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剝父母
A. 上大學之後你父母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只有一個女兒,去北京讀書了,平時電話基本沒有,微信溝通也不多,寒暑假回來頭幾天回像歡迎貴賓,三天答後就覺得煩,整潔的家變狗窩,夫妻倆上班還要想著下班給她做什麼好吃的,希望她趕快開學回學校去,等到真開學了又捨不得她走。
B. 與父母談大學生活的感想(1000字)
大學,是令無數戶高中生心馳神往的字眼。當他們熬過艱辛的高三,終於步入象牙塔的時候,豐富多彩的生活、大量的自由的課外時間、紛繁多姿的大學生活使他們眼花繚亂、手足無措。該如何適應這絢爛而又陌生的全新生活呢?日前,筆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幾位大三、大四的在校生。 (1)經濟:節儉為本 「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話,那麼記得你在大學有很多意外用錢的地方。比如二專業或者將來的各種班,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一定不要亂花錢。」一位大四的師姐如是說。現在,大學生高消費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許多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根本不考慮家裡的經濟負擔能力。當他在享受高消費帶來虛榮心理的滿足時,卻看不到這錢背後父母辛辛苦苦的汗水和滿眼殷切的期望。平常揮金如土,但到意外用錢的時候,家裡也許已不堪重負、無力供應了,造成家人的痛苦和自己美好前途的錯失。退一步講,就算家裡經濟條件很好,也還是應以節儉為本。大家不要忘記,我們,都已是成年人了。我們現在花的父母的錢,其實兵不屬於父母應盡的義務。 (2)生活:學會照顧自己 與他人和睦相處 很多新生對住校生活還是相當陌生的,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在大學里,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這是踏入社會的第一個基本條件。還有許多同學被與同學間的矛盾困擾。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自由與同齡人一起生活、相處的經歷可能比較少,於是,在共同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大四的王師姐告訴筆者:「很多事情當你再回憶時會發現其實沒什麼。所以,不管發生摩擦的時候,你多麼的生氣、憤怒或別的,都告訴自己不必這樣。因為有一天,你會發現,其實真的不必。」與同學相處,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熱心,不久,你就會感受到其樂融融的家一般的溫馨。 (3)學習:不容忽視的部分 學習,永遠別忘記她。不管別人怎麼說,大學是個提高綜合能力的地方,如果你學習失敗了,你就什麼也不是——不排除意外,但你考慮好了嗎?你會是那個意外嗎?小李同學在大二、大三時連續兩年榮獲一等獎學金,大三下學期時曾參加過就業雙選會。在談到學習問題時,他說道:「不管怎麼樣,我們是大學生,就還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大學生活里不容忽視的部分。當你有一天走向招聘會的時候,你會發現,通常學習成績會是能否應聘成功的一道門檻。」 (4)心理:在鍛煉中成長 也許諸如馬加爵殺人一類駭人聽聞的大學生犯罪案件在人們心中投下了陰影,對於新生們來說,更是對大學生活充滿了疑問。大學里,我們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不再像中學時那樣,整天就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沒日沒夜地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然而,問題也接踵而來。我們有時間思考了,但當我們認識到自身的巨大壓力後,常常會越來越迷惘。面對未知的將來,面對種種成長中的煩惱,沒有了家人的庇護,在經歷風雨的時候,更感到自身的脆弱與無助。剛剛走過大二的孫同學說:「其實,大學里是一個鍛煉自己心理的地方,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些挫折。但是,人不經歷一些事情是不會真正成長起來的。進了大學,就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及時調整自己。」頓了一頓,她接著說道:「如果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找同學談心,也可以找信任的學長、學姐聊聊。還可以去找心理老師,不要有什麼負擔,每個人都會有困擾的時候。」「還有,」她接著說道,「多笑笑,會慢慢讓自己真的快樂起來。」大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青春激揚的時代。希望新生們能盡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從容快樂地踏上這段青春的旅程
C. 河南開封大學生活剝父母怎麼判刑的
樓主你好!故意殺人,判死刑。
D. 河南開封一大學生活剝父母真不像話
家庭教育也很關鍵,大學生自我的素質差到極點
E. 大學生活費占父母收入
大學生。都是父母教會因為在上學沒有能力掙錢。一般的都是父母給的。因為在上學,沒有時間去掙零花錢。要是上大學還是要好,生上學為了錢頭。還是攪和給錢不要浪費父母的金錢,所以要好好上學。
F. 河南開封一大學生 活剝父母 感受(經典評價)
他對父母的暴戾無情讓我們對他很無語!
但,又豈一個「無語」而已??
原則上的事,版「對孩子的寬容,就權是對他的殘忍。」
他們的孩子把這種殘忍最後還是變本加厲兇殘地還給了親生父母。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事實是,可憐的父母的身心交病,比那個 農夫與蛇 的故事更真實更殘酷。
也許這個結局是早晚的事,
不過,看在眼裡,看似個案,我們中又有幾個人心裡真正去發散地想,
在浮躁的現實社會中,莫談什麼宏偉大志,是否應該先去反思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所提供的最最基本的德育教導在哪吧?!
G. 在校大學生怎樣才能完全脫離父母
獎學金
助學貸款(如果經濟條件還好的話不建議這個 因為要還貸款 會增加你工作後的經版濟壓力)
實在不行權 就跟你爸媽好好商量 現在的錢都是「借」他們的 以後工作了還。用這方法一定要和顏悅色的商量 不要讓他們誤以為是你厭煩他們 他們會很傷心的
在學校做小生意
我一同學三年的生活費學費全是那麼掙的 太佩服了 反正就是要心細 同學需要什麼你就做什麼
比如代買火車票 手機充話費(就是一元起充 移動給你的利潤是0.1元/充10元,外面一般都要收1元/次的手續費 你不收 這樣生意就拉過來了嘛) 搬校區的話托運行李 甚至聯系收廢品的做「中介」
其實校園里商機無限啊 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做
H. 我是一名大一學生。進了大學以後,一直勤儉節約,希望能給父母減輕壓力,自己不過鋪張浪費的生活,覺得好
你說的是對的,我是98年的,大專畢業,今年剛進入社會,掙錢實在是太難了,現在在專泰康人壽做電銷,屬在一線城市錢就像流水一樣,中午都不敢多吃一個零食,不主張鋪張浪費是正確的,她估計是家裡條件不錯,從小比較受寵,父母比較溺愛,不舍的讓她吃苦,你不要被她影響,人只有好好奮斗才有資本享受,連資本都沒有拿什麼享受生活?堅持你自己的觀點並且一直做自己!加油!希望你有美好的大學生活!
I. 河南開封一大學生活剝父母視頻
這事確實讓人比較氣憤。但是我們的國家怎麼啦?就算是惡人,也要聽聽專這個大學生,屬是怎麼想的?是精神病發作?他對自己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做?要聽聽他的說法。不能只聽他父親的說法。為什麼我們的國家,老是報道一面之詞的東西呢?這讓人,如何受教育。
這位大學生的行為,已經超過我們的思維能理解的范疇了,尤其是對自己的母親,已經犯錯了,怎麼還能有第二次呢?我們確實需要聽聽這個大學生,是怎麼說的。
難道一個人真有精神病發作,完全變了瘋子了?
J. 要上大學了,父母太摳門!
你是女孩子吧?的確,我也覺得你的父母做得有些過分了。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請恕我直言,我不知道你現在的物質狀態,在外面的世界能不能經得起誘惑……
你想放棄學業打工賺錢的想法,想必也主要是因為經濟原因造成的,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極端。這樣吧,我給你出個主意你試試:你的父母平時比較聽誰的話?對誰比較尊重?你把你的情況向對方說明,請他給你父母做做工作,這樣或者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