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凱博士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凱博士

發布時間: 2025-05-29 14:32:28

A.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凱教授什麼時間出診

北京中醫葯大學針灸學院老師--程凱簡介程凱,男,32歲,博士,副教授。現任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分會秘書長,北京針灸學會針灸臨床研究分會理事。其在碩博連讀學習期間一直跟隨著名針灸專家耿恩廣教授,從事腧穴主治特異性研究,對十四經穴的主治普遍性規律和主治特異性規律進行了系統整理和研究。博士論文《小腸經腧穴對慶大黴素中毒性耳聾的特異性研究》曾獲2000年度北京中醫葯大學優秀論文獎。2000年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並擔任北京中醫葯大學針灸學院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期間,並不停留於單純的科管事務性工作,而是充分發揮自己思維活躍、勤奮好學的特點,參與到多項科研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當中,使我院科研中標課題和到位經費均有明顯增長:(1)2001年執筆撰寫了《腧穴主治標准化臨床研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後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立項為2002年重大科研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針灸穴典》;(2)2001-2002年間,執筆撰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針灸穴典專項研究經費預算》、《經穴主治臨床研究實施步驟及時間安排》和《經穴主治臨床研究招標指南》,促進了《穴典》項目的開展;(3)2001年,執筆撰寫了《針灸學科規劃書》,結合本單位特點對針灸學科中科研方向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為北京中醫葯大學針灸學院最終成為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針灸學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作出了貢獻;(3)2002年,執筆撰寫了《不同針灸方法對經穴主治的影響規律及機制研究》項目建議書,後被列為200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招標范圍;(4)2002-2003年,參與我院教育部大修大購項目申報工作,執筆撰寫了「針灸科研實驗室改擴建計劃」、「針法灸法教研中心」等部分內容,並成功獲得項目資助;(5)2003年,作為主要執筆者撰寫了《北京中醫葯大學逸夫中醫研究大樓可行性報告》,並成功獲得資助;目前,其承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課題1項、校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1項、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大科研項目1項、校級課題6項。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獲各類獎勵共10次,出版專著8部,發表論文近十篇。

B. 中葯學本科報考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中葯學(38):
1上海中醫葯大學+ 2南京中醫葯大學A 3北京中醫葯大學A 4成都中醫葯大學A 5廣州中醫葯大學A 6沈陽葯科大學A 7天津中醫葯大學A 8山東中醫葯大學B+ 9中國醫科大學B+ 10南方醫科大學B+

上海中醫葯大學:
005學科辦021-51322045 100800中葯學
01臨床葯理學 鄭青山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葯臨床評價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臨床葯理學

02中葯葯效物質基礎與體內代謝 張永煜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7中醫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方證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中葯葯理學

03計算葯物分析 蘇越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復雜系統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06產學研辦公室021-51322046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新型給葯系統的研究 奉建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劑學

007科技中心021-51322452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葯性理論的實驗研究 俞仲毅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學

02中葯新劑型與質量評價 張寧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3抗病毒抗腫瘤葯物葯理學研究 左建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4中葯安全性評價 姚廣濤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5中葯復方的機理研究 李風華
同上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08穆拉德中心021-51322535 100800中葯學
01心血管葯理及炎症醫學 卞卡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理學

009中葯學院021-51322195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活性成分構效關系及新葯 陳凱先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2中葯制葯技術與新制劑研究 陶建生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3中葯葯代動力學 馬越鳴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4中葯制劑關鍵技術中葯新劑型 馮怡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5中葯納米化的制備及應用 楊柏燦
同上 可招推免生。復試科目:中葯學

06本草文獻研究 朱國福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07中醫綜合
可招推免生。復試科目:同上

07葯物分析 王新宏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8葯物分析與體內過程研究 安叡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09葯物分析研究 李琴韻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10中葯新劑型研究 李西林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11中葯制葯新劑型與新技術 魏莉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12中葯炮製和新葯研究 修彥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炮製學

13中葯質量標准指紋圖譜 崔亞君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鑒定學或生葯學

14中葯天然活性成分研究 李醫明
同上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15中葯制葯及中葯質量標准 張彤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16中葯資源與活性成分篩選 可燕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資源學

17天然產物分離與合成 沈征武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18中葯活性成分與質量標准研究 王瑞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10中葯所021-51322506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生物技術 胡之璧
同上 復試科目:生物化學

02中葯活性成分與質量標准 王崢濤
同上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3糖化學與生物學 王順春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4中葯化學成分與質量標准 侴桂新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5中葯新制劑與葯代動力學 王長虹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6中葯葯效物質基礎與質量標准研究 吳弢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7天然活性產物基因克隆純化與篩選 王富軍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8中葯生物工程 趙淑娟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分子生物學

09創新中葯葯效物質基礎與新劑型 尉小慧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10中葯資源與質量評價 徐紅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生物化學

11中葯活性和毒性作用分子機理 季莉莉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南京中醫葯大學:

004葯學院
100800中葯學
_ 01中葯炮製研究
_ 02中葯復方及新葯研究
_ 03中葯海洋葯物及動物葯研究
_ 04中葯活性成分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_ 05中葯成份的體內代謝研究
_ 06活性化合物結構修飾及構效關系研究
_ 07中葯質量標准研究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41葯學基礎綜合一(有機化學50%,分析化學50%)④--無

011中醫文獻研究所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01中葯(本草)理論與應用研究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④--無
復試科目:①中醫內科學②中葯學

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海中醫葯大學和南京中醫葯大學為例,中葯學初試基本上是考醫學綜合知識,但由於醫學高校招收中葯學的學院和專業實在是太多,具體初試科目和復試科目就要再你選定了要考的學校後去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專業參考目錄上仔細查看了!
希望你盡早選好學校!祝你考研成功!

C. 上海中醫葯大學研究生好考嗎

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中葯學(38):
1上海中醫葯大學A+ 2南京中醫葯大學A 3北京中醫葯大學A 4成都中醫葯大學A 5廣州中醫葯大學A 6沈陽葯科大學A 7天津中醫葯大學A 8山東中醫葯大學B+ 9中國醫科大學B+ 10南方醫科大學B+

上海中醫葯大學:
005學科辦021-51322045 100800中葯學
01臨床葯理學 鄭青山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葯臨床評價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臨床葯理學

02中葯葯效物質基礎與體內代謝 張永煜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7中醫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方證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中葯葯理學

03計算葯物分析 蘇越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該方向為中醫復雜系統研究中心招生。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06產學研辦公室021-51322046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新型給葯系統的研究 奉建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劑學

007科技中心021-51322452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葯性理論的實驗研究 俞仲毅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學

02中葯新劑型與質量評價 張寧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3抗病毒抗腫瘤葯物葯理學研究 左建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4中葯安全性評價 姚廣濤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5中葯復方的機理研究 李風華
同上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08穆拉德中心021-51322535 100800中葯學
01心血管葯理及炎症醫學 卞卡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理學

009中葯學院021-51322195 100800中葯學
01中葯活性成分構效關系及新葯 陳凱先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02中葯制葯技術與新制劑研究 陶建生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3中葯葯代動力學 馬越鳴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6西醫綜合或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葯理學

04中葯制劑關鍵技術中葯新劑型 馮怡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05中葯納米化的制備及應用 楊柏燦
同上 可招推免生。復試科目:中葯學

06本草文獻研究 朱國福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07中醫綜合
可招推免生。復試科目:同上

07葯物分析 王新宏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6西葯綜合或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同上

08葯物分析與體內過程研究 安叡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09葯物分析研究 李琴韻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10中葯新劑型研究 李西林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11中葯制葯新劑型與新技術 魏莉
同上 復試科目:同上

12中葯炮製和新葯研究 修彥鳳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607中葯綜合 復試科目:中葯炮製學

13中葯質量標准指紋圖譜 崔亞君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鑒定學或生葯學

14中葯天然活性成分研究 李醫明
同上 復試科目:天然葯物化學

15中葯制葯及中葯質量標准 張彤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葯劑學

16中葯資源與活性成分篩選 可燕
同上 復試科目:中葯資源學

D. 中華中醫葯學會的理事成員

會長王國強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
副會長(以姓氏筆畫為序)馬建中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王辰 中日友好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階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新陸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中醫葯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劉維忠 甘肅省計委黨組書記、主任閆希軍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研究員李俊德 中華中醫葯學會副會長、主任醫師李清傑 解放軍總後衛生部副部長 楊殿興 四川省中醫葯學會會長、教授吳以嶺 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葯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勉華 南京中醫葯大學正校級調研員、教授張伯禮 天津中醫葯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達燦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陳凱先 上海中醫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安龍 北京中醫葯大學校長、研究員蕭 偉 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曹正逵 中華中醫葯學會秘書長、主任醫師屠志濤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
秘書長曹正逵(兼)
副秘書長謝鍾洪凈
理事會顧問(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德泉 王永炎 鄧鐵濤 石仰山 石學敏 占堆 吉格木德 劉志明 劉尚義 劉敏如 嚴世芸 李大鵬 李今庸 李連達 肖培根 吳湞 張大寧 張奇 陳可冀 陳傳宏 卓同年 金世元 姚新生 徐鏡人 高思華 謝陽谷 路志正 禤國維
常務理事(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建中 馬融 王書強 王華 王慶國 王階 王辰 王國辰 王國強 王忠和王學軍 王承德 王笑頻 王淑軍 王琦 王鍵 王新陸 王耀獻 烏蘭 方祝元 鄧娟 甘培尚 石鵬建 盧國慧 盧勇 叢丹江 馮前進 匡海學 呂玉波 呂志平 朱月信 朱立國 任武賢 劉平 劉清泉 劉維忠 閆希軍 安晨 許冬瑾 許能貴 阮詩瑋 孫光榮 孫樹椿 孫曉波 蘇榮彪 蘇鋼強 李寧 李京文 李俊德 李振江 李清傑 李楚源 楊讓成 楊關林 楊國晉 楊明會 楊威 楊殿興 肖小河 肖鋒 肖魯偉 吳以嶺 吳勉華 吳海東 邱德亮宋柏林 張為佳 張允嶺 張伯禮 張重剛 陸金根 陳衛國 陳少仕 陳立典 陳達燦 陳亦江 陳明人 陳凱先 陳寶貴 邵湘寧邰烈虹 武繼彪 武智 范玉強 范永升 范吉平 歐陽兵 歐陽學農 周天寒 龐軍 鄭偉達 鄭進 鄭錦 房敏 趙濤 趙靜 胡鴻毅 查德忠 姜在暘 洪凈 姚雲 索天仁 賈德賢 夏鳴九 夏祖昌 徐慶鋒 徐安龍 徐英 徐榮祥 凌昌全 高文柱 高秀梅 高金波 唐旭東 唐農 唐祖宣 塗志亮 桑濱生 黃亞博 蕭偉 梅群 曹正逵 曹洪欣 曹麒 崔瑾 梁立武 梁繁榮 屠志濤 彭磷基 董潤生蔣健 溫長路 謝建群 謝鍾 謝恬 賴偉 蔡鋼 廖端芳 顏清輝

E. 有時治癒,總是安慰

自朱清時院長在北中醫進行關於中醫經絡演講之後,中西醫之爭的一股浪潮又蜂擁而至。近日,網易浪潮工作室推出的一篇文章 《針灸,超級安慰劑》 ,綜合多篇文獻,繼而論證了針灸不僅沒用,甚至有害。

事實上, 針灸被冠以安慰劑之稱,也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5年就有關於"針灸是否安慰劑"的大篇爭議,關於其探討,或者更早猶未可知。此番翻出類似選題,實際不過是舊飯新炒而已。

網易此文,極盡筆墨描述了針灸的曲折發展,道出針灸在海外種種不為人知的秘辛,最終利用外文期刊一個看似正確沒有毛病的安慰劑雙盲實驗結果,得出最後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針灸最大的作用就是充當安慰劑,針灸對人體不僅無益,甚至有害。

但是,針灸真的只是安慰劑嗎?
不盡然。


針和灸

針灸,分為兩種手法,針和灸。

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 捻轉與提插 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

關於針的歷史,在舊石器時代已經初見端緒。那時還沒有專用的針刺工具,一些粗糙的、稍經加工的天然石塊,在用作生產的刮削器、尖狀物等的同時,也用來治病;直到新時期時代,因為石器製作技術的進步,這才有了特定形狀的醫用砭石(能治病的石頭)。

砭石是最早的醫療工具,也是金屬刀針的前身,先民用它破開癰腫,或用它刺激身體的一定部位,以消除病痛。由於砭石的形狀必須適應穿刺或者切割時需要,考古出土的砭石實物呈各種形狀,多數時間在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戰國時期。

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在新石器時代,人們還學會了用動物骨骼和野生竹子,做成石針一樣,而且比石針更加光滑、細微的針具。

後世金屬針的出現,也多模仿砭石的形狀而制。如1978年在內蒙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從一批古銅器中發現的一枚青銅砭針,其形狀、大小酷似1963年在內蒙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一根經過磨製的石針。

種種考古發現表明:原始人在生活、生產實踐中,由於環境和勞動條件的極端惡劣,常常會被尖石和荊棘碰撞了身沐的某一部位,有時甚至被碰傷出血,而在勞功和與野獸搏鬥中,為石塊、碎石所擊傷也是在所難免。

但有時在碰撞或流血之後,卻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減輕或消失(如一些經久不愈的頭痛、筋骨酸痛等)。

顯然,這種出於偶然的經驗,最初是不可能引起人們重視的,然而若干年、若幹人次的類似經歷不斷重現時,這種源於實踐的經驗,就會促使人們注意到身體的某些部位,通過人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醫治疾病的效果,於是逐漸有意識加以利用,最終形成了針刺療法。

今天人們使用的不銹鋼醫針,就是在古代貶石、石針、骨針、竹針等原始針具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更新而來。

灸法是以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從"灸"的字義理解,是指用較久的火來治療疾病。傳說燧人氏鑽木取火,人們開始用火烹飪,使民少疾。用火禦寒取暖,防獸侵襲傷害。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原始生活習性,促進了保健事業,減少了疾病。

先秦前,灸開始萌芽,由用木柴、乾草灼肌,開始轉用為艾灸,殷商時期,木灸、溫針、灸灼以及火烙療法已經廣泛流傳;唐宋時期艾灸開始興起,開始有人整理灸法文章匯總成冊,灸的專業性書籍相繼問世;明清時,灸法發展到巔峰,在前人基礎上加以整理發揚,廣泛應用於臨床,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而後,由於社會動亂,艾灸處於衰退低潮階段。

針灸的自我調節是在指導思想 把病人"自愈"作為主導方面 ,把治療措施作為輔助手段,主要靠提高病人的抗病機能去除疾病。針灸的治療措施不是箭和靶的關系,直接作用於病因病灶,而是作為外加漲落或協同力量作用於機體的自組織、自保持功能,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以使機體本身的自愈力得以鞏固,潛力得以發揮,增加和放大效能而達到治病目的。


**安慰劑和安慰劑效應******

在14世紀的時候,安慰劑(拉丁語:我要取悅)這個詞最初被使用,是在葬禮上僱傭的哭喪者禱文上,在那段時間里,這個"安慰劑"單詞值得是在葬禮上被喪親者股用來替代他們為往生者哀悼與哭號的人。

這些哀悼者往往會聖經詩篇CXIV第九詩句的Placebo Domino in regione vivorum來開始他們對亡者的哀悼,其在拉下文聖經翻譯後的意思大概是"我會在活人所存在的地方取悅上帝"。在這里,"安慰劑"一詞有著 折舊和替代 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專業的哀悼者往往是被雇來替代死者的家屬進行哀悼的。

安慰劑一詞首次見於醫學著作的時間是在18世紀的後期。在1785年出版的新醫學詞典里頭,安慰劑被描述為是" 一個普遍被採用的治療方法或葯物 "。1811年,修訂後的昆西醫葯詞彙中將安慰劑的定義設置為安慰劑的所謂葯物作用多是在討好病人而不是在受惠病人的形容詞。

一直到前半20世紀,安慰劑似乎已經在醫學界上廣泛地被人們採用。1807年,托馬斯·傑斐遜記錄了他形容為是"虔誠欺詐"的治療方法,大約100年後,哈佛醫學院的理查德·卡伯特敘述他是如何被培訓採用麵包顆粒等安慰劑來為病人進行治療的。

1938年,安慰劑被應用於空白對照的組別名稱,在實驗中,一組人接受治療後服用了疫苗,而另一組人接受了與實驗組別完全相同的治療方式,但是不同的是,他們服用的是安慰劑,而並不是真正的疫苗。這個安慰劑其實就只是乳糖膠囊,外表上無法和真正的疫苗無法被區別開來。

試驗結果顯示:服用安慰劑的人在試驗期間感冒的幾率反倒是大大地降低,幾乎等同服用疫苗的人治療效果,這是安慰劑效應崛起的一 開始

一般認為,安慰劑是模擬醫學治療的一種介入手段,在使用時被設置為不是對其所被提供的疾病的特定治療;安慰劑效應則是個人或文化上對於治療的期待而導致身體或者心理上的改善的一種治療性效果。


找不到的經絡

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主幹和分支,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中人體內外、臟腑、肢體連接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有人認為,古人所說的經絡就是現代解剖學中的血管,並不存在一套獨立的經絡系統。

20世紀50年代,人們在針刺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有些人接受針刺治療時,會產生一種沿經脈路線移動的感覺。後來正式命名這一現象為循經感傳現象,能產生這一現象的人稱為"經絡敏感人",但這類人只佔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

循經感傳現象的發現,扭轉了人們認為經絡就是血管的觀點,因為血管顯然無法形成這種感覺循經移動的現象。另外,人們還發現循經脈路線的皮膚電阻較低,這些現象為驗證經絡的客觀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於經絡,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出現了經絡方面的相關產品,然而,經絡從未被人發現。

為探索經絡的存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清時耗時10年,終有所得,最終受邀出席演講,最終引發眾議。( 十年前朱清時把用科學解釋經絡當作使命,如今他這么回應質疑 )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明教授認為,經絡是一個功能通道。一方面可能經絡的發現如同細胞,需要特定的儀器和機遇;另一方面,經絡很有可能只存在活人身上,人死了,經絡也就沒有了。 中醫講的經絡相當於飛機的航線,飛機飛起來才知道天空上哪條線是航線 ,飛機一落航線也就無法得以一見。


做不到的雙盲

循證醫學,也就是遵循證據的醫學,是世界臨床領域這數年來疾速發展起來的一類型新穎的醫學範式。它的主要思想就是: 任何醫療決議的斷定都是應該鑒於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憑據 ;任何臨床的診斷和治巧決議,也應當確立在當前最佳的研究憑據和臨床專業知識與病患的價值相關聯的根本上。

當今循證醫學其實存在著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層次結構,可依次評估生成出更加優越、更加嚴謹的醫療措施與方案來協助臨床治療時所面臨的種種扶擇形成循證醫學當中不同研究方法的層次結構就是:

個案研究為結構的基底層、依次是回顧性和前瞻性的綜合案例研究、非隨機對照隊列研究、開放式隨機對照試驗、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而以 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居於層次結構的最高層次階級。

因此,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憑據成果乃是造成meta分析和系統評價研究的根基。即便此類研究手段的層次結構是依據葯理治療模式而成立,但如今卻也推廣應用於研究其他 較為復雜非葯物療法如中醫和針灸

然而由於針灸是屬於一種介入性療法,它 不可能和假葯物安慰劑一樣做到其隱匿性與相似性 ,因此完全設計出又沒有治療效果同時也沒有必理因素干擾的安慰劑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

在臨床治療試驗中對於針灸醫師、受試者、研究者者同時設盲是不可能也不符合實際,具體治療是由醫師親自為患者進行操作等手法,醫師必然清楚治療時到底使用的是真正的針灸還是假的針灸,這是難將試驗設計設為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原因, 其安慰針只能針對受試者或者其他人員進行蒙蔽 ,所以這就難達至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當中"雙盲"的要求。

到目前為止,在針灸隨機對照試驗的文獻中並沒有找到一個可以讓大家公認的統一化、權威性及規范化的診斷標准與療效評價標准。


不能對應的循證醫學

在葯物試驗研究當中, 對照組別 的安慰劑是在 全面認識 試驗葯物對人體的吸收代謝、分子受體的識別、生化和生理反應的激活和葯物的滅活動後才方得進一步進行設計和研發。

就針灸而言,設計合適的假針灸對照組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恰恰是研究人員本身對針灸機制認知的匱乏 ,從而導致研究人員在設計假針灸對照組別的時候不知道應該避免有哪一項是有可能產生療效的要素,將真正能夠起到治療作用的重要元素無意間包含在假針灸對照組中。

循證醫學中研究方法層次結構在研究單純性葯物療法的時候的契合性和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但 在面對復雜非葯物的傳統醫學療法如中醫和針灸的時候,此層次結構就不應該是指導研究方法的結構模式。

西方葯理學中的安慰劑,完全分開了生理和心理兩個部分的因素,而在中醫針灸中,或者確切的說是中醫體系中,形、氣、神三者是統一的整體,研究對象不單單是西方科學研究中單獨機械性的有形物質。它重視精神要素在診斷治療里的作用,將人的情感與慾望看作是人的天性。

在中醫診斷中,不知是要察形,更要辨神。 用雙盲實驗來驗證針灸或者中醫的療效,完全是以一個標准去衡量另一個標准涵蓋的事物。

**◎******
**還需研究探討的結論**********

萬分佩服的是,網易浪潮創造了新的文風:通過對公開報道和資料的整理,藉助邏輯和思辨來反映問題,幾乎完全不需要采訪。這在門戶網站沒有采寫權的時代,無疑是極為成功的一個案例。

但是,客觀、科學、公正的看待問題,仍是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基本素養。

以針灸治療腰背痛真假針灸實驗為例,國外外文期刊共有相關文獻11篇,有6篇文獻結果結論是針灸和假針灸療效效應並無區別,而其中有隻有1篇直接給出"針灸只是安慰劑"的結論。弱水三千,吾只取一例來論證?

在古代傳說中,巫師即是跳神做法者,又是施葯行醫者。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祭祀的過程中,因為實際的需要,促使了解剖學以及認識自然的理論的產生。醫學的前身是巫術,最早的醫生也是巫師,最早的醫治手段也是巫術。巫師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好比科學家,他們掌握了當時的先進技術和知識,在古希臘、古印度、古巴比倫,都可以看到醫學萌發於巫術,醫術與巫術密切關聯的文獻記載。

►游戲中的「巫師」角色

特定的職業,要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分析才有意義。從辯論的角度來講,將本來統一的事物一分為二,取片面觀點作為支持論點的論據,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醫本源於巫,而淪為和巫術同等,又從何談起呢?針灸在中華大地,沉沉浮浮,走過了上千年歷史,從治病的砭石,到骨針、竹針,再到金針、銀針,乃至現代的無菌針,正是人類對人體不斷認知,不斷改進的一部微歷史。以發掘出的一套醫具,以及甚至在邏輯上毫無關聯的華人致病數據,來論證針灸不僅無利,反而有害,這種論證是可笑的。

近日,著名雜志《自然》在線刊登了一篇顛覆大部分人常識的論文: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肺有造血功能,而它生產血細胞的能力還不低--在小鼠模型中,由肺部製造的血小板數量超過了總體的一半。這一點在先前從未被發現過。

試想一下:幾千年前,祖先的《黃帝內經》就知道"肺朝百脈",中醫人就已經靠這一理論在治療慢阻肺和小兒肺炎等疾病都獲得奇效。

無論中醫西醫,都是試圖解釋人體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思維模式而已。論證一門醫學,是應該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將其置於本身的理論體繫上來進行研究論證,從這個角度來看, "針灸是安慰劑"這個立論,本身就是一則悖論

當代醫療模式面臨著兩方面困境。一是以征服心、腦血管、癌症等非傳染性慢性病為目標的第二次衛生革命受阻,啟發了人們對現代醫學模式---生物(治療)醫學的反思。另一方面,醫療費用惡性膨脹引發的全球醫療危機,迫使人們對醫學的目的、醫學的核心介質進行深刻反思。

美國針對心臟病致病因素的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生物學因素(遺傳在內)佔25%,生活方式和行為佔54%,環境因素佔9%。

對於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發生而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的作用遠大於生物學因素。這些疾病的有效控制,要求醫學模式的改革,即從 生物醫學轉向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四個因素綜合的新醫學模式。"

當代科學和醫學發展趨勢注重整體與局部、綜合與分析、經驗與實驗並重。實驗醫學時代向整體醫學時代過渡階段,醫療的對象轉換為人類的健康與疾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葯大學原校長說陳凱先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 東西方醫學會聚,是當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紐約東北部的撒拉納克湖畔的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上有一句話: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有時治癒,總是安慰,這,就是醫學。

參考文章:
[1]林香均《針灸即安慰劑_之緣由與剖析》
[2]邵虹《灸的歷史研究》
[3]馬士林《關於灸的歷史和現狀》
[4]陳凱先《當代醫學發展需要中醫,東西方醫學必然會聚》
[5]陳道謹《試述針灸的起源》
[6]張文彩《安慰劑效應研究實驗設計的歷史和發展》
[7]劉京等《安慰針刺對照設計的研究進展與相關問題探討》
[8]周建英《針灸臨床試驗中安慰對照方法的設計》
[9]張洪鳳《針灸針消毒與滅菌的管理現狀》
[10]何偉《西方針灸和中醫針灸的比較與啟示》
[11]張建梁《經絡學說與針灸原理的研究》
[12]熊俊《現代針灸疾病譜的發展歷史與研究現狀》

熱點內容
我最喜歡的大學老師論文 發布:2025-08-29 06:51:03 瀏覽:940
大學生考研就業調查問卷 發布:2025-08-29 06:19:06 瀏覽:803
2015中央財經大學考研 發布:2025-08-29 06:19:00 瀏覽:160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待遇 發布:2025-08-29 06:02:10 瀏覽:448
大學老師對學生評優的評語 發布:2025-08-29 05:58:35 瀏覽:908
大學生癌症 發布:2025-08-29 05:41:57 瀏覽:531
江南大學控制考研 發布:2025-08-29 05:35:41 瀏覽:666
需要wes認證的美國大學 發布:2025-08-29 05:32:08 瀏覽:124
安大研究生導師怎麼樣 發布:2025-08-29 05:19:41 瀏覽:21
自動化考研江南大學 發布:2025-08-29 05:10:19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