類。自卑型的同學往往對職場產生恐懼心理,逃避就業。而自負型的則恰恰相反,過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職不入,在求職中不斷地挑選工作,無形中失去一些機會。
優勢不明空自卑
在“請你說出自己的優勢”提問中,有近50%的同學回答:說不清楚;26%的同學回答:好像沒有優勢;20%的同學能列出1-2條,僅有14%的同學能夠說出自己3條以上的優勢。
無從選擇考何證書
對於與自己專業有關、無關的證書,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因為缺乏對職業定位的把握,所以容易隨波逐流,什麼熱門考什麼,別人說好就是好,會計證、人力資源管理助理、駕照、英語四六級等跟風考證,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問及哪張能為將來的發展加分卻一臉茫然。
畢業該往何處去
大三的學習結束,接下來就是為實習和求職而絞盡腦汁,可是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哪?對口的專業就業領域在哪?該找怎樣的實習單位?該去怎樣的行業和企業求職?
簡歷亂投沒人理
網上投簡歷,看到合適的職位,滑鼠一點方便輕松,更有甚者做好簡歷後設置關鍵詞進行群發投遞,結果系統投遞後自己也不知道投了哪家公司,這種沒有定位、盲目海投的結果,終究難有HR理會。
面試無數沒offer
有的同學個人有一定優勢,尤其在製作簡歷方面有獨到之處,容易得到用人單位認同。但他們頻繁去企業面試,說明本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夠明確,還有不少人片面追求高薪,結果不僅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還錯失了就業良機。
就業情報太短缺
很多同學說,面試後才知道,自己所學的知識跟企業需要的技能差得太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有的說自己選專業的時候明明是熱門,可臨到畢業才知道早已供大於求,根本找不到專業對口的職位。
考研出國前途憂
有的同學說,既然就業難,那就選擇考研或出國,暫時避開獨木橋,說不定能找到另一片職場桃花源。可時下大學生考研的高淘汰率不容樂觀,出國留學的就業前景也大不如前,就業前景令人憂心。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困惑,恐怕還得歸結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嚴重缺乏職業規劃以及忽略就業能力的培養所造成的。現在很多大學生對於就業的認識多是紙上談兵,缺乏核心能力,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無法滿足崗位所需。大學生們有必要好好利用假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個梳理,針對自己的職業傾向和個性,詳細分析自身的上升空間及本身存在的問題,綜合各方面因素給自己制定長遠的職業發展目標。

⑶ 如何解決大學生的迷茫和困惑

大學生往往抄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導致思想偏離實際,表現在對於處理事情太理想化,或者遇事不能以社會人的眼觀洞悉事物本質,主要是缺乏社會歷練,經驗很重要,在大學多做一些可以賺錢的事情,你會學到很多純潔學生不知道的事情,慢慢的你會成熟起來,會少很多困惑與迷茫,記住有時候,上學的目的並不是學習,學習也只是一種方法與途徑,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要空談什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這個環境下會扼殺你的純潔,什麼環境產生什麼樣的思想,現在已經不是毛時代了,沒有培養過去那種思想的土壤了,大學校園里的一些校園活動,理論上來說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有時候不適用,就像學校只教你怎麼學習,卻從沒告訴你怎麼賺錢,然而當你一畢業唯一要用到的就是怎麼賺錢,其間的跨越就是成熟,就是解決迷茫與困惑……

⑷ 常見大學生學習困惑

(一)學習動力缺乏
1、主要表現
(1)盡力逃避學習。不願上課; 上課無精打采, 不能積極思維; 無成就感, 無抱負和期望。
(2)缺乏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學好的潛力, 學不好也不會感到丟面子。
(3)容易分心。學習動力缺少會使注意力差, 不能專心聽課, 不能集中思考, 興趣容易轉移, 學習膚淺, 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 滿足於一知半解。
(4)厭倦、冷漠。學習動力缺乏常會導致厭倦情緒,對學習冷漠、畏縮。
(5)缺乏正確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學習動力缺乏者不會主動地尋找適合自己的靈活變通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因而常常難以適應新的學習情境。
2、動力缺乏的原因
(1)社會方面
(2)學校方面
(3)家庭方面
(4)個人方面(最主要原因)
a、所學專業與自己的興趣不相符
b、自我效能感缺乏
c、歸因偏差
3、 增強動力的對策
第一,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合理的價值觀念。
第二,提高對學習意義的認識,端正學習態度,努力培養求知慾望和專業興趣。
第三,設置適當的學習目標,使學習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以便科學合理地利用時間和分配精力。
第四,加強自製力訓練,努力抵禦外部干擾,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五,運用「自我強化法」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獎懲。
(二)學習動機強度不當
1、缺乏動機或動機強度過弱,大學生不能專注於學習,學習行為不容易發生,即使發生也不能維持。
2、學習動機過強,常表現為成就動機過強, 干什麼事都迫切期待成功,都期望比別人做得好,不能容忍任何失敗。
(三)學習焦慮與學習疲勞
1、學習焦慮
(1)主要表現
a、學習中心理壓力太大,情緒壓抑。
b、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擔心自己學習不好,對可能取得的考試成績顧慮重重,信心不足,憂慮過度,以至寢食不安。
c、誇大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造成心理上的不安。
(2)調適方法: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確立切合自身的抱負和期望;增強自信的毅力,不怕困難和失敗; 保持適度的自尊心,降低對勝敗的敏感度; 保持情緒的穩定;掌握最適合自己、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
2、學習疲勞
(1)原因:由於長時間的學習,在生理、心理上產生過度勞累,以至學習效率下降,甚至頭暈目眩不能繼續學習。
(2)主要表現
a、生理疲勞:肌肉麻木,痙攣,眼睛發痛發脹,腰酸背痛,動作不準確,打瞌睡。
b、心理疲勞:感覺器官活動能力降低,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情緒躁動,憂郁,厭煩,易怒,學習效率下降。
(3)調適方法:學會科學用腦;注意勞逸結合;了解自己的生物節律;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考試焦慮
1、定義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考試緊張,即由於擔心考試失敗或渴望獲得更好的分數而產生的一種憂慮、擔心、期望、緊張的心理狀態。與被評價有關。
2、形成原因
(1)期望過高:自己、家長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評價。
(2)消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的缺乏: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不足。
(3)對考試的認識不正確:誇大考試,得失心太重。
(4)其他原因:人格因素、生活規律、准備不足等。
3、調適方法
(1)正確認識
衡量學習效果、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前途和命運。
(2)認真制定學習和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心理調整的計劃、身體計劃、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3)放鬆法:呼吸放鬆、肌肉放鬆、想像放鬆
(4)宣洩法:說、喊、寫
(5)自我暗示法
(6)保持良好的心態:自信的我;輕松的我;健康的我。
(7)其他方法:睡眠充足、適當運動、游戲轉移、補充食物、音樂等。

⑸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比較常見。2、學習問題。大學生專常見的學習問題主要表屬現為: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大學期間,學習往往不再如高中階段那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態度不好構成了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3、人際關系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學生對人際關系問題的關注程度超過了學習,也成為了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來源之一。人際關系問題常常表現為難以和別人愉快相處,沒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過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孤單、苦悶、缺少支持和關愛等痛苦感受。

⑹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困惑有哪些

我就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我們內長期處於沖突與痛苦之中,容1,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2,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3,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各種壓力,各種困惑。

⑺ 對當代大學生困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上了大學,發現大學才是頹廢生活的開始,大學畢業了,發現工作並不是那麼好找,一個大學畢業證,只不過比高中生每月多拿200塊錢罷了

⑻ 大學生有什麼困惑

社會經驗和技術最重要:
物以希為貴,現在的大學生已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現在的大學生比以錢增長了20倍,也就說找工作的難度要增加20倍,在說現在的大學難到個個都是經濟嗎?在學校混的也不在少數吧!有的上了幾年也是混過去的,現在這個社會可不是像吃大鍋飯的啊,老闆看的是你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你的學利,老闆看的是你的技能技術和能力.現在的大學找工作的難度絕不亞於現在的中專生,他們有很多學的技術,找工作好找一些.現在需要的技術人才而不看中你的學歷,學歷可以當做敲門磚.私有化的今天絕不你前很多企業都是國有企,想混也不行呀!現在除了政府和幾個隴斷行業哪還有國企呀!想想你當老闆了會看中什麼呢?當然是錢了,你要招聘清潔工,是大學生確不會掃地,你會要他嗎?他不能給你掙錢呀,現在就是錢的社會 .任何人看中的是金錢和利潤,陪本生意你會去做嗎?建議你還是根據市場動向來學一門能拿高工資的技術吧!為了錢途啊!一定要去努力,現在沒有吃白飯的;建議你去學點有對自己找工作有好處的技術而不是一位的為了追求高學歷,一點吊用都沒有用,時代變了,不是毛澤東時代了,中國的家長也有很多不知道時代變了,而一位的看重學歷而不去陪養孩子的能,不要再執迷不誤了!!鄧小平說過;白貓好黑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也就是不管實行什麼經濟制度只要能讓老百姓的生活好就行了,現在不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了嗎?記住,時代變了;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找准正確的學習方向,一定要努力

⑼ 大學生的困惑

你好,我也是大二的學生,我的專業是工商管理。

說心裡話,我從來沒指望著從學校里學的東西來為將來做什麼鋪墊。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想都應該知道大學培養你的就是自學能力。

你提到了掛課的問題,在這里我想你可能是有點曲解,在大學的考試中,老師大部分是出練習冊或者上課講過的原題,而且在期末的時候會給畫重點(在大學里如果哪個老師在期末不給畫重點學生不得罵死他!)你說你微積分不好,這個跟好不好沒什麼關系,只要你把題都背下來,考試的時候答上,肯定能過,這點你完全不用擔心,除非你不背。

還有,你說看什麼書比較好。我想告訴你,只要是好書,對人都有益處。
因為我也是學管理的,我建議你看看心理學的書。因為是學管理的,將來很大幾率會成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你不懂心理學,不會和人相處,無法識別人的心裡,無法討領導歡心和下屬的支持,你也就無法成為一個領導者或者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對於學管理類的學生,我曾聽過一個教授說過:什麼知識,學管理的都應該知道點,不用專,但要知。除了心理學,我還建議你看看 網路全書,這東西很有用,當然你不看肯定不會發現。

從上面的幾行字,可以看出你對大學滿是迷茫,說白點,就是空虛,有大量的剩餘時間沒有得當的安排,所以建議你從看到這些話起,給自己列一個時間表,不用太嚴格,或者說把每天要做的幾件事情列出來,寫在一個你能隨時看得見的地方,做完了,就劃個「對號」,自己心裡也會有種滿足和充實的感覺。

李開復曾經在寫過這樣一片文章《當迷茫在大學里泛濫成災》,網路文庫就有,你可以去看看。

不要消極,不要抱怨,要麼你閉嘴,要麼你走人。當然我不相信你有勇氣輟學!

合理安排時間,充實的過好每一天,祝你將來能成為一個不對自己大學生活感到後悔的人。

PS:有能力現在就開始創業,我大一下學期就開始了,可我覺得已經晚了,因為我寢室有個哥們已經靠自己創業身價千萬了!

⑽ 大學生的職業困惑是什麼

職業規劃是什麼?就是找工作。也許這正是你的觀點。而且多數大學生都持這種的觀點。但是客觀地講,職業規劃不僅僅是找工作,它有比找工作更廣泛的內涵。它要定位一個人應該的發展、可能的發展以及如何發展。也就是說,它的最終目的可能也表現在找工作上,但是它遠遠超越僅僅找到一個工作這樣的結果。這樣,如果你能從職業規劃的系統角度進行自我規劃,那麼找工作就會成為最後非常自然的一個階段,大學四年也會有理、有據、有張、有弛、有收獲地渡過。大學生心聲: ◆不滿意目前的學習、生活狀態,但自己也不清楚想變成什麼以及怎麼變化;◆希望工作開始有一個高的起點,但這個起點是什麼不清楚;◆沒有工作經驗,自我了解盲目;◆對自我的了解很少,對未來的工作很迷茫;◆選專業的時候考慮到的是否熱門,畢業時才發現已經是冷門了; 不知大學四年如何規劃,大學專業學習和社會實習的平衡難以掌握;◆怎樣找到對自己有挑戰又是自己喜歡的職業;◆對本專業不喜歡,學其他專業又不知怎麼下手;◆高中畢業時選專業只是追求熱門和高薪,但真正進入大學後發覺並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或適合的,所以職業規劃應該從中學開始;◆在校就是「學習+玩+吃飯」;◆就業面臨企業想用專業人才,而非綜合能力,而大學所受的教育並不是培養專才; 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與專業相符的工作幾乎沒有,找工作時會考慮興趣愛好,同時也會是環境所迫;…… 可以看出,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職業規劃困惑存在於各個方向。從職業規劃的結構(自我了解——職業世界了解——決策、行動)來看,這些其實囊括了職業規劃的各個領域。那麼,你是否也存在與上面相似的職業生涯困惑呢?如果有,那就是非常正確的事情啦。而且你現在有個機會知道自己的困惑到底是什麼:是自我了解方面?職業世界了解方面?還是決策、行動方面?其實,當你能夠清晰定位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困惑的領域時,你已經在觀念層面上開始了一個有針對性解決的歷程。因為定位清晰了你就知道如何針對性地解決了。對自我了解方面的困惑,一方面你可以在朗途職業測評中的自我探索模塊進行細致分析。它可以帶領你從性格、興趣、價值觀、技能、學習風格五個方面進行自我分析。另一方面,「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你可以回憶曾經做過的事,從中總結自己的特徵。第三,你還可以向老師、親密的同學、父母去問,通過他們的分析來了解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樣子。許多人認為,職業生涯開發就是員工職務的晉升,仕途的發展,這是一種傳統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生涯開發的內涵已經拓寬。所謂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開發,也就是一個人的發展問題。無論是「發展」,還是「開發」都有多種含義,如學歷的提高、知識的更新、技能的補充、能力的提高、觀念的轉變、思維的變革、專業的拓寬、經歷的豐富、經驗的累積、職稱的評定、職務的晉升、社會名望的增加、學術地位的提高、發明創造、人際關系的改善、收入的增加、經營范圍的擴大、群眾威信提高等等,都是員工職業生涯開發的內容。因此,職業生涯開發已不再局限於沿著晉升階梯上升的觀念,而是更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自我價值的實現、才能的發揮、專業技能的精深與拓展、注重工作的挑戰與豐富化。這些「發展」,都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 國內,隨著我們人事制度的變革,契約化、合同化管理已經成為主要用人方式,使得過去的「單位人」要變為「社會人」。即員工與單位的關系是一種合同關系,員工的人事檔案由人才交流中心保管。員工與某一單位簽訂合同後,在合同期間是某一單位的員工,合同期滿,如不在簽訂合同,雙方就沒有任何關系。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人」。這種用人模式打破了原來的游戲規則。原有的游戲規則是,員工努力工作和忠誠,換回薪水和隱含的對未來若干年中工作保障的承諾。然而,現在的用人單位很少能夠做出這樣的承諾。新的游戲規則是,今天的用人單位在員工任職期間向他們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而且在這一任職期間,用人單位會調動員工的敬業之心。員工的忠誠依然存在,但它常常是一種職業化的忠誠,而不是對某單位的忠誠。這種新的游戲規則,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員工個人,都對員工職業生涯開發,即對員工的成長與發展極為重視。就大學生個人而言,他們需要認識這種職場變化對個人要求的不同。學生需要認識到,塑造自己在職場的專業化是更具有長久意義的事情。而這種塑造的順利進行,必須賴於對自身能力、特徵的把握,針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進行合理匹配之後,設定自己一個專業化的長遠發展。

熱點內容
廈門大學王諾教授近況2020 發布:2025-08-14 14:11:08 瀏覽:182
蘭州理工大學上課時間表 發布:2025-08-14 14:08:42 瀏覽:47
深圳大學建築專業 發布:2025-08-14 13:54:46 瀏覽:482
東北大學mba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14 13:52:27 瀏覽:96
復旦大學新聞學考研報錄比 發布:2025-08-14 13:51:39 瀏覽:512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專業 發布:2025-08-14 13:39:30 瀏覽:739
西安工程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8-14 13:30:37 瀏覽:203
北京大學景觀博士 發布:2025-08-14 13:29:49 瀏覽:272
城規考研報比率最高的大學 發布:2025-08-14 13:29:39 瀏覽:197
廣西大學教授死亡 發布:2025-08-14 13:24:40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