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考研
㈠ 初試難度小,復試刷人少,這個帝都985真香--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考研近5年數據深度分析
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考研近5年數據深度分析
中國農業大學,一所位於帝都的985高校,其計算機考研近5年的數據揭示了其錄取趨勢與難度。以下是對該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錄取信息的概覽。
第1名: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計算機方向
- 院校分類:985、211院校
- 計算機學科排名:B-
- 考研地區:A區
- 近五年復試分數線:345分(2023)、340分(2022)、305分(2021)、315分(2020)、290分(2019)、319分(五年平均)
- 復試總成績中初試佔比:70%
- 23考研初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二、數學二、821數據結構
- 學制:3年
- 學費:10000元/年
第2名: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院校分類:985、211院校
- 計算機學科排名:B-
- 考研地區:A區
- 近五年復試分數線:305分(2023)、305分(2022)、305分(2021)、320分(2020)、305分(2019)、308分(五年平均)
- 復試總成績中初試佔比:70%
- 23考研初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一、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
- 學制:3年
- 學費:8000元/年
第3名: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 院校分類:985、211院校
- 計算機學科排名:B-
- 考研地區:A區
- 近五年復試分數線:310分(2023)、300分(2022)、280分(2021)、暫無數據(2020)、暫無數據(2019)、296.67分(五年平均)
- 復試總成績中初試佔比:70%
- 23考研初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二、農綜三、821數據結構
- 學制:3年
- 學費:8000元/年
此外,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選擇學校,索隆花時間整理了中國農業大學同層次和同省份相關專業的詳細對比排行。通過這些信息,考生可以更好地進行選擇。
更多同類型專業排行榜信息,考生可以在「索隆計算機考研擇校系統 suolongkaoyan」中查看。系統提供800+計算機考研專業近4年考研數據和400+詳細排行榜等信息,節省了考生花在數據分析方面的時間,平均能節省3-4天的擇校時間,幫助考生更快地完成擇校任務。系統已迭代至24版,支持800+專業12維度綜合查詢、對比查詢、200+院校詳情、400+分類排行榜、院校最新動態信息等功能。
㈡ 中國農業大學23計算機考研數據,計專只考數據結構,復試線345分,錄取均分375
中國農業大學23計算機考研數據概述:
- 復試分數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復試分數線為345分。
- 考試科目:對於計算機專碩,考試科目中只包含數據結構。
- 錄取情況: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據參考信息,該專業錄取人數為37人,錄取平均分約為375分。
- 計算機技術專業:錄取人數為91人,關於該專業的錄取平均分,需進一步查閱官方數據。
其他相關信息: 招生目錄: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已詳細列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相關專業的招生方向,供考生參考。 復試內容與成績計算:復試環節及成績計算方式會根據專業特點設計,具體細節需關注學院發布的復試通知。 就業前景: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往年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就業前景較好,畢業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㈢ 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考研需要怎麼做
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考研需要怎麼做?
在農大計算機專碩就讀兩年,我有了以下個人感受。
研究方向方面,農大傾向於農業交叉方向的項目,這對研究生的成果發表有利,但可能限制了純計算機領域的探索。若想深入純計算機領域,需看導師是否同意。
補貼方面,碩士生每月固定補貼800元,獎學金不全發放,一等獎30%發放4000+6000元,二等獎40%發放2000+6000元。非保研生只能在第二年申請獎學金,僅能拿一次。
導師勞務補貼,發放金額差異較大,低至每月0元,常見的是每月300/400元,800元及以上較少見。我遇到的是0元的情況,頗為無奈。
就業方面,對於私企,計算機專業的優勢有限,主要做農業相關研究及工程,導致在互聯網行業缺乏競爭力,就業情況甚至不如一些計算機較強的雙非院校。需通過自學提升能力再面試。我秋招投了上百個演算法崗,但結果有限。
對於國企,農大有優勢,985的名頭足夠吸引人,投遞簡歷的機會較多。我個人選擇去南方電網、電信等公司。
對於考公、選調,985院校優勢明顯,主要取決於個人。我未考公,暫不詳述。
攻博方面,985的背景在材料審核時有優勢,但交叉農業的研究方向在找計算機專業導師時可能不利。然而,去相關專業則優勢明顯,學院每年有去浙大讀博的同學。我最終拿到了廈門大學人工智慧專業的offer。
春招情況未知。
以上是個人感覺的綜合情況,能力特別強的同學不受限制。
兩年前的考研經歷如下。
我於9月中旬開始備考,本科為普通雙一流高校。本回答適合於9月及9月前開始備考的同學參考,如果10月才開始,個人感覺時間不夠。
22年計算機專碩錄取,備考時間為100天,總成績最前列。以下是我的經驗和看法。
我參加過農信學院的夏令營,獲得了優秀營員,但由於沒有拿到本校保研指標,只能臨時備考,選擇了農大。
關於科目問題,老師們的想法是盡量保留自命題,是否改408取決於上級要求。23年是否改408,需視上級決定。
備考經歷如下:9月15日開始備考,距離考研100天。初試科目:政治、英語二、數學二、821數據結構。初試復試佔比7:3,復試線上線。
具體備考策略與科目復習,包括政治、英語二、數學二和821數據結構的復習資料、時間分配、復習方法、策略等。
總結與建議:多刷真題和模擬題,積累足夠題型,多花時間在數學二和專業課上。跨考的同學前期可以聽課,報班與否需自行權衡。時間管理、抗壓能力、專注度等同樣重要。考研是個持久戰,保持自律與心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