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自主創業例子

大學生自主創業例子

發布時間: 2025-05-04 05:14:31

① 哪些名人是大學生創業典型案例

大學生創業,成為「富一代」的案例在當今社會屢見不鮮。今天,我們來分享三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成功故事,他們的年收入均超過百萬,開著豪車,卻並非「富二代」。

成都中醫葯大學的施超便是其中一位。他憑借自主創業,從一名普通大學生轉變為百萬富翁。施超選擇圖書銷售作為創業項目,充分利用了自己廣泛的閱讀愛好與知識積累。他從自己熟悉的圖書入手,在高考後的暑假擺地攤銷售,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隨後,他在成都的大學里繼續銷售圖書,積累了近10萬元。施超利用學校的創業政策在學校開設實體書店,盡管實體書店運營較為困難,但他通過與出版社合作,直接從源頭進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競爭力。最終,他將圖書銷售業務擴展到多個地區,並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實現了人生中的第二個百萬目標。

鎮小龍來自武漢科技大學,他從大三開始創業,從最基礎的棉被、蚊帳等生活用品批發做起,瞄準了大學新生市場。憑借團隊的拼勁和創新思維,他們在新生開學期間迅速積累了200多萬元的營業額,凈賺16萬元。鎮小龍的創業行動激勵了更多同學加入,成立了創業團隊。他涉足多個領域,包括電子產品銷售、服裝貿易、教育、人力資源、旅遊、租車等,最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擁有30多家實體店,吸引了一大批大學生追隨。

禹化普是重慶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他選擇了在學校周邊售賣手抓餅作為創業項目。起初,他的生意並不理想,但他學習了成都小吃店「慢工出細活」的做法,要求師傅一次只做1-2個餅,保持了餅的最佳口感。這種策略使得排隊的客人增多,每天平均能賣出400個餅。經過兩年的努力,禹化普的業務擴展到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到250萬元。

這些在校大學生的成功案例證明,創業並非遙不可及。通過創新思維、勤奮努力和抓住市場機會,即使是大學生,也能在創業的道路上成為「富一代」。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更多有志之士,探索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

②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

1、郭敬明,郭敬明大學時期便開始創業,常年霸佔著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郭敬明在大學時便成立「島」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針對自己小說受眾的雜志與期刊,而後成立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

2、王興,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

3、陳歐,聚美優品的CEO陳歐也是一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陳歐16歲的時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一個資深游戲愛好者,在大四的時候陳歐決定在游戲領域創業,憑著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後來影響力巨大的GG游戲平台。

4、劉強東,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 。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京東商城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 ,而京東集團業務已涉及零售、數字科技、物流、健康、保險、物流地產、雲計算、AI和海外等領域 。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5、雷軍,讀完大學的雷軍便開始闖盪計算機市場。1992年,雷軍與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編程》一書。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雷軍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體、殺毒軟體、財務軟體、CAD軟體、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

並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干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體。兩年下來,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闆之間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的甚有名氣的人物。

③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3個

大學生創業,有成功,有失敗,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有很大的收獲。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創業之路。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1. 電子商務的崛起
想必你一定聽過電子商務這個詞,以往我認為電子商務這個詞語離我們很遠,原以為我認為電子商務是像做個淘寶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這樣的生意。這些生意都是拿到了數以億計的投資才做到的,普通人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然而,另一種電子商務模式,便是在淘寶網上開店。
2. 餐館創業:從二人店到成功之路
李毅是某師范學院2006屆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畢業後在學校大門斜對面籌辦了一間餐館。整個餐館就只有兩個工人——李毅和李毅堂姐。李毅說,目前餐館很多方面都需要人手,但由於資金困難,自己只好一手包辦。「現在我是既當老闆又當工人,堂姐原來是在外面打工的,後來見到我在玉林開了餐館,把原來的工作辭掉,從老家博白前來幫忙。」在他的餐館里,記者看到李毅的堂姐正在認真地清洗碗筷,打掃衛生,十分勤懇。面對記者的提問,她只是笑笑,臉上露出的凈是堅強。
3. 技校生的創業之路
江喜允是深圳技師學院數控技術專業2006屆畢業生,2001年他初中畢業後考入深圳技師學院學習數控技術,通過5年的刻苦學習,扎實掌握了數控機床的相關知識和技能。2005年,在學校的安排下他進入先進微電子公司實習,半年的實習開闊了他的眼界,他萌發了畢業後憑借一技之長自主創業的想法。2006年,班上的同學都進入數控機床行業的相關單位工作,而江喜允卻堅定地選擇了創業之路。
4. IT畢業生的創業經歷
張偉武,男,22歲,蘭州人,2000年考入廈大計算機系,2004年4月,他在廈門獨資創辦了國內第一家為IT市場專營提供軟體服務的公司——銳業軟服。此後不久,他聘任德國商會首席資訊長官紹英先生,前往北京開設國際業務分理機構。目前,銳業軟服已經成功與德國幾家大軟體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運營狀況順利。

④ 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精選3個

創業是成功的過程,成功也是一輩子的過程,看看那些大學生的創業經歷,學習他們的方法,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創業成功之路。我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篇1
柯焱: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藝品5萬元開女士精品店入2萬

男生做的手工藝品竟讓眾多女生自嘆不如,還被女生們瘋狂搶購,在武漢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為名人(如圖)。最近,憑借打工、眾籌得來的5萬塊錢,柯焱在學校附近開辦的女生精品店,在黃家湖大學城周邊已小有名氣。

黑色襯衫搭配休閑褲,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鏡,柯焱是同學眼中標準的文藝青年,而最讓大家驚嘆的是他做手工藝品的好技術。

大一入校,面對眾多社團招新,柯焱就對桌上擺滿手工藝品的手工社感興趣,很快成為少有的幾個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機會就找學姐學手工,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簽、筷子等日常用品製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從小喜歡做手工,加入社團後他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後來還用竹簽、筷子等信手拈來的物品創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期間他挑戰了對男生來說最難的針線活,自己裁製了一款6寸大的不織布蛋糕……一年多時間里,柯焱做了100多個各種手工藝品。

柯焱表示,因為經常和女生一起討論手工藝品的製作,他發現具備文藝氣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最受女生歡迎,同時精品店裝飾也採用了蔓藤綠葉、舊桌布、絲網花等自己原創的設計。

隨著手藝越來越純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開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訴記者,高考(微博)結束後他曾瞞著家人獨自去上海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兩個月掙了7000多元錢;大一寒假期間,他又在武昌火車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館做服務生,掙了6000多元錢。再加上他在大學生眾籌網上籌集的2萬元創業資金,以及向同學、朋友借的錢,柯焱順利籌得了5萬元啟動資金。

經過一個多月的選址、籌劃,6月份,他的精品店“大美ZaKKa”在黃家湖東瀾岸商業區正式開業。貨源除了從批發商那裡進的貨外,還有附近幾所大學手工社的作品,以及自己親手做的手工製作。與眾不同的貨源,讓柯焱有了“別人有的我這里都有,我這里有的別人不一定有”的自信。

經過4個月的苦心經營,柯焱告訴記者,除去成本,他幾乎每天都會進賬600元以上,平均月收入2萬元。中秋節三天,每天盈利千餘元。

生意越來越紅火,柯焱還特意聘請了1名全職員工和5名學生兼職幫他打工,他也騰出時間創作更多作品。談到未來規劃,柯焱說,他准備把這家女生精品店從黃家湖擴張到中心城區。
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篇2
唐雷、於飛克、程衛:三名大學生合夥開轟趴館(轟趴別墅)年入800萬

“轟趴”是由英文“HomeParty”音譯過來的一個詞,意為家庭派對。幾十人租下一套別墅,別墅內娛樂設施齊全,可以唱歌、喝酒、燒烤,還可以看電影、打撞球、玩棋牌等。近兩年,“轟趴”受到大學生以及都市年輕人尤其是白領一族的追捧。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聚會場所別墅“轟趴館”在長沙悄然興起,成為年輕人聚會的首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唐雷、於飛克看準商機,從大四起就與朋友合夥租別墅,提供給大學生開“轟趴”。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創業

90後唐雷、於飛克兩個人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的程衛是他倆的高中同學。很多學生還在抱怨大學生活“無聊”時,三個瀏陽小夥子在大二開始就琢磨著“合夥創業”。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辦教育培訓公司,到大四那年,他們積累了30餘萬元。2013年,三人一拍即合準備投資新興的別墅“轟趴館”。“日租別墅聚會是一種全新的聚會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唐雷告訴記者,這是個新興行業,它在成長與完善,市場是看好的,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去創新。

瞄準商機,2013年,三人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附近租下一套別墅,花費25萬元左右裝修一番,“新青年別墅聚吧”於2014年6月正式開門迎客。“租別墅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場次,周一到周四一個價格,周五到周日一個價格。組團數名或幾十名好友玩通宵,包括食宿在內每人分攤百元以內。”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日租別墅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按時間段收費,包場費用固定;另一種是按“人頭”收費,最多可以容納四五十人。

兩年租10套別墅,還注冊了公司

“我們採取提前一周預約的模式,周末基本場場都是滿的。”程衛表示。今年初,他們注冊了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記者打開大眾點評網,搜索“別墅轟趴”,即出現50多戶商家,大多分布於毗鄰高校。“以前同學聚會,吃飯在一個地方、唱歌又去另一個地方,有時候需要轉場幾次。”來參加別墅聚會的湖南商學院大一學生李琴告訴記者,別墅聚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可以迎合每個人的口味,大家基本上都能在這個大空間里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別墅消費難以承受,而現在別墅卻以一種低姿態悄然走進市民的生活,成為長沙娛樂新風尚。”唐雷表示,別墅聚會目前在湖南認知度越來越高。

通過網路打造品牌

“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面對記者的問題,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還是會選擇創業”。“創業就像打怪獸,活著就要有血性。”對於這三個90後大學生來說,創業帶來的挑戰與未知讓他們熱血澎湃。

對於即將選擇創業的大學生,程衛認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的決心和毅力,要接受因此帶來的一切改變,只有三分鍾的熱情度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大學生創業必須在創新中尋求出路,不要跟風,想別人所不想,就會看到市場。”雖然他們的創業之路與所學專業均不對口,但談及創業,程衛坦言,在他看來他們的成功源於創新。“通過小范圍的營銷自己來聚攏粉絲,讓粉絲再去進行下一級推廣營銷。”程衛表示,想法創新還要技術創新,玩轉網路以及自媒介,利用新媒體拓寬客戶渠道是新時代創業的新思路。他們三人帶領團隊在推廣宣傳中充分利用了移動社交媒體帶來的自身營銷能力的升級,比如精心運營個人自媒體,通過網路來打造品牌。

對話

記者:之前的創業經歷對你們目前的事業有何幫助或啟發?

於飛克:對於我們的創業成長,大學期間的教育培訓創業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對創業相對深入與實際的認識,也完成了我們的原始資金積累。這段經歷給了我們歷練,在事業上給了我們一個全局觀念。
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篇3
范錦偉:“超齡”大學生開家教公司的創業路

范錦偉1986年出生在湖北省黃岡市一個農村家庭。他自稱從小就在數學方面有天賦,能清楚地說話時,就會從一數到一萬。“父母都是農民,沒多大文化,也教不了什麼優雅的詩歌,就天天教我數數。”范錦偉說,三歲時,他每天晚上睡覺前必須准確的數一遍,錯了的話就重新開始。

父母無意之中的培養,讓范錦偉對數字特別敏感,對數學也有異常的興趣。上小學二年級時,他已經看完了六年級的數學書。小升初,范錦偉順利以全鎮第一的成績考到了縣里最好的初中;中考,他又以全市第七的成績考入了黃岡重點高中。

當所有人包括范錦偉自己都認為高中三年後,他將會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重點名校,擁有順利的人生時,不料2005年高三那年,父親身染尿毒症去世讓一切發生了改變。“父親的重病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還欠了十多萬元的債務。同時,受不了父親去世的打擊,母親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也異常糟糕,家裡還有個剛上初一的妹妹。”他說,當時的家庭狀況不允許他自私的去上大學,“那年高考也參加了,考上了一所普通一本類大學。”

雖有萬般不舍,范錦偉依然跟著村裡的長輩們去溫州打工。“剛開始在建築工地拉磚當小工,由於白天最高溫度達39度,我好幾次都暈倒在工地上。到了晚上,我們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小屋裡,經常熱得睡不著覺。”范錦偉說,第一個月發了1500元工資,他把1000元都寄回家裡,為的是不讓媽媽和妹妹生活得太苦。

范錦偉在溫州一熬就是6年,其間做過銷售、當過餐廳服務員,只要是能夠補貼家用的工作,他幾乎全都嘗試了一遍。隨著對當地環境熟悉,最後找到了一份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業務員的工作。

進入公司後,范錦偉埋頭苦幹,不到一個月就對公司的業務輕車熟路,銷售業績在所有的業務員里數一數二。一年後,他被提拔為銷售部主管。同時,為了能盡早還清家裡的債務,他還利用下班時間做兼職。

范錦偉說,這6年很辛苦,但他收獲了很多,至今仍受益無窮。比如做事執著不怕吃苦、有責任心有擔當以及在工作中建立起來的膽識等。“但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比如我的青春年華,現在都29歲了,本科都還沒有畢業。”他笑著說。

四個半月考上大學師大出了個“勵志哥”

范錦偉拚命地工作,逐漸還清了家裡的債務;母親身體好轉也卸下了他心中包袱。2010年,妹妹考入了四川幼兒師范學校,這讓從小學習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再次萌生了走入大學校門的念頭。

“其實,我想上大學的夢想自始至終都沒放棄,只不過現在可以變為現實了。”范錦偉說,6年沒摸過書本,辭職參加高考時,距離考試時間只有4個半月。“好在學的理科,以前學的也扎實,可以短時間內把知識點撿起來。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幾個月里,我沒有浪費過一分一秒。”

2011年,范錦偉考上了天津師范大學,終於圓了他的大學夢。

這一天,比同齡人整整晚了5年!

剛進校園,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很多。“年齡問題是一方面。我當時25歲,比班裡的同學大不少。雖然以前就知道有這個差距,但遭遇現實時,心理上還是有點接受不了,甚至產生過退學的念頭。”他說,在老師的幫助下,他重新找回了以前的自信。

“最主要的還是經濟上的問題。打工賺的錢大部分都還了債,還有一部分留給了母親和妹妹。學費申請了助學貸款,我報到時只帶了300多元,本想來校後立即找份兼職工作,但沒找到。”他說,“那時我每天的生活費不到5元錢,經常是一頓三餐吃饅頭,還吃過食堂剩飯剩菜,生活非常艱難。”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范錦偉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

勤工儉學努力養家,面對磨難,他依然樂觀。范錦偉的堅強故事打動了學院的師生,繼而轟動了整個校園,被學生們稱為“勵志哥”。2012年,范錦偉被評為校園“自強之星”;緊接著,他的故事見諸報端,並入選“感動天津·溫暖2012”網路人物候選人。

“如果不上大學,我會覺得自己生命中少了些東西,我一生都會有遺憾。但每個人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只要堅定信念,夢想終會實現。”范錦偉坦言,“勵志哥”這個稱呼,在他看來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堅強。

為開公司備戰一年創業路上很幸福

圓了大學夢的范錦偉沒有停下腳步,他的下一個夢想是幫助更多的人圓夢。“當時教的是一個高二學生,我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方法和其自身實際情況,給他制訂了一份詳細的提分計劃。短短兩個月,他的成績由原來班裡的三十多名提升到了第五名。”范錦偉說,也因為此次家教,他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學習經驗很適合當老師,進而決定要一直做教育培訓工作。“這樣我才可以憑著自己在學習方面的獨特心得和方法,服務於更多准備中考或高考的學子們。”

選定了自己的事業方向,范錦偉拿著簡歷去教育機構面試,但幾乎沒人願意把高三的孩子交到一個剛上大學的學生手裡。經歷了一次次面試失敗後,范錦偉在河北區的一家教育機構找到了機會。“我給每個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然後監督他們完成、落實。在那家機構上他數學課的學生,數學成績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由於家長們口口相傳,范錦偉名聲越來越大,找他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他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大二時,范錦偉的家教收入平均每月超過萬元。

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范錦偉辭職後走上了創業路,自己辦起了輔導班。“主要是一對一輔導,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師大,我就在師大教室內給每一個學生講題輔導。”

當時只是為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沒想到最終卻喜歡上了這個職業。范錦偉稱,他大二下學期本想成立公司,但由於顧慮太多,延遲了一年。“這一年主要辦了兩件事,准備好了師資和做出了教案,這為公司的成立發展奠定了基礎。”他說,“師資方面,我接觸了各種老師、名師,並進行挑選,甚至從老家黃岡請來了有多年帶畢業班經驗的老師,為公司建立了強大的人才資源儲備庫。同時,我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高中學校的教學方法,制定了一份更加細致、具體的教案,這也是公司的特色。”

公司成立後,范錦偉把自己這幾年做兼職賺的錢都投了進去,租辦公場地、進行特色化裝修及“招兵買馬”,他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要干就干好,不能耽誤了一直跟著我的學生們,他們的學習計劃都是我制定的,走這條路責任心必須得強。”

談到公司的發展,范錦偉說,眼下要做的事是進一步擴大招生和增強師資力量,但他夢想是用自身的經歷去激勵、感染更多的青少年,給他們正能量。

當下,大學生步入求職季,許多同學去考公務員,爭搶“鐵飯碗”,作為畢業生中一員的范錦偉堅定地說,創業路上很幸福,他從沒想過要放棄自己的教育培訓事業,“我要一直做下去。”

幫助更多學生逐夢,是他創業最大的成就

在做家教的過程中,范錦偉看到了“學習”帶來的財路。范錦偉對記者說:“關於學習的事情是我們學生最熟悉,從這里開始事業最得心應手。”憑借著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服務意識,隨著所教學生成績的顯著提升,小范在“家教界”贏得了認可,許多學生和家長慕名而來。

面對源源不斷的客戶,范錦偉開始在市區租房授課。學生越來越多,教不過來。大學四年級,范錦偉萌生了創辦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想法並付諸實踐,很快完成了公司起照選址到招聘教師,“師中師教育”由此誕生。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一步步走入正軌,公司的專、兼職教師現已超過百人。為了提升教學品質,他還拉來了母校——著名的黃岡中學的老師前來授課。

如今,范錦偉已經畢業半年,公司逐漸走入正軌,師資隊伍日益壯大。去年一年,范錦偉純收入超過60萬元。憑借良好的口碑,“師中師教育”在天津行業內占據了一席之地。

范錦偉告訴記者,現在他正在組建自己的核心團隊,形成標准化的教學產品,進一步推廣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當看到我們輔導的學生從各方面有進步,能夠奮起逐夢,這是我創業最大的成就。”范錦偉說。

看了“大學生自己創業成功的例子精選3個”的人還看過:

1.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3個

2.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的例子3個

3.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3篇

4. 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例子

5.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3個

熱點內容
關於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的調查問卷 發布:2025-05-04 12:24:26 瀏覽:226
大學生聊天軟體 發布:2025-05-04 12:22:20 瀏覽:653
大學宿舍熬夜現象 發布:2025-05-04 12:21:29 瀏覽:413
微電影大學生流氓糟蹋 發布:2025-05-04 12:20:05 瀏覽:419
北京化工大學考研復試 發布:2025-05-04 12:18:41 瀏覽:525
中科院博士手持菜刀堵導師 發布:2025-05-04 12:13:40 瀏覽:18
廈門大學附屬高職 發布:2025-05-04 12:11:13 瀏覽:509
江蘇大學考研調劑 發布:2025-05-04 12:08:09 瀏覽:407
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院 發布:2025-05-04 11:57:33 瀏覽:400
2015桂林理工大學卓越班名單表 發布:2025-05-04 11:57:30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