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管理與服務平台
1. 社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怎樣的平台與服務
簡化行政管理流程,降低創業基礎費用,提供創業資金扶持,建立項目融資交流平台,法律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對大學生創業提供扶持政策等等。具體加321528692。
不明可追問。
望採納。
2. 五邑大學學生服務子系統網址是什麼
網址:五邑大學官網
1、點擊進入五邑大學官網。
(2)本科生管理與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五邑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於1985年設立的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廣東省較早獲得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僑學生、國際學生資格和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現為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堅持踐行「好學、多思、求實、創新」的校訓,秉承「根植僑鄉,服務社會,內外合力,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思想品德高尚、基礎知識扎實,具有國際化視野、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校地處「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校園佔地面積1000餘畝,總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良好。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區市和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學生,面向國內外招收研究生。現有各類在籍學生2.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萬餘人,研究生近600人。
學校設有17個教學機構,77個本科專業(方向),涉及工、理、經、管、文、法、藝術等7個學科門類,理工類專業(方向)佔比65%。
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共5個,省級重點(名牌)專業、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等共34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
建有軌道交通綜合實驗中心、化學與環境工程實驗中心、光機電工程教育中心、現代紡織工程實驗中心、藝術設計綜合實驗中心等一批工科實驗實訓基地,其中軌道交通綜合實驗中心是目前全省該類專業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功能最全的實驗實訓大平台。
3. 大學生公共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台相關系統
設備管理系統
設備管理可對系統中包含的實訓設備提供管理功能。包括設備的增加,修改,查詢與檢索。統計列表等等。
設備管理同時可提供在線實驗設備的無縫接入,通過設備類型與軟體模塊的一一對應,可通過軟體模塊的動態添加,實
現設備的動態注入,管理員可設置設備的使用訪問許可權。
用戶管理系統
用戶管理實現對平台的使用用戶進行帳號信息,角色,以及許可權的管理。
帳號信息管理包括對帳號信息的查詢、添加、修改、刪除和密碼重置等功能,角色管理中管理員可以動態添加用戶角色
,並在許可權的管理中規定該角色可以使用平台中的哪些功能,對用戶的操作級別進行管控。
創新創業管理
創業創新管理可對就業指導中心的現有資源如場地,設備,人員等進行管理,同時可接受用戶對就業指導中心的場地等
資源使用進行申請,審批,注冊等功能。
場地管理:對學校或指導中心的活動場地進行查看和管理,包括場地的增加,修改,查詢與檢索。統計列表等等。
設備中心:設備管理可對系統中包含的實訓設備提供查看和管理功能。包括設備的增加,修改,查詢與檢索。統計列表
等等。
人員管理:人員管理實現對平台的創業人員進行帳號信息,角色,以及許可權的查詢和管理。
申請功能:對創新實驗和創業項目有需求的學生可統一對所需的場地、設備、人員進行申請。
審批功能:對已經申請的場地、設備、人員進行審批。統計列表等等。
注冊功能:有創業創新需求的學生和需要發布研發項目、了解創新想法和人才的企業可以進行注冊。
4.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課程都有哪些
主要專業課程:數據結構與程序設計、資料庫原理(英文原版)、操作系統版(英文原版)、計算權機網路與通信、信息管理與組織、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安全技術、運籌學及運用、計量經濟學(英文原版)、企業管理學、組織行為學、會計學、統計學、西方經濟學。
學生應具有較好的數學、英語基礎。程序設計實習、管理實習、管理軟體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畢業設計不少於12周。
(4)本科生管理與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黨政軍機關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的信息中心、網路管理中心;
計算機網路企業、軟體企業;各類信息資源開發及咨詢機構;相關高等專業教育和科研單位;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國家行政機關、軍工企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等單位從事保密理論研究、保密技術開發、保密組織管理等工作。
5. 怎麼修改本科教學管理與服務平台的密碼啊啊
非域帳戶登錄能由伺服器管理員修改使用域帳戶登錄自修改密碼能修改用戶名按Ctrl+alt+del三鍵鎖定界面修改密碼按鈕進輸入原密碼新密碼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6. 本科生應具備哪些農化服務體系
一、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前提。打好做人的基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嚴肅的敬業精神是新形勢下大學畢業生的基本要求。
1.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這既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用人單位考察、選擇使用人才的首要標准。
2.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關系日漸復雜,迫切要求大學畢業生能夠處理好各種關系,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把個人前途置於國家命運和社會發展中。大學畢業生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企業、社會更需要具有這種品行和風格的人才。
3.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是我們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只有腳踏實地,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把工作干好。只有立足實際,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才能在人生到道路上走得更遠。
4.要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和規范意識。各種規章制度是保證正常生產經營的必要條件,工作嚴謹、遵紀守法是企業的「憲法」。
二、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
1.要有廣博精深的知識貯備。現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技能的要求愈來愈多,不僅要具備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具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大容量的新知識儲備。
2.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要做到圍繞自己選擇的工作,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合理組合、恰當調配、形成知識系統。
3.要有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在高速發展的新形勢社會下,只有不斷更新我們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發展,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4.要有創新能力。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在現代社會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標志。
三、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人才競爭的物質資本。因此大學畢業生必須努力具備以上條件迎接各種挑戰。
1.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標志,人生活在社會大舞台中,在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取得成功也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與肯定。
2.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當前社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思想觀念和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客觀地評價自我便顯得格外重要。
3.要具備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生在人生道路上經受挫折是正常的。我們必須學會正確對待挫折,要敢於面對失敗,對待挫折要採取積極態度,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激發自己百折不撓的意志。
四、有較強的社會活動和交往能力
當今社會更需要一批科學管理人才,這些人才大都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組織管理能力。現在社會各個方面相互聯系,整體性有了極大的提升,完成一項工作,往往需要藉助學科整體的優勢聯合攻關,這就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學生要善於組織協調和科學管理。
2.表達能力。這是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最基本能力。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缺少了這種能力,是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
3.適應能力。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在這種發展變化中也會不斷地變換角色。如何及時有效地適應這種變換,迅速進入新的角色,需要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強,就容易把握機遇,成為強者。
7. 本科學士學位證書怎麼在網上查詢
本科學士學位證書,可以在手機網路裡面搜索學位證查詢,就可以查詢到自己學位證書相內關的信息。容網路app推出各種教育服務,例如成績查詢,證書編號查詢,查詢服務由國家政務提供,安全可靠,具體方法如下:
1、打開手機網路app。
注意事項:
1、手機網路app查詢學位證書不會泄露個人隱私。
2、需要准確輸入編號才能查詢到。
8. 本科生教育
一、日常教學運行
(一)教學工作平穩有序
2012年全年開設課程總門數為1022門,其中春季學期474門,秋季學期548門。主講教師總人數為1108人,其中春季學期544人,秋季學期564人。教授授課250門,副教授授課494門,教授承擔本科課程占總課程數的24.46%。各學院為本科生上課的教授(60歲以下)為163人,佔60歲以下教授總數的95.88%。
在考試管理工作中,順利完成了各項考試安排,嚴格執行考試標准,嚴肅考風考紀,努力促進良好學風形成。
(二)學籍管理服務到位
截至2012年10月,共有在校本科生8395名。完成了2146名學生的電子注冊、2046名畢業生的審核、證書發放和注冊工作。411名學生獲得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段豐娟獲得北京市教委2012年度學籍學歷管理先進個人。
二、教學建設與改革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建設為龍頭,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在特色專業、精品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名師與精品教材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明確重點目標,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資助經費1000萬元。
(一)專業建設
2012年,學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完成了本科新舊專業的對照整理工作,整理後學校共有49個本科專業。以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為契機,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專業綜合改革。石油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和土地資源管理等4個專業獲得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石油工程、安全工程和測繪工程等3個專業獲得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地球物理學和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3個專業獲得了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效期延長申請,這對於提高學校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本科教育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材建設
學校積極進行教材建設,制定了教材建設管理辦法等綱領性文件,對教材管理、編寫、選用、評選等做出規定,從制度上保證了教材建設的有序進行和順利開展。2012年,學校共資助出版12本教材;立項8本教材;《基礎礦床學》(薛春紀)和《結晶學與礦物學》(李勝榮)2本教材獲得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
(三)課程建設
制定精品課程建設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申報國家級精品課程。《走近地球》(顏丹平、程捷主講)和《玉雕與玉器》(郭穎、余曉艷主講)2門課程獲得教育部2012年度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二批建設選題名單。
(四)教師教學能力建設
2012年,學校啟動首屆校級教學名師的評選,共評選出許虹、周訓和黃文輝等3名校級教學名師;推薦許虹和周訓2名教師參加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的評選,其中許虹獲得第八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稱號。與教學名師培養體系相銜接的新教師教學上崗培訓、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得到進一步深化。圓滿完成了第十二屆新教師上崗培訓活動,共有23名教師順利結業;根據新教師的培訓體會,編輯完成了第十二屆《新教師教學上崗培訓心得體會匯編》。啟動第十三屆新教師上崗培訓活動,共有27名教師參加本期培訓。22名從各學院(部)脫穎而出的青年教師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6人。
(五)教學研究與改革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教改項目的立項和教學成果的培育,「以立項促改革,以教改促成果」。2012年,學校共資助校級教改重點項目9項,一般項目36項,名師配套項目6項;在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中,共有3個專業綜合改革項目、5個教改項目、5個精品教材項目、2個教學名師項目、1個基地建設項目獲得支持。組織評選了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0項。
三、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平台
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實驗室,學校不斷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完善實習經費管理辦法,為實踐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雲南有色資源集團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雲南有色資源集團、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獲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建設項目。
(二)校外實習
校外實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環節,學校每年集中安排低年級本科學生的校外實習任務。2012年,學校共有1272名學生赴北戴河進行地質認識實習,1070名學生赴周口店進行地質教學實習,另外還接待了青海大學80餘名師生和內蒙古農業大學30餘名師生在周口店的地質實習。學校長期以來依託自身優勢資源強化國際合作,跨境地質實習逐步形成規模,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2012年,學校共安排33名學生赴韓國、越南、納米比亞和中國台灣等地進行跨境地質實習和交流,同時接待了40餘名來自韓國、越南、納米比亞、俄羅斯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學校交流並在北京周邊進行地質實習。
(三)學科競賽
為進一步推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持續加大對學科競賽的關注與投入。截至2012年12月16日,學校本科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學科競賽26項,共獲校級以上獎勵(不含校級)187項。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中,學校共獲得3個單項一等獎,並獲團體一等獎。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學校非常重視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開展,投入專項經費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整合優勢資源建設了7個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平台。2012年,共立項支持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57項,其中國家級150項,北京市級22項,校級185項,經費總額達237.35萬元。參加項目的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1篇。創新實驗項目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改革,加強了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畢業設計(論文)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四年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2012年,參加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應屆學生為1960人。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來自科研、教育、生產等方面,所佔比例分別為61.5%、9.1%和10.6%。指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師共50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指導教師比例為65.9%。在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選中,共遴選出校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8篇。
四、教學質量監控
(一)教學質量監控
2012年,學校堅持執行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的期中教學質量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院(部)溝通,在分析各院(部)檢查總結報告的基礎上,發出學期檢查通報,做到有安排、有總結、有提高。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度和學校、院(部)和教研室三級聽課制度,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教學信息。
(二)教學督導工作
為了加強課堂教學工作,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根據本科教學督導組的職責和2012年度督導組的工作要點,全體督導員按既定分工范圍,以隨堂聽課為主,參與了各院(部)與本科教學相關的多項活動,累計聽課130多人次,抽查審核畢業論文130餘份,參加多次新教師培訓活動,發現和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與有關院(部)、教研室交換反映相關意見或建議,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系列評優
為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校組織完成2012年本科教學系列評優工作,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能源學院和珠寶學院3個學院獲得本科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獎;30名教師獲得「本科教學優秀獎」,其中一等獎8人,二等獎11人,三等獎11人。匯總3個先進管理單位的經驗總結和8名「本科教學優秀獎」一等獎獲得者的工作體會,編輯了《教學系列評優先進事跡匯編(十二)》。
(四)學生評教
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學校更加註重學生評教對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意義。2012年組織全校本科生對2012年春季學期和2012年秋季學期全體上課教師進行了網上評價,累計參評學生140604餘人次,學生參評率達到95.75%。根據學生評教數據以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語進行整理分析,完成了2012年春季學期和2012年秋季學期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對暑期189名教師的實習、實驗課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完成了《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及時反饋至學院和教師本人,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
(五)基礎資料收集
學校重視基礎資料的收集和編輯工作,堅持翔實、客觀地記錄本科教學工作的基本情況和教學研究與改革成果。完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教學基礎資料匯編》;完成並上報市教委《北京地區本科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狀態核心數據採集表》和《北京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分析報告》;完成並上報教育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五、附錄
表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新舊專業整理審核匯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註:1.專業代碼後帶「W」的表示目錄外專業;
2.專業代碼後帶「Y」的表示引導性專業;
3.專業代碼後帶「*」的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數據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關於報送現設本科專業整理結果的函》(中地大京函字〔2012〕123號)。
表2 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招生專業
續表
續表
註:1.專業代碼後帶「W」的表示目錄外專業;
2.專業代碼後帶「Y」的表示引導性專業;
3.專業代碼後帶「*」的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表3 2012年全年開課情況
續表
表4 2012年在校生統計
續表
註: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5 2012年應屆本科生畢業、學位授予情況
續表
註: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6 2012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數據來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2〕7號)。
表7 2012年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批准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
表8 2012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情況
數據來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1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及有效期延長申請審核結論的通知》(教高廳函〔2012〕5號)。
表9 2012年正式出版教材匯總表
表10 2012年教材立項匯總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評審結果的通知》(教發〔2012〕29號),表中註明「*」的項目為自籌經費項目。
表11 2012年國家級規劃教材匯總表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印發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1號)。
表12 2012年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選題名單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二批建設選題名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91號)。
表13 2012年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名單
數據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公布第八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京教高2012〕14號)。
表14 2012年校級教學名師獎名單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校級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中地大京發〔2012〕71號)。
表15 2012年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名單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表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教師和單位的決定》(中地大京發〔2012〕104號)。
表16 2012年校級教改項目
續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評審結果的通知》(教發〔2012〕29號),表中註明「*」的項目為自籌經費項目。
表17 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
續表
續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中地大京發〔2012〕89號。
表18 2012年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明細表
表19 2012年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開展「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11〕7號)及《教育部關於批准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
表20 2012年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建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通知》(教高〔2012〕8號)文件。
9. 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是教育部的網站嗎
一、 學生用戶: 1、點擊登錄:進入所在大學生就業網,點擊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學生登錄」口,進入就業信息網---全國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 2、注冊賬戶:進行「注冊」,可以進行學籍信息認證,激活賬戶,找回修改密碼和注銷等; 3、簡歷管理:創建、查看及修改簡歷,設置簡歷開放狀態等; 4、找工作:搜索、收藏職位,投遞簡歷,查看求職記錄等; 5、 站內消息:與教育部、省、高校進行咨詢,查收企業消息等; 6、站點管理:激活就業站點,進行就業站點分組等。 二、 單位用戶: 1、點擊登錄:進入就業網點擊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單位登錄」口,進入就業信息網---全國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 2、注冊賬戶:進行「注冊」,可以進行單位信息查看、編輯等; 3、系統管理:單位用戶創建管理,手機簡訊歷史記錄等; 4、職位管理:職位的添加、編輯、查詢,職位發布站點選擇等; 5、招聘管理:應聘簡歷管理、簡歷搜索、數據導出等; 6、網上招聘會:查看、參加網路招聘會等; 7、我的人才庫:收藏人才簡歷,聯系求職者等; 8、生源信息:檢索應屆生生源數據等; 9、統計報表:進行應聘學生來源統計等; 10、站點管理:激活就業站點,進行就業站點分組等。
10. 大學生就業管理系統的業務流程圖和數據流程圖...急!!!
我畢業也是做的這個如果有需要我傳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