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詐騙
A. 有哪些針對大學生的詐騙套路
針對大學生,出現了以下幾種不良校園貸的詐騙套路:
1、培訓貸:
(1)求職時遇到薪酬優厚的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時,還需交一筆高額的培訓費用;
(2)學生無力繳納,公司人員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貸款;
(3)學生辦理貸款後,公司承諾的高薪沒拿到,還因辦理「培訓貸」欠下貸款。
2、回租貸:
(1)學生把手機租賃給貸款平台,綁定指定的蘋果ID;
(2)平台評估手機價款,期間平台要求學生填寫身份證、銀行卡、緊急聯系人等信息;
(3)發放「砍頭款」,學生獲得的貸款中已扣除相應「服務費」、評估費;
(4)因手機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機「回租」方式,與學生約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購價格(還款金額),如沒按時還款,就通過 讀取手機通訊錄、手機定位等威脅借款人。
3、裸條貸:
(1)借款人(多為女大學生)通過網路借款平台並設定高額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作為擔保;
(3)當借款人不能如期還款時,貸款人以公開其裸照和與其父母聯系的手段逼迫還款。
4、美容貸:
(1)主要瞄準愛美卻缺錢的學生群體;
(2)當學生無力支付手術費時,咨詢師推薦信用貸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續費和利息」慫恿學生貸款;
(3)由於美容機構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關系,且貸款發放過程比較隨意,其間暗藏金融風險。
5、刷單貸:
(1)不法分子稱網貸平台職工「刷單沖業績」,支付小額傭金作為報酬;
(2)誘導學生用身份信息申請網路貸款,將放款轉賬至指定賬號;
(3)騙子償還前幾期月供取得信任後,繼續誘導學生貸款;
(4)最後,騙子拿放款的錢跑路,未還款項需學生自己償還。
6、傳銷貸:
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要求學生上交會費、發展下線以及進行逐級提成,具備傳銷的特點。
來源:人民日報、教育部官網等。
B.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受到詐騙
大學生因為沒有進入社會,前十幾年一直在埋頭學習,不少人其實對於社會上的騙術並沒有太多防範意識。而很多公司覺得大學生好騙或好拿捏,把目光鎖定在大學生身上。大學生因為經濟來源多依靠父母,還沒有完全獨立,但是有的學生已經有了超前消費的意識,這時候需要賺零花錢或者搞一些借貸,就容易上鉤了。
犯罪分子一般情況下會用“刷單做兼職”的騙局,來誘騙受害者,他們會先製作一個釣魚網站,然後讓你登陸這個網站,讓你把自己的所有信息都輸入上去,剛開始他會給你一些小的利潤,但是慢慢地會讓你刷的單越來越大,從而進行網路詐騙。
C. 為什麼大學生被詐騙
大學生被騙有一定的社會原因,初入社會,掙錢願望比較強烈,想問題比較單純版,防範意識匱乏,權就成了騙子行騙的目標。作為一名大學生應在社會中多經歷一些,鍛煉自己,在一些問題上要多想想,即使被騙也應該告誡自己這是成長的一課,使自己迅速融入社會!
D. 大學生被詐騙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眼下正是9月開學季,眾多大一新生正奔向期盼已久的大學校園。
然而,安徽鳳陽一位貧困家庭的女孩和家人終日以淚洗面。不久前,家裡為女孩東拼西湊攢齊的學費,被一通電話騙得幾乎分文不剩,不僅如此就連家裡銀行卡里的錢也被騙走,一下子損失了5萬元。母親哭著說:學費咋弄?
我們的教育部門不妨從幼兒園就開始開設防騙課堂。邀請專家,邀請警察,邀請法官,到課堂上以案說法,讓學生們知道社會上的騙局。學校也應該多收集涉及騙局的案例,讓老師進行講解,把我們的孩子從童話世界裡拯救出來,既讓他們有純美的心,也讓他們知道社會的險惡,知道如何識別騙局、遠離騙局,從而有效保護自己。
從「徐玉玉案件」之後,發生的「大學生又被騙了」的案件還有很多。看來,是到了讓防騙教育進課堂的時候了。
E. 大學生遇到詐騙怎麼辦
1、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露隱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規網站用自己的手機、身份證號回注冊信息。2、現在的手機答安全性能高,是騷擾電話的話會有顯示,看到是騷擾電話就毫不猶豫的掛斷,不要接聽。3、有好友在聊天軟體上向你借錢,最好打個電話給對方確認一下,聽下他的聲音,是你朋友的聲音,又確認他是真的有在聊天軟體上跟你借錢,你再考慮要不要借。4、接到電話說家裡人出事需要錢的,要先打電話回去確認,確認是事實才打錢過去。
F. 詐騙 大學生
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事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不加選擇回地結交朋答友2.缺乏生活經驗和判別能力3.疏於防範資料顯示,在校大學生被騙取錢物,絕大多數是疏於防範。犯罪嫌疑人利用學生警惕性不高、入學時間短、不熟悉情況、沒有社會經驗等弱點,輕易詐騙得手。在校生,尤其是新入學的同學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與其發生任何金錢上的往來。
G. 大學生被詐騙的例子
高校內詐騙案例的常見類型及例子
1、電話、簡訊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發簡訊說你的銀行卡有欠費,或者中獎,生病等信息,如有疑問請咨詢什麼什麼的電話。當你撥打對方留下的電話,你將一步一步被對方誘導或威脅進入圈套,直至你將自己各個銀行卡上的資金轉到他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上為止。
2、傳銷。傳銷組織經常打著工作的名義,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活躍群體。被傳銷組織利用互聯網平台信息審核不嚴等漏洞精準「設鉤」,在求職、交友、徵婚等平台發布虛假信息,大學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3、校園貸和網路刷單被騙。「校園貸」實際就是翻版的「高利貸」,通過簡單的手續誘騙學生上當。不法分子經常向學生推銷「校園貸」業務。與官方政策允許的幫助貧困學生助學貸款完全是兩回事。
4、以「遇困」老鄉的身份詐騙。詐騙分子通過某種途徑獲知被害人籍貫在何處,以家鄉話套近乎,吹噓自己的社會關系,以後幫忙等為誘餌,騙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錢物,之後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學生的名義詐騙。詐騙分子往往謊稱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學生,並出示假的學生證、身份證、介紹信等,在外搞社會調查被盜錢包或錢用光要求借用電話卡使用一下進行試探,步步深入,一旦覺得行騙對象可能上鉤即提出要求幫助、借錢返校。
6、以談戀愛的名義進行詐騙。詐騙分子所選擇的對象多為女學生,他們稱自己是某學校的學生,同女學生接近,吹噓自己來自某沿海發達城市,家境優越,取得女生好感後,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幫助購物,進而稱急用不斷提出借錢,有的詐騙分子不僅騙財而且騙色,嚴重傷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購低價物品為借口詐騙。詐騙分子尋找機會與人接近,謊稱「有關系」,「有路子」可以買到價格較低的手機、電腦等物,使受害人將錢交給他代購,騙取他人財物。
8、利用介紹勤工助學詐騙。這是這年來針對較多學生的、常見的詐騙方式。詐騙分子往往在鄰近學校周邊地區。設立職業中介場所(有的是個體職介所與所謂的用人單位聯合詐騙學生中介費、押金等),將求職的學生介紹到騙子自行設立的所謂「用人單位」勤工助學,「用人單位」假意錄用,要求學生交納一定的「建檔費」、「工作卡工本費」、「保證金」、「押金」等,「就業單位」多分配給較多繁重的推銷市場、調查任務,之後以工作不達要求為由拒付工資或以「保證金」抵消處罰等,「用人單位」臨時租用幾間房為「公司」,一旦敗露,即作鳥獸散。
9、借口幫助落實工作單位詐騙。詐騙分子利用學生畢業分配落實工作單位難,吹噓自己有關系,可以幫助落實工作單位,騙取學生及家屬的介紹費、幫忙費。
H. 大學生被網路詐騙的原因
我們身處於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危險,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網路詐騙。網路詐騙就是犯罪分子通過網路用各種方式騙取他人錢財的詐騙手段。
預防網路詐騙
隨著各大高校的開學,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被這些網路詐騙的犯罪分子給盯上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大學生容易上當受騙呢。大學生們大都是缺乏社會經驗,而且思想較為單純,不會去刨根問底的知道為什麼要這么做,缺乏相應的分辨能力這就是大學生們成為網路詐騙受害者的原因之一。
預防網路詐騙
除去社會經驗匱乏這一點,大學生還都普遍熱愛上網,再加上自身疏於防範,沒有網路安全意識,還很容易受貪小便宜的心理的影響,這些也是大學生容易被網路詐騙的原因。要知道貪心,是很多的受害者,之所以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時刻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
預防網路詐騙
想要不被騙,一定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要懂得有「防人之心」。雖然我們經常提倡要樂於助人,但是還應該做到不貪小便宜;在做好事的時候也要保持警惕性,不要隨意輕信他人;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更應該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不要隨意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凡事要做到三思而後行,要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預防網路詐騙
犯罪分子一般情況下會用「刷單做兼職」的騙局,來誘騙受害者,他們會先製作一個釣魚網站,然後讓你登陸這個網站,讓你把自己的所有信息都輸入上去,剛開始他會給你一些小的利潤,但是慢慢地會讓你刷的單越來越大,從而進行網路詐騙。
預防網路詐騙
一些犯罪分子冒充學校的工作人員,他們會用學校發助學金、獎學金等理由,向大學生誘取他們的銀行卡號,密碼還有簡訊的內容,所以在面對這些人的時候,也不要輕易相信他們,要嚴格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還有些犯罪分子,他們會通過網路的虛擬性,通過盜竊他人的聊天賬號,冒充熟人讓你放鬆警惕從而進行詐騙,所以我們如果發現自己的聊天賬號異常,要馬上進行處理。
預防網路詐騙
網路詐騙的手段很多,這次我們主要說的是關於大學生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學生們,讓他們提高警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不再被騙。
I. 大學生如何防詐騙
不要將個人有效證件借給他人,以防別人用證件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然後嫁版禍。不要將個人信息資料權如存摺(金融卡)密碼、住址、電話、手機號碼等隨意告訴他人,以防別人利用所提供的信息盜取財產,或進行勒索。
對陌生人不可輕信,不要將錢物借出。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保持十二萬分的警惕。防止以「求助」或利誘為名的詐騙行為,一旦發現可疑情形,應及時向父母、老師或保衛處(派出所)報告。
注意核實對方相關信息。大學生時間比較充裕,很多去做兼職的學生,賺取外快一方面減輕父母負擔,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但其中有很多騙子公司或是傳銷公司,如果有做兼職的機會,要認真對招聘兼職人員的單位進行反復核實,特別是網路上的公司。
拓展資料
有些同學習慣於把個人之間的交往看做是個人隱私,但必須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絕對保密。
有些交往關系,在自己認為適合的范圍內適當透露或公開,更適合安全需要。特別是在自己覺得可能會吃虧上當時,與同學有所溝通或許就會得到一些幫助並避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