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學生的經歷
發布時間: 2025-05-11 09:28:37
Ⅰ 割包皮的過程,我有點後悔了
割包皮的過程,對一位19歲的大學生來說,既充滿期待又充滿了猶豫。這篇文章將詳細分享這一過程,並探討其背後的好處與可能的遺憾。
在2020年6月5日決定放寒假時,我做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割包皮。選擇在2021年1月7日進行手術,我選擇了最貴且據稱也是最先進的「一次性吻合器割包皮」方式。盡管價格高昂,我仍然堅信這是最好的選擇。手術全程並未感到明顯的疼痛,除了前三針麻葯帶來的不適,其餘時間感覺只是有點輕微的觸感。整個過程僅僅耗時五分鍾,令人驚訝。手術後,醫生建議我等待30分鍾以確保不會出血,但我急於返回酒店,便提前離開了。回到酒店後,我開始感到隱隱的痛楚,但依然堅持服用了止痛葯,保護好自己的「命根子」。手術後第二天,除了持續的輕微摩擦感,小便時有輕微的分叉。第三天,我前往醫院換葯,醫生撕開綳帶時疼痛感強烈,但整個換葯過程順利。割包皮後,我經歷了從心理壓力、疼痛到適應過程。其中,最難以忍受的是手術後的小便不便、摩擦感和夜間勃起後的痛感。割包皮後,確實比割前更容易清潔,減少了感染的風險,對伴侶健康也有益。然而,割包皮後,性生活的快感與敏感度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割除了一部分保護層。總體來說,對於需要解決包莖或包皮過長並伴有炎症問題的人群,割包皮是必要的。而對於像我這樣只是包皮過長但無炎症,且日常清潔得當的人群,是否割包皮需謹慎考慮。在經歷了割包皮的過程後,我深感後悔,但時間會逐漸撫平這些不適。割包皮的好處在於減少感染風險,保護伴侶健康,但也要接受疼痛、恢復期的不便以及性生活快感的調整。每個人的體驗不同,選擇是否割包皮時,應充分考慮自身情況和可能的風險。希望我的分享能對正在猶豫的朋友提供參考,加油,年輕人。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