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大學生
⑴ 大學生如何度過假期
一樣的寒假,不一樣的生活
近日,高校陸續放寒假,寒假對大學生來說,是放鬆身心、提升自我的大好時機。大學生將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度過這個假期呢?據了解,大部分大學生已背上行李踏上回家的路,而有的選擇外出旅遊,也有的選擇實習、兼職,或是考研、考證。
旅遊一族:邊放鬆邊增長見識
旅遊對於大學生而言,是一種非常流行的休閑方式。叫上三五好友或是與家人一起,出外走走,遊玩散心,在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之餘,還可以放鬆身心、釋放壓力。
正在讀大三的小郭酷愛旅遊,每年的寒、暑假他必定會出外遊玩。小郭說,他和身邊的許多朋友都非常喜歡旅遊。旅遊可以欣賞各地美景、品嘗各地美食,不僅豐富了閱歷,更能從中體會人生,了解社會。在與同伴的相互照顧中,增進彼此之間了解,也提高了與人溝通的能力。
實習、兼職一族:實踐賺錢兩不誤
對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四學生來說,這個寒假是他們大學生活中的最後一個寒假,很多大學生都趁此機會到單位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就讀於嘉應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小楊現在已是市人民醫院的一名實習護士。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她還是覺得,能學到知識,很有意義。筆者了解到,跟小楊一樣寒假在市人民醫院實習的大學生有20人,還有一部分在廣州、深圳等地的醫院實習。
同樣是大四學生的小朱也沒有打算回家過年,家住興寧的他現在在一家酒店做兼職。「假期那麼長,回家也沒什麼事干,所以就選擇做兼職賺錢。」每天工作8小時,包吃包住的待遇,讓小朱同學對這份兼職頗感滿意。他還跟筆者談到,雖然這份兼職跟自己的專業不相關,以後也不想往酒店方向就業,但他覺得在酒店做兼職能接觸到更多的人,積累人脈,為以後就業做好鋪墊,而且還能在酒店學到接待禮儀方面的知識。
考研一族:孤獨中磨練耐力
每天7點起床,8點准時到圖書館備戰考研,一天學習近9個小時,這就是嘉應學院小容同學的假期生活。她告訴筆者,因為喜歡海外文學,所以選擇考研想深造。「考研考的就是心態,是承受寂寞的毅力!」
嘉應學院的小吳同學近日也在圖書館 「潛修」,「家裡沒有考研的氣氛,在學校和同學一起備戰,很有動力,也很充實。」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廣東商學院國民經濟專業,因為就業壓力大,所以想通過考研增加就業砝碼。
⑵ 大學生怎麼度過假期
放鬆:難得瘋上幾次
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寒暑假是最佳的放鬆時機,沒了中小學時繁瑣的作業,沒了父母親「督學」的嘮叨,真是難得的逍遙自在,同學聚會、上網、看電視成了他們最大的消遣。
中北大學大一的劉同學一放寒假就「馬不停蹄」,一天也沒閑著,和初高中同學的聚會排得滿滿的,連小學同學的聚會也沒逃過,還被同學拉去泡吧、打牌、聊天,一玩就到深夜,用她自己的話說也是「玩瘋了」。 她說,現在放假了,許多在外地求學、工作的同學都回家了,難得「瘋上幾次。
」
充電:為下學期加油
太原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邱同學這個寒假肯定會過得很充實了。一放寒假,她就報了英語培訓班,「為下學期的英語六級考試加油備戰」。在培訓班裡,她遇到了不少以前的同學,看來利用寒假刻苦用功的人還真不少。
此外,她還找了份兼職,想試試學了兩年的電腦知識究竟能否派上大用場,同時也為畢業後找工作增加一點實踐經驗。
珍惜:盡一點點孝心
對於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大一的寒假應以接觸社會為主,初步了解一些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大二的學生要以素質儲備為主,根據自己所缺乏的能力適當安排,應該在實習中有意提高自己的責任感和受挫能力;大三的學生就要考慮就業問題了,因此要有效利用寒假進行技能儲備,可以有意識地學習職場生存技能。
拼搏:為就業早做准備
反思要做好反思的工作,總結一個學期的生活學習狀況,分析自己的成敗得失,這樣會有助於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特長。
補缺簡單地說就是學科之間的互補。
理工科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讀一些文學作品、人物傳記等,而文科的學生則可以了解一些科學常識,這樣可以文理滲透,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接觸社會接觸社會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部分,廣義上說就是要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關心和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狹義上來講就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自身與社會的要求,參加一些與專業有關的實習或社會調查,同時也可以用自學的方式來豐富專業知識。
⑶ 大學生假期准備要干什麼
1·走親訪友型
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寒假是最佳的放鬆時機,沒了中小學時繁瑣的作業,沒了父母親「督學」的嘮叨,真是難得的逍遙自在,同學聚會、上網、看電視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消遣。有關專家也指出,當代大學生多屬「80後」人群,獨立意識較之以前的大學生有所加強,需要提醒的是,大學生們在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親情。學生們也可以利用春節這個機會好好孝敬一下自己的長輩,比如多陪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主動幫父母做點家務活等。另外,由於「應酬」的增多,學生們喝酒、打牌自然會比平時增多,這時就更要注意身體,萬不可「貪杯」。
2·外出旅遊型
很多大學生都喜歡旅遊,平時在學校因為要上課,只能在雙休日出門旅遊,即使這樣也不能走得太遠。在寒假中,大學生們的時間調配就相對寬鬆了很多。可以參加旅行團,也可以約幾個同學、朋友一起結伴旅行。「學習並不只是在學校,在路上,你也能學到不少東西」,這句話尤其適合大學生。學地理、考古、旅遊、美術的學生可以選擇這種方式鍛煉自己。但值得提醒的是,參加的學生必須身體素質要好,而且必須要有一定的救助經驗,出行前必須制訂好周密的計劃。
3·「充電」族:
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的寒假生活已不再是休閑、娛樂這么簡單了。不少大學生選擇在假期培訓技能,期望多一張證書能為將來就業增一份籌碼。一些學生為今後出國做准備,利用寒假時間就開始參加各種語言類的培訓。另外有一些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兼職,增加社會經驗等。
4·技能學習型
寒假中可以學習的技能有很多,如駕駛、制圖,甚至是烹飪……很多職業技能不只是作為找工作的籌碼,用在生活中也能使人游刃有餘。有關大學生的培訓種類非常多,主要有外語類、計算機類或者是各種專業的深化培訓。但在參加培訓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培訓不是買東西,一窩蜂並不明智。選擇自己需要的,或者能彌補自己專業缺陷的培訓才是最好的。大學生還是以學業為主,寒假期間在學業上也不能太過放鬆。在參加培訓的同時,如果能在空閑時間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書,或者鑽研一下自己專業的學科,也是一種提高。
5·兼職實習型
選擇在寒假兼職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的大學生主動融入社會的意識很強。其實大學生兼職只要在保證安全和學業的前提下,是可以提倡的,畢竟他們不久就要踏入社會,提早適應是好事。既然是抱著鍛煉的心態兼職,所以建議大學生們對兼職的行業也要有個選擇,盡量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行業。有的學生也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提前到單位實習。如學新聞專業的學生選擇到報社、電台接觸新聞;學經濟的學生到公司去搞派送、促銷;學法律的學生提前到律師事務所、法院實習。
⑷ 大學生假期應該干什麼
大學假期安排: 可以找幾個喜歡的或者有意義的地方行走,注意是行走不是旅遊內。工作以後假期大多以「容解悶」為導向,不容易真正靜下心來,所以大學期間這么幾次機會其實很難得。 另外可以參加一些公益類項目,做些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先別去以找工作為目的的實習。 如果到了畢業前一年,可以去以找工作為目的的實習。
⑸ 大學生假期應該怎麼過
你好,大學生的假期首先 我覺得應該在家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樣也是對家長的體諒。其次,可以提升一下自己,比如健身 讀書等等,都是非常有意思。謝謝望採納
⑹ 大學生假期有沒有法律規定
翻閱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兩部重要法律中都沒有關於學校放假的規定,同時也沒專有在國家屬教育主管部門的規章中查到。這就是說,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寒暑假完全是按照慣例操作的,自主權完全握在學校手中,學校放假多長時間、具體怎麼放假,均由學校自己說了算,學生完全是被動的,特別是高等院校更是如此。按照慣例,學校每年的放假時間是80至90天,分為寒假和暑假兩個假期,每個假期的長短由學校所在地的氣候條件決定,比如東北寒冷地區寒假稍長些,南方溫熱地區則暑假較長些。
⑺ 寒假大學生應該做什麼
1
早睡早起
熬夜賴床會讓你變得懶散。早睡早起,去晨練,讓清晨的陽光喚醒你的熱情。
2
列出假期計劃
寒假需要放鬆娛樂,好好休息,但不應該徹底放縱,請提早規劃好自己的假期生活。
3
發展一個新愛好
可以是一項新的運動,也可以是詩歌、跳舞等,有一個愛好會讓你的生活更有樂趣。
4
好好陪家人
工作以後,你就沒有寒暑假了,陪伴爸媽的機會越來越少。趁寒假多和父母聊聊天,一起出去玩,他們一直很想你。
5
拓展專業知識
不僅要學好專業基礎知識,還要熟悉自己專業的熱門事件、活躍人物、權威著作和最新最前沿的訊息。
假期別虛度!大學生寒假值得做的30件事
6
鍛煉身體
平時忙於學業的你可能很難抽出時間鍛煉。寒假給自己制定一個健身計劃,調整好身體狀態,迎接新的一年。
7
整理房間
趁著寒假的機會好好整理一下房間,清理掉沒用的物品,讓自己心情愉悅。
8
為過年做准備
跟家人一起來個大掃除,陪父母一起購置年貨,制定春節拜訪親戚朋友的計劃,感受傳統節日的熱鬧氣氛。
9
幫父母做家務,學學做飯
抽出時間刷碗、洗衣服、擦桌子、拖地······減輕父母的負擔。試著自己做簡單的飯菜,和家人一同品嘗,你會發現做飯原來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情。
10
回母校轉一轉
看看那個自己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找尋那些青蔥的回憶。探望一下老師,聊聊自己的近況。
假期別虛度!大學生寒假值得做的30件事
11
聽網路公開課
挑選一些優質的網路公開課,聽聽各行各業的人帶來的新技術、新想法、新研究、新觀念。
12
看一場演出,聽一場演講
有機會的話,聽個演唱會,看場舞台劇、話劇,都是不錯的選擇。多留意自己專業領域的精彩演講,聽聽行業人員如何進行分析,從中汲取經驗。
13
讀幾本好書
不光讀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書籍,也可以讀些經典小說、哲學著作、科普知識等,在閱讀中讓自己沉澱下來。
⑻ 求一篇大學生暑假生活總結
大學生暑假生活總結:
30多天的暑假,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許多大學生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真情助人也好,外出打工也好,體驗生活也好,留在家裡陪伴父母也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總會有一股暖暖的真情流入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感懷。不管哪一種真情,對於我們都是一筆享用不盡的財富。
做義工:幫助他人苦中有樂
我家所在的市區每年都有相關的部門招收一部分義工來為社區建設服務。今年市殘聯要舉辦新春聯歡會,而參加者又全部是殘疾人,組織工作較難開展,因而市殘聯要招收十多名義工來協助工作。因為想鍛煉自己,同時又可以幫助他人,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參加了這個為期15天的義工活動。
想像中的義工是比較輕松的,實際卻大相徑庭。由於參與者都是殘疾人,他們中有的看不見,有的聽不見,還有的無法行走,因而組織他們一起排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與他們交流,比如要學習一些常用的手語以便和聾啞人「說話」。之後我們就要幫助他們排練,協助他們上舞台、為他們遞道具等等。因此在殘聯的工作非常忙,常常是做了一天之後都無力走路。但是,我們所有的義工都很快樂,因為我們與那些殘疾人的心是相通的,而且大家總是互相鼓勵,所有人都處在一個非常融洽的環境中。
有了這次做義工的經歷和體會,我將來還會利用假期時間去做社區義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做雜工:體驗生活的艱辛
本以為放假了,就可以在家裡睡懶覺。可一回到家,爸爸就跟我說,附近有家包裝廠需要一名雜工,你在家裡也沒事做,去試試吧。
剛開始,我挺不願意的,堂堂一名大學生,要我去做雜工?可是父命難違,只好去了。
我一天要上8個小時的班,上午8:00到12:00,下午1:30到5:30。我要做的就是別人需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比如捆繩子,搬箱子什麼的。有時兩邊都需要人幫忙,這邊沒忙完,那邊又要去幫忙。這樣的工作看似很輕松,其實一天忙下來也很累,很羨慕那些呆在家裡什麼都不用乾的同學。終於盼到春節時有7天假期,在家裡天天睡到日上竿頭,除了吃就是睡,有時看看電視,覺得挺無聊。這時我慢慢發現,上班雖然累了點,但也有不少收獲。雖然是雜工,其實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如何合作,怎樣做事才最省時又省力。
我一共上了16天班,領了500塊錢的工資。拿著自己第一次掙的錢,心理美滋滋的。同時也真正明白了父母掙錢不容易。雖然我不是花錢如流水的學生,但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身邊很多大學生根本就不會「委屈」自己,手機、電腦、MP3抑或MP4,不管是必用的還是根本用不上的,只要自己想要,就都買來。如果是自己一分一分掙來的錢,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不捨得花。
只有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能懂得生活的艱辛,才能懂得如何更好地珍惜生活。
賣對聯:學會做生意
假期里終日寂寞難耐,想找點事兒干,正琢磨著利用春節前的幾天來寫對聯賣,就當是打發時間,不料卻遭到父母的堅決反對。一向我行我素的我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學做生意的念頭。
古人雲: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好准備工作。寫對聯首先要弄清楚材料在哪裡買比較便宜,金水怎麼配製,各個細節又應該注意些什麼。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包含著很多學問。等到一切就緒,我就在大街上擺起攤子來。起初在大街上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後來也就習慣了。我是邊寫邊賣的,剛開始門可羅雀,心理不免有些緊張。漸漸地看熱鬧的人多了,生意也慢慢地好起來了。雖然只有三天,我卻是忙得不亦樂乎。平日里看那些小商販們並不起眼,但細細觀察,他們的確是市場交易的高手。.我們大學生比起他們來可要遜色多了。
如此一番折騰,的確讓我感觸良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對生活的感受不是靠想像得到的,而是靠真正的實踐換來的。這些東西,哪怕讓我看上三遍《人性的弱點》也體會不出來,倘若起初我聽爸媽的勸,那我可能要丟失一大筆「財富」。
我認為,一件事,只要自己認為值得去做,就不要有太多的顧慮。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回家:感覺真好
第一次,這么長時間地、這么遠地離開家,離開父母,而當回到那個熟悉的家,只有一種感受———回家的感覺真好!
聞著香噴噴的煲湯,忍不住試著去開蓋,這時隱約聽到樓上有急促的腳步聲,一轉眼,爸爸站在我旁邊說:「這個,你不會開,我來。」看著爸爸,我在想,爸爸肯定是聽到我那踢踏的腳步聲斷定我走進了廚房的。
看著媽媽每天工作那麼忙,還要替自己洗一大堆的衣服,實在是於心有愧。於是,揀起衣服來洗,全當撫平心理。不料,曾經常讓我幹活的媽媽走過來說:「這衣服你洗不幹凈,我來洗吧。」
在家,連看電視也是一種享受,一種溫暖。因為每當我看電視時就喜歡啃著水果,而這時往往爸爸在一旁削著水果。因為爸爸總是說「這個水果,不是這樣削的,我來。」
聽說,學院開學後要舉行工藝品比賽,而模型是關鍵,於是我手拿鐵錘釘鉗,在家裡忙開了。爸爸看了,微笑著說:「還是我來吧。」於是又是父親來動手。
這點點滴滴的小事,難道我真不會嗎?會!但我卻沒有拒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說的那麼乾脆那麼「振振有詞」,而是我很清楚,這些所謂的理由只是父愛母愛流淌的一個出口,接受是最好的選擇。但我們更應該清楚的是:有一天,我們對他們也能同樣「不經大腦」地找理由或不找理由地給予關愛與蔚籍。
⑼ 大學生假期做什麼
在這個時間里,有的人選擇走親訪友,增進朋友、親戚感情,有的人選擇外出旅行,版豐富人生閱歷,也有權的人選擇給自己「充電」,增加社會實踐經驗,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這都是一筆享用不盡的財富。
針對一個月時間的寒假生活,大學生如何度過才有意義,又該注意哪些細節,本篇專為大學生們提供幾個方案,以供學生參考。
「漂」一族:
走親訪友or外出旅遊
有專家指出,大一的寒假應以接觸社會為主,初步了解一些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大二的學生要以素質儲備為主,在實習生活中提高責任感和受挫能力;大三的學生就要考慮就業問題了,有效利用寒假進行技能儲備可以有意識地學習職場生存技能;大四的學生當然是四處奔波找工作。其實,大部分大學生在寒假裡還是選擇待在家裡,隨父母走親訪友,有的學生則選擇利用假期外出旅遊,增加知識面。
⑽ 大學生假期干什麼
那要看你家庭情況那,如果你家庭比較富裕的話,在假期可以參加一些培訓班啊,想計內算機啊,英語啊都可以的容。當然你還可以學跳舞啊,鋼琴之類的。因為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在校園里知識和才藝是很重要的,如果沒知識有沒才藝,你的大學生活以定會覺得很空虛的..... 如果你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話,暑假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出去打工那,既可以賺錢又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