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秋招
A. 秋招是面向大四應屆畢業生還是也包括已經拿到畢業證的畢業生
春招和秋招雖然都是校招, 但秋招更傾向於社會人員, 春招更傾向於應屆畢業生。所以2016年的秋招面向的主要是已經拿到畢業證的往屆生,也包括一部分的大四應屆實習生。
相關信息:
校園招聘包括高校、中等專業學校舉辦的招聘活動,專業人才招聘機構、人才交流機構或政府舉辦的畢業生招聘活動。
招聘組織(主要是大型企業)舉辦應屆畢業生招聘活動,企業委託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培養,邀請學生到企業實習並選拔留用,企業在學校設立獎學金並在享受者中選拔錄用和校園招聘專業網站。
(1)大學生秋招擴展閱讀:
校招程序
1、調查分析,確定目標學校。如,各校專業設置、學生特點等。
2、前期宣傳(根據實際選擇)如,參與、贊助學校活動等。
3、臨近招聘的准備。
(a)確定具體學校。
(b)准備宣傳材料(宣傳海報、音像材料、宣傳設備等)
(c)確定具體招聘載體。
(d)成立招聘小組並明確分工。
4、進入學校或其它招聘地點。
5、接受報名和簡歷。
6、組織實施招聘考試(如果多個院校統一招聘考試、最好請專業考試服務機構實施)
7、根據考試成績進行篩選,實施面試。
8、根據面試結果進行錄用,簽協議。
關鍵問題
如何篩選出優秀的人才; 如何優化招聘流程、控制招聘成本是用人單位最為關心的問題。
風險警惕
用人單位要注意了解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規定,以免選中後無法招收;一部分大學生在就業中有腳踩兩只船或幾只船的現象,要簽違約責任; 學生往往對走上社會的工作會有不切實際的估計,對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確的評價。
B. 大學生找工作錯過秋招,春招還來得及嗎
你好,這個還得看情況的額,一般都還是有機會的 ,只要你抓住機會就可以,如果專最後實在找不到滿意的,屬建議不要耽誤時間,可以參加一個IT培訓班,Java軟體開發或者UI界面設計,四個月的學習時間,包就業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C. 秋招是什麼意思
秋招:意思是秋天招生。
時間:秋招在9—11月,春招在次年3—4月。
招聘目標:秋招面向下一年畢業生,正式簽三方。而春招更多是在補招,還有部分是實習和面向下一年畢業生。
參與企業:秋招企業規模大、數量多、崗位多、質量好、招聘人數多,而春招參與企業少、崗位少、招聘人數少。
求職人群:求職人數多,競爭激烈,以拿下合適的offer為目標。春招更多是在觀望狀態下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同時包括一部分從考研轉過來的同學。
(3)大學生秋招擴展閱讀:
秋招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真的很重要。
首先,參加秋招是應屆生找到好工作最重要的方式。錯過了秋招和春招,很多公司會告訴你,我們不招應屆生。
其次,秋招的企業數量多,崗位多,質量好,選擇餘地大。
再次,秋招處於大四的第一個學期,可以給後面創造主動。
秋招開始前需要做的准備:成績、證書、能力、經歷。
一些大企業,尤其是外企,對於成績和證書要求會相對較高。相關崗位的實踐能力也是需要提前開始儲備的,大四了再開始確實來不及。實習經歷上有兩次相關崗位的經歷會是一個加分項。
確定自己的求職目標。
求職目標包括城市、行業、公司、崗位四個要素。城市的話,對沒有明確選擇的同學推薦一二線主要城市,當然回家鄉可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行業上,選自己感興趣的1—3個,不要太多。公司方面,評估自己的綜合條件選定幾個到十幾個合適的公司。崗位上,根據能力和職業發展規劃,提前確定1—3個。
D. 校園招聘的秋招和春招有什麼區別
春招和秋招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秋招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一般在春招。
大部分國企和大型企業一般會選擇較早地採取招聘宣講會的形式,提前開始秋季校園招聘,例如四大銀行的招聘等,即是從9月初便開始的。因為他們的篩選條件較為嚴格,招聘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因此秋招便成為了這些企業和公司的第一選擇。
相比之下,春招更利於中小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同時也是作為為大型企業「後補」應屆畢業生的平台,一些大企業在情況不飽和的情況下,將在春招中決定招聘更多的員工。
3,秋招傾向專業性,春招傾向創新性。
從工作崗位方面,由於春秋二季的校招分別受到不同類型企業的關注,從而導致這兩季校園招聘的工作崗位也略有不同。 秋招會重點為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招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專業要求都比較高,所提供的崗位數量也比較豐富。
春招的企業多數具有人才危機意識,優秀的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不是為了補充跳槽人員的空缺,而是對企業後備人才的補充,是企業新鮮血液的補充,是為了培養融入企業文化、具備企業特質、促進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春招會更受更多的中小企業和創新公司的青睞,一般偏向於創新型人才,但是工作崗位數量卻沒有秋季的多。
(4)大學生秋招擴展閱讀:
面試准備
01、充實簡歷
一般來說,我們的簡歷,上面的內容,無非是學習、實習、學生幹部、項目經歷、獲得的獎勵和證書、技能等等。一張簡歷,必定有HR比較留心看的地方。那你說HR一般都看哪裡?
實習經歷是HR最主要看的地方,所以簡歷上有沒有實習經歷和實習經歷有多重要我就不說了。大多數的人,都是簡歷寫不滿要找東西填,而不是多到寫不完。我認為,一份簡歷,實習經歷那塊,要有兩份實習經歷比較好,顯得充實,不會太空洞。所以大三的暑假參加實習,能讓你增加一份實習經歷,充實簡歷。
02、面試時跟HR有話題聊
上面說過,實習經歷是HR主要看的地方,在面試時,HR跟你聊天也會從他關注的地方開始,所以簡歷上有2份實習經歷,能讓你跟HR有話題聊下去,讓他了解你多一點。
03、增加網申通過機會
我說過,網申其實就是在網申的招聘系統填寫一份內容板塊已經規定好的簡歷。實習經歷,就是這份網申簡歷其中一個板塊,而且是必備的、重要的一個板塊。如果你沒有實習經歷,那麼你網申的內容完整度會缺失了10%-20%,這樣子是很難通過網申的。
4確定好求職目標(重點)
到了秋招,各行各業都在招聘,有很多的招聘會、宣講會、網申,而你的時間和精力,只允許你參加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在9月份秋招開始前,沒有確定好求職目標,那你就會很迷茫,那麼多的招聘會、宣講會、企業,你該參加哪些?海投簡歷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因為這樣會分散你時間和精力,到頭來可能一無所獲。
確定好求職目標,具體來說,其實是確定4個要素,即行業、崗位、城市、平台。
E. 秋招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從9月份到10月份公司招聘。
F. 大學生秋招求職面試簡歷指南:面試會問什麼問題
1. 自我介紹
這個不多說了,如果你連這個沒准備好,那你是對自己和應聘公司的不負責。而事實是偏偏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結果balabala下來一輪,等於是給HR催眠,或者是把簡歷念了一遍,HR已經准備讓你走了。其實有些人並不是沒有準備,只是不知道怎麼去sell自己,如果你這個問題還沒有想好,那就等想好了再來吧。
2. 對應聘企業和職位了解
不要求你把企業歷史背下來,也不要求你對職位的理解有多深入,但是起碼你得知道這家企業是做什麼的吧,起碼你得知道這個職位是大概負責什麼東西,需要有什麼能力才能勝任吧。你最起碼在HR問你「你覺得這個職位是做什麼的」或者「你為什麼想要應聘這個職位」的時候,能夠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溝通】
1.表情、語氣等
很多人在面試中沒有什麼面部表情,說話的語調跟蚊子一樣,眼睛老是盯著桌子,試想一下,如果你跟同學聊天,人家是這個樣子的,你還有心思聊下去么?另外還有個極端,就是面部表情太豐富,聲情並茂過了頭了,聲音大到連會議室外面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如果是話劇團招聘演員的那沒問題。
2.言之無物、條理混亂
這個是最明顯的問題。一個問題下來,誇誇其談講得天花亂墜,結果被HR一句「你究竟想說什麼?」打得愣了。舉個最普遍的例子——你覺得為什麼你適合這個職位?
回答:因為我對這份工作是很有興趣的,而且我也相信我能夠做好,我工作很勤奮,也很細心,只要您願意給我一個機會…… 基本上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打斷對方了,如果還是這么不咸不淡地對話,簡直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HR希望聽到很實際的東西,聽到能打動自己的東西,聽到你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雖然你說了很多很美好的詞語,但是細細分下來,一句有實際意義的都沒有。幾乎在所有與學生的面試當中都多多少少有這樣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HR問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又不能不回答,於是就先扯開了,從一點說到另外一點,一邊講一邊想,於是越扯越遠,最後答案跟問題的距離就越來越大了。HR問到簡歷上的實習經歷或者某些活動的過程,希望你來解釋一下。這個本不是什麼難題,但是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很拖沓很混亂,講著講著突然回到前面去了,然後又跳到另一個地方,相信我,這個絕對不是你跳躍性思維的表現,即使是,那也只能說明你的跳躍性思維很糟糕。
一般應對這種問題,有種回答的方式叫STAR方法,S-Situation,T-Task,A-Action,R-Result,在什麼的環境下,你接到什麼的任務,你做了什麼或者你的貢獻在哪裡,最後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其實很簡單。這個沒有什麼捷徑,只能是靠你在日常生活裡面的積累,如果說有什麼方法的話,我只能建議你用最基礎的方法,從問題的本身入手,一步一步簡單地推下去,最後有個方案出來。這樣的好處在於你自己能夠有個相對明確的思路,最起碼不會讓HR感覺想睡覺,不好的地方在於限制了你的思維,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得不夠,挑剔的HR會覺得不滿意。
3.措詞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我碰到過很多次,當我問到對方實習的經歷,對方回答「打雜」。雖然可能在實習單位裡面,你乾的都是很基礎的工作,也許真的跟打雜差不多了多少,但是你這樣回答,HR有兩個想法:第一,這個人對待工作不認真;第二,這個人好高騖遠。在面試中的措詞,很多時候都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語言能力、應變能力和真實心態,所以不要把你在宿舍聊天的那套話帶到面試當中,當你開始面試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職業人。同時也要注意,HR既不喜歡那些太過口語的語言,也不喜歡滿嘴官腔的調調。一個連話都說不好的人,在實際的工作中,是會碰到很多的麻煩。
4.切忌套近乎
不管你在私下跟HR的關系多好,或者是多有面子的人介紹的,在面試過程中跟HR套近乎,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能認識一些朋友,在面試的時候會碰上,作為你的面試官,還是應該用正式的稱呼。如果你的表現夠好,看在朋友的情分上,自然會給你加分,如果你確實不合適這個職位,那也不會給你offer,如果在面試中套近乎,得到的很有可能是反效果。
G. 大學校園一般什麼時候有校園招聘
每年,面對抄應屆大學襲畢業生都會有兩次比較集中的大型校園招聘會,一次是在10月--12月,一次是在次年的3月--5月。
在第一次校園招聘會上,一般所謂的名企是相當多的,很多企業會在這個時候招聘自己需要的人才。
在第二次校園招聘會上,來的企業就不會很多,而且以當地的為主,就算有名企可能也是招聘因上一次招聘人數不足而補充招聘,當然,有些企業認為有過考研經歷再參加工作的學生,知識儲備要相對高一些,他們會在次年才開展招聘工作,但是少!
H. 大學校園一般什麼時候有校園招聘
校園招聘的時間一般9月中旬就開始啟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版9-11月和次年的3-4月。
拓展資料:
1. 校園招權聘是一種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徑。是指招聘組織(企業等)直接從學校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也指招聘組織(企業等)通過各種方式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
2. 校園招聘包括高校、中等專業學校舉辦的招聘活動,專業人才招聘機構、人才交流機構或政府舉辦的畢業生招聘活動,招聘組織(主要是大型企業)舉辦應屆畢業生招聘活動,企業委託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培養,邀請學生到企業實習並選拔留用,企業在學校設立獎學金並在享受者中選拔錄用和校園招聘專業網站。
3. 用人單位要注意了解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規定,以免選中後無法招收;一部分大學生在就業中有腳踩兩只船或幾只船的現象,要簽違約責任; 學生往往對走上社會的工作會有不切實際的估計,對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確的評價。
I. 大學畢業生秋招好,還是春招好
秋招和春招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只是相當對大學生而言的話,相當於是時間和那個版數量權的問題,秋招的企業一般會更多,然後質量會更好一點,然後春招的話,相對於來說剩的企業就比較少了,然後但是有一些企業的話,他就比較特殊,他只在春招的時候進行招聘,因此這個方面的話,還是要看你要應聘的企業,它主要是在哪一個時間段進行招聘?如果沒有很特定的目標的話,在秋招的時候會更好,因為數量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