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活與社會

大學生活與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2-13 19:24:08

大學生作文以"校園與社會"為題的600字作文

我雖然不是優等生,無住校權力;家離這近也不用寄午在學校,但是我在校園中每天卻是無比快樂。比在家中好多了,家中雖有家人,父母親,表弟、表妹偶爾也會來玩,但還是比不上在學校里同朋友、同學玩的爽,沒有一種嚴肅感,可以開個小玩笑,做個小惡作劇,在家中卻不行……我的校園生活也很豐富。早上早早地起床,刷牙、洗臉、梳頭後便下樓吃飯,約六點四十到四十五分左右出發,七點或七點多到校總之未超過七點二十分。到校了就坐在教室中看書,有時候全班裡坐的全是男生便出去走走等有幾個女的在教室後再進來,有時候是昨晚作業不會做便找人借來借鑒一下,不如說借鑒倒不如說是不會做拿過來看一遍覺自己會了便抄過來。七點二十分後是我們的早讀時間,便拿起書來讀,有時也與人聊天、談事。早讀後還剩下十分鍾是休息時間,十分鍾後是上課時間,一節課是45分鍾。有時一節課會上的津津有味,有時卻是覺得老師講課毫無理頭,聽著聽著我就像夢游似的想睡,當然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想睡的話是不可能滴,這種現象只包括地理等其它科目。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不合諧的聲音在課堂上,例如:我們聽課聽一半後面一大排男生暴笑出聲,接著便是講話聲,我們前面的呢什麼都不知道便轉頭看向他們,老師呢則敲桌示威道:「安靜,上課專心聽講」後又講課,後面的呢好久才不笑。真奇怪一件什麼事可以讓他們笑的如此?放學了,便與朋友並肩而走的回家,風雨無阻,偶爾在路上遇到我的爸、媽帶我妹妹他(她)們回家,我便會跟他們說(^^)/~~拜拜跑去坐車回家,你是不是覺得我不夠義氣……我的校園生活就如此簡單,但對我來說卻是豐富多彩滴!

㈡ 大學生如何認識社會

首先我認為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進入大學就應該有目的的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幾年的大學生活,清醒的認識自我,根據目標和追求,對需要提高的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到有的放矢。在校時要充分學習專業文化理論等相關知識,這是你畢業後找到理想工作的基本。當前是知識經濟社會,一定要擯棄消極思想的影響,認為在校學習六十分萬歲等觀點。通過就業情況的反饋,用人單位還是喜歡在校成績優異的畢業生。在大學中基本上是踏入社會了,我們應該利用大學這個舞台展示自己,鍛煉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組織能力,社會經驗等方面都要學習,也不能悶頭讀書。學校里的各類組織很多,選擇自己感興趣學生組織來作為提高的載體,凡事要有個適度,不能讓過多的社會活動影響了自己的正常學習。在各類活中可以接觸不同的人,永遠要記住向優秀的人學習,通過與優秀的對比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另一點,交往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肯定受益匪淺。業余時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步,這樣才不至於學與用與社會脫節,才能更准備的定位。在你明確自己的目標後,通過自己的了解選擇一些認證考試來獲得某方面的資格,這在就業中無疑會提升你的就業籌碼。總之,在學校的一系列有目的的學習生活為你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臨近畢業准備選擇工作時,要轉變就業觀念,這很重要,現在網上有人提出「勞動就是就業」,我認為應該大力倡導。從大的方面是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優化社會結構,促進人的和諧發展有很大的意義。從個人角度來說,一個的提高總是從低向高的上升過程,不合理的定位自己,不充分了解形勢,不改變就業的觀念,這對職業成長也很為不利。找工作時,要通過各種途徑佔有充分的就業信息,要重視網路,尤其是一些大的權威網站,通過E-MAIL提交個人的簡歷,既方便快捷,就減少成本。另外,自主創業也是就業的途徑,更能提高自己能力的一個途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這條路也可以通過學校中的有意鍛煉在畢業後選擇,但較困難且風險高,須充分考慮。
最後,再胡亂提一提其它一些方面。我認為個人的修養方面也很重要,一個成就事業的人總是德才兼備的, 少一個方面自己的發展總是不能長遠,所以在日常的養成方面要經常反醒自己,鞭策自己。在用人單位選擇你的過程也是你選擇他的過程,在事業之初,應盡可能選擇相對健康的企業。健康的企業首先應有良好的股權結構;其領導人應有遠大的抱負;健康的企業通常還是所在行業的領跑者,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和良好的贏利狀況;健康的企業還應有公平的用人觀念、良好的僱用名聲。選擇行業您首先需要考慮您的理想和興趣。其次需要考慮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如有可能,應盡量選擇一個處於發展周期初級階段的行業。在中國許多行業的發展周期不同於世界其它地區,這方面可供參考的資料並不多,您必須仔細了解。有一些並不為人所關注的行業其實具有不小的發展空間,可以多加留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還是要多思考思考的。

㈢ 如何在大學生活里做到學習與社會生活兩不誤

了解來自己的專業
了解往屆該專業的就自業趨勢
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對應的行業
畢竟學生以學習為主,不要想著早早進入社會,沒學會走千萬別想著跑
大學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時光,可以說大學四年決定生活一輩子
大學的學習不是說你在課堂上學到多少,而是要學會自學
只要你能學會自學,以後到社會上,一旦遇到自己不會的,就能在第一時間學習
大學學知識是現象,學方法才是本質
學習得到的是知識,學方法提高的是能力

㈣ 真正的大學生活和現實社會中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真正的大學生活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當中極為難忘的一段回憶,盡管這段回憶里包含著種種的不舍與遺憾,但是發自內心的說大學生活的階段真的是最簡單、最快樂的一段時光。而現實的生活中呢,雖然比大學生活在物質上多出了一份享受,而我們卻再也找不回曾經的那一份自由與純真。

這二者之間除了在本質情感、本質利益上存在區別以外,我認為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大學的生活除了學習甚至面臨就業以外,是沒有其它什麼壓力的。而現實社會的生活可大不相同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已然不再屬於我們,每天我們都需要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而奔波。可以這么說如果把大學生活比作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那麼現實社會的生活絕對就是暗流涌動的大海,不知正看看文章的你是否感同身受呢?!

㈤ 大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本質區別是

大學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現在,大學生很多找不到工作,為此許多學生家裡負擔很重,你既然不上學啦,就不要再顧慮,要想方設法往前看!!!我看這個學生不上學的最終原因應是家裡的經濟問題所致。上學上的高,學得多少,與將來掙錢多少不完全成正比例關系,上學也不是純粹是為了將來多掙錢(富家子弟很多根本不缺錢,甚至幾輩子都用不完的錢,但還是要上學),對於家庭條件基礎不太好,又沒有多少有利的人際關系的學生,不能靠天,不能靠地,不能依靠父母、朋友、親戚,自己不哭不會流淚,主要靠自身去打拚,別人是幫不了你多大忙的,關鍵是自己!
現在你面臨的問題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生選擇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生存生活問題,個人前途奮斗方向問題----至關重要!你第一沒有較好經濟基礎,二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家庭背景,三沒有較高的知識學歷文憑,四沒有豐富的社會的經驗--這對你來說一片渺茫,幾乎漆黑,處在人生三岔口的關鍵時期,必須有人給你指路,才能更快讓你少走彎路,少遇不必要的挫折和磨難,如若不認真對待,你會一生碌碌無為平淡一生!面對此情此景,你千萬不要盲目,更不要盲從!我個人認為你目前最需要的是找准方向,定好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路該如何走...大學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現在,大學生很多找不到工作,為此許多學生家裡負擔很重,你既然不上學啦,就不要再顧慮,要想方設法往前看!!!我看這個學生不上學的最終原因應是家裡的經濟問題所致。上學上的高,學得多少,與將來掙錢多少不完全成正比例關系,上學也不是純粹是為了將來多掙錢(富家子弟很多根本不缺錢,甚至幾輩子都用不完的錢,但還是要上學),對於家庭條件基礎不太好,又沒有多少有利的人際關系的學生,不能靠天,不能靠地,不能依靠父母、朋友、親戚,自己不哭不會流淚,主要靠自身去打拚,別人是幫不了你多大忙的,關鍵是自己!
現在你面臨的問題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生選擇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生存生活問題,個人前途奮斗方向問題----至關重要!你第一沒有較好經濟基礎,二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家庭背景,三沒有較高的知識學歷文憑,四沒有豐富的社會的經驗--這對你來說一片渺茫,幾乎漆黑,處在人生三岔口的關鍵時期,必須有人給你指路,才能更快讓你少走彎路,少遇不必要的挫折和磨難,如若不認真對待,你會一生碌碌無為平淡一生!面對此情此景,你千萬不要盲目,更不要盲從!我個人認為你目前最需要的是找准方向,定好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路該如何走!?一定要多思考
三思而後行,熟思而慎行,化險為夷的最佳出路.根據你目前面臨的情況(以上所提四種情況),你的出路---找准自己喜愛的興趣所在和社會所需的結合點,你會做出成績的!具體一點,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自己最需要的最有用的知識或技術(建議你最好學技術----時間短,見效快,社會熱門,工資待遇並不比大學畢業拿得少,並不見得低人一等,大有前途可為!如:數控機床、汽車維修、電氣焊、IT網路、或者到某家公司當學員學技術--但起初工資低待遇差,很辛苦---但只要你堅持住、忍耐住、學到關鍵技術,相信五年以後(全當是上到大學畢業了,初中到大學畢業需要7年時間,你知足吧!),年薪10萬不是夢,你的人生將從此改變!!!

㈥ 大學的生活怎麼樣與社會生活有什麼區別嗎

大學和高中有很大區別
大學和社會又有更大的區別
還是不要聽別人去說了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
自己去體會吧
體會你不知道的未來
難道你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才多彩么?

㈦ 如何看待當今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人具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概括起來,人的屬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人類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的活動構成的有機整體,任何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發展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作用。一切正常的個人總要在社會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事這樣那樣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是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會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的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的活動既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過程,又是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動都面臨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進行個人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又是作出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實現社會和諧、創建美好未來,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美好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繫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這些特徵,要求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應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
二、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背景中進行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意識受市場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居主導地位的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但少數人滋長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前者是我國現階段提倡和奉行的價值觀,後者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價值觀。如何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價值觀,並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關系的本質,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和踐行與之相適應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行為選擇上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要求人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
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總要同他人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關心,相互支持,求同存異,才能形成團結和諧的良好局面。反之,如果人們想問題、辦事情總是從一己之利出發,彼此排斥,互不相讓,就不利於團結,就會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更談不上有所創造,有所貢獻。怎樣才能處理好這種關系呢?一要尊重人。要尊重別人,不要自以為是,自命清高,對別人的處境漠不關心。要同情人,體貼人,這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礎和感情基礎,沒有這種思想和感情基礎,就不可能在行動上對人有尊重的表現。尊重人包括尊重別人的人格,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別人的感情、愛好、興趣、個性、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等。人的能力有大小,貢獻和分工也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二是對人要寬容。促進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多一份寬容。對人要寬容,就是要心胸寬闊,能容人容物。有寬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夠正確對待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變沖突為和諧,化干戈為玉帛,使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當然,我們講的寬容,不是無原則的退讓和妥協,更不能以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代價,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求同存異,和諧共處。三是要主動關心人。要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滿腔熱情地幫助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暫時遇到困難的下崗工人、農民等城鄉貧困人群,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
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就是要把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統一起來。但是,有的人片面強調個人利益,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甚至錯誤地主張「為個人主義正名」,用個人主義原則代替集體主義原則。現實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不講廉恥,不講道德,不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而是把手中的權力當作撈取私利、聚斂錢財的手段,徇私舞弊、貪贓枉法,這種做法的害處很大,人民群眾深惡而痛絕之。所以,要堅持集體主義,就必須堅決反對個人主義。
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顧全大局是集體主義的重要表現,是指個人和集體的言行應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顧全大局是成就事業的前提和基礎,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只顧局部利益,不顧全局利益,這是小團體主義或本位主義。小團體主義實質上是極端狹隘的個人主義,它的蔓延會渙散人心,導致社會不穩定,妨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克服小團體主義的根本辦法,就是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在促進各地區、各部門發展的同時,更多地關注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要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於生活在其中的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內在地包含著對人和人生的科學理解,是關於人的本質和價值、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以及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科學理論,它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科學的人生觀,是指導人生的科學理論和根本指南。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基本觀點出發,正確地回答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這一人生基本問題,認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必須通過個人與社會、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才能得到正確的實現。
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基本保障。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總是以一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發展為基礎的,而社會要滿足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必須首先把這些財富創造出來。為此,就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承擔應有的責任,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作出更多的貢獻。如果人人只想從社會獲取東西,卻不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存在和發展,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就失去了根本保證。
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價值在哪裡?人生價值是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統一,即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貢獻的尊重的統一,其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會對個人的尊重或回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人生的價值主要是由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所決定的。所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必須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衡量人生價值雖然必須考慮到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但其主要衡量標准還是要看個人的行動,看個人到底為社會做了些什麼。所以,個人要實現人生的崇高價值,首要的還是要積極地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教育科學文化等領域,每個人只要對社會對人民作出了貢獻,都是人生價值的體現。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千千萬萬的個人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貢獻,才推動了社會歷史的前進。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文明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對社會的貢獻,至於哪一方面的貢獻大一些,突出一些,則是因人而異的。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時期,一些人見利忘義,金錢至上,陷入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泥潭。許多人堅持了正確的價值觀,像鄭培民、牛玉儒、任長霞等,就是堅持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優秀代表。從他們不平凡的事跡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他們的精神力量,看到他們閃光的人生價值。他們的先進事跡、高尚情操,教育和激勵無數群眾在自己的崗位上奮發努力、開拓進取,創造出更多更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傳承著先進人物的人生價值,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㈧ 大學校園生活和進入社會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點。多方面詳細回答,謝謝。

大學生進入社會與在校學習有很大不同;一是接觸的人變了,學生思想比較內單純,年齡彷彿,互容相間彼此之間比較了解。而進入社會後人員比較復雜,啥人都有;二是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工作學習環境不像在學校那麼安靜詳和;三是工作學習的性質變了,在學校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而到單位之後是將你學到的知識怎麼用到實際工作去,是實踐的運用,同時也要學習一些書本上沒有學到的東西;第四工作後思想上精神上有更大的壓力,還要處理好上下通級及與有關部門人員之間的關系。進入社會後首先是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要多聽多看向老同志學習,要搞好同志間的關系,不要居功自傲認為是大學生就看不起別人,要樹立創新意識,工作要勤勤懇懇不驕不躁,還要培養自己的組織領導能力,思想要積極要求進步,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接好祖國各項建設的班。

㈨ 大學和社會生活有什麼區別

我覺得什復么階段就該有什制么階段的生活,上學有上學的快樂,工作有工作的壓力和辛苦。你所以感覺到空虛是因為你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試問一下自己,你真的有想過你想從大學里得到什麼么?是想「上」了大學,還是想被大學「上」了你,心態最重要,我就是被大學「上」了的人,用游戲和荒謬的戀愛來填補內心的空虛,等到工作之後才發現,失去了很多寶貴的學習機會,所以如果我說的有用的話,希望你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不再迷茫!

㈩ 大學生活與社會生活的不同

大學生活:比較單純,好過,無憂無慮,除了在畢業的時候,大四那一年操心著找工作或者是專考研,考公屬務員等等比較累之外,其他很多時候大學三年都很悠閑的;同學之間的友誼也是很珍貴;但是有時在評獎學金的時候,大家難免會有點小疙瘩,總之如果你讀大學,要珍惜大學生活啊。
社會生活:比大學生活更累,人與人之間有很多重的關系,不單純是友誼了(金錢,利益,晉升等等);而且社會是不會允許你犯錯誤的,在學校你可以犯錯,也可以墮落,在社會就不可以了。
其實會社會也沒想像的那麼恐怖,適應就好了。
希望沒有打擊你。

熱點內容
大學教授肇事 發布:2025-08-27 01:17:40 瀏覽:98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中運輸管理專業 發布:2025-08-27 01:17:37 瀏覽:358
美國華盛頓州高中大學聯程課程 發布:2025-08-27 01:07:21 瀏覽:98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選導師 發布:2025-08-27 01:01:57 瀏覽:247
淮北師范大學副教授 發布:2025-08-27 01:01:22 瀏覽:31
大學生了解國情 發布:2025-08-27 01:01:20 瀏覽:285
大學生幸福指數 發布:2025-08-27 00:51:51 瀏覽:816
蘇州大學張建老師 發布:2025-08-27 00:45:00 瀏覽:878
三本中山大學考研難嗎 發布:2025-08-27 00:44:22 瀏覽:984
西北政法反恐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27 00:27:31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