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的心理

大學生的心理

發布時間: 2021-02-11 13:04:22

1.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每年都有許多大學生會得抑鬱症,不少學生還會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2. 大學生心理現狀

大多數大學生的心理現狀無非是對生活感到迷茫,不自信,沒有勇氣去干別的事,精力不夠充足。

3. 大學生心理分析

有積極的,比如說認真學習,提前做備考准備,爭取早日考到相關的證書;專
有整天郁悶的,屬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渺茫,上一點課就不情願,沒有興趣;
有感到無聊的,整天都想著上網,打電話吹牛,但是還是覺得心裡無聊;
有安於現狀的,上課就上課,不去了解一些知識,做完事情就算了;
有很多的學生都想找兼職做,但是很少付出行動,只是空想,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兼職可做;
有大多數學生都想在校談戀愛,有一部分在戀愛中,有一部分是單身,還有一部分處於失戀狀態,他們的心理是很復雜的。

4. 大學生心理問題

首先你要學會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做人自信一點,與同學關系搞好,不必因自己窮等而淹沒自己,可以半工半讀,一來解決你的生活費,二可以增長你的社會經歷!相信自己~你能行!

5. 淺析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1、年齡特點。我國大學生多數處於青年中期(18-24歲)這一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個體的生理發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備了成年人的體格及種種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對大學生而言,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說: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關鍵期。

人的成熟,應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是身體的長成。以個體生理成熟為標志,尤其是以性成熟為重要指標。大學生一般都已具備這種條件。

第二是心理發展完善。即形成了完善的自我概念,形成了穩定的個性。

第三是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以人的社會成熟為標志,即個體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角色及所擔負的社會責任有正確的認識。

在這三個條件中,生理成熟是心理成熟的物質基礎和依據,社會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條件。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取決於個體的社會實踐活動。由於大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長,與社會生活有著某種程度的隔離。他們身在校園,對真正的社會生活並沒有直接的、深刻的了解,他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比較表面和膚淺。因而,大學生的社會成熟期較長,在整個大學時代,他們都要為這種社會成熟的完成而付出努力。

2、自我概念的增強與認知能力發展的不協調。自我概念是指人對自身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系的各種體驗。它是認識、情感、意志的綜合體,是人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自我概念從童年期就開始產生並逐步發展,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意識發展最快的時期,它使人心理的各個方面都發生著深刻而廣泛的變化;它使一個人能反省自身,有明確的自我存在感,從而以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周圍世界;它使人的心理內容得到極大的擴展和豐富。
自我概念的發展不僅與年齡有關,而且與人的知識水平有關。一個人的文化素質越高,其自我意識就可能越強。從這兩點來看,大學時期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所具備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他們不再像中學生那樣眼光向外,對外界的事物感興趣,急於去了解世界,把握外部環境,急於顯示自己的獨立,想做環境的主人;而是眼光向內,注重對自己進行體察和分析,把自我分化為主體的我和客體的我,以及理想的我和現實的我。注意內省,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內心世界,力圖理解自己情感、心理變化,自覺地從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設計自我的模式。大學校園這種特殊的環境,又是十分強調獨立、注重自我確立的地方,許多大學生在較大的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一種寬松自由的氛圍;同時,由於大學生所處的獨特的社會層次及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他們對社會上的事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們看問題的視野可能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和心願。一方面,他們關心社會發展,這種關心是拋開切身利益,以大視角來進行的,注重的是整個社會的提高與進步。他們熱衷參與社會,對社會輿論願意獨立思考。然而,另一方面,由於生活閱歷有限,與社會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能力不強,使他們在談論、評價、思考社會問題時,往往帶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實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還不能深刻、准確、全面地認識問題。這種不足與他們極強的自我概念不相協調,這種不協調可能會一直困擾著他們。

3、概念豐富而不穩定。大學生是一群正在成長的青年,是一個極其敏感的群體,其內心體驗極其細膩微妙。他們對與自身有關的事物往往體察得細致入微。隨著文化層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間的擴大,他們的思維空間急劇延伸,必然導致其情感越來越豐富和深刻。

由於大學生心理內部的需要結構發生變化,大學生的追求有其獨特性,而他們的價值觀念尚不穩定,時常處於波動、迷惘、抉擇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後於生理成熟,因而大學生的情感是不穩定的,情緒變化起伏大,易受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心境變化快。學業、生活、人際關系等等變化會引起情緒的波動,容易偏激、沖動,情緒沖突也較多。

4、性意識的發展。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期,生理發育已基本完成,所以性意識的明朗化與進一步發展都是正常的。又由於大學校園是年輕人的世界,每個大學生都有充分的機會與同齡的異性接觸,因而意識的發展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戀愛問題是大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一方面,性意識的發展帶來強烈的按照性別特徵來塑造個性和形象的精神嚮往,每個大學生都會在心裡產生一種願望,即:成為什麼樣的男子或女子;另一方面,性意識的發展也帶來了對異性的傾慕與追求,這是每一個青春萌動的大學生都會遇到的問題。而這種願望,會與大學生還不善於處理異性之間的關系,或者他們的經濟地位與心理成熟度還不足以應付這種問題相矛盾,從而帶來種種不安和煩惱。

5、智力發展達到高峰。大學生一般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通過專業訓練、系統學習,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其智力層次含有較多的社會性和理論色彩,這一顯著特點,使大學生心理活動的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

6、社會需求迫切。為了接受系統嚴格的專業訓練,大學生在校園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齡人長,這使他們與社會有一定距離。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渴望加入社會的願望更為迫切。在校園里,他們關注著社會,評判著各種社會現象,並希望自己加入進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各種令人不滿意的現象,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於社會,體現自己的力量,實現自身的價值。這種迫切的社會需求與大學生正在形成的價值觀相互作用,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的重要心理依據。這一心理特點,支配、指導著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對大學時代的生活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

6.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人際關系的困擾、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經濟的負擔。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

大學生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於中學時學生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當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像,進而懷念起過去的中學生活。而且一部分學生發覺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里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到相對自立的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搜狗問問

2、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

大學生性發育已經成熟,戀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大學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夠且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多學生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還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地處理好異性之間的交往和雙方的感情問題,出現愛困惑、性困惑,少數學生還出現異常行為,有的因理解的戀愛觀與現實的具體問題發生矛盾和沖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搜狗問問

3、人際關系的困擾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學生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普遍較弱。進入大學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成為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每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不同、個性特徵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閉鎖、羞怯、敏感和沖動,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困難,從而產生困惑、焦慮等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人際關系沖突、交往恐怖、溝通不良。

4、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由於大學學習與中學存在很大的不同,課業專業化、難度大、要求高,學習壓力和競爭也相應增大,引起緊張焦慮。

搜狗問問

5、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

高校擴大招生圓了很多青年學子的大學夢,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就業的困難。就業的壓力使很多大學生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找不到理想的方向, 對前途深感迷茫。而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用人單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很多大學生在校時一心只讀書,與社會接觸少,對社會缺乏真正的了解,這些情況導致大學生擇業時出現一些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自卑、恐懼、自傲、懷疑等。

6、經濟的負擔

對於一些從偏遠農村考人城市的大學生們來說,經濟上的負擔遠比其他負擔更為沉重。一些大學生在學期間為了緩解生活壓力,找家教、打短工、做生意維持學業。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大,產生自卑心理、焦慮心理、狹隘心理、文飾心理等。

7. 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來說是好的.他們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標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自身心理發展不成熟,認識問題和自我調節的能力還不強,大學生在面臨環境變化和人際關系時,會感到煩燥焦慮,憂郁苦悶,導致壓抑,緊張,痛苦等不良心理,產生心理問題.我主要分6點來說一下:1, 自我認知障礙 自我認知是自我意識的主要內容.大學生在自我意識完善過程中,有時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出現自我認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認知障礙.① 自傲.自傲是過高估計自己的一種自我認知.自傲者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很強的優越感,處處表現自己,對自身的長處無限誇大,炫耀自己,對他人容易指 和怪罪,挑三撿四,盛氣凌人.好象自己全是優點沒有缺點,別人全是缺點沒優點.② 自卑.自卑是由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體驗.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過分看重自身短處,否定自己的長處或長處沒有足夠的認識,因而常表現出膽怯,畏懼,懷疑,擔心被人嫌棄和拒絕,行為中採取逃避方式.③ 虛榮.虛榮是指追求虛假榮譽的一種心理狀態..2, 情緒障礙: 一個人長期處於消極情緒的狀態下,或處於激烈的情緒狀態下,就會造成情緒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會受到影響,出現很多異常的心理和行為,若不及時採取各種調適措施,就可能引發出嚴重的後果.① 煩惱.煩悶苦惱的事人人都有,失戀,考試不及格,同學關系不和,經濟拮據等都可能成為大學生煩惱的內容.煩惱都是有明確的對象和具體的現實內容的.② 焦慮.焦慮是一個人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後果產生或模糊的威脅出現時的一種不愉快情緒, ③ 抑鬱 抑鬱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表情苦悶,行動遲緩,常感力不從心,思維遲緩,常感力不從心,思維遲鈍,聯想緩慢,因而言語減少,語流緩慢,語音低沉或整日不語.④暴躁 是指容易發火,發怒,過分急躁,"一觸即跳",他人發生矛盾,因一點小事就表現出粗野蠻橫,這種人對外界的容納性相當低,許多人還有很重的"哥們義氣".⑤ 冷漠冷漠表現為對外界的任何刺激都無動於衷,無論是悲,歡,離,合,愛,憎都漠然視之.冷漠者初期主要認為生活沒有意義,心情平淡,出現抑鬱狀態,隨後發展到強烈的空虛感,內心體驗日益貧乏,不願進行抉擇和競爭,缺乏責任感和成就感.3, 學習障礙:學習是動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現象.有兩類行為①注意力不集中表現有:a容易走神.b易受干擾.c多餘動作增多..d效率低下.②考試焦慮與怯場A, 考試焦慮.B, 考試怯場

8.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答

一、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人際關系的困擾、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經濟的負擔。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

大學生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於中學時學生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當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像,進而懷念起過去的中學生活。而且一部分學生發覺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里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到相對自立的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2、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

大學生性發育已經成熟,戀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大學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夠且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多學生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還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地處理好異性之間的交往和雙方的感情問題,出現愛困惑、性困惑,少數學生還出現異常行為,有的因理解的戀愛觀與現實的具體問題發生矛盾和沖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5、開展心理咨詢與行為指導

高校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心理障礙,防治心理疾病,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心理咨詢人員通過個體心理治理、集體心理治療及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訓練,可以給來訪者提供心理保健知識,幫助他們克服不合理信念,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心,指導學生學會積極的應對方式,找到可行的排憂解難方法,看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6、優化大學生成長的心理氛圍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有多種因素引發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消除或減輕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大大減少大學生的應激源,有利於大學生強大社會支持系統的構建。

7、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人際關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消除抑鬱、焦慮、孤獨等消極情緒的重要手段。大學生要改變社交觀念,要擴大社交范圍,形成立體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多渠道交往,加強交往實踐;要注意交往對象的篩選,注意與良師、益友、等人交往。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剋制忍讓,寬容待人。

8、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大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是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調適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中,培養協作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

9. 大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很多人都以為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再苦也不如高三苦。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上了大學之後,無形間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一下子從被人約束變成無人管束,從家裡來到異鄉,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自然而然內心會有很多復雜的心理活動,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調整過來,很有可能就會演變成心理問題。

很多大學生都面臨著考研或者就業的壓力,因為無論是選擇哪條路,其中的競爭壓力都很大。

熱點內容
2014華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考研 發布:2025-08-22 11:42:39 瀏覽:437
中南大學葯物分析考研 發布:2025-08-22 11:41:43 瀏覽:511
我最尊敬的大學老師 發布:2025-08-22 11:37:22 瀏覽:112
香港大學教授文章 發布:2025-08-22 11:36:48 瀏覽:531
2017江蘇大學復試時間 發布:2025-08-22 11:16:35 瀏覽:525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目錄 發布:2025-08-22 10:57:25 瀏覽:839
河南體育專業大學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8-22 10:44:32 瀏覽:841
大學生社會實踐申請表 發布:2025-08-22 10:43:54 瀏覽:757
女研究生和導師野外偷歡 發布:2025-08-22 10:11:52 瀏覽:223
祝大學老師春節祝福語 發布:2025-08-22 10:11:00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