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本科生
A. 金融本科生想進投行工作需要什麼條件
1、金融本科生想進投行工作需要與職位相關的資格證書,比如cpa之類的最好有
2、金融回本科生也可答以報考銀行校園招聘,其招聘對象為當你應屆畢業生為主
3、很多投行在網上投完簡歷,要回答一些問題,都是諸如「How
do
you
see
yourself
in
30
years;
describe
a
challenging
situation
you
faced
ring
work
/
study.」
之類的問題
4、把GPA刷滿
把GRE托福刷滿,不管是讀什麼專業,都有可能進入投行,關鍵是得與職位匹配,還的滿足單位的基本要求
B. 金融專業本科畢業兩年,迷茫中
金融學畢業生畢業後,本行工作無非三個,銀行,證券,保險以及相關的衍生交叉行業。
銀行:此工作相對比較好,福利待遇好,溫度。但是壓力也大。有後台最好,沒有後台也不少不能做。很多銀行每年都會招一部分人,首先考個銀行從業資格證,這很有必要。國有銀行,還有很多綜合實力很強的銀行難進,但是地方銀行,外資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還是可以考進去的。可以好好准備下考試,當你拿到第一名,沒銀行會不要你的。現在也有一個算是比較新的職業,信用卡推銷員,看你自己個人努力,畢竟是與業務量有關的,做得好的話,還是很不錯的。
證券:證券門檻比較低,但是先必須要有證券從業資格證,比較好考,但是考了也沒什麼太大作用。最近一段時間,證券行情不是很好,但是從長遠來看,股市還是會一路向上的。這個工作短期內,以能把自己養活作為目標還可以。機會看你你自己把握,屬於三年吃不飽,一次撐幾年。
保險:應該說是三個門檻最低的,但是國民保險意識並不是很強,再加上競爭激烈,而且市場做得很雜亂,保險從業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保險這個行業很多人都不喜歡。但是往往做得好的,能夠賺很多錢的,往往都是做保險多。貴在堅持,這條路任重道遠。
本行業工作除以上三種外,還有相關服務工作,比如債務公司,相關客服類工作。建議男性就不要從事客服類工作了。
本行外工作,首選應該算是財務類工作,會計,審計。女孩子剛開始做會計還是比較好找的,但是做得好的,做得久的, 都是男孩子。算是不錯的工作了。先把會計從業給過了吧,有機會再初級,中級會計從業。長遠的話,考CPA吧。
其他的話,看自身優點,英語好可以做外貿,性格開朗的,可以去做銷售。當然還可以發展其他職業。
金融類畢業生,應該是所有的畢業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優缺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其次就是要放低姿態,抱著學習鍛煉的態度。切勿以否定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情,挑三揀四。要知道有得必有失。最最重要的是自己以後的努力和堅持了。天下不會白掉餡餅,沒有付出,肯定沒回報的。堅持,就更不用說了,能夠用一生的時間,去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不是天才,也是精英。
C. 金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工作有什麼區別
金融專業的話抄,餓,對數學研究生的更加側重於數量經濟,而且研究生必學運籌學,對於專業課來講,研究生側重於理論研究,一般博士出來都會在自己學校留校任教.
本科生一般找工作,也就當當小職員啊,從基礎做起,管你嗲專業啊佛專業的.除非你是名校畢業生,這里的名校指的是復旦,上財,北大,廈大等,南京大學都排不上,我是上財的,本科就業率我們學校比復旦同專業還高 ,研究生的話金融專業我們學校一畢業,基本上是跨國公司,具體擔任什麼不清楚,不過研究生就業率非常高,而且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中,一般都是投資分析啊銀行的中層管理啊證券類的分析師什麼的餓,本科生基本上幹不了這么多
D. 金融本科生的前景
首先來搞好學習是應該的,但是自可以有點重點,比如英語和高數要學好,因為即使將來考研,你也不慌。尤其是英語無論找工作還是考研都很重要。
金融畢業好一點一般是去銀行,所以有機會的話可以增加點實習經歷,畢竟現在成績好點的本科生一大把,如果有實習經驗,找工作就比較方便,但實習也不要瞎找,什麼kfc的職員,家教,雖然滿了荷包,但對找工作用處不是特別大。
有機會的話,最好加入學生會。不僅增加你的經歷,給你找工作時簡歷上多點內容,也有可能多認識點人,那些學長的建議可能比我們現在給你的,還要有針對性。
至於考研,現在還不是很急,有機會問問學長,老師,看看你們學校的就業率怎麼樣,如果不是很好,我還是建議你考研。如果還不錯的話,考研不是必走之路,
E. 普通一本金融本科畢業生,去哪裡發展更好
普通一本金融本科畢業後的發展方向有很多:一線大城市自己能找到的金融工作,二線城市的銀行,券商,網貸公司等,三四線城市的銀行。
三四線城市,本科金融畢業的方向一般也就是銀行。三線城市可提供的金融就業工作更有限,面更窄,年薪和發展也有限,一個三四線城市年薪百萬的估計屈指可數。但是很多回自己的家鄉,就是為了照顧父母,如果家庭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回家鄉就業銀行也是不錯的選擇。
理財規劃,p2p,保險,教育,成長為一個自由,快樂的個體,微信公眾號:燕處超冉冉
F. 金融本科生是不是沒出路
看到這個問題。。我抄很想襲回答一下。。。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金融本科生 該拿的證拿了,學校是重本,在校期間認真學習了,可以說我不是那種混日子的人。
非常後悔選擇了這個專業,能去的只有證券銀行保險三大頭,除了銀行之外剩下的證券保險都是銷售,說的是就業面廣,但是其實都是銷售,願意做銷售,有信心做銷售的人可能不多,當然我也是覺得自己做不好銷售的,自己內向還不太會說話。銀行門檻很高,我就是筆試過了面試也沒過的loser,雖然和我個人內向不太會說話有關。現在已經決定考公務員了,因為實在找不到除了銷售以外的工作,公務員也不知道考不考得上,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另外其它理工科專業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很快就找到工作了。
讀金融專業大概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很痛苦。
G. 金融專業本科生就業到底怎麼樣
就業可以。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金融機構的門檻都要本科畢業。根據由關機構統計,金融業是人均收入最高的行業,金融專業畢業生不僅就業收入高,金融學的就業方向很廣泛可以從事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咨詢人員、對外貿易人員 、基金經理 、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還可以在政府及公共事業單位、中外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金融管理機構等方向發展。
雖然現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正在水漲船高。除了學歷要求之外銀行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目前的情況是銀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經濟、財務專業的人員。他們本科專業各異,有計算機、通信、法律甚至機械和物理。有些金融分析機構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畢業生,他們要的就是工科那種嚴謹理性的思維和分析。
從當前的金融學科專業分布來看,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專業方向有: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場、保險精算、證券投資等。前基金市場最為活躍,而熟練的基金經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過萬;目前中級基金經理人的年收入已經達到40萬元.而擔任高級職位的經理人年薪已經突破百萬元,可見金融行業是一座未開採的金礦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盤點:
金融學一直穩居在學生報考專業的前五名,這和其就業行業的高收入是分不開的。專家對金融學的就業方向進行了盤點,歸結出了八大就業方向,並對此進行了深度解析。希望能給報考金融學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一:
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對於金融研究生而言應是首選。首先,中國金融學是立足於宏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宏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以上的職位。其局限在於: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二:
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首先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畢業生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很多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另外,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三: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益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來說還是較弱的,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不過目前這類單位的工資水平待遇等比商業銀行好,而這也成為吸引畢業生眼球的亮點所在。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四:
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如果想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理人員都年薪過百萬。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碩士學歷,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有興趣,可以選擇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專業方向,如果是學財務管理、法律碩士專業(本科是金融經濟)的,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信託業重新崛起,對於金融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又添一新的選擇,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員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線,在投行有一句話是「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利潤是不到百分之五的員工所創造的」。上述三家當下用人思路是積極挖角,在金融行業內人員流動性最強的當屬這三家。有志於風險管理、終日奔波、常年胃痛、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不能否認,這個行業給你的回報與投入相比還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此行業,應該更有發展。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五: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目前其設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漸消退。金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到這個行業中應該更有作為。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六:
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做上數年,有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經驗之後,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迅速成長、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契機下,還是大有可為的。保險精算專業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當然,希望獲得穩健回報的朋友不妨作為一個選擇來考慮。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七:
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亦可,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如果全程做過IPO籌備工作,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更加有益,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八:
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高校、研究所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這顯而易見就不多說了。
薪酬水平:
金融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較大,這跟學校、導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塑造、實踐經驗緊密關聯。其中,融資和資本運作、咨詢服務方面,發展前景更廣一些,而且收入也頗豐。月薪少則6000元,多則30000元。如果能進入跨國投行或者埃森哲、麥肯錫等跨國咨詢公司,年薪則大多在20萬左右,還有其他福利。
畢業生薪酬指數:
1.畢業生1年薪酬指數:68%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1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0%。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78,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上。
2.畢業2年薪酬指數:52%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2年後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3%。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2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6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3.畢業3年薪酬指數:39%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3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8%。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3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67,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應屆就業率指數: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中,95%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4%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6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上。
發展前景指數: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34%,34%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6.22,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
工作舒適度指數:
42%的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13%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78,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偏上。
H. 的金融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進銀行主要做什麼工作
應屆畢業生去了銀行,先看是哪家銀行。四大行基本進不去,但是只要進去專了就好辦了,業務壓力屬不大,不過相應的工資也不高,勝在穩定。要是進了股份制銀行或者是城商行,像浦發興業南京銀行什麼的,業務壓力很大。尤其是存款業務,壓得你喘不過起來。還有個問題,像這些銀行,進去後基本是實習期,想轉正基本都要2000萬以上的存款,要是沒關系,沒門路,基本很難轉正。進去開始基本都是業務助理,幫助信貸經理之類的做些文案,處理他們沒時間處理的事情,轉正之後就是做信貸,出去拉存款之類的!至於做會計,基本很困難,銀行對這些要求很高的,剛畢業很難做到!還有,現在在銀行做櫃員也很不容易,也有存款任務的,只是會比較少而已!
耗了 ,我知道的大致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
I. 金融本科畢業去銀行工作進去做什麼,進去之後可以怎樣發展
施主,這個問題分的很細啊,那就一一來回答吧。
1、這個不存在考哪個好,因為不是一個方向,對進去以後的發展當然不一樣。個人理財做的是零售,和私人客戶打交道,公司信貸是公司銀行業務,和企業打交道。後者技術含量較高。
2、這個問題稍微有點不清。首先,信貸分個人和公司。理財基本上是指個人。如果你有很好的資源,比如家裡可以給你提供和大企業財務呀,老總接觸的機會,你又比較能說會到,建議你向公司發展。公司信貸是個很不錯的崗位,基本上,你能熟練做好公司業務,整個銀行的運作流程你已經掌握在手了。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信貸和政策、銀行運作情況密切相關,有的時候不是你有客戶就做得了的。理財呢,個人項目,跟銀行產品有關,跟你維護、營銷能力有很大關系。
3、本科生進銀行,不管你分在什麼崗位,輪崗是必須的,比如,大堂坐坐引導、帶客戶辦辦業務,或者,櫃台裡面坐坐櫃面業務,如果有意向培養你成公司客戶經理,那還回去會計方面的部分學習。建議你,如果既然已經去了,並且上崗了,不管是什麼崗位,好好做,會有收獲的。但是,如果是在櫃台裡面做儲蓄,超過1年,那沒沒有什麼意義了。
4、這個問題咧就比較綜合了。要明確的是,不同的銀行機制不一樣滴!比如,你要明白,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不一樣。商業銀行也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各個銀行的薪水待遇又要根據不同地方經營的情況而定,就算是同一個地方,不同支行業績水平的差距也會導致薪水的差異。就商業銀行來說,不涉及機關的話,營業廳一般有如下崗位:大堂(包括大堂經理,理財客戶經理,領導呢一般就是大堂主管)、儲蓄櫃台(櫃員、儲蓄主管)、會計(會計櫃員、會計主管)、公司銀行部(公司客戶經理)、行長級別領導。這個當然不是固定模式,但是基本上也不會有多少差異。
5、你說的應該就是AFP,這個是理財的比較長臉的考試中最低檔次的一個。是個人理財崗位的考試,接下來是CFP,這個考試是英文的,就難了。還有很多……你現在要考的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基本沒有用,但是基本必須有。公司銀行部方面,主要是風險管理一類的,像出名的CFR(風險管理師)。
最後總結一下吧,銀行這個東西,跟你說咧,是說不清的,不同部門差異很大,你有志近銀行,不妨來了再看下文。這個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作為服務行業,你會學到如何為人處事;作為一個高風險的金融行業,你會看到技術和理論的融合;作為一個高回報的行業,你會發現真的做了就有回報;作為一個成熟的競爭行業,你會發現你壓力很大;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你會發現這里對你來說一開始更多的還是學校!
不要太計較目前的得失,看得長遠一些,選擇當地口碑好的銀行去試試吧。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