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與大學生交流

與大學生交流

發布時間: 2021-02-11 05:56:18

1. 如何與大學生溝通性問題

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八大誘因 最近,大學生出問題的報道頻頻見諸各類媒體,用硫酸傷黑熊,用微波爐烤小狗,因被勸退學自感無法面對家人便殺死自己的奶奶和父親……人們不禁要問:大學生究竟怎麼了?導致這些事件的原因究竟何在? 其實,目前我國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是比較多的。由於人們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解與偏差,以為只有表現出明顯的精神症狀才算是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學生一些心理異常的早期表現。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他們的精神行為陽性檢出率約為16%,心理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學生約佔50%左右。就目前的現狀看,大學生的精神問題主要表現在自閉、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調適和解決。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並且人數越來越呈上升趨勢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八大誘因。 一、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裡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訴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導致大學生交際困難有以下幾個原因:目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對其教育不當造成了一些負面效果,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由於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之後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由於交際困難,一方面導致大學生產生自閉偏執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因無傾述對象,有問題的學生更會加重心理壓力,還易導致心理疾病。溫州市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目前交際困難已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 二、對網路產生過於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路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願與人面對面交往。這樣久而久之,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於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其次,迷戀網路還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性,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舉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亂語、行為怪異。 三、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 大學新生都有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每年剛入學的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導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現實中的大學與他們心目中的大學不統一,由此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新生作為大學中普通的一員,與其以前在中學里作為佼佼者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 大學新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還會因長期不適應而退學。所以,應該特別注重對大學新生入學後的心理調適,幫助他們度過心理失衡期,成功地進行角色轉換。 四、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於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目前,我國高校在校生中約有20%是貧困生,而這其中5—7%是特困生。他們中有些人虛榮心太強,經不起貧困帶來的精神壓力,總覺得窮是沒面子的事,不敢面對貧困,與同學相處敏感而自卑,採取逃避、自閉的做法,有的同學甚至發展成自閉症、抑鬱症而不得不退學。 五、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男生因對遺精產生誤解而緊張,對手淫認識有偏差而產生犯罪感;女生在月經前後精神緊張,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范的沖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戀愛失敗往往導致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六、對獨生子女教育不當造成的後遺症 七、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八、就業壓力

2. 與大學生交流

1,傾聽大學生們對未來就業公司有什麼期望。
2,介紹公司優勢和特點。專能滿足大學生哪些期屬望
3,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給學生們看到發展的機會。
總結,其實在校生很多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從小就作培養對象很容易。關鍵是培養成人才後能否留住,這是要靠公司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的。既然是交流和宣傳,主要就是了解對方要什麼,提出自己能給什麼,如果一些東西暫時不能滿足對方,但未來能夠滿足,那就給對方看到希望。如果一些要求根本是不著邊際,那就選擇盡量迴避。

3. 與大學生談如何與人相處

大學生由於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和生活經驗,往往會產生以下煩惱:可以歸結為兩類煩惱,一類為顯性煩惱,這類煩惱看得見,摸得著,容易發現,通常表現為兩種類型,一種被群體孤立,群體既可以是來源於室友,也有可能是來源班級大多數同學;另一種是矛盾激化而導致的漫罵,甚至是大打出手。另外一類為隱性煩惱,這類煩惱不易覺察,或者感覺不適但是卻發現不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這類煩惱又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覺察到別人用異樣的眼光,陰陽怪氣的語言冷嘲熱諷而感到的不適;一種是感覺背後有人說閑話,但又找不出源頭,即使知道有人說出閑話又不知道如何合理應對的煩惱;最後一種就是冷漠僵化型。
這些煩惱大多來自自身的原因,如說話方式是否注意和行為方式是否得體,以及考慮問題是否全面等等。我系曾有06級一餘姓同學,在寢室生活期間,一天晚上褲子被偷,第二天她就不假思索懷疑對面寢室的人偷了,於是敲開對方寢室說了這么一句話:「你們寢室有誰偷了我的褲子」, 不難明白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小偷在你們寢室,你們中必定有一個人偷了我的褲子。就這一句話激怒了對面全寢室的人,這時從裡面沖出來一胖胖女孩和她撕扯在一起……一句話說得人跳,一句話說得人笑,這都是有現實的依據。也有一些來自非人為的客觀因素,一些人際關系問題是在接觸磨合期間的常見產物,有的是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如大一初期,來自不同地方、形成不同的語言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生活在一起,產生一些不適也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的不適在後階段都能得到很好的調整。同學們經常會說的「他就是這樣子」,這就是一種適應的心理表現形式。
大學生學好如何與人想處,應該把握以下與人相處的原則。1、尊重他人,無論是與老師相處,還是與同學、朋友、戀人等相處都應該把尊重放在第一位。我們既要尊重比我們優秀的同學,也要尊重比我們暫時弱的同學,尊重不僅體現在言行上,而且也應落實在具體事項上。我們不要去有色眼鏡去看待不同的人,更不應該冷嘲熱諷,惡語相向,還不應該忽視傾聽、禮儀等所表達的尊重的含義。2、學會換位思考。大學生在面臨人際關系往往會從自我角度去思考問題,經常會說「他怎麼可以這樣」,而適當進行換位思考,不僅可以舒緩郁悶的情緒,而且有助於問題的輕松解決。3、主動溝通。大學生大多數人際關系的問題大部分是不願意溝通而導致的,由於不去溝通而產生的誤解,埋怨情緒,使關系變得一觸即發,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瞬間使矛盾激化。前段時間2010級有一名學生被同學無意鎖在寢室,他不僅將鎖他的室友的被子等東西掀翻在地,還將飲水機砸壞。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但由於平時大家平時缺少溝通,相處不夠融洽,形成隔閡,而將誤會擴大,引發矛盾。事後大家坐下來好好溝通發現原來不是想像的那樣,才發現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4、學會留有餘地。寬容他人並不是遷就他人,我們總是希望在懲罰他人行為和保護他人自尊心中尋找平衡點,這一點當然是不容易的,它是與人相處藝術中的至高點,也是優秀人物和偉大人物的特質。
當然針對不同個性的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還應因人而異的。性格比較孤僻沉默的同學與其相處更加需要尊重和溝通,這些同學往往受到不尊重不輕易表達,埋藏在心底,由於性格原因不太願意和別人交流,往往容易忽視溝通;而個性開朗的同學,往往容易忽視尊重,因此在與其相處也應該把握底線,把握不好會在不輕易間傷害對方;最後一種就是性格雙面型的同學,既有安靜的一面,也有活潑的一面,與這種相處,就應該把握以上相處法則,當然應在日常的事情方面靈活應對。
?通常在面對人際關系出現的問題時,可以嘗試採取以下步驟進行應對:首先要自我調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學會傾訴,或者參與一些體育活動,這些都是可以緩解不好情緒的有效方式。其次要查找原因,找到問題的症結,既要做自我分析,也要換位思考,再對事情前後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同時可尋找幫助,班主任、輔導員是首要的人選,學院的心理健康老師都可以幫助自己查找問題,提供經驗指導。再次要對人際關系出現的問題最終化解充滿信心,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有些矛盾可能在大學期間都沒辦法得到解決,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隨著人的閱歷的增加,心智的逐漸成熟,先前的問題在若干年後,或者幾十年後都變成了不是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注意你的言行,珍惜你身邊的人,共同創造一個有益於你我他的和諧人際環境。

4. 大學生必備,如何與人溝通交流

大學生人際交往抄的原則
大學生有襲著獨特的人際交往的原因和方式,如同其他事物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活,需要交往,需要溝通。那麼如何打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局面,使其在人際交往中不四處碰壁,應該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平等尊重原則。尊重彼此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梁。交往中,雙方在人格上和主體資格上都是平等的,古人雲「欲人之愛已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第二, 真誠寬容原則。古人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誠寬容是大學生交往的根本,是建立友誼的基礎。朋友之間,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要謙讓大度、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

5. 大學生如何正確與人交流

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形成健康版心理的重要源泉。權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在80年以後出生的,由於受到社會、學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存在明顯的人際交往困難,
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校園問題,偶爾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6. 怎麼與大學生交流

方法很多,年輕的 一般女同志 需要 浪漫,誠實,金錢,
男的 需要金錢,漂亮的女人,

7. 與大學生交流的感受作文450-500

社交禮儀是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它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是社會時代的需要,是一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社交禮儀。
作為一個剛剛學習過社交禮儀的大學生,我覺得受益匪淺。社交禮儀使我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作為一名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現在的大學生都遠離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別人處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已經不存在.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適應大學生活環境的需要,是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們成功走上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
所以,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我掌握交際技巧,積累交流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我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因此我們之間建立真摯深厚的友情.
事實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煩惱,宣洩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即使產生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我感覺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我們用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去順利地開啟交際活動的大門,讓我們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我自己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總之,學習社交禮儀知識使我受益匪淺.
以上是以個人角度來看的。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較大的企業,對於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與其他企業合作成功的關鍵,所以學習社交禮儀,不僅是時代潮流,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需要。
縱觀當今社會,社交禮儀無所不在,因為其對我們真的是很重要,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8. 大學生如何學會溝通

很多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都是交流溝通出了問題。在校園里,我們需要和同學交流溝,獲得更多友誼;還需要跟老師交流主動得到更多學習資源;偶爾還需要走進社會,兼職實習,又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觸的人多了,牽扯的事兒多了,我們原有的經驗技巧慢慢就不夠用了,與不同的人交流溝通時難免出現問題,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其實,很多大道理我們都懂,很多技巧也經常看,交流溝通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跟很多東西都一樣,只要基本的東西能堅持住,適合自己交流溝通方式自然就能找到!

【1】---耐心聆聽,切忌「速聽快判」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請先提醒自己穩定好情緒,臉上帶好微笑,拿出自己最大的耐心,安靜地聽別人把事情先講完!因為,充分的聆聽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只有你能認真地聽,才能仔細地想,才能從事情的表面,明白別人真正想表達的東西,才能知道他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他。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地做出自己的判斷,張嘴之前,再問一下自己,「我聽清了嗎?別人說的是這個意思嗎?是什麼原因讓他有這樣的想法或做法呢?大學生本來經驗就欠缺,在與別人交流溝通時,一定不要輕率表態,我們就是要在不斷地傾聽和觀察過程中,察言觀色,梳理經驗,這樣才能讓自己在交流溝通中做出最好的表達。

【2】---換位思考,切忌自說自話

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看問題、理解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如果我們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對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沒有任何的尊重,想讓更多的人認可你,很難!對別人的表達,我們最好抱著存在即有道理的想法去對待,都要讓自己明白,它的背後肯定有別人的理由。我們如果過於自以為是,就不會明白,自己的好不好,對不對,跟別人的想法在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一回事兒。請試著理解一下別人,就是平時我們經常說的「換位思考」,不要讓自己一個人滔滔不絕,靜下來心聽聽別人的想法,不但能讓自己有個好人緣,還能開闊自己的思路,增加自己的眼界。這樣一勞多得的好事兒,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3】---交流要平等,切忌高低貴賤

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份背景各有不同,貧富有別、父母有異。但是,我們現在在一個共同的起點,今天你眼中的吊絲,很可能四年畢業後成了大神,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什麼樣的神話不可能誕生?所以,在大學里,我們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跟別人交流溝通,貧賤不移、富貴不淫,跟所有人在心態上站在同一個起點,大家平等相處。不要處處擺出高姿態,也不用見人都去彎下腰,自信自愛自尊,是交流溝通的最大技巧!

【4】---眼光放遠,切忌亂貼標簽

在大學里,切忌用定勢的眼光去跟別人交流溝通,更不要過於在意眼前的利益。把眼光放遠點兒,多想想自己的將來,多為自己的個人發展做些准備。在校園里,跟周圍的人打交道時,不要早早的給別人下定語,輕易地給別人貼標簽。比如,這個同學」沒出息「,那個室友」小氣鬼」,這個老師「妻管嚴」,這個「傻大個」。如果你經常這樣做,請趕快停止,誰都不是不會改變,更可況在大學的四年本身就是每一個的快速轉折點,所以不要用自己的「鼠目寸光」去輕易地判斷別人,而是要學會珍惜每一個人,將來你會感謝你自己的做法。

【5】---交流靠行動,切忌光說不做

不管在什麼場合,不管是哪個階段,不管是誰,基本上都會比較欣賞行動派,而會失去對誇誇其談的人的信任。嘴上說的好,可能會迷惑別人一時,卻會失去別人一世。說得再好,不如你實際的做出一點樣子。行動就代表著誠意,光用嘴說就是耍流氓。所以,在校園里,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請把好想法和承諾的言語,趕快執行起來,說到做到才是好同志!

大學生的溝通,是大學問,也是小事情。你怎麼樣與別人交流溝通,完全表現出了你們之間有多深的感情,只要能讓自己有足夠的耐心、平等、同理心,並且能說到做到,相信會有更多人接受你、喜歡你,你的機會自然就會更多。

9. 與大學生交流心得

thyfjfgjghjghjhgjghj

10. 大學生溝通與交流

這個去網上參考很多的,修改下加上自己的見解就行了, 我畢業的時候導師和我說除非你才華橫溢,學得精,要不天下文章一大抄,真理

熱點內容
蘭州大學歷史吳教授 發布:2025-08-22 04:15:08 瀏覽:887
大學生被賣大山後電影 發布:2025-08-22 04:14:58 瀏覽:312
南通大學放假時間 發布:2025-08-22 04:10:24 瀏覽:494
南開大學2012數學學院研究生名單 發布:2025-08-22 04:09:04 瀏覽:938
2014美國東北大學學生評價 發布:2025-08-22 04:08:14 瀏覽:661
清華大學國學客座教授名單 發布:2025-08-22 04:08:10 瀏覽:506
約研究生導師見面發消息模板 發布:2025-08-22 03:54:23 瀏覽:832
大學生康復專業的論文 發布:2025-08-22 03:51:32 瀏覽:37
鄭州大學年輕女教授 發布:2025-08-22 03:50:12 瀏覽:905
紐約大學寒假時間 發布:2025-08-22 03:44:39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