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老梁
『壹』 老梁:大學生畢業為什麼這么難找工作
先說工作難的原因:
第一、大學生日益增多,但是整體來說,大學生還是很少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只是所謂的大學生,只是一個標簽,根本沒有學到大學生該學到的東西。
第二、國家整體產業結構造成了大學生無用武之地,就是很多產業鏈是不需要大學生的,而是需要
勞動力,大學生肯定不願意干。第三:現在的社會整體都很輕浮,人們都很浮躁,不能堅持干一件事下去,想快速成功,導致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另外,很多大學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很正常的,基本上沒有幾個大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個年紀就是迷惑彷徨的時候,所以要多去接觸各種新東西,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年輕人都是這樣,用大把的時間去彷徨,只用幾個瞬間來成長。
『貳』 關於老梁故事匯的觀後感議論文
今天俺看了老梁觀世界,關於大學生就業,該不該讀研,讀研後對就業是否有優勢,等等話題。俺有不同看法,俺認為應該讀研,有一些工作崗位高中生能幹,研究生也能幹,但是隨著科技技術不斷進步,高中生是否還能勝任?咱們以前的老煉鐵工人,能坐在電腦前操縱機器人煉鋼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叄』 畢業後的兩年零八個月
終於在端午節前後下定決心辭職了。百感交集,這是一次選擇,特別的選擇。
記得2014年的畢業季,我躊躇滿懷,我充滿信心激情,想努力擁抱這可以離開校園,追逐夢想的日子。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憧憬著工作後的美麗與美好。畢業季,當通過努力找到自己的實習工作,並簽約之後,我現在都能清晰得記得自己欣喜的樣子。那時感覺自己的生活是順利的,自己是幸運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孰知世事難料,偏偏簽的公司,出了問題,其他人直接被解約了。介於我之前去實習過,表現還不錯,他們沒有直接和我解約,電話那頭一直讓我等。離開學校後,我就一直在家等了整整一個月,可是一直沒有消息,我實在不想畢業了還在家待著。待不住了,背上行囊,再次出發去西安。
那是2014年的八月份,我從家裡去的西安,暫時先借居在小姨家。然後是瘋狂的找工作,投簡歷,自己內心十分的慌張,加上家人的關懷,所有的緊張情緒和煩躁苦悶,不知道該給誰說,畢業季,知道同學們都很忙,只能默默承受。後來我總結那是黑色的八月,也是我人生遇到最大的一次挫折。在找了兩個星期的工作都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當時我就在想,畢業了不可以伸手找家裡要錢,自己要努力賺錢,當時覺得自己超級難,沒有住的地方,沒有工作,沒有人可以傾訴,也沒人幫我出主意,只是口袋裡還有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獎學金和實習工資攢的三千多塊錢。但是只出不進,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過的那麼拮據和狼狽,也接受不了自己一直處於這樣一種境地……
終於我開始接到保險公司的招聘電話,根據當時的認知,我是絕對不想去進入保險公司,內心是拒絕做銷售的,更別說是一直「臭名昭著」的保險行業。但是在當時的境況下,我開始去保險公司面試了,第一次去了平安,面試的人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一個女孩,當時出來就感覺不好,不喜歡那個環境。炎炎夏日,我穿著那件帶綠色花裙子,無望的在街上穿梭……這時又接到了那個自稱是中國人壽售後服務中心的一個年輕男人的電話,聲音極具雌性,我記得他的聲音,好像幾天前打過一次,我並沒有去面試,第二次接到電話,恰好自己的尷尬的處境,那就去看看吧。於是就去了,我在十字路口迷了路,他過來接我,他看著很年輕,背了一個包包,相當精神 。帶我走進辦公室,開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面試。我被他的個人魅力吸引,現在想想,是自己經歷的太少,覺得新奇或者是震驚,一場面試交流結束後,我不得不承認我終於被洗腦了。第二天就直接上崗了。人生的境遇是特別奇妙的,回首往事,就覺得當時的自己太傻太天真,但是細想來,這也是一筆財富哩,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有意義的。意義所在何處,請聽我道來。
我以為是做人事工作的,結果進來發現,所有的人都是人事,所有人都在招聘。剛開始我還有點摸不到頭腦,一個公司怎能這樣子。後來才慢慢摸出來門道,原來保險公司就只有一個崗位,那就是賣保險!其他的人事,助理,理財規劃師都是扯淡的,也可以說是騙人的。當我撥開迷霧,才第一次發現自己被騙了。看清楚之後,內心是糾結的,這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讓我唯一有好感的是這群人,都是和我年齡相仿的畢業的大學生,大家在一起特別的開心,我認識了肖婷,美美,亞茹,劉昭,崔瑞,曉斐還有一些其他人,感覺她們都很友好,於是就安慰自己,既來之則安之!接下來在公司的引導下,開始自己約客戶,學習保險知識,開始講解客戶,在領導的幫助下,我用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講成了自己的第一單,學習能力還是可以的,於是慢慢有些自信了,也有了自己的收入,也從小姨家搬了出來,自己租了房子,至少畢業後的困境慢慢消散了,從這個角度來講,我是要真心感恩這份工作的,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了我一塊棲息地,也給了我內心片刻安寧!
這份工作太特殊了。特殊的令我不知道去怎麼形容它。首先它的社會認同感太低了,記得做了這份工作以後,起初我都不敢主動去聯系同學朋友,我害怕親戚朋友問我在哪裡上班,如若有人問起,我也是含糊其辭,一句帶過。我現在分析一下,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那點自尊心,壓根就不自信,是自卑與恐懼。現在我覺得這一點是需要改變的。沒有人要為你的自尊心買單。其次,我不喜歡這個工作,工作的三年時間里,我動搖過無數次,走走停停,心思永遠放不在你不喜歡的事情上,更別說是討厭的事物。我無法接受帶有欺騙色彩的招聘,我也無法接受給客戶的胡吹亂說。但是這份工作如果你不那樣說,就壓根沒有立腳之地。整個公司自上而下只要業績只要業績,只要有業績就是神,哪管你是用什麼方法和手段。我就是看不慣!人家都說,你總是看不慣是你的修養不夠,我贊同這句話,但是我在這兒表示,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寧願修養不夠。
有人說既然這份工作讓你備受煎熬,為什麼還敢在干?為什麼堅持下來,為什麼我現在堅持不下去了?!我能堅持幹下去的理由很簡單,其一在這里賺到錢了,我養活了自己,我適應了那個環境,也可以說時間長了溫水煮青蛙。在工作期間,我堅持看書,還自考了教師資格證,我還沒找到更好的出路之前,我是不會離開這份工作,因為我沒有勇氣去冒險。其二我在這里陸陸續續遇到了一群可愛的人,娜娜,小蕊,明樺,敬東,振東,雨辰,任博,郝宇,玲朦,孫佩,亞榮,韓姐,李哥,老田,老梁,少美,瑞婭,廳廳,沙沙,佳佳,小輝,慧敏,山萬博等等。我毫無理由的喜歡他們!當然偶爾面對公司的沒人性的制度會各種吐槽,也會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抱怨,這一群人風華正茂,優秀青春,又有活力,他們都是純凈的,善良的,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不會做出沒有良知的事情。更不會被公司的大會小會徹底的洗腦,喜歡她們!以後的日子裡我依舊會懷念和他們共事的日子!也將是永遠的朋友。
截止到這個月,和我一個時間段入職的人,走的剩兩三個人了,我也結婚了,想和老公一起規劃以後的生活,所以也沒有在留下的必要了。感覺自己的思想行動都已經畸形了,所以還是要去冒險,看自己能做什麼吧!曾經自己的優柔寡斷已經令自己傷痕累累了。不想再將就,即使頭破血流也是值得紀念的。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叫做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深有體會!希望大家人生路上多些精彩,也不要忘記曾經的苦難,生命短暫,感恩中前行!
『肆』 老梁:上大學為什麼會如此無用
其實是國家的套路而已, 中國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為什麼高中的數理化物化生那麼難,因為 正負要抽取社會的精英,那幫科學家專家之類的,同時也增加財政收入.也提高老百姓素質,有禮貌不鬧事.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同時大家都讀大學,可以減少社會就業壓力, 社會上退休一批人,大學生畢業一批, 如果大家都初中畢業, 那麼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人一下子都湧入社會, 直接大面積失業, 估計逗得回家務農去.
對於普通人才,文化知識水平初中就足夠了. 那些做高中老師或者科研團隊那幫人需要高難度的文化知識.,必須讀大學. 或者你想考公務員進入國企事業單位你也必須得讀大學. 除此之外,讀不讀大學沒必要啦, 沒實在用處, 媒體新聞不都說了,讀大學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大學提高文化素質修養人文熏陶.,更有無恥的媒體人說大學不是學知識的,是長見識的. 讀大學都是精神層面的意義很大, 實際用處不太大.
國家的層面肯定是鼓勵你們讀大學,達斯宣傳, 因為大家讀大學對國家好處很多.
你讀不讀大學看你自己的定位, 不是誰都適合讀大學.我記得我讀大學那時候社會比較封閉, 各種洗腦宣傳,大學改變人生, 你不讀大學別人說你這輩子完蛋沒出息. 我那時候想如果不讀大學估計這輩子就得要飯, 現在想想有點可笑. 能做科學家專家 老師 考公務員 進入國企 事業單位 那麼必須讀大學. 如果以上的職位進不去,讀大學只能是提高自我修養而已. 沒太大使用價值.
還不如直接學技術,有一技之長也能生存.
現在的社會輿論都片面的,看到誰誰讀大學,發財了,有前途了,就覺得讀大學好,達斯宣傳, 其實是人家綜合能力強,即便不讀大學干別的行業也是佼佼者, 還有很多讀大學落魄的, 誰都不去關注. 對於那些讀大學前途不好的,大部分人都是譏諷,鄙視人家. 如果大家要是客觀分析一下不是大學的問題,是自己個人綜合能力問題. 大學不是萬能的,聚寶盆,你想要啥就來啥.
大學提高能力,只是一點點而已,沒有宣傳那麼牛叉, 如果真的那麼厲害, 大家都是愛因斯坦. 能力是一個人天生的, 有的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有的人反應快學得快,幹啥都是一把好手. 能力是先天的.
還有很多人說讀大學有用,自己混的一般說什麼提高素質修養什麼的, 那是因為不能否定自己,不能承認自己傻叉, 這樣又害不適合讀書的人去讀. 哈哈哈!!! 這種人最壞, 全說好話,壞話少說或者不說這種人最害人.
自己對自己有定位, 如果你是科學家的材料或者做老師公務員材料或者能進入國企, 必須讀大學,前提是211 985 大學,普通高校是沒戲, 如果你有關系也可以.如果自己勉強讀個一般的本科,進入公務員行業無望沒門路, 自己的綜合能力不是很強,不是八面玲瓏的人,這樣的話別讀了. 除了精英人才以外, 大多數芸芸眾生文化知識初中舊夠用,百分之20-30就行. 哈哈哈!!! 社會人群用得都是操作型技術人才而已.
如果你覺得讀大學我就是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那讀大學可以.哈哈
說白了,現在很多普通高校就是高級技校而已. 收起
『伍』 深夜食堂故事|那個一起吃過拉麵的深夜食堂,你還記得嗎
1
剛上班的時候,我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助理,從早上上班到夜晚回家,每天在外面的時間超過了17個小時,到家裡已經是將近11點,我一直沒有在公交車上睡覺的習慣,明明困的要死,卻連打個盹都做不到。
對於剛畢業時間不長的大學生,選擇住在通州,除了房租便宜外,還有直通車能到國貿。
經常坐末班車的都是那幾個人。雖然沒有彼此說過話,但是熟面孔。
那個經常穿著西裝,有一個耳釘的四川小夥子是國貿附近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助理。
背著Micheal kors餃子包的東北女孩在一家投資公司上班。
那個戴著眼鏡斜背著黑包的IT男,總是拿著本書看。
長發女孩上車之後從來不跟任何人說話,一上車就開始看外語書。
還有一個在快餐店做主管的中年四川男子不經常坐這一趟末班車,不過,只要他在車上就會很熱鬧,他一上來後會跟所有人招一遍招呼,會談兩句上班遇到的事情,然後跟兒子通一個電話,他的聲音一到這時候就非常柔和,最後再跟老婆說幾句,最後一句話一般都是,「老婆,再過兩年,等我掙的多一點,就接你們過來。」
當他掛上電話,我們就到了通州北苑。我下車後到新華大街車站旁邊的一個小胡同里的牛肉麵館里吃一碗面,老闆是一對和善的夫妻倆,裡面只有4張桌子。
我吃完飯之後,他們就開始關門了。
偶爾,我會想他們是在等我嗎?但是,我從來沒有問過他們。
其實這碗牛肉麵做的並不正宗,但是那個時間,通州的大街上已經沒有營業的飯館了,只有在她家吃碗熱乎乎的牛肉麵讓我心裡會有一絲溫暖。
這家店的位置有些偏,而且極小。看得出來,老闆兩口子都住在店裡,每天的客人也不是很多。除了老闆喜歡喝點酒,做菜不怎麼好吃,看上去這兩個人還是很滿足現在的生活的。
2
有一天晚上,那個學外語的女孩上車之後,拿了一個大袋子,照樣誰都不看,但是,這一次她沒有看書,她開始打電話說,媽,我辭職了……有些不太愉快,就是告訴你一聲,我不幹了……你那麼多話干什麼,我想休息一段時間。媽,我不想說。我掛了。
她放下電話低下頭不再說話。
那個愛說話的中年男人坐在她身邊,他猶豫的問了一句,辭職了?
那個女孩微微點了點頭,好像哭了。
中年男人猶豫著想拍拍她的肩頭,但是,手舉起來沒有落下。
那個女孩終於哭出來了,倚著男人的肩頭,一直哭到快下車的時候。
我們都沉默著聽著她抽泣的聲音,默默的看著車窗外面,小心的避開彼此的眼神。
京通路上的街燈閃進沒有開燈的車廂里,車窗上倒映著每一個坐在車窗邊的人沉默的臉。
我理解她的哭聲中那一絲絕望,我們這些在異鄉漂泊的打工者,每個人都有一種對未來的茫然,不知道明天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我們的理想和努力拚搏的方向對嗎?
那個中年男人突然說,我們大家經常在這趟公交車上碰到,這也是個緣份,大家一起吃個飯吧。
我們相互看了看,開始看那個女孩,她看著那個男人點了點頭,含著眼淚笑著說,這么晚了去哪裡吃飯?
車上的氣氛開始熱鬧起來,大家都在商量著去哪裡吃飯?
最後大家一致決定跟我去吃拉麵。
當我們這一群人出現在小面館的時候,老闆和老闆娘正在等我,目瞪口呆的看著我帶來的這一堆人。
我們一人要了一碗面,要了店裡所有剩的冷盤,甚至要了店裡所有的啤酒。
牛肉麵還是有些粗細不勻,牛肉湯並不正宗,有牛肉味但是不香,香菜依然沒洗干凈,蔥花切的還比較均勻,牛肉麵里基本上也沒有什麼牛肉,很細致的挑也能挑出來2個小丁丁的牛肉。
那天的冷盤太難吃了,涼拌黃瓜又沒有入味,不是用蒜末而是辣椒油拌的,而老虎菜幾乎沒放鹽,但是,我們6個人幾乎沒有人吃出來。
最後,我知道了他們所有人的名字,中年男人姓梁,外語女孩叫呂米南,IT男叫孫洪光,金融女叫孔莉,那個在律師樓里的男孩姓杜,他們也知道了我姓張。
那一晚上,我們沒有人去談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喝的有些多了,都開始沒有來由的咒罵北京的交通,訴說自己每天如此辛苦的生活到底為什麼?
小呂一直在喝酒,跟老梁交頭接耳,跟我說著悄悄話,跟小孫喝交杯酒,她一直試圖在所有人面前表現的很堅強。
她跟我說的悄悄話,是那個孫子什麼玩意?想占我的便宜?他不看看他的年齡?不跟我續合同?姑奶奶不伺候了。
她臉上開始出現酒暈,她大聲和每一個人說話。
3
我最終也不知道她到底遭遇了什麼?我看著她微醺有些失控的臉。有些心疼,不光為她也為我們這些在外面拼搏的人。
我聽出她的哭聲里的絕望和她的不如意,我們每天都會面對一些未知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每一次離職對於在外打拚的我們總是一種煎熬,有一句話說,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
房租,交通費,電話費,餐費,還有同事之間的交流的費用,在外漂泊的人喜歡對家人報喜不報憂,艱難的獨自生活在大都市裡。
我們這些在北京工作的一群外地大學生,都是剛進公司不久,在底層拚命掙扎的一群蟻族。我們跟別人保持著冷淡而禮貌的距離,實際上我們都需要親情、友情和愛情,彷彿那些東西在這個城市裡如此的遙不可及。
我們對他人都有一些戒心,我們不信任在路上遇到的人,甚至不信任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事,同事們彼此之間也有戒心,可是這一天我們這些在上班路上的人彷彿成了朋友。
那天我們聊了很多,彼此不再防備,我們相互說了很多鼓勵對方和鼓勵自己的話,我們成了那一夜彼此的朋友。
那天,我花了32元錢,是我最貴的一頓晚餐。我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點了。
之後,小呂就不坐這趟末班車了,失去工作她再也沒有錢去支付房租了,她沒有跟我們更聯絡。我再也沒有見過她,後來,老梁也幾乎不跟我們一起坐車了。
我跟孔莉偶爾會聯系,有一次她無意間告訴我,看到老梁和小呂在一起了。
不久後我換了工作不再住在通州了,我再也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不知道那裡的拉麵館怎麼樣了,不知道那一群每天做末班車的朋友們怎麼樣了。
時光荏苒,很多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有聯系了,我甚至都忘記了新華大街的樣貌了。
我們在城市裡彼此帶著面具,不信任任何人,即使在公司里也跟同事們保持著禮貌而客氣的距離。
可是,那一夜我們一起吃拉麵的時候,讓我學會了跟人交往的時候不再有戒心,我們曾經真誠交流過內心的感受,在那樣一個夜晚我們彼此溫暖了對方。
我們真誠的相互鼓勵著對方,那個面館的老闆為夜歸的我留下的那碗面,雖然,我們依然對彼此不是了解。他們讓我獨自在異鄉時有了一絲暖意。
那些曾經共同坐末班車的朋友,你們還記得那一夜我們一起吃拉麵的深夜食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