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壓力
1. 如何應對大學生就業壓力
一是努力開發就業崗位,就業政策與宏觀經濟政策協同推進,特別是新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是多措並舉,妥善做好下崗職工分流安置。
三是繼續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創業引領計劃等,積極推進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群體就業工作。
四是大力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
五是積極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為就業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大學生就業難,要找出難點,找出問題的所在。在經過16年的校園生活廣大學生成為了善於理論、善於考試的群體,而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卻是匱乏的。在兩會上,諾貝爾文學獎得住莫言建議道:將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每學年舉行兩次期末考試,10年後學生參加高考,根據高考成績和平時學習成績分流,一部分進入大學,一部分升入少兩年的職業院校學習。
據調查了解,目前中國高中生90%上大學,10%上職業技術學校;而在德國,僅有約20%的高中生進入大學,80%的年輕人接受職業教育。數據顯示,德國二月份失業率僅有6.6%,數據表明職業技術教育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北大青鳥翱翔校區就業部王老師表示,大學在多次擴招之後從辦學、師資、就業等方面是存在欠缺的,一味的招生以學生數量為重,是對學生、對家長、乃至社會不負責。學生盲目追求高學歷,忽視了自身專業技術、實踐經驗的積累,就業能不足造成了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
2. 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
大學生成千上萬的畢業,未就業的人每天找工作。
到底是這個世界回發達了,還是答人口需求過多了。
以前一個人一個崗位,現在一個人可以做10個崗位的事情。
公司也許是個好公司,但是老闆不一定是個好人,我也想問我們怎麼樣解決就業壓力怎麼樣,能讓我們學的能夠學以致用,而不是被迫去接受一些沒辦法完成的壓力。
3.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來自哪些方面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來自三個方面:
1、滿意的工作崗位少
2、競爭激烈
3、自身需求與現實狀況的落差大
4. 當今大學生就業壓力到底有多大
就業形勢-2010年高校就業趨勢、熱門專業預測分析
最近國家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人數,數據顯示為413萬,比今年又增加了78萬,預計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還將逐年遞增,到2010年將達到700萬左右。將如何解決這些技術勞動力的就業?未來幾年裡,還有哪些缺口專業?熱門專業有哪些?高等院校作為人才輸出機構,未來專業設置應該如何規劃呢?女性人才就 業狀況前景如何呢?《每日商報》結合勞動社會保障部科研所和浙江大學就業與服務指導中心提供的相關材料,獨家發布2010高校就業趨勢預測:總勞動力富餘 ,專業技術人才缺口不小 ,農業缺218萬,工業缺1220萬,第三產業缺口325萬 。
根據勞動社會保障部科研所的數據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計劃年均新增勞動力需求總量為1800萬,但是「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勞動力供給為2000萬,每年將出現200萬富餘勞動力,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差距,預計我國在未來幾年內在勞動力總量上將出現供大於求,勞動力大量閑置現象。
但根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2005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10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此項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力總體有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才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第一產業:2010年農業科技人才需求可能達到幾百萬人,但是相關人才供給有限,根據國務院頒布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數據,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為9萬,教學和科研人員為3.5萬人,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離開了農業。預計到2010年人才缺口將達到218萬人。
第二產業: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但是畢業生人數還是不夠,振興我國工業還需大量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10年,人才缺口數字最大,將達1220萬人。
第三產業:該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詢,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
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僅僅為一種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難和大學生個體表現差異有關。首先,作為一名大學生是否學有專長,知識和能力結構能否達到技術人才的評判標准,能否符合社會需求;其次,個人就業意願和社會意願存在差異。我國的基層和中西部地區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學生能否重視這些就業機會。
學好一門外語讓你受益匪淺
著名的麥肯錫(Mckinsey)公司預測:在未來五年內,既有技術背景又有良好的語言能力的人才將有很大需求。我國將大量需求善用外語溝通的高端技術人才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在職的中年技術人員缺乏語言優勢,在校大學生雖然能通過四、六級考試,但是普遍缺乏流利的外語會話能力,這也是高端人才缺乏國際競爭力的薄弱環節。
綜觀國外,美國的挑戰者(Challenger)公司預測美國將來就業狀況也提到了外語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美國國際型大公司今後都需要會外國語言的人才,這樣才能派往世界其他各國工作,才能實現企業國際化運作。其首席行政官預計只會說英語的人將無法申請更不可能得到類似工作機會。
因此,鼓勵高校開展雙語教育勢在必行,外語教學不能停留在應試教育取得書面高分上。特別是研究型高校要加強外語教學,把培養目標放在讓學生能流利說好一門外語,外語語種並不限定為英語,但要達到流利對話程度。
熱門專業預測
根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2005中國人才報告》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將大量需要如下人才:
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律師人才;核電、航天工業、製造業專業方向。
在前不久進行的浙大06畢業生校園招聘會上,僅僅中廣核一家單位就招聘了40多名學生,其他不少單位都表示相關學生有多少就要多少,這些專業的學生明顯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目前,我國核電發電僅占總發電量的2%,估計6年以後有望達到4%,但是國外已經大量利用核電發電,比如法國該比例已經達到75%以上。試想,如果我國未來要達到30-40%核電發電比例,每一個核電站需要1000人為計,這樣計算出來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可觀。據悉,像中廣核這樣的企業將向應聘者提供大量的國內外培訓機會,在試用期間月薪就可達八千,一旦核電企業增加,相應的骨幹技術人才就會得到很快的升遷,個人發展有相當前景。
航空航天專業和製造業前景看好。目前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已經發射升空成功。接下去走出太空艙進行地面活動,建立空間站直到空間站對接,趕上世界一流還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投入。過去,優秀的大學生不願意到航空航天部門工作,因為條件艱苦收入低,但是目前已經大大改善。2005年航天科工集團在京單位就招了1151人。據中國航天集團人力資源部介紹,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中航集團職工的收入比國內同地區的收入水平高得多,而中航骨幹人才的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
製造業發展不容忽視。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從發展的眼光看,把「世界車間」打造成「世界工廠」勢在必行。製造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端研發人員、管理人員,這些都是研究型大學培養人才的方向。
選修外語女生是男生的2.5倍研究生女生多於男生
根據2002年調查,我國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數量占總人數的43.95%,理工科背景的女生比例更低一些,以浙大為例,200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女生人數佔33%左右。但是相對於男生,女生在應聘和繼續深造上受到一些歧視,用人單位和導師往往更喜歡男生,造成了一些女性大學生就業困難引發自信不足。從國際化背景看,女性就業其實更有優勢。以美國的狀況來看,目前美國女性白領已經大大增加,女性獲得大學學位的比例已經超過男生,女生在大學中選修外語的比例比男生高2.5倍,讀碩士的比例也很高。據預測,在2010年以前,美國60%的大學畢業生將是女性。
女生具有自己的優勢。首先,在大學階段女生學習勤奮成績並不比男生差。以浙大為例,2005屆畢業生中本科保送研究生或者考入研究生的女生比例高於男生近10個百分點。目前進入企業中管層,必須達到碩士以上學歷。從這個百分比來看,女生的機會相當多。其次,從外語學習來看,女生的優勢也非常明顯。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這樣的女生就業前景就比較好。
因此除了專業教育外,加強女生的外語教育也是幫助其就業的工具之一。首先,加強以實用為目的外語教學和培訓訓練,其次,加強開展小語種的外語選修課程。第三,利用英語周、英語月;面向學生的部分文本用雙語或者僅用英語;對校園內的一些銘牌和標識採用雙語等,致力創設濃厚的外語學習氛圍。
5. 大學生就業為什麼壓力大呢
就是痛苦就是佛經中苦海的一種,苦海因為慾望而來,這就可以從根本解釋事情內的原因,因為工作容分化嚴重,有的賺的多有的賺的少,大家都想找好的工作賺的多的,這也不能怪當代大學生,因為國內好的工作可以吃香喝辣,不好的工作連溫數大幅度發飽都是問題,不像國外的保障制度完
6. 大學生就業壓力有哪些
主要在專業技術不過硬,薪資不理想,崗位不匹配這些,然後來自家庭的壓力和自己的經濟壓力和馬上要面臨的各種同學之間的壓力
7. 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如何
大學生的復就業壓力是相對矛盾,制非絕對矛盾。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主要原因在於大學生一方,簡單地說就是:絕大多數大學生求職目標是一二線城市、專業對口、工資高等等,如果幾個目標不能同時達到,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相對壓力」。反之,如果大學生願到小縣工作,一般情況下就業不成問題,比如私營企業、私立學校、報考公職等。
8. 大學生就業壓力具體有哪些
我覺得吧
主要是經驗和人脈的問題,你是學生,剛出社會,肯定沒有那些內在社會上混了好長容時間的人經驗足,也沒有人家關系多,所以首先要把自己的專業能力搞上去,只有你技術硬,或者有背景那就另當別論了啊!
自己放鬆心態就好了,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祝你好運
9. 大學生就業壓力大
主要是大學生從學校出來沒從業經驗,很多東西根本不能實際用到工作中去,工資低了不願意做,工資高又不會做,高不成低不就,進廠這些工作大學生願意去嗎?肯定心裡是不願去的,所以不太好找合適的工作!
10. 當代大學生怎樣面臨就業壓力
就業問題近年來成了眾多人的困擾,雖然國家在不斷出台一些積極的就業政策,但只能從宏觀數字上有所改善,具體到個人,還是因人而異的。不知道您是否面臨就業,在這里,只能將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出來,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在大學畢業之前,我一直認為只要好好學習,找工作一定不發愁。但當真正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處處碰壁,當時真的感到世界一片灰暗,不僅自己對自己產生懷疑,連家人對自己都責備不斷,批評我當初選擇專業時太固執,找了一個不好找工作的專業,在父母的眼中,沒有找到工作的我似乎一無是處,當時連死的心都有。
在外面晃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一位親戚的幫助下,到外地一家知名的公司參加特訓,並開始工作。在培訓和工作期間,才發現並非以前招聘的企業沒有誠意,而是當時的我實在不具備一名合格員工的素養,半年的培訓,讓我脫胎換骨,大改性情。
總結經驗來看:第一,如果有人可以幫助你邁出就業的第一步,自己千萬別扛著。第二,如果面試後三天沒有接到用人單位的電話,就不要再等了。第三,想獲得一份工作,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十分優秀,事實上,即使一個人學歷再高,想要勝任崗位還是需要較長時間的鍛煉,特別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更應該找一些前輩指點一下自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要記住:你和目標崗位的人越像,被錄用的機會越大。第四,給點小建議,如果可能,先到你要面試的企業去探探路,你對要從事的工作越熟悉,越容易獲得錄用。
最後,還是要做好心理准備,如果總是面對拒絕,那也許是生活在磨練你,這時候需要沉下心來積累一些東西,當時候來到,你會得到比你期待的更好的東西。從大學到社會,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歷史跨越,在我看來,它的重要性可以和結婚生子相提並論,所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