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騙
1. 大學生被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大學生上當受騙的原因是什麼
(1)思想單純,防範意識較差。大學生從小到大一直在學校里讀書,社會生活經驗少,思想單純,分辨是非能力較差。有的學生感情用事,見到自稱是「落難者」就想「慷慨解囊」,結果疏於防範,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2)貪小便宜,急功近利。貪心是受騙者最大的心理缺點。很多詐騙分子之所以屢屢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們的貪心等非分之想。一些同學往往為詐騙分子所開的「好處」、「利益」所吸引,不加深入分析,不作調查研究,自認為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結果卻「雞飛蛋打」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3)有求於人,輕率行事。每個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之事,能否如願要看是何事,對象是誰。如果不辨青紅皂白,為達目的而輕率交友,弄不好會上當受騙。據調查,當前大學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態是:想經商助學而缺乏經商實際經驗;急於成名愛慕虛榮而無意戒備;想謀到理想工作而到處「尋找門路」等等。
大學生安全 防盜、防騙、防搶劫系列之一
在當今的大學校園,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事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
當今的大學生大多是從學校走進學校,進入大學後吃住在學校,每天過著宿舍—食堂—教室(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多數學生喜歡結交朋友,但一些同學防範意識差,警惕性不高,從而導致上當受騙。
(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辨別能力
在大學校園里,每個學生都可能遇到一些來訪的老鄉、熟人、同學,或同學的同學、老鄉的老鄉、朋友的朋友之類的人。然而,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許多學生又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在不辨真偽的情況下寧可信其有而不信其無,而且有些學生常常把他人來訪看做是自己的一種榮耀,這就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三)疏於防範是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
據資料顯示,在校大學生被騙取錢物,絕大多數是疏於防範。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特別是新生)熱情奔放,性格直率,經歷的事情很少,沒有處事經驗,防範能力也比較差,大多數人被騙後方知後悔莫及。
(四)求人辦事,成事心切,從而導致上當受騙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難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學生涉世不深,有時為了辦事而輕率交友行事,不分青紅皂白,弄不好就要被騙。據了解,當前大學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態一般為:急於求成,愛慕虛榮而無戒備之心;想經商助學而缺乏資金和經驗;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而又沒有門路;不經過自己勞動而想搖身一變為富翁等等;這些都是導致上當受騙的誘發心理因素。
[典型案例1] 2003年3月,一男同學王某報案稱:在校門附近遇到兩個年齡在20歲左右的女子,他們主動與該同學搭話,自稱是南京醫科大學的學生,因為與家裡發生矛盾而出走長春,錢已經用完,得到王某的同情後,便向王某借IC卡假意往家裡打電話,並讓王某接聽,對方證實了該情況,得到王某信任後,以吃住急需用錢為由,向王某錯錢或儲蓄卡,稱家裡會將錢匯還到該卡上,並給王某留下一個假電話,從而騙得王某人民幣1000元。當第二天王某用留的假電話與其聯系時,方知受騙。接到報案後,保衛部門立即布控,幾日後將欲再次作案的上述兩名詐騙團伙的成員姜某及其弟弟抓獲。
[典型案例2] 某校一個女同學在宿舍里接待了一個「過去廠里師傅同事的姑娘」的陌生人,此人一口一個「師妹」,聲稱是特意前來「看望一下的」。這個女同學出於對昔日師傅的信賴,根本沒有細問,就留陌生人住下。殊不知這個陌生人正是一個女騙子。趁同學們上課時,將該生寢室洗劫一番,盜走毛衣、大衣和數百元現金。
[典型案例3] 某校學生宿舍住有六個剛入學的學生,六個人在互作自我介紹之後將各自姓名、籍貫都張貼在門上,不想卻引發一樁「同鄉詐騙案」。一天中午,一個20來歲的人前來,直呼室內一個山東籍學生陳某的名字,自稱是本校三年級同專業的學生,也是山東人氏,陳某以為異地遇見老鄉,十分高興,同室其他人也為之慶幸。略事寒喧,來人提出因住院需借一點錢,並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陳某一聽慷慨應諾、隨即掏出200元。該人激動地表示「真是人不親土親,如不嫌棄願交個朋友」,說罷,立下借據。事後,陳某找遍校園,也找不到這個「老鄉」。一年後那個主動上門認老鄉的傢伙被公安機關抓獲後才知道是個專門詐騙的流竄分子。
[典型案例4] 某校應屆畢業生董某,為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又缺少門路,四處奔波。經過託人再託人,結識了一位自稱與理想單位領導的兒子是好朋友的胡某。胡某聲稱只要交上800元介紹費,保證沒有問題。董某寫信向父母要來800元介紹費交給胡某。胡某錢一到手就再也沒了蹤影。
[案例解析5] 作為在校大學生,大多數人都喜歡交朋好友。誠然,多個朋友多條路,但是,交朋友切不可一味跟著感覺走,交朋友既要熱情誠懇,又要謹慎有餘,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忌感情戰勝理智。遇到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以上四個案例所提到的上當受騙的大學生
2. 大學生上當受騙有哪幾種形式
、求職--這個目前來是大學生上當受騙源最多的。被騙錢交押金、拿不到工資
白打工等。以招聘為名從事色情行業活動、以招聘培訓模特為名從事黃的。還有就是被騙從事傳銷的也比較多。-------建議你以此為主。
2、個人感情類-主要是女生多些,別騙感情、失身、失錢等,被大款包養、拋棄的,這類新聞相信你也看到了吧,在每個大學有的,你只需看看女生樓下每晚的高級車就知道了。---------涉及個人隱私不好調查。
3、日常生活類的:買到假貨-手機、電腦、假冒的名牌產品等等居多,一時個人不知道被騙,一是明知是假貨出於虛榮心而買。
還有被騙子以捐錢、求幫助類別騙的,好心被騙的。贊同8| 評論
3. 大學生被詐騙的例子
高校內詐騙案例的常見類型及例子
1、電話、簡訊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發簡訊說你的銀行卡有欠費,或者中獎,生病等信息,如有疑問請咨詢什麼什麼的電話。當你撥打對方留下的電話,你將一步一步被對方誘導或威脅進入圈套,直至你將自己各個銀行卡上的資金轉到他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上為止。
2、傳銷。傳銷組織經常打著工作的名義,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活躍群體。被傳銷組織利用互聯網平台信息審核不嚴等漏洞精準「設鉤」,在求職、交友、徵婚等平台發布虛假信息,大學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3、校園貸和網路刷單被騙。「校園貸」實際就是翻版的「高利貸」,通過簡單的手續誘騙學生上當。不法分子經常向學生推銷「校園貸」業務。與官方政策允許的幫助貧困學生助學貸款完全是兩回事。
4、以「遇困」老鄉的身份詐騙。詐騙分子通過某種途徑獲知被害人籍貫在何處,以家鄉話套近乎,吹噓自己的社會關系,以後幫忙等為誘餌,騙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錢物,之後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學生的名義詐騙。詐騙分子往往謊稱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學生,並出示假的學生證、身份證、介紹信等,在外搞社會調查被盜錢包或錢用光要求借用電話卡使用一下進行試探,步步深入,一旦覺得行騙對象可能上鉤即提出要求幫助、借錢返校。
6、以談戀愛的名義進行詐騙。詐騙分子所選擇的對象多為女學生,他們稱自己是某學校的學生,同女學生接近,吹噓自己來自某沿海發達城市,家境優越,取得女生好感後,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幫助購物,進而稱急用不斷提出借錢,有的詐騙分子不僅騙財而且騙色,嚴重傷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購低價物品為借口詐騙。詐騙分子尋找機會與人接近,謊稱「有關系」,「有路子」可以買到價格較低的手機、電腦等物,使受害人將錢交給他代購,騙取他人財物。
8、利用介紹勤工助學詐騙。這是這年來針對較多學生的、常見的詐騙方式。詐騙分子往往在鄰近學校周邊地區。設立職業中介場所(有的是個體職介所與所謂的用人單位聯合詐騙學生中介費、押金等),將求職的學生介紹到騙子自行設立的所謂「用人單位」勤工助學,「用人單位」假意錄用,要求學生交納一定的「建檔費」、「工作卡工本費」、「保證金」、「押金」等,「就業單位」多分配給較多繁重的推銷市場、調查任務,之後以工作不達要求為由拒付工資或以「保證金」抵消處罰等,「用人單位」臨時租用幾間房為「公司」,一旦敗露,即作鳥獸散。
9、借口幫助落實工作單位詐騙。詐騙分子利用學生畢業分配落實工作單位難,吹噓自己有關系,可以幫助落實工作單位,騙取學生及家屬的介紹費、幫忙費。
4. 大學生被騙了幾百塊錢該怎麼辦
我個人認為:第一、被騙了幾百塊錢,您可以報警。如果您能提供證據,可能回追回版您的財產損權失;如果您不能提供證據,未必能追回您的損失。第二、被騙了幾百塊錢,還應該辦的就是,努力吸取教訓。一是付出幾百元的代價,能讓自己以後遇事謹慎、避免更大的損失,也是值得的。二是不要因為這次被騙幾百元,就讓自己的心理留下陰影,以後要謹慎,但是不要讓自己的陽關心態變得冷淡,生活中的好人多,您還應該堅守內心對社會上其他(她)人的起碼的信任和寬容。第三、綜上,我的答復是:被騙了幾百元,一是可以報警;二是要吸取教訓,以後遇事謹慎;三是不要因被騙影響正確的陽光心態。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5. 大學生被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當今的大學生大多是從學校走進學校,進入大學後吃住在學校,每天過著宿舍—食堂—教室(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多數學生喜歡結交朋友,但一些同學防範意識差,警惕性不高,從而導致上當受騙。
(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辨別能力。在大學校園里,每個學生都可能遇到一些來訪的老鄉、熟人、同學,或同學的同學、老鄉的老鄉、朋友的朋友之類的人。然而,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許多學生又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在不辨真偽的情況下寧可信其有而不信其無,而且有些學生常常把他人來訪看做是自己的一種榮耀,這就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三)疏於防範是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據資料顯示,在校大學生被騙取錢物,絕大多數是疏於防範。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特別是新生)熱情奔放,性格直率,經歷的事情很少,沒有處事經驗,防範能力也比較差,大多數人被騙後方知後悔莫及。
(5)大學生被騙擴展閱讀:
預防措施
要有反詐騙意識。俗話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當然,「防人」並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關鍵是要有這種意識,社會環境千變萬化,青年大學生必須盡快適應環境,學會自我保護。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防範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範知識,對於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在提倡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同時,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對於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隨意輕信和盲目隨從,遇人遇事,應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為對方說了什麼好話,許諾了什麼好處就輕信、盲從。
要懂得調查和思考,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反應。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謀求擇業和出國;發現可疑人員要及時報告,上當受騙後更要及時報案、大膽揭發,使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不要感情用事。詐騙分子的最終目的是騙取錢財,並且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騙走。
因此,對於表面講「感情、哥們兒義氣」的詐騙分子(特別是遭受不幸的「落難者」、新認識的「朋友」、「老鄉」),若對你提出錢財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著感覺走」而缺乏理智,要學會「聽、觀、辨」,即聽其言、觀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問題。
最好能對比一下在常理下應做出的反應,如認為對方的錢財要求不合實際或超乎常理時,應及時向老師或保衛部門反映,以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6. 大學生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大學生因為思想單純。剛剛從未成年人進入成年階段心裡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是很多違法犯罪分子選擇的作案目標。所以大學生必須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防止上當受騙。尤其是近年來,不斷涌現出多種新型的詐騙手段,犯罪分子通常會經過巧妙的偽裝。
大學生離開校園時,無論是外出購物還是遊玩,一定不要分心。要遠離陌生人。平時也不要貪圖一些蠅頭小利。大學生需要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能虛榮心太強。同時一定要慎重交友。自覺遵守好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7. 大學生為什麼會被騙
大學生說白了就是高中生剛剛畢業,因為大學還是屬於在校園,沒有經過社會,一般的閱歷不是很高,所以很容易被忽悠,這個是很正常的,因為學歷代表的是成績,成績不代表一個人的精神的閱歷。
8. 大學生被騙怎麼辦
參與賭博是違法的。你說是被騙去賭博的。不可能有人逼你去賭博。你去了可以不參加啊!
9. 現在的大學生上當受騙
如果不辨青紅皂白,為達目的而輕率交友,弄不好會上當受騙。據調查,當前大學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態是:想經商助學而缺乏經商實際經驗;急於成名愛慕虛榮而無意戒備;想謀到理想工作而到處「尋找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