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H指數
① 都柏林大學的學校簡介
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簡稱UCD)建於1851年,學校與工商界及國際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該校以其高質量的教育水準和開拓性研究課題而享譽世界。該校源於1851年建立的愛爾蘭教會大學,1908年以她為主創建愛爾蘭國立大學,1997年都柏林大學自治。1908年成立的愛爾蘭國立大學(下設四所學院)、利默里克大學和都柏林城大學,是愛獨立後首批創建的大學。皇家外科醫學院、國立美術設計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也是公認的愛爾蘭國立大學的下屬學院。都柏林大學是Universitas 21(大學的國際性協會)的創建成員之一,它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國際聲譽。
愛爾蘭的理工學院遍布全國各地,提供商業研究、工業與貿易、工程技術與科學和准醫學教育與培訓等專業的課程,包括全日制和半日制形式。這些學院包括都柏林理工學院、沃特福德理工學院和卡羅理工學院等。
該大學課程設置很廣泛,從本科學位到博士學位的各種水平和必修課程均有設置。都柏林大學一直是愛爾蘭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商業和政治人物的搖籃。著名校友包括愛爾蘭現任總理伯蒂·愛亨,商界領導人托尼·歐萊里博士和彼得·薩塞蘭博士。另外還有小說家詹母斯·喬伊斯,電影導演尼爾·喬丹和吉姆·舍里丹這些藝術和文學領域的巨匠。
其連鎖教學和研究機構遍步全球。作為歐盟Socrate計劃的全職合夥人,它與歐洲150多所大學建立了聯系。它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新加坡和香港都設有商務學位的課程,每年吸收1000多名海外學生前往都柏林本部深造。都柏林大學本部設有資料齊備的圖書館、良好的電腦設施、福利保障體系、信息訊服務和完備的體育設施。在校生20000餘人,其中留學生1500餘人,大學下設10個學院,10多個研究中心,共80多個系。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商學院在2006年的英國《金融時報》歐洲著名商學院排名中排在第20位,全球著名商學院排名第86位。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都奎恩商學院: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本科)是愛爾蘭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美國商學院協會(AACSB)和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認證的商學院。這是美國和歐洲最佳商學院的質量標志。全世界只有20所商學院同時獲得兩項殊榮。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思摩菲特商學院: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思摩菲特商學院(研究生)是愛爾蘭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美國商學院協會(AACSB國際)、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和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被譽為三皇冠認證,世界上只有9所商學院獲此殊榮。學校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aster in Management)在2014年Financial Times的全球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列第45位。 2015年QS世界大學排名 154
2014年QS世界大學排名 139
泰晤士高等教育2009年世界排名全球第89,愛爾蘭第2。金融時報全球工商管理碩士排名2011全球第78,愛爾蘭第1。金融時報歐洲商學院排名2010歐洲第30,愛爾蘭第1。經濟學人工商管理碩士排名2009全球第37,愛爾蘭第1。 大學有5大學院(人文及凱爾特研究學院;商業和法律學院;工程、數學和物理學院;人類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35個學系組成。其中都柏林大學商學院成立於1908年,下屬兩個商學院—-提供本科課程的奎恩商學院和碩士商科課程的邁克爾.斯莫菲特商學院,歷史悠久,成就卓越,享有良好的國際聲譽。奎恩商學院是愛爾蘭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美國商學院協會(AACSB國際)和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認證的商學院,這兩個認證是美國和歐洲最佳商學院的質量標志。這些認證很難獲得,因為要和美國與歐洲頂尖的商學院逐項衡量對比。全世界只有20所商學院同時獲得兩項殊榮,這是對商學院優秀水平的國際認可。而研究生商學院更是被稱為三皇冠認證的世界頂級優秀商學院,世界上只有9所商學院獲此殊榮。
另外,學院在電子工程、計算機、生物制葯、物理、化學等專業研究生水平也屬於世界領先水平。 大學通過科學研究和優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盡可能地發展廣闊的國內和國際間的聯系。大學的斯墨菲特研究生商學院被公認是全世界最好的50所商學院之一。
1、愛爾蘭是純正的英語國家。
2、教育制度成熟,文憑形式多種多樣,適於不同教育背景的求學者。採用ETS歐洲轉學分體系,留學生可以轉讀歐盟其他國家。
3、愛爾蘭毗鄰英國,與英國的教育體制基本相同,學校歷史悠久,教學及科研水平世界一流,中國與愛爾蘭政府已簽訂了高等學歷互相認可協議。
4、簽證擔保資金低,簽證成功率高達95%以上。
5、學習期間可以每周合法打工20小時,節假日可全天打工。打工收入8.6歐元/小時,可以負擔生活費及部分學費。
6、經濟發達,就業率高,學生畢業後如在當地找到年薪3萬歐元的工作可獲得2年工作簽證,連續工作4年可獲得綠卡,享有愛爾蘭公民的待遇。
7、愛爾蘭擁有完善而系統的教育體系,幾乎包括了所有常用的專業,教育質量高,職業傾向性強,其中軟體、電信、工程、醫學、生物、商科、旅遊管理等在世界享有盛譽。
8、愛爾蘭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較低。生活費大約4000歐元/年;碩士每年花費僅15000歐元(生活費學費)。資金擔保需要30-60萬RMB.
9、很多學生語言成績不理想IELTS成績只有4.5或者5.0分,愛爾蘭大學的預科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方便,實現了學生想盡快出國的夢想。
10、部分學校免雅思成績,每年有學校的免費成績測試。
11、獎學金制度。很多學校為學生提供獎學金制度,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12、帶薪實習機會。大部分學校為學生提供6-8個月的帶薪實習機會,一方面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另一方面,帶薪實習的收入可以解決學生的生活費及部分學費。 孫大文(Da-Wen Sun)是都柏林大學唯一一位華人終身教授,也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他是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國際上該領域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最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國際同行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他的主要研究包括製冷、冷凍及乾燥過程和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過程模擬和優化以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等。
現任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簡稱UCD)食品和生物系統工程教授,長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歐盟和愛爾蘭政府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在世界上著名雜志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超過700篇高水平論文,出版專著14部,其中超過350篇論文被SCI收錄(h指數=54),與國內合作發表SCI論文近一百篇。特別是在計算機視覺、真空冷卻和CFD模擬等方面的論文已經成為其他研究者的經典參考文獻。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2010年7月1日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全球共有2554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其中孫大文教授名列前茅,列全球前31位。
2010年,他光榮當選為在愛爾蘭被視為最高榮譽與成就巔峰的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特委託中組部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盛贊孫大文「為中華兒女爭了光」,「為推動中國食品技術的發展,培養年輕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海峰也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稱「這不僅僅是您個人的榮譽,也是全體華僑華人的光榮和驕傲!」同年,他又被推選為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簡稱CIGR,又譯「國際農業工程學會」)即任主席,任期從2011年元月開始,並將於2013年起接任主席,成為自成立八十年來首位出任該重要國際機構主席的華人。2011年,他被增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這是歐洲華人科學家首次當選該院院士,孫大文也因此成為歐洲歷史上首位擁有兩院院士的華人。
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獲CIGR最高獎項CIGR會士榮譽稱號(CIGR Fellow Award),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他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2013年5月,他又榮獲國際食品保護協會(IAFP)頒發的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Frozen Food Foundation Freezing Research Award),成為美國本土以外首位獲得該著名獎項的科學家。
他是英國皇家農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和愛爾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同時他還兼任SCI和EI收錄、2012年影響因子為4.115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主編、《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劃、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委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位處都柏林郡的麗妃河(River Liffey)河口、都柏林地區的中心。都柏林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所以有歐洲的矽谷之稱。
交通概況 都柏林屬於愛爾蘭的交通系統的中心點。都柏林港(Dublin Port)是全國最重要的海港。都柏林機場(Dublin Airport)是該共和國最重要的飛機場,大多數的乘客都途經此機場,因為它有定期航行服務到愛爾蘭、歐洲、北美洲、中東以及非洲的其他機場。Heuston Station和Connolly Station是主要的城市火車站,Heuston連接著該共和國的西部,然而Connolly服務著Sligo,Wexford以及貝爾法斯特(Belfast)等路線。
Busáras是愛爾蘭最繁忙的長途客運車站,從這里出發的長途汽車可以到達幾乎所有愛爾蘭東部的城鎮和大部分西部主要城鎮。Dublin Bus是城市主要的公共汽車公司,運營將近200條市內路線。都柏林有一條城市重軌電車DART和兩條輕軌電車LUAS:DART建於1984年,主要服務環都柏林灣,途徑市中心;LUAS開通於2004年,紅線從市中心的Connolly Station途徑Heuston Station到達城市西南的Tallaght,綠線從聖史蒂芬公園到東南的Sandyford。 傳染病研究中心
合成化學生物中心
柯林頓美國研究院
孔子學院/愛爾蘭漢學研究院
康威生物分子與生物醫葯研究院
吉志義研究院
愛爾蘭全球研究院
愛爾蘭人文研究院
體育與健康研究機構
運動與健康研究院
愛爾蘭城市研究院
② 弗朗斯瓦·馬蒂的任職經歷
弗朗斯瓦·馬蒂(Francois Mathey),法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鄭州大學教授。
中國鄭州大學國際磷化學實驗室主任 。
弗朗斯瓦﹒馬蒂院士曾擔任法國化學會主席、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員、美國化學會會員,法國科學研究中心特級研究員,著名的化學專家,在有機磷化學、過渡金屬化學等領域有很高的學術造詣。
2011年12月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弗朗斯瓦·馬蒂(Francois Mathey)法國國籍,化學家。1941年11月生於法國巴黎。1971年獲得法國巴黎第VI大學博士學位。現任鄭州大學國際磷化學實驗室,中法有機磷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1998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弗朗斯瓦·馬蒂主要從事有機磷化學研究。他開創並深入進行了磷雜環化學,有機磷配合物和低配位磷化學等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加深和拓展了人類對有機磷化合物的認識,促進了有機磷化學的發展和應用。為表彰他在該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他先後被授予主族化學獎(1999年)和阿布佐夫獎(2001年)等國際獎項。已發表論文560多篇,被引用12100次,H指數為49。
弗朗斯瓦·馬蒂對中國和中國科學界一直懷有友好感情,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來過中國,訪問了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等科研教學單位。此後,他多次訪問中國,熱情邀請我國的專家、學者到法國開展合作研究,多渠道支持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為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科技事業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他克服語言環境和生活習慣等重重困難,在河南創立了國際磷化學實驗室,《美國化學化工新聞》專門就此事進行了報道。2008年,在鄭州大學開展了磷雜卟啉、低配位磷和含磷功能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已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他迄今已為我國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50多名。同時積極促成鄭州大學與法國科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聯合法國科學院和雷恩第一大學建立了「中法有機磷功能材料實驗室」。 促成鄭州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合作,使得鄭州大學化學系本科推免生可以到南洋理工大學繼續深造。他每年在鄭州主持召開國際學術會議,迄今已邀請30餘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前來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這為中西部地區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搭建了一個高端平台。鑒於弗朗斯瓦·馬蒂長期以來為我國人才培養和對外科技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0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
③ 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院領導
巴新華(黨委書記):男,漢族,1969年7月出生,河南周口鄲城人,中共黨員,碩士,高級實驗師,畢業於河南科技學院。長期從事專業基礎課教學及黨務和管理工作,多次獲得河南科技學院優秀教師、文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在國內公開期刊上發表學術和管理論文27篇,其中10篇發表在《機械製造》、《工程機械》等中心核心期刊,一篇獲河南省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主持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通過河南省科委鑒定6項;獲新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主持2010年河南科技學院改革發展專項研究課題一項;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副主編、參編教材3部。
責任分工:主持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全面工作。
陳錫渠(院長):男,漢族,1965年10月出生,河南獲嘉人,教授,畢業於洛陽工學院,新鄉市文明教師,校優秀教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應用型本科機械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高等學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機制專業負責人,河南省「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負責人,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河南賽區評審專家組專家,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製造與檢測技術。現主持在研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項。先後發表教學和專業論文60餘篇,其中10餘篇被EI、ISTP收錄;主編或參編教材11部,其中《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科機械類優秀教材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獲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另主持完成新鄉市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和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各1項;取得「基於PDM的鈑金沖壓CAPP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等省、市科研鑒定成果10項;獲「牛頭刨床用內螺旋油槽輔助刨削裝置」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主講的《機械製造基礎》和《機械工程式控制制基礎》課程為河南科技學院精品課程。
責任分工:主持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丁福虎(黨委副書記):男,漢族,1962年6月出生,河南輝縣人,中共黨員,副研究館員。教育部「九五」科技管理先進個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河南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第三、四屆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政策、人才評價和知識產權;近年來在《光明日報》《科研管理》《科學學研究》《中國科技論壇》《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中國人才》《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數十家出版機構發表論著100餘篇(部),《中國知網(CNKI)》收錄學術論文H指數11;CSSCI收錄論文20餘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科技管理》《科學技術哲學》等文獻轉載收錄20餘篇,多次被高等學校科研管理研究會和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授予獎勵,省級獎勵7項,其中「創新型河南建設與高等教育戰略」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代表學術論著有《創新人才戰略》(知識產權出版社)《誰是人才:中國人才政策評論》(鄭州大學出版社)等。
責任分工:協助書記從事黨務和學生工作,兼任院工會主席。
牛松民(副院長):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河南輝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長期從事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多次榮獲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總工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在職業教育管理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具有系統的研究。
責任分工:協助院長分管外事聯絡工作。
楊文平(副院長):男,漢族,1971年7月出生,河南淇縣人,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先後榮獲新鄉市文明教師、河南科技學院優秀教師、文明教師等榮譽稱號。長期從事小麥高產栽培及生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作物栽培學》、《農學專業英語》、《作物高產理論與實踐》等課程;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課題5項,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指導農業生產;近年來在《植物生態學報》、《麥類作物學報》、《華北農學報》、《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5篇;參編21世紀規劃教材1部,副主編、參編專著5部,主持省級鑒定成果1項,參與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鑒定成果5項。
責任分工:協助院長分管教學工作。
楊國友(副院長):男,漢族,1970年3月出生,河南舞陽人,中共黨員,畜牧師,畢業於河南科技學院。長期從事專業基礎課教學和團學管理工作,多次獲得新鄉市職業教育先進個人、河南科技學院優秀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文明教師、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營養學;近年來在國內期刊上發表學術和管理論文20餘篇,獲地、廳級科研成果獎2項。
責任分工:協助院長分管行政、後勤工作。
吳艷兵(副院長):男,漢族,1980年4月出生,山東廣饒人,中共黨員,博士後出站人員,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新鄉市青年科技專家,校重點學科植物保護學術帶頭人,省重點學科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術骨幹,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與農葯毒理學。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或參與省科技廳、教育廳等項目4項。近年來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微生物學通報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等收錄12篇;主編、參編著作5部;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獲省級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地廳級成果獎6項。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農葯生物測定》、《農葯學原理》、《專業文獻選讀》等課程,主講的《生物農葯》為校級精品課程。
責任分工:協助院長分管科研工作。
④ 最新世界大學排名
全球最佳大學綜合排行榜—前十名
1. 哈佛大學(美國)
2. 麻省理工學院(美回國)
3. 斯坦福大學答(美國)
4.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5. 牛津大學(英國)
6. 加州理工學院(美國)
7. 劍橋大學(英國)
8.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9. 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10.華盛頓大學(美國)
繼美國(227所大學上榜)之後,下列國家入圍全球最佳1250所大學綜合排行榜的大學數量最多:
中國:130所
英國:78所
日本:67所
德國:62所
清華大學連續第二年成為中國大陸排名第一的大學。西湖大學未上榜,中國大陸排名前五的大學分別為:
1.清華大學
2. 北京大學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 上海交通大學
5. 復旦大學
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前十所大學中,分別有3所和4所大學來自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在這兩個學科方面均排名第一。中國大陸大學在以下學科領域表現最搶眼:
化學:81所大學上榜
材料科學:81所大學上榜
工程學:79所大學上榜
物理學:41所大學上榜
⑤ 電子科技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電子科大作為一個傳統的工科學校,擁有眾多的知名校友。我選擇幾個知名回度較高的給題主介紹。答
網易總裁丁三石
丁磊爸爸1993年本科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創立網易,15年時,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十,《陰陽師》《第五人格》……網易爸爸的游戲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他的總裁丁磊竟然是我校本科生!據說他當年差點因為掛科沒有畢業,因此對我校總是懷有一種不明的怨念。
王東升,京東方董事長,為我校95年碩士畢業生,我校的畢業生涉足於電子信息產業的方方面面哦。
其實我校還有很多很多知名校友
比如馬吟吟學姐,前段時間的電影《無名之輩》就是她主演的,她也有回到學校和同學們介紹自己的經歷,再比如李雨奚學姐,獲得過韓國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頒獎禮最佳新人獎。還有許多軍方的大佬,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