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考研
① 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考研值得一考嗎
杭州師范大學的心理學在業內不是頂尖的,但是這個院校的心理學比浙江師大的要好一點,你既然要考研,不妨考慮一個比較好的院校,畢竟好的院校在師資,平台這些資源上都是普通院校比不上的。
② 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好考嗎
我覺得考研並沒有高考那麼激烈,考的人少了很多很多。我看周圍的那些天天版早起,努力用權功的同學,我覺得基本都能考上。那些得過且過,不用心復習的,基本就沒戲了;即使他們勉強過了初試,復試也會被刷下來。我認為根本就不是好不好考的問題,而是你用不用功的問題。
③ 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歷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啊
錄取分來數線基本是國家線 浙江省自除了浙大 其他幾所院校的心理學復試及錄取分數都是國家線或者稍微高一點 我今年考的杭州師范大學就是國家線 310 不過也還要看填報的人的分數情況 復試中老師會有取捨 名次從上往下排 一般都是錄取分數比較高的同學 除非你讓老師很喜歡 也有可能分數較低也能錄取 一般這一類院校超出國家線20左右可以保證錄取了
④ 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哪個復試容易一些
浙江師范大學考研心理學復試容易一些。
浙江師范大學前身為杭州師范專科學校回,創建於1956年。答1958年升格為杭州師范學院。1962年,杭州師范學院與浙江教育學院、浙江體育學院合並,更名為浙江師范學院。1965年,浙江師范學院從杭州搬遷至金華。1980年被列為省屬重點高校。
⑤ 杭州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考研專業課聽說很難,要不要報個補習專業課的班
未必吧,如果考抄得本校本襲專業就不是很難啊。如果跨專業,三跨考生,又沒有指定參考書,那復習起來確實是比較有難度的。至於要不要報輔導班,也要看你考的專業和學校的難度大不大。我也是三跨考生,自己復習專業課完全是沒有頭緒,只能報個專業課。而且我考的是文科的專業,專業課300分,比較拉分,一個不小心,總分就上不去。過來人的經驗,專業課都是學長學姐代課的,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所以主要看價格和機構靠不靠譜就行。其他的考慮也沒有意義,我是報的天道考研的課程,價格還是比較優惠的,就是是網校。不過專業課,網校還是面授,都是一樣的。沒差別。
⑥ 我想問一下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考研的考試書目,謝謝
統考心理學~
⑦ 心理學考研,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怎麼選
文都比鄰為您解答,
下圖是2019心理學學科院校排名,浙江師范大學為B-類,杭專州師范大學為C類,二者都屬是師范類院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都是不錯的。可以到他們的研究生院了解一下招生簡章,招生目錄和參考書目: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杭州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⑧ 有沒有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的學姐學長啊,
杭州師范大學還是相對比較好考的。應用心理學一直報考的人都很多,因為比較熱。
以下是我轉載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試
准備篇
俗話說:不打無准備的仗,考研也是如此。在考研之前的准備工作一定要先做好,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根據個人情況(能力、興趣愛好、專業等),確定你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這點我就不多說了,每個人心目中肯定有一個夢想。不要等備考了幾個月後還在猶豫不決到底報哪個學校,猶豫的心情會影響到你的備考心情,拖你的學習後腿。我當初從大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考浙江大學的研究生,雖然三年以來我有時會反復思考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但是浙大一直都是我唯一的目標。在開始准備研究生考試之後,我就一直堅定了這個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主意。如果你真的很猶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話,可以咨詢一下你的老師和師兄師姐。他們都會給予巨大的幫助的。
2、確定學校和專業後,搜集相關信息。比如,你要報考的專業是統考還是學校單獨命題;要考哪些科目;該專業歷年錄取人數、錄取分數線和其它可以在學校官網上查到的信息;報考該專業要使用的教材和輔導書有哪些,等等。知道這些信息不等於你就穩操勝券,但起碼心裡有個底。如果你有認識的同學或朋友、師兄師姐和老師等在你要報考的學校(甚至就在該專業),這是最好的消息渠道。多打聽,多問問。
另外,要事先清楚考試內容或指定教材。比如,浙大2010年第一次由單獨命題改為統考。如此一來,本來要看浙大指定的教材就變成了看國家教育部心理學專業統考指定的教材。我之前是打算看浙大指定的那四本書(普心、認知、實驗、統計),還好在八月份的時候在論壇看到相關消息,然後馬上發郵件到浙大研招辦咨詢,得到確切肯定的答復是2010年浙大參加心理學統考,才買教育部出版的心理學大綱來看。統考一共要看六本書,包括普心、實驗、統計與測量、教育與發展。如果事先沒有打聽清楚,就吃虧大了。當然我這個例子比較特殊,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定要知道自己考的科目和指定的教材。不然你花再多時間也准備不到點子上。
3、針對考試科目來分析自己的優點和劣勢。心理學統考只有三科:政治、英語和心理學專業(單單這一科便要考六本書)。要分析自己在這三科的情況,備考的時候才能有重點地各個突破。例如,我高中是選了政治的,因此政治這一科我還比較有信心,相對來說可以花少一點時間。不過我還是報了個政治輔導班,因為考研政治和高中政治考的內容畢竟不一樣,有老師全面講一下比較好。英語的話,雖然我過了六級,平時也挺喜歡翻譯什麼的,但是自己感覺英語功底還不扎實,而且在短時間內英語閱讀能力是很難一下子提高的,所以閱讀就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准備。專業課更不用說,這是大頭。一定要花較多時間在這上面。
至於如何分配六門專業科目的時間,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普心和實驗最重要,特別是普心,要細看,起碼看三遍以上;實驗比較難,考的是實驗操作能力,要多看看前人做的經典實驗,弄清術語;統計更難,雖然不用考數學,但統計也是令人很頭痛的。要多做題,多看公式;測量、發展和教育比較簡單,多看多記就行了。總之,時間一定要分配好。
PS:以上這些准備的時間可長可短,視個人情況而定。英語基礎差點的,可以提前4月份就背單詞做閱讀。當這一切考慮好了後,就要開始腳塌實地,認真復習了。
PS again:最遲八月底就要收拾好心情來備考,這樣備考的時間才會比較多,比較保險。我個人不贊成那種認為「拚命沖刺兩三個月也能考上」的想法。我不否認有人只復習兩三個月就順利考上研究生,但那也要看情況是不。把步驟放緩點,掌握、調整好自己復習的節律最重要。
政治復習篇
我個人自認為自己的政治功底還比較好,所以復習政治的時間相對遲一點,把時間都放在專業課上。我報了個政治輔導班,上了暑假強化班(七天),發了一些講義回來,不過都沒怎麼看。八月份新大綱出來,興沖沖買了,也沒看。直到九月中旬上了輔導班的大綱解析課,老師說再不看就來不及了,才開始復習。
我的復習流程大致如下:以政治大綱為主,以其他輔導練習書為輔,並備有各種顏色筆。
看政治大綱第一遍時,我用鉛筆劃出最重要的內容,並在相應的地方把老師講過的講義筆記抄上去,用最顯眼的黃色顏料筆標出重點和難點。看完第一遍大概花了20多天。
看第二遍時,用紅色筆邊看邊標出自己認為重要的或難以理解的地方,留待第三遍詳細看。邊看邊做題,輔導班發的《2000題》有點遲,因此我是看了大半考綱後才做2000題的。看完第二遍,2000題也做完了。
看第三遍,也是從頭到尾看,這時一本嶄新的大綱已經看到封面都捲起來啦,裡面也標得五顏六色。因為這時候已經大概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會考的。一般的內容會看得較快,看到重點難點會慢一點詳細地看。這時再看一遍2000題,把做錯的題重做一遍。我也買了其他資料,比如馬原和毛鄧的題目又另外買資料做,因為我覺得這個比較難,需要多鞏固。新增的法律基礎知識那一章相對看得便較少了。
政治我大概就做了這些。同時,因為政治有些知識點很瑣碎,所以要自己整理。論壇上肯定有人幫忙整理的,不過我覺得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整理一下較好。比如復習馬哲時,我把所有要考的原理都按「原理內容、方法論(即是什麼,怎麼做)」的格式簡化整理出來,高中時我也是這樣復習政治的:)。復習毛鄧時,我把黨歷年來的重要會議內容和意義也整理了出來(寫滿了兩張半紙……),如「一大,時間地點,重要內容,意義」。這些當然會比較花功夫,所以一定要提煉,簡單易記。還有毛澤東的各種著作,按年代和背景列出來(這個論壇里有人整理得很好,可以直接下載就好)。
英語復習篇
說到英語其實我心裡是很悲痛的。因為自己的大意,復習得不到位,導致英語考得不是很理想,險險過了浙大的復試分數線(52,我才考了57)而已,差點就被刷下來了。這點教訓同學們要牢記。雖然2010年的英語題目出得較變態,很多同學慘遭「涮火鍋」,但是這只是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也很重要滴。沒看到考六七十分的人大有所在嗎。我最後悔的是英語沒有花足夠的時間來復習。真題只做了一遍,看了一遍,買的閱讀資料都沒有做完,真浪費啊~ 因此,我對英語的建議就是:多做多練題。具體怎麼樣練習,童鞋們可以參考一下網上的學習方法。
PS:這里順便提一下輔導班。現在考研人數越來越多,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考研服務機構也出來了。我的個人建議是:哪科薄弱可以報哪科的輔導班。我只報了政治輔導班,是因為我覺得政治內容太多,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幫我們總結一下會更清楚脈絡。由於我們一心備考,平時關注的事情不會很多,由輔導班能提供我們一些額外的備考信息就很好。老師會幫忙劃重點、講解難點、加深印象。而我沒有報英語輔導班的原因是,英語是個很難在短期時間內提高的學科,特別是閱讀理解能力,要多看多練。輔導班的老師大多會告訴我們相應題型的解答技巧,但這些也要建立在基本的英語能力上面。
心理學復習篇
專業課是我考得比較好的科目,可能跟我RP爆發也有點關系吧……七月份之前我只是看了一遍普心。說「看」真的是「看」,沒筆記,就這么翻了一遍,所以基本上沒什麼印象。八月份開始,我看的是統計。由於很多公式,很頭疼,因此,我一邊看一邊做筆記的,每看完一章做做課本後面的練習題,速度就沒那麼快。我用的筆記是自己買的A4列印紙,拿一疊用兩個黑色夾子夾住,封面用軟毛筆學古人豎排寫了五個很有氣派的大字「統計心理學」,下面再寫上「二零零九年八月」,還挺得意的。(沒辦法,備考期間是很枯燥的,要隨時學會自己找樂子啊)。就這么一本筆記寫滿後,再一本接一本,包括「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這么幾大本筆記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正經地開始復習還是八月底開始的。每復習一門功課,都要隨時做筆記。我每一門課都有一本筆記,自己整理歸納的。把重要知識點記上,隨時可以翻閱。
普心的筆記我整理了五章左右。由於知識點很瑣碎,整理很花功夫,最後幾章我只是用每章都弄一個知識點框架就好了。
教育心理學的筆記是我用的功夫最多了。以考綱為主,把要考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再在每個知識點下面補充相關的內容。因為考綱里講的東西都比較簡略,因此我另外參考了三本教育心理學的書。因為教心的內容雖然少,但學習理論那一章要記住各個心理學流派的主要理論。這個還是挺重要的,以後復試什麼說不定還用得著。
實驗心理學是郭秀艷老師的教材,整理好筆記,然後再參考《考試大綱》,把考綱上有而教材上沒有的知識點放在後面。因為實心主要是應用為主,所以信度、效度、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實驗設計等那些知識點一定要弄清楚。定義什麼的多看一遍,爭取理解。實心的經典實驗也要整理出來,有些同學可能覺得實驗比較難記,那些操作什麼一看就暈了,那麼按「實驗目的、自變數和因變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的格式來整理就一目瞭然。
發展心理學、測量心理學還有統計也基本上都是用經典教材+考綱來整理的。因為考試肯定是以考試大綱為主,如果有超綱的部分,最多也不會超過30%。所以多看幾遍考試大綱准沒錯(我考試前一個月還妄想把它背下來……後來只背了一些重點和難點部分)。
謀略篇
既然把備考比喻成打仗,那麼相對地,備考也要講策略和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每天的學習安排一定要清楚、可行。由於要同時復習很多科,所以時間的分配真的非常重要。我把復習分為三輪,每一輪著重看的地方和時間上的安排都不一樣。我的時間計劃安排有三種:以第幾輪為單位、以月份為單位和以天數為單位。
(一)以第幾輪為單位的時間安排(還可以制定政治、英語和專業課三張不同的表格)
(1)起步階段(第一輪復習,4-5月,6月)
首輪復習的目的是全面夯實基礎。英語、數學復習都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特點,而專業課內容龐雜,因此它們的第一輪復習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復習可以暫緩,等新大綱出版後再進入首輪復習。
(2)強化階段(第二輪復習,7-8月,9月,10月,11月)
所有科目的第二輪復習都安排在強化期。這一階段要從全面基礎復習轉入重點專項復習,對各科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把握;同時注意解題能力的訓練。
(3)沖刺階段(第三輪復習,11月中旬,12-1月)
本階段復習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歸納總結,升華提煉,查漏補缺,二是強化應試訓練。
(二)以月份為單位(例如:九月份把教育、發展和實驗三門課的筆記做完,完成100篇英語閱讀)
(三)以天數為單位
8:00~10:00 政治復習
10:00~12:00 專業課
13:00~14:00 午休(保證午休時間)
14:00~17:00英語(例如:閱讀理解訓練)
19:00~22:00 專業課(前期真的不要求快,一定要全部讀懂,讀通,專業課考試考的不是深度,而是廣度,知識點太多,容易遺忘,最好就是能弄懂了,內化了)
22:00~23:00 其他(根據自己具體情況)
教材篇
如果你要報考的學校是單獨命題,詳情請參考該校的招生信息。如果你是統考的話,那麼可以參考一下本人使用的教材(經典的就那幾本)。由於都是我們以前大一大二大三上課時使用的教材,所以我復習的時候基本不用買什麼教材,只是後來買了幾本練習輔導教材而已。
1、普通心理學。首推《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當時我們大一上課用的就是這本。它的章節排版跟考試大綱裡面的內容幾乎差不多,除了有幾章的順序調整了一下。普心一共14章,最後面的兩章在考試大綱裡面沒有。因為那也屬於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不過復習的時候還是可以翻一下。除此之外,還推薦《心理學與生活》(中英文版都可以)。它講的也是普心的內容,是國外編的教材。
2、實驗心理學。首推《實驗心理學》郭秀艷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裡面的內容編排跟考試大綱的編排相差較大,考試大綱有些地方在這本書里沒有涉及到(主要是實驗設計那幾塊內容),而實驗心理學後面幾章在考綱里基本沒有。建議大家先把實心這本書翻一遍,建立一個框架體系,再以考試大綱為主來豐富框架內容,既不漏看也不花費太多時間超綱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幾本比較好的實驗心理學教材來結合著看,如郭秀艷和楊治良的《基礎實驗心理學》、朱瀅的《實驗心理學》等。有疑問的地方多參考幾本書,你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郭秀艷的實心裡編排和數據錯誤還是有幾處的。嘿嘿)。
3、發展心理學。首推《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是按人的一生發展歷程來編排的,內容詳細,跟考試大綱的章節排列也較符合,只有少些地方有改動。
4、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我沒有特別要推薦的書,因為考試大綱中的教育心理學內容本來就少,總共才4章內容,我建議復習教育心理學的時候以考綱為主,建立基本框架,並結合其它參考教材來豐富框架內容(如果只參考考試大綱的話內容又太少),比如學習理論那一章,分流派來整理。學習的聯結理論、認知理論、建構理論和人本理論四大理論,分別又有哪些。我參考的書目有《教育心理學》 莫雷主編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還有一本忘了名字,在圖書館裡面找的。下次我找到再發上來)
5、心理統計。首推《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 張厚粲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每章後面附有習題但無答案,可以在考研論壇下載別人整理出來的答案。這本書編排跟考試大綱也較符合。另外還有一本《心理與教育統計》溫忠麟主編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也值得參考。復習統計學的時候主要是弄清每條公式的應用條件,死記公式是不行的。當然一些重要公式也要記住,如方差分析那幾條變態公式。2010年心理學考研最後面那道大題就出人意料地出了這道題,要求用方差分析或非參數檢驗來檢驗是否顯著(話說當時看到那道題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6、心理測量。首推《心理測量學》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測量這一門比統計要簡單,不過瑣碎的知識點也比較多。還是以考試大綱為主,結合這本教材來看。《心理統計與測量》鄭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講的也很好,系統全面,深入淺出,我當時在圖書館找到的,還跑去復印了整本書。後面附有自測題,偏難,但練練手還是不錯滴。
PS:在考試大綱里,每一科後面都有附《參考書目》,有時間的話也可找來看看。
PS Again:復習以一本教材為主就夠了,太多容易分散精力。選定一本教材後,其餘的就作為做筆記時的參考。
⑨ 請問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考研復試要考哪幾項
杭師大隻有學術吧,杭師大的競爭不是很穩定,有的年份競爭激烈,尤專其是應用,有的年份還招屬不滿,小夥伴還是初試加油吧,復試就是筆試加面試,面試的時候導師問問題也是根據個人情況來的,具體的加好友可以進一步給你介紹一下,努力一年就看最後這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