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就業趨勢

發布時間: 2021-02-09 09:01:25

1. 當代大學生就業趨勢

現在的話 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的話 可以進行分類的 一個是985大學出來的 那麼就業機會會很高回 那麼非985大學出生的答 那麼一般大型企業的話是不會進行招收的 雖然這似乎有點不公哦 但社會就是這么殘酷
當然了 你也可以去學習一項技術嘛 不怕苦 你也可以不必他們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再見

2. 大學生就業現狀是什麼樣的

我國每年有600多萬的新生勞動力湧入勞動力市場,他們包括大學畢業生、中專、職高、技校畢業生和普通初高中畢業後未升學的畢業生。他們都需要工作。如果這樣多的年輕人沒有事做,甚至沒有飯碗,無疑將是一大問題,解決不好會引起社會危機,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政府專門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從財政、稅收、金融、就業服務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畢業生不僅可以在創業地落戶,在創業地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額度也從5萬元提高到10萬元。畢業生如果創業從事微利項目,中央財政還給予貸款貼息。中國還實施「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但是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單位又找不到合適的大學生。有很多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其原因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主要是存在教育忽略了市場需求的問題。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和教育培養方面只注重學校的條件,而忽視了市場的需求。大學畢業生還必須從自身來找原因。世界上的事情並不都是天遂人願的,有些客觀因素難以改變。在我們改變不了客觀環境的時候,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當前首要的一個問題是大學生要改變就業觀念。從我們中國的情況來說,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眼睛只盯著當公務員,進大型國企。這些有限的崗位成了人人都去擠的「獨木橋」。與此同時,許多民營企業,小型和微型企業人才卻極為缺乏,面臨「人才荒」、「招工難」。許多大學畢業生只盯著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和農村極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人才。因此,大城市人滿為患,形成「漂泊者」群體、「蟻族」和無所事事的「啃老族」,而農村和基層單位卻呈現人才的「空殼化」,造成了人才缺乏與過剩、就業難與人才荒並存的現象。從大學教育來講,大學並不只是傳授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同時還應該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就業思想。使學生懂得: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一個工作崗位和收入固然重要,但不能決定終身。最關鍵的是鍛煉能力,為今後的事業發展奠定基礎。關於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可以上圓夢園公益免費培訓中心,有挺好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的培訓指導視頻講座。還有討論群:212+360+239

3. 大學生就業趨勢

好學校,熱門專自業就業情況應該是不錯的。 不好的學校、冷專業就業情況不樂觀。每年都這樣。 專科或者三本四本的學校,基本就業很難,上這樣的學校,除非學的專業能力很深很專,否則還不如不上大學,去技校學幾年畢業進入社會。

4. 大學生就業市場發展趨勢

在以前,大學生少,就業很吃香,畢業後都是好幾個單位任憑挑選,他們回還不願意。答
漸漸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競爭就激烈起來,通常是文憑高的人更得企業青睞。
現在,專科生到處都是,本科生也很平常,碩士都是一大把。常常是單位挑選人,幾十個人競爭一個崗位。於是,文憑的作用漸漸變的不是那麼大。反而更傾向於技術實戰型,只要有能力,文憑不是那麼重要的。還因為文憑可以上了社會之後再考甚至直接用錢買,因此,這一階段單位常常更喜歡那些高級技工類型。
以後下去是互聯網與人工智慧的天下,很多普通崗位可能會被機器換人給代替掉,因此,對大學生就業要求就更高了。只有那些機器代替不了的領域,才是人類努力的方向。

5. 大學生就業形勢現狀

有數據顯示,近6成畢業生深感就業壓力,有76%畢業生通過綜合型招聘網站求版職,視頻面試普及權率近半,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機械工程專業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

6. 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1.就業人數龐大,就業高峰持續時間長,形勢嚴峻

自從2000年以來,畢業生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畢業生的人數是2001年的5倍多。據教育部統計,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280萬,截至當年9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73%;2005年畢業338萬大學生,截至當年9月1日,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6%;2006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全國大學生就業率為76.69%。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495萬,平均就業率達到70%;2008年全國畢業生人數為559萬,大學生就業率為70%;2009年高校畢業生611萬,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74%;2010年的大學生畢業生630萬,截至7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201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660萬,在201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劉延東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初次就業率達到77.8%,連續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80萬人,700多萬名中專、職高、技校等也將集中進入就業市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仍將會集中顯現。

2.存在結構性「供過於求」的現象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目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結構、職場、經驗准入要求等市場需求因素發生的變化與大學生適應這一變化所需的知識結構、專業素質、職場經驗,就業觀念、信息佔有、高校分布和專業人數分布不匹配,引發了職位空缺和失業並存現象。

7. 當代大學生就業趨勢如何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1、「十二五」期間的就業形勢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依然用了「嚴峻」二字。「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尹蔚民分析說,「今後五年,城鎮勞動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另一方面,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其現實表現是部分企業『招工難』與部分勞動者『就業難』問題並存,且有常態化趨勢,而隨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推進,就業結構性矛盾將會更加復雜。不論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都將對就業結構產生深刻影響,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勢必更加凸顯,結構性失業問題也會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也使就業形勢增加了更多變數。」
人社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超過700萬人。
2、近兩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大調研。調研顯示,近兩年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就業,去中西部就業的畢業生比重逐步提高。
從學歷上看,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高,本科初次就業率略低,高職高專初次就業率最低。從專業看,工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理科和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從畢業院校看,重點大學就業率較高,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就業率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生流動性較高。
3、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蟻族」,也不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第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在城市、在東部地區、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第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戶籍制度、幹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幹部身份和戶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第三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范,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於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5、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第一、我國中小企業太少,就業容量不大
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99.5%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勞動者65% — 80%在其中就業(包括社區與中介)。但我國中小企業太少。
日本1.25億人——中小企業 660萬個
中國13億人 ——中小企業 1100萬個
數據顯示,2010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1100萬家,個體工商企業超過3400萬個。
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為什麼就業容易?鼓勵人人創業,中小企業多,就業相對容易。
第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造成崗位難得其人
我國高等院校近年來畢業生大增,但是專門人才的素質不能適應需要。據2000年《洛桑報告》稱,在我國「合格工程師可獲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術人員可獲得程度」兩項指標,在30多個國家中均屬倒數第一位。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稱:盡管中國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畢業生,真正適合到跨國公司工作的估計在16萬人左右。大多數畢業生缺少項目實踐,或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人才供求信息不暢,造成職位浪費
據統計,目前因為信息不暢,導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業機會喪失152.6萬個。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機構和媒體在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別需要強調高校、人事、勞動部門與企業的信息溝通與共享。
第四、結構失衡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A.時間結構
在時間結構上.大學畢業生供給超量增長在短期內超出了需求的增長,勞動力市場還需要時間逐步調整。近年來,經濟結構的升級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國民素質的需要,也極大地推動了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問題是,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
B區域結構
在區域結構上,大學畢業生就業區域選擇偏好差異與政府政策激勵上的錯位導致實際有效需求不足。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

8. 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

現在大學生就業,應該說形勢還好。
由於中國老齡化的出現,年輕人找工作內應該不難。
但是想找容份高工資、工作輕松、朝九晚五。這樣的工作的話,肯定有不少難度。
如果可以吃苦,不怕環境差,先要鍛煉自己,這樣的工作應該有的選。
先放下身價,找到適合自己,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就OK了。

9. 大學生就業有哪些趨勢

目前主要的趨勢有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外企,民企,出國留學深造,在國內深造(讀研),自主創業(較少),大學生村官,各種非政府組織(NGO),國際組織(如世行、聯合國各種組織),當然,目前大學生擴招趨勢很大,每年畢業人數眾多。所以有條件,最好能深造一下。不過就業路很寬,希望你順利!

熱點內容
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專業目錄 發布:2025-08-17 15:35:14 瀏覽:762
大學生插女 發布:2025-08-17 15:16:03 瀏覽:253
銀行招本科生嗎 發布:2025-08-17 15:11:42 瀏覽:653
浙江大學新聞學博士點 發布:2025-08-17 15:05:06 瀏覽:277
道橋本科生 發布:2025-08-17 15:04:24 瀏覽:816
北京514所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08-17 14:35:07 瀏覽:396
2015年英國大學管理專業 發布:2025-08-17 14:29:55 瀏覽:545
中國大學生失聯在美國 發布:2025-08-17 14:20:06 瀏覽:292
吉林大學李松教授 發布:2025-08-17 14:17:59 瀏覽:198
合工大本科生畢業論文 發布:2025-08-17 14:15:41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