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創業分析

大學生創業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2-13 03:39:32

大學生創業機會分析報告怎麼寫

1從影響大來學生創業意願的因素分析源的背景開始進入; 2對影響大學生創業意願的因素分析現象進行當代的分析; 3列出論文大綱;(3級標題,1 1.1 1.1.1層次分明) 4論據支持,預期得到的論文結果; 5格式每個學校的開題報告都有格式模板,跟導師或者師兄師姐要一份吧

Ⅱ 大學生創業可行性分析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05年達到了79萬。而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在如此嚴峻的社會壓力下,大學生的思想在漸漸轉變。創業,是不是他們走出校園,立足社會的一種新的渠道和方式?

進入二十一世紀,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們突然發現,找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雖然工作並不好找,但卻並不妨礙大學年年擴招,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而2005年達到了338萬,是2001年的3倍。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2002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05年達到了79萬。而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在如此嚴峻的社會壓力下,大學生的思想在漸漸轉變。創業,是不是他們走出校園,立足社會的一種新的渠道和方式?

七成學生贊成自主創業

日前,筆者在一部分高校就「大學生創業」這一現象對部分大學生做了一個隨機問卷調查。

1、是否贊成大學生創業?

A、不贊成 27%

B、贊成 73%

2、大學生創業是否可行?

A、可行 60%

B、不好說 27%

C、不可行 13%

3、大學生創業是否會影響學業?

A、會 53%

B、視個人能力而言 40%

C、不會 7%

4、大學生創業有助於鍛煉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A、利大於弊 66%

B、弊大於利 34%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創業已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門話題。創業,對於尚未走出校門的他們來說,是才華釋放、實現夢想的征途,還是一時沖動、盲目隨潮的表現呢?讓我們來傾聽一下大學生們自己及社會各界的聲音……

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聲音

我不擔心影響學業

同學王(某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二學生、理發店老闆):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有著蓬勃的朝氣,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我認為這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周圍很多同學都有創業的想法,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幾乎沒有。在上個學期,我就試著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當促銷員,還在香格里拉酒店做過鍾點工。後來我注意到學院附近的理發店很少,便萌發替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創業的念頭———自己的事業,做起來會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從而更容易成功。我不擔心影響學業,因為具體經營等工作都由理發師去負責,我們只是投資者和管理者。

業激情須加以保護

老師李(某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我們是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的。一些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為了通過這一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一方面,創業有利於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年輕靈活,充滿激情、創造力強的優勢。這些創業經驗還會為以後的就業提供優勢。

大學生在學校里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但理論與實踐存在著很大距離,部分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過於理想化。通過創業,大學生能夠認識到外面的世界,提早接觸社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大學生的創業必須杜絕浮躁的思想,需要踏踏實實、從小做起,在選擇創業項目時要慎重考慮,以降低風險。我們希望大學生經過磨練之後考慮問題更理性,所以我們有必要保護好大學生們的這股創業激情,並引導他們往健康的方向發展。

創業僅有興趣仍不夠

同學張(某大學創新協會會長):大學生創業是完全可行的,現在的大學生們不能再依賴家長、學校,而要主動發現、尋找機遇,既為將來的就業做准備,也不會耽誤現階段的學習。我一直進行創業的實踐,但我還要求自己每學期至少獲得三等獎學金。

大學生創業很大程度上源於自身的愛好,有了興趣就有動力。但創業僅有興趣仍不夠,俗話說不打無准備的仗,首先要對市場的了解。去年我與師兄一起參加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由於我們在設計方案時忽略了成本預算,最終沒有入圍。

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創業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大學生創業僅憑愛好不行,對自身專業的了解並不代表可以一蹴而就,隨便開一個公司就會財源滾滾而來。作為有一次投資經驗的大學生,我認為必須對行業市場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有深刻了解,由愛好變為事業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反對大學生創業的聲音

學生的主業是學習

老師謝(某大學高級講師):在校大學生還屬於長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沒有完全成熟,還不能承擔創業的各種壓力。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校大學生還是把書讀好要緊。創業可以說是急功近利的一種表現,不應該提倡。

大學生在校期間搞創業必然會佔用學習時間,學生家長送孩子上學的目的是學習知識,而不是賺錢。如果大學生投資創業失敗,反而會加重父母的負!N頤侵惶岢

Ⅲ 大學生創業優勢和劣勢分析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在於大學生是有理想,有奮斗精神的一代人,但是它的劣勢在於大學生一般都缺少實踐精神

Ⅳ 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歡迎與我交流。

如果從成本,時間,風險,行業知識等因素來分析的話
80-90後創業最適合的就是網上做事了
現在年輕人沒有一個不會電腦的,所以說市場前景都很大的
如果覺得建議不錯的話,
可 口 交流

Ⅳ 大學生創業的優劣分析。

這不是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大學生創業可以搜下中國草根老闆學府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

Ⅵ 大學生如何創業 大學生創業前景分析

現在自從開始了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大學生創業就層出不窮。就來說說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劣勢。首先來說優勢: 1、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從政策到實際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許多地方政府也極其歡迎大學生創業,為他們廣開綠燈。並且作為大學生創業享受很多類似於稅收減免等政策,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2、現在許多學校內部就有孵化園、創業基地等,大學生創業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和代價就能擁有外面同質量的辦公、倉庫等,大學生創業成本再次降低。而且很多學校規定大學生可以進行無限期的休學進行創業,這也免除了大學生創業失敗,學業無以為繼的後顧之憂。 3、現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85、211的知名高校的學生,本身就是優中擇優的結果,這些人在校所形成的創業團體中,在技術及科技領域所擁有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4、大學生創業沒有那麼多後顧之憂,還擁有極低的成本和極高的人才質量,使得他們更容易擁有並實現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使得他們更加創新,使得他們更具有競爭力。大學生創業優勢這么多而且這么明顯,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劣勢或者劣勢很少了,恰恰相反,也有極大的劣勢。 1、大學生創業是多是自己的同學好友或志同道合的人組合的初創團隊,這樣良好的關系能夠使團隊更加緊密,協助更為默契。但是相對的,很大部分我所見過的大學生創業團隊都有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股權結構極其不合理。很多人都說關系很好,所以不好分配,所以很多的初創團隊的股權都鬆散而平均,這樣當真正遇到麻煩時候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到底聽誰的。同時投資人也極其反感這樣的問題,因為會有極大的風險。就算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很多大學生創業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2、現在的媒體很多都把創業神話了,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創業,這是一個浪漫的詞。所以大學生創業十個里有八九個覺得自己會改變世界。很多大學生所謂的創業實際上只是自己的一種幻想,他們很多甚至連一份像樣的商業計劃書都寫不出來。創業,實際就是做生意。不管是互聯網創業還是什麼,本質都是做生意賺取利益。而很多大學生創業不懂這個道理,最後往往燒完那些無知的投資人的錢之後就會因為資金的缺乏而失敗。 3、大學生創業,相對於那些工作一段時間或是在某一行業奮斗發展一段時間的人來說,缺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經驗。大學生創業始終會比在那一行業比較其從業者創業缺乏對該行業的直觀的認識和積累,這也是一個劣勢。

Ⅶ 大學生創業風險分析與對策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你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風險一:項目選擇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乏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證,只是憑自己的興趣和想像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實力較弱,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

風險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

風險三:管理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煉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

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風險四:競爭風險

尋找藍海是創業的良好開端,但並非所有的新創企業都能找到藍海。更何況,藍海也只是暫時的,所以,競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一些大企業為了把小企業吞並或擠垮,常會採用低價銷售的手段。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或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則可能意味著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來自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企業生存的必要准備。

風險五: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長為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Ⅷ 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

當前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尤其是人才競爭的不斷加劇,使得當前大學生的就業面臨嚴峻的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被推上了創業的道路。針對目前的創業現狀,國家、各級政府部門也制定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當前大學生創業依然不容樂觀。根據調查分析研究,目前上海地區高校學生創業成功率在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創業成本太高,資金儲備不足
調查分析表明,在創業之初大部分創業者持有資金有限,後備存儲不足。而在上海這樣一個金融大都市,對於許多初創業者來說,由於過高的勞動力、租金等創業成本,每年基本的房租就近10萬元甚至更高,加之後備資金鏈短缺,最終導致創業失敗,資金問題是橫在大學生創業路上的一條攔路虎。在創業成本居高不下的殘酷現實面前,大多數創業企業在初期收益較為微薄,而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生存風險十分巨大。
(二)創業興趣濃厚,但創業經驗不足
據初步統計,2014年、2015年上海市大學生申請創業項目分別為4095項、4443項,資助項目分別批准1012及1330項,企業注冊資本均超過10億,說明大學生對創業具有濃厚的興趣。但作為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在創業中遇到的困難與其他創業者不同的是,在創業的起步階段,其創業的經驗是遠遠欠缺的,而這恰恰是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教學,大多數都是按照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來進行的,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都暫未納入培養方案內,這對於一個想創業的學生來講是遠遠不夠滿足創業需求。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要掌握和學習的財務管理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市場營銷模式等。
(三)創業項目選擇困難
選擇創業項目,是創業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它也是創業的出發點。由於在創業過程中有很多的未知因素,故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能夠有效減少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於大學生創業者而言,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特長及結合自身的愛好選擇創業項目還是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選擇項目,一直是攔在許多懷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的一道坎。我國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的創業教育體系、創業課程的設置、政策的落實等都處在相對比較落後的環節。近幾年,上海高校學生創業率在2%~3%,而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率在20%~30%。對於創業者而言,如何將自己所見、所聞、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創業實踐過程中的一把「鋒利寶劍」,如何選擇創業項目,是大多數創業者都面臨的一個難題。
(四)創業教育不足,創業意識和創業人才缺乏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向大眾化、信息化轉變,但由於我國發展起步相對較晚,當下我國的整個教育體制依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國的教育改革取得階段性成績,慢慢地從應試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就業創業教育在內的素質教育的不斷轉變。但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業教育仍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大部分的學校尤其是高職高專類院校還未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到學校人才培養的整個體系當中,學校也還未制定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制度,對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也還處在初級階段,其課程內容的涵蓋面也相對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論知識上,缺乏對實踐技能的培養。再則,由於在資金、人員配置上的不足,學校往往缺少富有經驗的創新創業團隊,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

熱點內容
大學課余時間計劃書 發布:2025-08-26 11:28:32 瀏覽:953
廈門大學的博士好考嗎 發布:2025-08-26 11:22:56 瀏覽:577
大學老師做兼職嗎 發布:2025-08-26 11:06:33 瀏覽:150
大學生購物因素 發布:2025-08-26 11:03:32 瀏覽:781
世界大學各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26 10:56:59 瀏覽:493
暨南大學在職考研 發布:2025-08-26 10:54:00 瀏覽:209
南京大學葯學考研書目 發布:2025-08-26 10:53:22 瀏覽:65
博士論文導師不同意送審 發布:2025-08-26 10:39:52 瀏覽:81
昆明大學生貸款 發布:2025-08-26 10:39:51 瀏覽:974
南京中醫葯大學李飛教授 發布:2025-08-26 10:38:2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