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哲學考研
1. 北京大學哲學考研難度
考研失敗經驗帖在我看來是一種公開處決,這種在19世紀初就消失不見的懲罰方式,在2019年又重現了。玩笑歸玩笑。失敗的經歷更能提醒人。我考研考了兩次,都是報的北大。我是跨考,第一次是全裸上陣,沒能給我的第二次提供任何幫助。所以主要給大家談一談第二次失敗的原因和想要提醒你們的話。
首先,在心態上,我不夠堅決。我當時給自己的心理暗示——雖然這個暗示並不強烈,但它的存在可能是最終失敗的原因——我能夠調劑回本校。不管我考不考得上北大,從結果來說,我本碩都是985了。最終結果確實是沒考上,但調劑到了另一所學校。也算是幸運,因為今年我碩士在讀的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已經不接受調劑了。
其次,在復習時間上,復習時間只有三個半月。你們現在開始看一些相關專業的書,開始看考研經驗貼,還是很好的。有目標就去做,就去准備,這是很難得的品質。我雖然知道我要二戰,但一直拖到9月份才開始看書。
第三,閱讀量少。我考研期間手頭只有三本書,北大出版社趙敦華老師的《西方哲學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黃楠森老師一卷本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北大出版社趙家祥、聶錦芳等老師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除此之外,沒再看過別的哲學著作、哲學教材。
第四,不夠扎實。許多東西我只是知道,但是並沒有吃透,也沒有背下來,比如康德的實踐理性那一塊,考研的時候我就沒搞明白。馬哲教程看了一部分,做了第一章的筆記之後,就不再看了,感覺和高中學的差不多。馬哲史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整個脈絡沒有梳理清楚。
最後,盲目且迷信押題。我那年考試前一個月、半個多月左右吧,記不大清了,我結合往年的真題給自己壓了一波題,我自己還非常得意。最終結果是:西哲的題型和往年截然不同,更側重於對哲學家思想的把握,而不是僅僅限於教科書,康德這一塊,就是考的實踐理性批判這一部分的內容。(我押的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在復習的時候我直接放棄了。)馬哲這一塊我押在了馬哲史方面,而北大在當年的考察,更側重原理和馬哲史的結合。有一些詞我在復習的時候沒有見到過。所以千萬不要迷信押題,你要做的就是要把基礎打扎實。
以上就是我失敗的原因。讀到這如果你可能會覺得以上內容充斥著小人得志、投機倒把、還帶著點驕傲自滿、語氣還夾雜著嘲諷,那我只能說你太誤會我了;你也可能會覺得,我這個樣子憑什麼還敢站出來教導大家如何考研,還是找個地縫躲起來比較好。
我主要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坦誠地面對自己。我們面對自己的時候往往不夠真誠,被各種流行的、權威的觀念左右著我們。我們做出行動都會考慮,別人怎麼說啊,別人怎麼做的啊之類的。這都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們的認識。此外,人性都有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不敢承認、直面許多負向的東西。這些我們不多討論,我們要考研,要考哲學,對哲學的熱愛,對真理的渴求,這些美好的遠大的抱負我們也都放在一邊。首先要直面的問題是,我是不是一定要上這所學校?是不是要換種環境?如果不是,基本上就失敗了一半了。
改變人生這種論調,你可能會覺得太誇張了,考個研改變什麼人生。設想你進入了一種環境,別人都在拚命向前跑,你還會躺著睡大覺嗎?但是如果你在一個大家不僅睡覺,還比著誰打呼嚕打得響,雖然你可能被他們吵得睡不著,但是你一睜眼,別人在睡,你睡起來別人還在睡,你也就喪失前進的動力了。
你可能會說,像某些人,人品不行,就不該考上,考上了也是個垃圾。但是社會分工不管這些東西,也不管你個人喜好,它是抹去個人特質的。許多外在的東西都是一種通行證。當你有了這個通行證,你才有資格,你才能進入某種空間。所以考研是一件很殘酷、很功利的事情。
勇敢的直面自己,直面人生,要清醒,不要自己騙自己,多追問、反思。要進行一場「反哥白尼式的革命」,讓自己的認識跟著客觀對象轉,讓對象來主導你,以它的客觀標准來要求你自己,而不是讓客觀對象圍著你的認識轉。
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堅持鍛煉,合理飲食這些方面我就不再多講了。其他的經驗帖都很明白。再啰嗦一句,分析自己,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很難,而且我們也不是要在自我方面探求一個真理,我們要做的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之後,拿出行動來規避一些負向東西,避開那些可能是你失敗的東西
2. 北京大學哲學研究生學費每學年多少
1、據國家有關規來定,北京大學2016年碩源士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學年為8000元,專業學位和特殊招生項目的研究生按照各類招生簡章規定繳納學費。
2、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法學院(除法律碩士(非法學))、信息管理系、政府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媒體研究院碩士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2年。其它院系、學科、專業,除專業目錄特殊說明外,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3. 北京大學哲學系考研
他們的輔導班老師請的都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專業的講師和考研狀元以及出題老師助教!
聽同學說口碑還不錯,畢竟別人專注做北大,資源肯定是其他機構比不了的!
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
馬克思主義哲學:
1、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著作:(包括《19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第一章、《共產黨宣言》等)
2、《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一卷本),黃楠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趙家祥、聶錦芳、張立波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
1中國哲學史(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
2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上下),中華書局,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編
3中國哲學史(上下),馮友蘭著,中華書局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西方哲學:
(哲學系非西方哲學專業考生只參考帶***號者)
1***《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卷),商務印書館,2002年北京
2《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上冊)》,洪謙主編,商務印書館,1993年北京
3《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陳啟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北京
4《存在主義哲學資料選集(上)》,熊偉主編,商務印書館,1997年北京
5***《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6《新現代西方哲學》,劉放桐等編著,人民出版社
7《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8施皮格伯格《現象學運動》商務印書館
9《西方哲學通史(第一卷)》,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0《西方哲學史》(增補修訂版),(美)梯利著,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中國現代哲學:
①《中國現代哲學史》(教材)北大出版社。
②《中國現代哲學史教學資料選編》北大出版社。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第6、7卷北大出版社。
④《毛澤東哲學思想精髓》北大出版社。
倫理學原理:
①《倫理學簡明教程》魏英敏、金可溪編,84年北大出版社。
②《倫理、道德問題再認識》北大出版社90年版,魏英敏編。
③《新編倫理學教程》北大出版社93年版,魏英敏主編。
④《倫理學》人民出版社89年,羅國傑主編。
⑤《良心論》上海三聯書店,1994版,何懷宏著。
⑥《中國倫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89年,張岱年編。
美學: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鋒,《美學的感染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商務印書館
章啟群,《西方美學史新編》,商務印書館
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 憲,《20世紀西方美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邏輯學:
陳慕澤、余俊偉:《數理邏輯基礎——一階邏輯與一階理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葉峰:《一階邏輯和一階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
劉壯虎:《邏輯演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
宗教學原理: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版本號 備注
01 宗教學通論新編 呂大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02 走向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 張志剛 人民出版社 1995
03 宗教學是什麼 張志剛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04 宗教社會學 孫尚揚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05 基督教會史 沃爾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
06 基督教哲學1500年 趙敦華 人民出版社 1994
07 基督教與明末儒學 孫尚揚 東方出版社 1994,1996
08 東正教 布爾加科夫 商務印書館 2001
09 當代東正教神學思想 張百春 上海三聯書店 2000
10 伊斯蘭教概論 金宜久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
11 伊斯蘭哲學 沙宗平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12 佛學概論 姚衛群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13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呂澄 中華書局 2002
14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澄 上海人民出版社 Sept 1 2002
15 中國道教史 任繼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16 中國道教史(四冊) 卿希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994
科學技術史:
麥克萊倫等:《世界史上的科學技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科學哲學:
1,亨普耳:《自然科學的哲學》,三聯書店1987年版,網上下載提要
2,查爾默斯:《科學究竟是什麼》,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網上下載全文
二、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
科學技術哲學專業:
導師吳國盛:詳見導師個人網頁。
導師劉華傑: 科學哲學與科學傳播方向
專業考兩門:
A.《自然哲學》,參考書兩種:
(1)柯林武德著,吳國盛譯,《自然的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劉華傑編,《自然二十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B.《科學哲學與科學傳播》,參考書兩種:
(1)羅森堡著,劉華傑譯,《科學哲學:當代進階教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劉華傑編,《科學傳播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詳見導師個人網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ea87901000884.html
科學技術史專業:
導師任定成:
《科學技術史》
1、斯蒂芬•F•梅森著,周熙良等譯,《自然科?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版。
2、李佩珊,許良英主編,《20世紀科學技術簡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3、李約瑟著,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科技史理論與方法》
1、赫爾奇•克拉夫著,任定成譯,《科學史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席澤宗著,《科學史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趙萬里著,《科學的社會建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考北大哲學系研究生難不難
看你考哪個方向了抄。
哲學考研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因為哲學類是一種很難把握的學科,評分時沒有死板的教條和規律,只要說得通,總是會有分數。
考哲學類研關鍵是政治和英語分數要過關,專業課方面,多找找歷年真題咯,找規律,多背背。北大的真題很多的。
就算是北大,也沒有那麼難。
5. 北大哲學研究生和清華哲學研究生有什麼區別
你好,北大和清華的研究生院的教授很重要,畢竟是最接近於世界名校的學校回,還是挺有答水平的.一般學校的導師只是掛名.而清華北大的教授個個都有水平.每人都是本專業領域里全國的領頭人.為什麼他們是專業領頭人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研究項目,新穎不與前人重復.所以最重的是導師,你要仔細研究導師的研究課題和特長.
另外,自從50年代那次瘋狂的學科調整之後,清華成獨腿巨人.文科遠不如北大,時至今日元氣還沒恢復(盡管清華的人文學院已經算是全國領先的了).你看清華所有的人文學科都集中在一個人文學院里,而理科那麼學院.所以如果特別自信的話,我建議還是考慮北大或社科院或復旦(好像聽說復旦強於西方哲學,未求證).
補充回答:沒有這么問的"北大和清華的哲學有什麼區別"這問題讓人哭笑不得.正確的問法應該是"北大的哲學系導師都有誰?他們的研究方向都是什麼?清華的呢?"如果你是要這么問,我瞅空找北大和清華的網站去給你找,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找
6. 北大哲學系考研怎麼做才有可能考上
北大哲學系考試和來招生內容源
中哲初試考四門,依次為政治、英語、西方哲學史一和中國哲學史。其中其中西
方哲學史一不考現代部分,中哲包括近現代部分,但只是偶爾考。專業課題型比較固定,一般是名詞解釋、簡答和分析。有時沒有簡答,中哲以前有文言翻譯。復試分兩部分,一是北大全校統一的英語聽力考試,而是哲學系老師的復試。其中中哲的復試只有面試,且不涉及西哲和英語。
近兩年,中哲計劃招生均為6人,推免均為4人。其中,2011年統招報考131人,3人復試,錄取2人。
二、參考書目
1. 政治①、教育部紅皮書(大綱及大綱解析)②、任汝芬系列一至四
2. 英語①、考研單詞(俞敏洪編) ②、真題解析(新東方版)③、考研作文(王江濤編)
3. 西方哲學史①、《西方哲學史》第二版,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②、《西方哲學史》第二版,張志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③、《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西方哲學教研室編,商務印書
4. 中國哲學①、《中國哲學史》第二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②、《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③、《宋明理學》陳來著④、《中國哲學大辭典》方克立主編
7. 考北大的哲學碩士需要什麼條件
北大哲學系研究生要考科目包括
1、西方哲學史包括現代部分
2、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專歷史和原屬理部分
3、中國哲學
4、010103 外國哲學
5、010104 邏輯學
6、010105 倫理學
7、010106 美學
8、010107 宗教學
9、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10、071200 科學技術史
8. 怎樣才能考上北大中國哲學研究生
北大哲學系考抄試和招生內容
中哲初試考四門,依次為政治、英語、西方哲學史一和中國哲學史。其中其中西
方哲學史一不考現代部分,中哲包括近現代部分,但只是偶爾考。專業課題型比較固定,一般是名詞解釋、簡答和分析。有時沒有簡答,中哲以前有文言翻譯。復試分兩部分,一是北大全校統一的英語聽力考試,而是哲學系老師的復試。其中中哲的復試只有面試,且不涉及西哲和英語。
近兩年,中哲計劃招生均為6人,推免均為4人。其中,2011年統招報考131人,3人復試,錄取2人。
二、參考書目
1. 政治①、教育部紅皮書(大綱及大綱解析)②、任汝芬系列一至四
2. 英語①、考研單詞(俞敏洪編) ②、真題解析(新東方版)③、考研作文(王江濤編)
3. 西方哲學史①、《西方哲學史》第二版,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②、《西方哲學史》第二版,張志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③、《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西方哲學教研室編,商務印書
4. 中國哲學①、《中國哲學史》第二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②、《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③、《宋明理學》陳來著④、《中國哲學大辭典》方克立主編
9. 北大哲學研究生
10. 上北大哲學系的研究生的嗎
北大哲學系考試和招生內容
中哲初試考四門,依次為政治、英語、西方哲學史一和中回國哲學史。答其中其中西
方哲學史一不考現代部分,中哲包括近現代部分,但只是偶爾考。專業課題型比較固定,一般是名詞解釋、簡答和分析。有時沒有簡答,中哲以前有文言翻譯。復試分兩部分,一是北大全校統一的英語聽力考試,而是哲學系老師的復試。其中中哲的復試只有面試,且不涉及西哲和英語。
近兩年,中哲計劃招生均為6人,推免均為4人。其中,2011年統招報考131人,3人復試,錄取2人。
二、參考書目
1. 政治①、教育部紅皮書(大綱及大綱解析)②、任汝芬系列一至四
2. 英語①、考研單詞(俞敏洪編) ②、真題解析(新東方版)③、考研作文(王江濤編)
3. 西方哲學史①、《西方哲學史》第二版,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②、《西方哲學史》第二版,張志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③、《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西方哲學教研室編,商務印書
4. 中國哲學①、《中國哲學史》第二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②、《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③、《宋明理學》陳來著④、《中國哲學大辭典》方克立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