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院校本科生
『壹』 推免要求的"全國重點大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具體指什麼一定要是985 211學校畢業的么
全國重點大學 = 985和211大學,不包括任何其他普通大學
所謂優秀本科生,就是專業課基礎扎實、英語優秀的學生
『貳』 小衛是一家重點院校的本科學生,今年大三,進學校時因分數偏低,雖然被錄取了,但是被
拋開大學生的架子首先當然是大學生職業規劃一直就是比較重要的項目。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競爭愈加激烈,部份大學生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了。但是時至今日還是有相當多的大學生來咨詢:還沒踏入社會的在校生需要職業規劃嗎?到底需要不需要,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真實案例。獨之秀案例透視:小衛是一家重點院校的本科學生,今年大三,進學校時因分數偏低,雖然被錄取了,但是所以被調劑到了植物學專業。在上完大一的基礎課以及大二的專業課後,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一點也不感興趣,了解了下就業方向更是失望。如果畢業以後去從事專業工作,那麼自己將要一輩子忍受下去。如果是不從事專業工作,那麼自己到底要去做什麼工作呢?在剩餘的兩年裡,自己不知道該順其自然還是應該做哪些准備?小安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專業知識多而雜,缺乏准確就業方向。小安當的想法只是想當管理層,但是聽畢業了的學長學姐們說的多了,知道剛畢業的學生不可能一工作就是做管理層,必須要從基層做起。但是這個基層范圍太廣,很多人做了很多基層崗位工作還是升不到管理層。自己現在已經大四了,一眨眼就畢業了,很多同學都開始找實習單位了。那麼自己該怎麼選擇呢?自己現在學的知識出去後能幫自己就業嗎?現在該做些什麼事情呢?很迷茫!獨之秀案例分析:很多在校大學生認為只有走出校園,開始工作了,那麼才需要職業規劃。其實最早的職業規劃應該是高考選擇專業甚至文理分班時就確定了。否則的話,選擇了自己不適合的專業,在學校里或者進入職場後,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成本。而已經進入大學校園,雖然晚了一步,但是比起已經踏入職場的職業人來說又是早很多步,把握時間,確保了自己少走彎路。那麼一般來咨詢職業規劃的學生大概都是遇到了什麼困惑呢?第一,所就讀的專業自己不感興趣?或者覺得專業就業方向自己不適合?那麼進入大學校園,大一學習完基礎課,如果覺得所就讀的專業不適合自己,一般院校大二開學會有一部份名額,有一次轉換專業的機會。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拿到這個名額或者過了大二還沒有轉換,那麼既然塵埃落定,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發展方向後,只能在保證自己順利完成自己本專業課程的同時做好准確就業方向的准備工作。而小衛就屬於這個情況。因為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那麼以後畢業就業也很自然不想再從事這個方面的工作。但是獨之秀職業顧問認為,現在大學生就業困難,求職偏離專業方向競爭力更是比不上專業對口的學生。所以在剩下的兩年時間里,我們根據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小衛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職場現實環境因素,根據他的職業傾向以及價值觀確定其最佳的職業發展方向,明確其畢業後適合且能切入的有發展的工作在什麼行業崗位以及包含哪些因素的。並為實現這一就業目標規劃好在校行之有效的安排,做好就業准備工作,針對性的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第二,自己希望往專業相關方向發展,但是就業范圍廣,自己根本不知道切入哪個起點是自己適合的,有發展的?怎麼樣去發展?發展路線是怎麼樣的?大學生求職專業相關工作困難,獨之秀職業顧問認為,表現在一方面是不清楚自己適合切入哪個起點有發展;另外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能力在什麼位置,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因為現在大學教育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導,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對職場要求以及背景內容不能系統化的了解,和市場需求脫離實際,當然這個是學生自己無法改變的。那麼無力改變大環境的背景下,自己都必須行動起來,做好相關准備工作,否則畢業後需要走更多的彎路,浪費更多的的時間精力。小安的情況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主修管理,專業基礎知識涉及到管理學、經濟學、財務學、法學等方面的內容,多而不專。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特點結合主客觀條件以及職場行業崗位相關連性以及發展趨勢作出正確選擇。那麼和小衛一樣,我們在幫小安確定好他適合的職業發展路線後,必須規劃好在校就業准備工作,包括知識的再學習以及相關實習活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在簡歷面試上進行了相關輔導,為其順利就業發展做好前期准備。
當然,除了和學校的幫助外,大學生自己也要自我提升。首先,作為一個大學身就應該努力學好專業知識,自覺培養交際的能力,並注重自我素質的提高,做一個能力強、素質高的有用人才。此外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涉獵其他相關的知識,加強對社會信息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積極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並盡可能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是做一些有意義的兼職工作,或經常與工作的人交談,獲得相應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其次、作為大學生也應該培養樂觀情趣,樂觀面對未來。未來雖然千變萬化,不可捉摸,但只要堅定信念,樂觀面對,即使再大的風浪,也鎮定自若,處之泰然。一種積極的心態會讓一個人永遠只看到成功,而看不到失敗。要善於排解壓力和克服困難,善於溝通,不要輕言放棄,學會自我調節和思考。最後、作為大學生還應該進行自我差異化塑造,彰顯個人魅力。發展自己別人沒有的競爭優勢,准確給自己定位,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加強自我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觀,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只要我們真的這樣做了,相信就算金融危機再繼續惡化,我們也會足夠樂觀的,難道不是嗎?機會總是鍾情於有準備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得到機會,並把握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