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生多不
A. 二本大學真的很差嗎
二本大學,
不一定都很差。
現在的二本大學,
包括了原來的三本民辦大學。
但也包括了原來的公辦大學。
公辦的二本大學,
還是可以的。
B. 二本的大學怎麼樣
我是二本大學藝術學院的,題主腦補下那是個怎樣的環境。環境多差不多說了,因為當初報志願時也是為讀環藝才去二本。和好學校的差距太多到難以敘述,教學質量和學校風氣,再到周圍學生對大學的態度都讓人很難接受。
現在網路上學習資源的豐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教學質量的不足,學校教的不好,大不了可以自學,寢室環境不行可以去圖書館或者搬出去。個人覺得普通學校和好學校直接最可怕的差距在於整個風氣和周圍人群的能力和處事態度。去年暑假時偶然認識個讀浙大的女孩,聽她講去報托福補習,上課時發現大半的人都是熟臉像是在學校上大課一樣,而我當時心裡一驚,因為我那時是整個系唯一過六級的人。另外,她的志向是MIT。前段時間得知她拿到了offer,雖然不是MIT,當然也不差。
這些不算什麼,畢竟這些如專業能力,英語,證書之類的可靠努力彌補。但當交際圈變大時最終發現,圈子中有人已開始用很強的執行力慢慢實現人生規劃時,你周圍的人在混,孤立你把你當傻子。我曾極痛苦的認為,自己和他們不過一丘之貉,所以的努力只是掙扎。因為眼界和交際圈與每天生活的環境有太大的落差,大二大三時每天擔心自己會不會鬆懈讓後墮落然後所有努力付之東流,一個人和一個環境氣場不合是很難受的事。
9月至今一直在圖書館做畢設和作品集,和周圍一群考研的人天天同處一室相安無事,到考研前一天兩個女孩過來要了我的微信,考研後被叫去唱歌,包廂里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圖書館朝夕相處幾個月但從未接觸過的。大家聊了聊自己的事,其實都是一路不妥協走過來的人。那晚非常欣慰,因為還是有同路人。所以,不管再差的環境都會有努力在跳出的人。
自己以一個孤獨的姿態過完了整個大學,數次想放棄但都堅持下來,現在我不太會擔心很多,因為四年來的努力開始開花結果。四年間沒放棄沒隨波追流專注於自己的事,到最後生活自然會給你個說法,一直覺得,一個人在內心對自己和生活的要求,會決定這個人的人生方向和最終的落腳點。比如我不管周圍的人怎樣生活,我從不賴床從不漫無目的的熬夜也決不為了「合群」去和沒什麼交集的人吃飯唱歌。比如考研後那晚,是我兩年來第一次進ktv那種地方。
這一段寫給所有評論的人:不管現實中阻礙再多,想到了就趕緊行動,不要這問問那想想膩膩歪歪磨磨嘰嘰,左顧右盼不會讓人規避挫折,行動起來再說,行為慣性也會改變很多。內心的嚮往終是會影響外在的行為,一個人內心真的想改變就絕不會只打嘴炮瞎咧咧。大一時一個女生跟我說自己要考雅思去腐國,去年我考完托福時再回首,她早成了微店店主賣假鞋。
C. 中國二本大學有多少所
全國共有755所普來通本科院校。其中源,109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646所屬於地方本科院校。
目前,一本和二本大學的概念比較模糊,很難界定,而且在不斷變化。比如一些高校部分專業在一批招生,如上海金融學院、上海政法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北京物資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天津科技大學等;一些高校在部分省市一批招生,如河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等。
能確定無疑的一本高校,有120所211重點大學,非211重點大學中傳統部屬重點大學如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還有近年新開設高校一本起點的如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
D. 一本二本那些大學里混日子的多嗎,,,有誰已經大學畢業了大學生活怎麼樣
你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每所大學里都會有混日子的,T大也不例外。
而學校越好,混內日子的容人就越少。
並且不同專業 混日子人數也是有區別的,文科專業更輕松,也就更多;理科 尤其是工科,混日子是別想畢業的,自然人數就更少了。
只要你自己想學習,二本以上的學校應該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學習。
大學生活的話,自由分配的時間比較多,你可以選擇當學霸,也可以選擇鍛煉社交能力之類的,總之會很充實的。
望採納
E. 二本大學生真的差嗎
要看你們怎麼看待哦,條條道路通羅馬,還有許多沒考上大學的混的不比什麼一本的差呢!所以說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別在意那些閑言細語。
F. 請問一下二本大學都上不上的學生是不是廢了
沒有啊,許多大學生其實都是從專科升本科,然後考上研究生,最後工資都很不錯的。
G. 二本大學一般混混多嗎
二本大學比一本差一點,但是比三本和大專好很多。混混會有的,但是很少,大多數都成績中上的高中生才能考上二本,素質也不會很差。
H. 現在大學生太多了,考個二本好不好
讀二本就業好、實力比較強的品牌專業吧,以後堅持努力也可以混的不錯
比如本專專業有一級學科碩士點屬,有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或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等
推薦的專業:
會計、軟體工程、計算機、通信、機械、自動化、測控、機電、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等
2017年大學畢業生780萬,2018年是 820萬
2017年大學生起薪,60%的(對應數量大概468萬人)月薪不超過3000元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大學,目前看來,至少 90%以上是很劣質的,學生進去在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並沒有什麼明顯提高,畢業後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差,所以起薪也非常低;這與課程設置、大學師資力量、培養模式、辦學質量、學生自身因素等都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I. 二本很差嗎
從2000年到現在,我國每年的高考學生錄取率越來越高,近幾年的高考錄取率一直都在80%左右,並且仍然有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讓很多大學畢業生覺得,自己找工作非常難,就業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從二本畢業的學生發現,自己到某些大公司去面試,同行競爭者基本都是985,211的學歷。自己一個普通二本畢業的學生,有什麼資格讓面試公司看上自己呢?其實二本學生也有非常多的優勢,要自己挖掘到這些閃光點。二本學歷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差,聽聽學姐學長的看法?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1.基本就業保障
現階段只要你有本科學歷,那麼就拿到了絕大部分公司的入門票。除非你想進那些世界前500強的某些大型企業,如阿里,騰訊,那麼即使你是清北的研究生,也可能才剛剛夠資格。不過我覺得大多數人所接收到的都是其他類型的企業。每年考入985211的學生,也不過占總體考生的4到5%。一般你去面試一些國企以及其他公司,基本上本科學歷就夠了。何況一本二本實質上是錄取批次的不同,畢業證上也不會明確標出。有一些好的大型企業才會特意看學生的畢業學校。不過很多中型企業更看重你的個人能力,在面試時,你的表達以及交流能力才是面試成功的關鍵。
2.關系人脈
學生如果憑實力考上二本學校的話,那麼就已經刷下了一部分人。在很多省份,一本線其實非常高,並且有些學生即使過了一本線,也只能進個好的二本。所以二本學校里有些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並且學習成績並不是全部,在你的同學中肯定有情商非常高的人,值得你去結交。此外,大學主要鍛煉學生在社會上的交際能力,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多條路。事後同學進入各行各業,也說不定能互相關照一下。
3.考研升級
即使學生考入的大學不算理想,依舊可以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考研不管你是哪所大學的學生,都可以考任何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叫你實力夠,在該所學校當年放出的研究生名額中排的上號。那麼你就可以考這所大學的研究生。大學很大程度上都是要依靠自己,考研其實不是很難。筆者建議學生如果考的話,只要考個碩士就夠了,除非真的是對本專業非常愛好,否則,慎重選考博士。
總而言之,二本學歷並不差,但是也算不上非常好。如果你在某些貼吧論壇上,看到那些人個個都在談自己的外國留學經歷,各種競賽經歷,發表論文的經歷,並感到自愧不如時。我覺得這反而是一件好事。這說明你接觸的東西在不斷升級,你也一直在向前看,也有榜樣和目標。
1.基本就業保障
現階段只要你有本科學歷,那麼就拿到了絕大部分公司的入門票。除非你想進那些世界前500強的某些大型企業,如阿里,騰訊,那麼即使你是清北的研究生,也可能才剛剛夠資格。不過我覺得大多數人所接收到的都是其他類型的企業。每年考入985211的學生,也不過占總體考生的4到5%。一般你去面試一些國企以及其他公司,基本上本科學歷就夠了。何況一本二本實質上是錄取批次的不同,畢業證上也不會明確標出。有一些好的大型企業才會特意看學生的畢業學校。不過很多中型企業更看重你的個人能力,在面試時,你的表達以及交流能力才是面試成功的關鍵。
2.關系人脈
學生如果憑實力考上二本學校的話,那麼就已經刷下了一部分人。在很多省份,一本線其實非常高,並且有些學生即使過了一本線,也只能進個好的二本。所以二本學校里有些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並且學習成績並不是全部,在你的同學中肯定有情商非常高的人,值得你去結交。此外,大學主要鍛煉學生在社會上的交際能力,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多條路。事後同學進入各行各業,也說不定能互相關照一下。
3.考研升級
即使學生考入的大學不算理想,依舊可以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考研不管你是哪所大學的學生,都可以考任何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叫你實力夠,在該所學校當年放出的研究生名額中排的上號。那麼你就可以考這所大學的研究生。大學很大程度上都是要依靠自己,考研其實不是很難。筆者建議學生如果考的話,只要考個碩士就夠了,除非真的是對本專業非常愛好,否則,慎重選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