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學情分析

大學生學情分析

發布時間: 2024-05-23 19:06:12

大學生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五1班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一、本班基本情況

具體情況分析品德方面本班學生熱愛學校、班集體,團結上進、思想端正、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熱愛勞動。能按照《小學生守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但由於種種的原因,部分學生身上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紀律觀念淡薄等現象。

學習方面:

本班學生熱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發言積極,作業美觀大方。存在問題: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需要進行個別輔導和特別的關注。總的來說,班內學生的學習水平比較整齊,但容易浮躁,需在認真與扎實方面繼續培養。

身體素質方面:

本班大多數學生的體質相對較弱,估計是年齡普遍偏小的原因,熱衷於體育活動;有少數學生體質較弱,易得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學生平時體育鍛煉較少,需加強體育鍛煉。班級的學生幹部狀況大多數幹部都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對待工作積極熱情,願為集體服務,為同學服務,責任心比較強,但能力上還缺乏鍛煉培養,不夠主動,需培養。

班級特點本班學生愛學習、守紀律。男生活潑、好動,愛表現;女生文靜、可愛,不愛張揚。總的來說,班級特點比較穩,但穩中有活。

視力方面:

目前,我們班存在部分學生近視的問題,這個問題相對比較嚴重,高的有5、6網路,確實值得我們老師和家長們深思,加之現在手機上網,電腦使用比較頻繁的實際,有的家長在孩子用手機上網這一塊管理力度需要加大,作為班主任,我也會在班裡跟孩子們多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二、班級工作重點及目標班級教育工作

現在已經是五年級了,開學也3個月了,馬上上學期也即將結束了本班學生奮斗目標: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風,增強集體凝聚力。

2.爭當學校的「優秀班集體」。

3.發展個性特長,促進身心健康。

具體工作:

(1)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力爭優異成績,鍛煉能力,培養其集體榮譽感。

(2)注意育人環境的美化,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種生動活潑的評比欄、讀書角,每個園地力求美觀大方,突出特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開展豐富多採的主題班隊會,在集體活動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

三、學生安全教育

1.教育學生團結同學,不打架,不罵人,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的小學生。

2.課堂紀律的好壞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要抓好課堂常規管理,做到「明、細、嚴」,使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精力聽

❷ 如何看待當前大學生課堂學習現狀

如何看待當前大學生課堂學習現狀
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一直為社會所關注,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過度,高校的學風氣息呈現出淡化的趨勢。面對十幾年寒窗苦讀換來的不易學習機會,大多數學生能夠積極進取、勤奮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隨心所欲,自由散漫,學習成績下降。
一、 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散漫的表現
「大學里完全是自由的,自由的你甚至會擔心這樣沒人管到底行不行。沒進大學之前,曾經不理解為什麼在高中學習非常好的人,到了大學里學業卻荒廢了。後來上了大學才明白,人真的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沒有計劃的時候,很容易就把時間和機會錯過了,好多畢業的人回過頭來都會感嘆,彷彿大學幾年就在渾渾噩噩中過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身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對這句話深有感觸,「一流入學,三流畢業。」部分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1、「遲到」、「逃課」現象嚴重
根據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課題組2008年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有28%的學生認為曠課可以理解,另有8%的學生認為無所謂,達到36%的學生對曠課這種現象並不痛恨」。
在大學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上課鈴響10分鍾後,老師已經在台上講課,但仍有同學陸陸續續從教室後門進來,甚至有的同學還在趕往教室的路上。教師手中的考勤表上總是會缺幾個名字。大學里甚至還流行這種怪思想:「以逃課為榮」、「大學四年不逃課是一種遺憾」、「別人都逃了,我沒逃就虧了」。
2、考前一周突擊,六十分萬歲
「平時不用學考前一周背背就行」,「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平時上課玩手機、打游戲、看小說、睡覺。考前劃重點成為了大學里考試的潛規則。也難怪,老師總不希望出現一考試全班不及格的現象,再說,老師還需要學生的考評。
3、娛樂超越學習成為主業
大學是為我們走進社會前做准備的,所以在這里學習專業知識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更多的學生卻把學習當成成了副業、甚至放棄學習。從中學打壓式的學習環境突然轉到自由自主的學習生活環境中,面對充足的課余時間部分大學生缺乏一個合理的計劃安排。所以導致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看到別人玩就盲目的跟風,在漫無目的或者目標不清晰的生活中漸漸的養成了懶惰和貪圖享受的不良習慣,從而將重心偏移到了以娛樂為主的生活當中,如沉溺於網路、酒吧、k歌、迪廳、談戀愛。
4、畢業等於失業
部分大學生對學習抱著越來越無所謂的態度,高校的擴招已讓他們失去了作為大學生的驕傲。社會上大學生的低就業率也使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一項調查問卷顯示「對將來就業有顧慮或不知所措的學生比例達到74%」。「混學歷,混學位」成為不少大學生的心理。
二、 當代大學學習散漫的原因分析
高校學風淡化,部分大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學自由自主學習方式的不適應
大學都是採取「放羊式」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中學時代一直都是在老師、家長的安排、監督下學習,到了大學學習真正的成為自己的事情,需要靠自己的自覺性。對此,大學新生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干什麼。
2、缺乏對大學生涯的完整規劃
在大學期間對自己和學校環境缺乏全面的了解,沒有對自己的大學生涯做一個完整的規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而學習,沒有人生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3、心理處於成熟與尚未成熟的過渡階段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心理上處於成熟卻尚未成熟的階段,意志力比較薄弱,從眾心理比較強。作為學生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面對自己「墮落」的學習生活,我們都有反思過,也對自己感到痛恨,也曾信誓旦旦的下過決心改正。但對散漫慣了的我們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對耐力與意志力的考驗。看到別人在玩,我們又往往按耐不住將自己的決心丟擲一邊。反思中的決心在與個人意志力作斗爭的時候顯得蒼白無力。
4、信仰缺失或信仰非理性化導致責任感淡化
信仰是心靈的產物,是一種神秘的力量,是意識中自動建立起來的一套人生價值體系,是人的精神支柱。由於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想的沖擊及大學生自身的主客觀原因,使部分大學生出現信仰缺失或信仰的非理想化導致責任感意識淡化,以自我為中心,過多的追求物質享樂,不善於動腦,怕吃苦,精神世界匱乏。這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是十分不利的。
5、學校課程缺乏時代性與實用性
學校所設課程雖多,但大多空洞、乏味,實用性不強,缺乏創新性與時代性,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學校教材的更新趕不上學科、專業的發展要求,尤其是部分基礎性學科的教材版本太過陳舊,這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6、部分教師授課方式單一、對學生要求不嚴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有41.5%的學生認為影響自己聽課效率的原因是「教師的授課水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一部分教師的授課方式比較單一仍以灌輸式為主。缺乏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加之考前劃重點讓部分學生對平時的學習得過且過。
三、針對大學生學習懈怠的幾點建議
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才得到進入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大學四年的美好時光不應浪費在虛度年華上。學習專業知識是我們的主要任務,針對一部分大學生本末倒置,學習懈怠提出幾點建議。
1、高校輔導員要與時俱進,創新管理模式。
作為輔導員,要多與學生交流,和學生成為朋友,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公平的對待每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學會適應高校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好大學生的「引導員」。 2、給自己做一份人生規劃,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有了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就有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促使我們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盡快的融入到大學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中。在實施學習計劃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也會有種種的誘惑,這是對自己耐力與意志力的挑戰。
3、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尋找合適的壓力宣洩方式
大學生承載著社會、家長的高期望值,自我表現和成才的慾望也非常強烈,同時其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大學生的巨大心理壓力。對此,大學生不應一蹶不振,自暴自棄,應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參加課余活動培養興趣愛好,學會自我疏導。同時,學校也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豐富校園文化,幫助大學生渡過這一「心理斷乳」期。
4、充分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強化大學生信仰教育,增強責任感
信仰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起著決定作用。加強對大學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面對大學新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出現的各種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好,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學習目標的確立和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行為品德的養成、素質的拓展和潛能的培養,也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校風和學風建設。
5、積極探索高校課程改革,增加學生的選課內容
高校在課程設置上要做到與時俱進,迎合市場需求,設立實用性課程,增加學生選擇的餘地,利用興趣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要結合學科專業的調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換代。
6、提倡互動式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課堂的教與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作為高校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思路,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對教學內容與模式要勇於創新。要善於啟發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掌握系統的教學方法還要與學生多交流。
對高校的課程考核,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考前一周將筆記復印或按照老師劃得重點狂背就沒有問題。目前大學通用的「課程最終成績由佔20%—30%的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組成」的考核方式,讓不少學生只應付考試,對平時的課堂學習抱無所謂的態度,因此,建議將考核方式從注重最終考試轉移到注重平時的成績考察上來。將學生的課程成績與平時成績緊密掛鉤,督促學生的日常學習。
大學是學習專業知識,鍛煉個人能力的最佳時期,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我們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和生活,讓大學四年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學老師如何和學生交流,如何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

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他們和中小學生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的學生有著自己的特點。大學老師不僅僅要把課上好,還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在關注學生成長的時候,首先要和學生交流,分析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畢竟,大學的學習是一種廣義的學習,需要教給學生的東西有很多。那麼應該如何和學生交流呢?該如何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呢?

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不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關系,學生也會促進老師的進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領域,還可以向學生學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教學相長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但一個老師只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和學生交流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態度。

❹ 大學生在校學習情況該怎麼概述呢

  • 該生誠實守信,為人正直,作風踏實,做事具有很好的計劃性,認真負責,熱愛集體,學習刻苦認真,工作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能出色的完成交給的各項任務。

  • 該生學習刻苦勤奮,認真學習,學習優等,思想積極上進,團結友愛,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成績優良,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尊敬師長,熱愛集體,為人誠懇,工作踏實認真,能吃苦耐勞。

熱點內容
大學生喜歡什麼老師 發布:2024-06-16 14:09:44 瀏覽:94
逢甲大學專業 發布:2024-06-16 14:03:57 瀏覽:921
哈弗大學教授結構比例 發布:2024-06-16 13:59:32 瀏覽:283
東北大學2016研究生招生 發布:2024-06-16 13:41:05 瀏覽:953
復旦大學青島校區投資 發布:2024-06-16 13:12:57 瀏覽:550
10歲上大學的女孩 發布:2024-06-16 13:01:05 瀏覽:986
寧夏醫科大學招生辦電話 發布:2024-06-16 12:57:29 瀏覽:748
牛津大學中國籍教授 發布:2024-06-16 12:56:30 瀏覽:541
研究生選導師郵件標題 發布:2024-06-16 12:47:28 瀏覽:83
吉林大學考研吧 發布:2024-06-16 12:40:05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