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不應該
㈠ 大學生應不應該打工
大學生,在這樣一個對人才的實踐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究竟該如何對待兼職呢?大學生兼職既有利又有弊,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
當代大學生越來越看重能力的培養,和經濟上的獨立,似乎最開心的莫過於獨自掌握"財政大權"了,但要支出首先就要有收入,已經長大成人的大學生顯然不願意僅僅依靠父母的"資助"。課外時間,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做兼職工作。
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辯證法部分,說到,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要堅持兩分法,兩點論,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的確,大學生兼職,同樣既有利又有弊。
目前在校的大學生中,80%以上有兼職的需求。兼職成為了很多大學生課余鍛煉自己能力掙點外快的主要方法。由此引發出一個關於大學生課外兼職究竟利大還是弊大的問題。
就目前來說,兼職打工的現象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出現在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學生打工也不再是賺取生活費那麼簡單。現在的大學生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兼職,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目前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就業壓力太大,很多人希望通過打工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能力並為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做准備;另一方 面是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已經跟以前的大學生有了很大的區別,他們自立的意識很強,希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一定的"經濟獨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現象也是社會的需求造成的,現在的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會要求應聘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甚至以此作為招聘畢業生的一個門檻,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努力使自己從學生的角色向社會人的角色轉換。因為這些都和未來的就業前途掛鉤,所以學生對於兼職的熱情自然就空前高漲,哪怕報酬並不是非常豐厚,他們有些人也會不惜耽誤學業而選擇去打工。許多大學生選擇兼職,是有其道理的。
拋開賺錢不說。兼職時,可以培養交際、處事等方面的能力。人是鍛煉出來的,兼職可以讓人早得到鍛煉。早出爐,早得到真金。以後找工作,關鍵是個人能力起決定性作用。雖說大學生時間少,但時間如海綿中的水,去擠就會有。兼職能較早地接觸社會,更清楚地認識社會,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兼職可以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同時也可以體味生活的艱辛。現在招聘首先問你是否有工作經驗,文憑只是敲門磚而已。兼職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鍛煉自己的能力,兼職的人比沒有兼職的人更成熟,更能適應社會。競爭是殘酷的,只有不斷地充實、鍛煉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只學好專業知識而沒有實踐能力就會出現高才低能。
根據量變質變的互變關系原理,要求人們要堅持適度原則,使事物根據需要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所以,我認為,只要適度,兼職是件好事。
社會上,對大學生兼職的看法並不是統一的,也有很多人並不支持大學生兼職。 的確,大學生時間少,如果不抓緊時間,則學不到扎實的基礎知識。還有,大學生所要參加的活動很多,如果兼職,則精力不夠,進而影響學業。大學生出去兼職,多數人乾的是粗活、累活。再說我們還小,不應該過早認識社會黑暗的一面。雖然兼職時,可以培養交際、處事等方面的能力,人是鍛煉出來的,大學生兼職的目的是鍛煉自己,兼職可以讓人早得到鍛煉,但有些同學沒有經驗,容易上當受騙,還有一些同學認為兼職可以賺錢,進而荒廢學業。能力的鍛煉固然重要,但我們做事情要權衡利弊,經過慎重考慮後再做決定。大學生畢竟應該以學習為重,兼職是次要的,不要一味地兼職而荒廢學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需要綜合型的人才。但這種人才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很棒又能廣泛涉獵具有多種實踐能力的人才。而不時那種空有一身「實踐能力」卻無理論知識的所謂的「綜合型人才」。連自身的專業知識都沒掌握好又怎能算一個合格的人才呢?時下許多大學生紛紛加入兼職大軍,甚至許多大一新生也不甘人後,頗有泛濫之勢。在高高兼職的同時還美其名曰:「增加社會經驗,培養綜合能力」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未必! 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其實就是一對矛盾,究竟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誰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究竟利大與弊,還是弊大與利,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其實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注重過程,則利大於弊,如果注重結果,則弊大於利。另外,我們在兼職的同時應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兼職,才能獲得學業與社會實踐能力的雙豐收。
㈡ 大學生應不應該直接創業
大學生應不應該直接創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創業與否,建議可以創業為人生積累版經驗,權隨著動漫在全國范圍的普及動漫周邊產品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廣,動漫店成為漫迷們購買動漫周邊產品的主要場所,正是如此,開動漫店吸引著大量創業者,再加上國內外熱門游戲的盛行,相關游戲周邊市場如同動漫產品一樣有著廣闊的市場,手辦、模型、高達、各種游戲周邊、DIY禮品定製、動漫cosplay攝影、動漫cosplay服裝道具等這些在動漫店裡銷售的動漫產品深受年輕人們的追捧。在動漫店裡你會發現,動漫連鎖店的消費群體大部分是年輕人,以學生、白領等為主,他們的消費能力在所有群體中是最高的,創業者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紛紛進軍動漫產業開動漫店。
㈢ 大學生應不應該打工
假期來臨,許多學生都想藉此機會到校外兼職,一來想提早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相關能力,二來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得一定的收入,減輕經濟困難。然而,近年來一些單位或機構看準了在校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掙錢心切的心理,紛紛向大學校園中的打工族伸出「黑手」。由於許多大學生平時與社會接觸甚少,社會經驗缺乏,安全意識淡薄,因而在假期打工時,很容易上當受騙。大學生因打工而被坑害蒙騙的事件也不斷見諸報端。 因此,我們提醒所有假期外出打工的同學應注意以下相關事項,並採取相應的防範辦法: 一、非法中介 對應辦法: 1. 看規模。實地如只有一兩台電話、電腦,有的甚至連電腦都沒有,這樣的中介公司別輕易相信。 2. 看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在與家教中心聯系時,首先必須要求家教中心出示工商營業執照原件。 3. 看人員素質是否專業,是否受過正規中介服務培訓。 4. 看成立時間長短。成立時間越久的相對越值得信賴。 5. 看口碑。大學生的學長們原來曾經在一些正規的、有規模的家教中介做過家教,可以聽一聽他們的經驗介紹。 6. 看收費憑證。認清家教職責,不要輕易繳納各種費用。 7. 看網站。可以通過網站更全面地了解家教中介公司的情況。 二、押金、保證金、變相費用及押證件 對應辦法:不付押金、保證金,不押證件,或在協議書中寫明交押金、保證金、押證件等的理由。 三、公司、誘惑廣告 對應辦法:通過工商局年檢鑒別此類公司。 四、拒絕與學生簽訂「協議書」 對應辦法:一定要簽訂權責明確的書面協議,以防日後出現糾紛。 五、非法傳銷 對應辦法:了解傳銷特徵,拒絕加入,及時報警。 六、女生遭遇性騷擾、誤入歧途 對應辦法:女大學生打工必須加強防範意識。 七、苦工、危險工、廉價工 對應辦法: 1. 不接室外作業的工作; 2. 不接擦高層建築玻璃的工作; 3. 先看工作後接工作; 4. 看僱主的相關情況; 5. 結伴找工作; 6. 擦玻璃時最好不要將身體探出窗外。 八、名譽受損 對應辦法:給公司推銷商品注意識別偽劣商品。 九、影響學習 對應辦法:時刻記住學習是第一位的。 十、受不明身份者的打工邀請 對應辦法:特別是做公關之類的不明邀請,堅決回絕。
㈣ 大學生應不應該兼職辯論賽反方辯詞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刀光劍影,誘惑增加,加上從眾心理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對兼職都麻木地推崇備至。所以了解兼職的弊端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必要而且是非常迫切的。下面,我將從4個方面論述我方的觀點:
1、請對方辯友銘記:學習才是大學生的重中之重,千萬不要因為兼職的一時誘惑而釀成本末倒置的後果。再者,假設在相同時間的前提下,是探索掌握知識劃算呢還是賺點小錢劃算呢?另外,學習本來就貴在堅持和專一,愚公移山,皮革馬力翁效應,埋頭於鑽研的錢鍾書、胡適等事跡都證明了這一點。而兼職這一小插曲只會分散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2、兼職具有很高的風險性。我們總吶喊口號:安全第一。可是,正如何文超先生所說:商人是很會利用大學生的廉價勞動力的。大學生捲入傳銷、千名大學生求職被騙十萬、山東一名22歲大學生兼職因勞累過度死亡等等這一系列嚴峻的現實您又應該怎樣解釋?!另外,大學生兼職並未納入就業體系,國家勞動部門對大學生兼職至今仍然是「有心無力」,加上大多數大學生法律知識淺薄,相對兼職的收益來說,損失是在慘重。
3、從兼職的類型來看,無非是傳單、服務員、促銷員、家教等,就站在對方辯手的角度看,苟且說兼職是為了獲取社會經驗,但這些兼職所賦予的能力在校內各類活動中都能得到相應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很多工種與專業和以後就業並無多大聯系。
4、且讓我們從兼職的附帶後果思考:一個方面:壓力猛於虎,無時無處不在。在校大學生本來就得承受來自家庭、學習、同學交際、以及各種校內活動所帶來的壓力,如果再額外添加兼職所帶來的壓力,想必大學生的正常生活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得不償失啊!同時,兼職可以收獲金錢金錢是萬惡之源,有了錢人的消費觀肯定也會有所改變。其次,當今就業問題本來就很嚴峻,如果大學生提早捲入就業市場,正式員工就更加焦慮,就業秩序肯定就會更加混亂。辯論賽反方四辯陳詞綜上所述,我方不曾否認兼職帶來的微乎其微的酬勞、經驗等收獲,但是兼職弊端的席捲之勢實在需要我們重視,所以我方仍然堅持:大學生兼職弊大於利。
正方的問題:(金錢、獲取社會經驗、更早接觸社會、普遍現象、兼職本身、能力培養、時間、)
金錢
1、 請問對方辯友有干過兼職嗎?你兼職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很多大學生都從事兼職這一現象,您怎麼看待?曾經有。而且我坦白交代:我兼職的出發點就是因為金錢。但正
是因為干過才深知其弊端,才了解到兼職是遠遠無法滿足我在大學對知識的追求!所以我今天選擇站在這個賽場上,以告誡對方辯友。我想向對方辯友申明一下:數量多並不代
表就是真理!很簡單:假如你們家養了一大群母雞,難道你就能說你們家那一窩子的雞蛋都是其中你最喜愛的一隻老母雞生的嗎?所以,對於當代很多大學生都從事兼職這一現象
,只能表現出從眾心理的存在,更說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待提高,更不應該極力推崇兼職!
2、 對方辯友說學校獎學金、勤工助學等可以給與資助,但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如果我連生活都解決不了,何談學習呢?請對方辯友清醒一下:現在不是抗日時期,你總不至於窮到連飯都吃不上吧!再說,如果你真的達到那種程度,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不會殘忍到見死不救吧!或許你也不會選擇上大學了,早就是打工一族了!
3、 獎學金助學金一年只有一次,我們大二的學費總不可能大三交吧?!再說,如果不兼職,我的日常開銷怎麼解決呢?我想對方辯友實在是多慮了,按你的觀點學校開辦的貸款項目和貧困生勤工儉學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那恐怕你應該向學校寫申請了!
4、 拿獎學金的大多是干過兼職的,你又怎麼解釋?那請問對方辯友在調查的時候有沒有問他們:你們真的覺得自己掌握了專業知識,然後能夠心安理得的去兼職的嗎? 再說,能拿獎學金的名額占學校人數並不多吧!
5、 大學生做兼職並不只是為了賺一些錢,更是在學習之餘的一種鍛煉,和大多數一下課就回寢室玩網游的同學相比,哪個方式更有助於學習呢?和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所謂認真學習的同學比起來哪個人的綜合能力更強呢?對方辯友真是捂著心口說話不臉紅啊!請不要掩蓋錢在你們心中的地位啊!那我請問你:是一下課玩游戲還是一下課就去
兼職對頭腦壓力的緩解更好?玩游戲只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學習。再說,你出去兼職安全就一定能保障嗎?至於網癮和書獃子,那隻是極端事例,你不能歸類於我們陣營啊!
獲取社會經驗、更早接觸社會
1、 在同等條件下,公司通常會優先選擇有經驗的學生,請問對方辯友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我非常贊成對方辯友的說法。是,當今社會,公司是需要綜合人才,但綜合人才是建立在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的。再者,你洗碗、家教、服務員的兼職經驗恐怕不是貴公司想要的經驗吧!!
2、 大學校園各個職位畢竟是有限的,你以為每個人都有同等能力在校內活動找到鍛煉的機會嗎?恐怕這是你兼職是為了賺錢的借口吧!如果你真想鍛煉自己,至於那麼拼
命去外面競爭而放棄那麼優越的校園活動嗎?
3、 一個在大學四年期間從未打過工、毫無社會經驗、沒有明確的人生定位、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動手能力很差的畢業生,與一個在大學期間通過打工積累了豐富的社
會經驗、有明確的人生定位、具有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心理素質、實踐能力很強的畢業生相比,哪一個能更快的適應社會?哪一個更受企業青睞?哪一個更符合我們追求的人
才要求? 恐怕對方辯友是一竹篙打死一船人了吧!難道兼職的同學就一定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明確的人生定位、良好的心理素質、很好的實踐能力了嗎?而不幹兼職的就一無
是處了?那我建議你得請個保鏢才行,免得在校大學生唾棄你!
普遍現象
1、 如果真如對方論據所說,那為什麼有些學校還建立了學生兼職網站?為什麼學校不制止一系列的兼職海報粘貼呢?
1、我方想提醒對方辯友,我方今天的觀點是大學生兼職弊大於利,是建議如果不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請同學們不要麻木去兼職,但是並不代表我們杜絕兼職。
2、學校兼職網站上的兼職相對於外方的兼職簡直就是小科見大科。3、至於兼職海報的事,如果學校上層在插手管的話,對於自主的大學校園來說,我們大學生也不應該
名為大學生了,直接歸屬於中學生就行了。
2、 請問對方辯友是想做蜜罐型的大學生呢還是獨立型的大學生呢?我想普遍大學生會選獨立型的吧,畢竟我們沒有條件成為蜜罐型的。但是獨立性並不代表只有兼職才可
以培養吧!如果對方觀點是這樣的話,那麼請建議學校取消一切活動。
兼職本身
1、 一個有蟲牙的人吃蘋果導致牙疼,誰之過??有蟲牙的人還是蘋果? 個別缺乏安全意識的大學生兼職遭受損失,誰之過??缺乏安全意識的大學生還是兼職?
我方並不否認是有蟲牙的人之過。但就是因為大學生缺乏安全意識所以更不應該去兼職而應該在學校鞏固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
2、 那麼請問對方辯友,如果有家教和服務員兩份兼職,你會選擇那一份?
我會選擇家教。是,家教對我們以後教師類的確實有那麼一點幫助。但是,兼職並不只有這兩種吧!對方辯友似乎想以一根火柴毀滅整個地球之意---不自量力啊!
3、 那麼請問對方辯友,如果學校播音室和社會同時要招播音員,區別是社會的額外有一百元,請問你會選擇那一種呢?
很抱歉,我會選擇學校的。因為學校播音員有聘書,那張聘書對我以後就業肯定有幫助,可見比100元貴;而且可以提高我在學校的知名度,對我在校內的交際有很
大的幫助。再者,就招一個只錄一百個字共反復播放的播音員社會就付你100塊,你不覺得有點蹊蹺嗎?請對方辯友別往火坑裡跳啊!
時間
1、 課余時間去兼職有什麼弊端?1、課余時間用於放鬆或者學習,相對於學生的我來說,收益更大。2、安全性得不到保障。3、肯定會裝一籮筐壓力回來。
反方問題及反方的回答:(時間、精力、安全、兼職類型、消費觀、心理問題、其他影響)
1、 請問對方辯友,你怎麼解釋由於兼職而在社會上受騙或者受到傷害的大學生這一現象呢?
難道真如你所說只是個別現象嗎?難道這些都不足以引起大學生的關注並對兼職慎重審度嗎? 那10餘萬的大學生受騙是他們自討苦吃羅!兼職繼續,傷害就一定會繼續,那希望在這個兼職還不受法律保護的社會,請你做好請一支軍隊保護你的思想准備吧。
(2)既然你也認為是由於缺乏法律知識,那兼職的大學生是不是首先要以在校內認真掌握好法律知識為前提呢?
(3)現在,大家都知道大學生兼職受到種種傷害,但是如果作為大學生的對方辯友認為仍不足以引起我們反思而應該等到社會高級階層引起重視才放下屠刀的話,那個時候付出
的代價想必很慘重!
2、 如果你在干一份兼職,這份兼職需要你明天上午上班,否則拉倒,剛好你有課,你會選擇去上班呢還是上課?
(1)上班。 很遺憾,既然上課的時間你都可以選擇去干兼職,我想空餘的時間你也會對兼職在所不辭。對方辯友本末倒置正應了我方的觀點。
(2)上課。我只干空餘時間的兼職,堅決不逃課。對方辯友可真是個乖乖學生。既然對方辯友那麼珍惜課堂知識,想必課余時間有作業要完成時也不敢怠慢吧。很明顯在你心
目中兼職弊的分量重於利。
3、 對方辯友認為在周末干兼職利大於弊嗎?那隻能證明對方辯友對大學校園的一些規律有待加深了解。大學校園很多活動偏偏都集中在周末,對方辯友只顧著一味麻木的不
顧安全系數而接受兼職的邀請,卻忽略了大學校園活動的存在,掩蓋了兼職只是活動的廉價替代品這一事實。可見,對方辯友蒙蔽著雙眼偏心的所謂合理的分配時間,正好違背 了兼職的定義。
4、 請問對方辯友,在空餘時間里你是願意去兼職呢還是學習?
(不管對方辯友如何選擇)地球不是靜止的,社會也是會變化的,很多時候不是說你選擇怎樣就能怎樣做。或許你想學習的時候,你偏偏要兼職;
你想兼職的時候,你又得顧著學習。可見,多了兼職這個因素,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心理上都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5、 請問對方辯友,是大學學費昂貴呢還是兼職費用昂貴呢?
那邊,你想通過兼職來填補些許學費,這邊你有沒有很好的收獲學費給你帶來的好處,得不償失吧!每個人的一生大學只有一次,
那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充分利用大學短短四年的時間來增長知識呢?!校內活動是兼職所無法代替的,同樣可以培養能力,但是過了這個村你就永遠找不著那個店了~!
6、 請問對方辯友,你認為兼職可以為你以後的就業積累哪方面的經驗呢?
難道你們所謂的經驗學校就無法滿足你的慾望嗎?那麼學校千辛萬苦色里的活動也是白費!對方辯友口口聲聲說在兼職中樹立了種種的優良品質 ,
可是連你最應該感激的母校為你花那麼多心血,你都不懂好好掌握,請問你最基本的感恩之情又哪裡去了呢?再說,你敢保證你兼職的經驗都有助於你以
後的就業嗎?花錢出賣自己的苦力想必是最愚蠢不過的舉動了吧!
7、 請問對方辯友,你怎麼看待兼職中的中介問題?正規的中介公司應具備
業執照和《職業介紹許可證》)很多中介都是為了榨取大學生工資而開設的,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是非法的。可見兼職是多麼大的一個陷阱!
(很高興對方辯友能正確回答,但是這是有備而來的答案,然而,對於非法政學院的我們來說,如果沒有特別提醒的話,
又有多少個大學生真正知道中介公司的三證一照是什麼呢?我想數目未必能讓對方辯手滿意) (對方辯手連兼職中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可見中介公司要詐騙你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8、 苟且從金錢出發,可是現實證明很多大學生正是因為兼職賺到了錢,消費觀也隨之改變,對於這一現象,你又怎麼解釋?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兼職的弊端嗎?
那麼大學生兼職從錢財中來又回到錢財中去,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徒增煩惱又得花費金錢來消除煩惱,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㈤ 大學生應不應該創業
不需要 能不創業最好!剛出大學還沒有沉澱,不建議創業
㈥ 大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的總結
我一生致力於精神境界的提升,致力於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做貢獻,我至今單身,可是我很快樂,也很享受單身,年輕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談戀愛,當你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就不會在意那些,魚水之歡
㈦ 大學生應不應該工作
找兼職工作吧,小時工都可以。
㈧ 大學生到底應不應該創業
這里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奉勸大家,好好工作,別想不開去創業。
當然,我這里不是抵觸創業,創業當然是好事,趁年輕去創業干點驚心動魄的事,萬一成功了呢,聽著就很有想像力。
但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有相當大部分既無才幹也無經驗的年輕人,僅憑灌幾碗雞湯聽幾聲忽悠,就拿著自己或者爹媽的血汗錢一頭扎進泥潭裡創業,這特么根本不叫創業,這叫頭腦發熱。
年輕人有點激情,有點夢想是好事,但是很多人是這樣的狀況:
我這工作乾的不好,每月掙的也少,創業得了。
同學、前同事誰誰創業發了,我特么也辭職創業去得了。
人家馬雲都說了,人要有夢想,萬一成了呢?所以,我得創業去。
現在工作乾的一點都不爽,還老被領導和老闆數落,老子辭職自己創業去。
我有個點子很好,可以改變世界,我去創業去。
......
你們看,這是創業么?這叫對現實不滿,想通過創業來逃避現實,甚至想一夜暴富好么。
我就有個表哥,在我老家,比我大兩歲,從來不去工作,嫌工作掙得太少了,然後天天想著干點大事,咸魚翻身,於是這幾年,開過棋牌室、開過手機店、開過檯球室等等等,而且每次都是問父母要錢,基本都賠的差不多了。其實,年輕人多折騰下不是壞事,但是他這種基本就是一時頭腦發熱去做的,每次都是想當然。
之前還想拉我一起回去干,我每次問他,你在這個地方開棋牌室,周邊競品多麼?怎麼跟其他家競爭?位置好么?人流量大么?做過調查,附近小區喜歡打牌的人多麼?做過成本核算么?預計多久回本?周邊棋牌室關系背景怎麼樣?會不會被人搞?每次我問他這些問題,他就給我一句話,事情都是人干成的,先干起來在說。。。
這就是典型的頭腦發熱型的創業,這種創業還沒開始,其實就已經結束了。
類似的創業我見過非常多,我見過很多程序員說,我有個點子,想做個 app,或者想做個小程序,其他沒了,從來沒想過流量怎麼來,產品需求有沒有被滿足,市場上有沒有同類競品,商業模式是什麼...等等等,其實本質類似,把創業想的太簡單了。
有人問了,人家馬雲、馬化騰不也是從 0 開始的,照你這樣說,啥都不用幹了,啥都考慮清楚的時候機會早錯失了。
是的,很多時候是不可能什麼都預料到,但是最起碼最基本的東西得考慮下吧,你想創業,最起碼先對這個行業有充分的了解吧,產品、人脈、市場、流量、轉化、運營、商業、錢等等等,這些起碼得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吧,更何況,這世界也就只有一個馬雲,只有一個馬化騰。
創業本就是九死一生,但是有相當大一部分人的創業,還沒開始,就已經意味著失敗了。
奉勸大家,尤其是年輕人,在職場中多積累點經驗、多踩點坑是好事,你積累足夠的能力、經驗與人脈,對這個行業有充分的了解,後面發現機會,是可以考慮創業,但是太早創業不是好事,尤其是那些被所謂的死黨、同學拉出來創業的,不要憑借著信任與感情就一起去創業,而要衡量這件事靠不靠譜再去創業,多思考下,多問幾個問題再做決定。
最後,再強調下,我反對的不是創業,而是那些僅憑一腔熱血,僅憑聽信幾句雞湯就一時頭腦發熱去創業的人,在你沒有足夠的積累之前,信我的,好好工作挺好的,別想不開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