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2016就業形勢

大學生2016就業形勢

發布時間: 2025-07-03 13:53:42

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對策分析

第一篇: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學生的就業呈現出新的特點和形勢。通過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高校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就業;高校;職業指導

根據最新統計,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770萬,加上往屆尚未落實工作的畢業生、海歸等,全國有近1000萬的大學生在找工作,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而經濟發展和就業是緊密聯系著的兩個方面,經濟繁榮將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改善就業並增加勞動者報酬;反之,經濟衰退將減少對勞動力需求,增加失業。

一、「新常態」下的大學生就業特點和就業形勢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於「新常態」時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表現為: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給高校畢業生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一經濟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新增崗位不確定性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復雜嚴峻

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是就業增長的前提條件,經濟只有一定的增長速度才能產生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而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下行壓力比較大,每年新增就業崗位數能否保持對應速度的增長存在不確定性,這就勢必對擴大大學生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決定了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復雜嚴峻。

(二)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仍沒有根本性好轉

就業市場「招工難」與「就業難」依然兩難並存,人力資源供給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在一批大學生難以實現就業的同時,另有一批企業難以招到員工。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需求的變化,對高校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的要求,造成一些新興行業需求的中高級人才供不應求,而一些傳統行業、落後產能的行業卻出現大批失業人群。因此,當前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仍沒有根本性好轉。

(三)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就業新常態」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家大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家政策從多方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便,地方政府和高校積極響應,多方服務於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熱情高漲。根據麥可思2015年的就業報告顯示,本科畢業生的去向正在從「單一出口」(即「受雇全職工作」)向「多口徑分流」(即「自主創業」+「正在國內讀研」+「正在港澳台及國外讀研」)轉變,近五年內,大學生創業比例倍返禪增。2014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比例達到2.9%,與2013屆、2012屆(自主創業比例分別為2.3%、2.0%)相比有所提升。創業理想是2014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最重要的動力(48%),因找不到合適工作才創業的僅為7%。這都反映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就業新常態」。

(四)移動互聯網是「新常態」下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

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台、商業茄攜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漏納塵術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據工信部2015年3月發布的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我國行動電話用戶規模將近13億,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近9億,在行動電話用戶中的滲透率達69.23%。手機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地位,移動互聯網進入了全民時代。微博、微信、APP等掌上信息「微模式」,有效利用了大量碎片時間,讓服務和溝通更加便捷、高效,移動互聯網正成為促進就業的新模式、新途徑。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下,大學生就業呈現出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對就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不利於高質量就業的實現。

(一)高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與經濟

「新常態」不匹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13年5月發布了名為《一個價值2500億美金的問題:中國能否填補技能缺口?》的報告,研究者估算到2020年隨著人口總量下降,城市化進程和產業升級,中國至少短缺2400萬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麥可思近幾年對畢業生就業追蹤的數據支持了這一預測,即2010-2020年我國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會出現增長,尤其是在教育、醫療和建築業。而我國高校目前的專業設置不能完全跟上「新常態」經濟的行業需求,高校課程仍然以知識傳授為主,缺乏對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培養。因此出現了高校畢業生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求,專業技術水平不高,畢業生專業結構與產業升級的要求不匹配,造成就業難。

(二)職業指導和服務存在不足

職業指導和服務涉及政府、企業和高校等多方面,「新常態」下的職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存在諸多不足。1.大學生求職就業是民生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穩定與和諧。而目前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項政策來支持、促進就業,如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等。但在具體的操作中存在政策落實難,針對性不夠強,資金扶持不夠,吸引力不夠等問題,造成部分學生擔心長期發展問題,不願意到城鄉基層就業;中小企業的待遇、社會保險也讓部分畢業生不願選擇;而有些優秀的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思想卻因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而放棄。2.企業對大學生的職業指導過程參與較少,用工制度不合理,就業歧視(包括性別歧視、學校歧視、戶籍歧視等)使得大學生的就業門檻一再被拉高。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實習機會少,缺乏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2016年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企業出於成本和利益考慮,對女大學生或明或隱的性別歧視恐將加劇,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是「難上加難」。3.高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一是師資力量不足,許多高校由管理崗位教師和輔導員擔任職業指導課的教師,專業性欠缺且流動性較大,效果不理想;二是很多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就業指導始於大三,終於畢業,課程設置不合理,與實踐脫節,課程以大班授課為主,精細化和個性化的職業指導較少;三是大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不夠,創業課程建設比較薄弱,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實效性不強,實踐平台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等;四是片面追求就業率,忽視就業穩定性、就業滿意度和職業生涯發展等更高層次的目標。根據麥可思的就業工作報告顯示:2014屆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為61%,職業期待吻合度為46%。

(三)大學生自身因素

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很多畢業生及其家長未能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對就業期望值仍然過高,而自身就業能力不足。有些畢業生對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缺乏准確的認知,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對行業、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和素質需求了解不足。在擇業時重點考慮工作地點、薪資待遇、工作穩定等因素,將眼光放在大單位和熱門行業,有些家長更是不願意子女到基層就業,人為設置了就業門檻和障礙,導致就業難,增加了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難度。

三、高校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對策建議

高校完善的職業指導體系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和就業創業的政策,有利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和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獲得更全面的就業信息,掌握就業技巧,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實現高質量就業。

(一)高度重視職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構建全程化、系統化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

職業指導課程應該貫穿於整個大學時期,分年級開設相應的職業指導課程,實現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全程化。大一階段開設的課程主要幫助剛入學的學生學會自我認知,了解所學專業並探索自己發展的潛力,嘗試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大二階段對學生開設的課程著重進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養(基本工作能力是進入各行各業工作都應具有的能力),並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其中。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發展要求進行小班教學與討論,並安排相應的實踐環節,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大三階段開設的課程應繼續培養大學生的基本工作能力,並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為實習和就業創業做好相應的准備。在此階段需根據學生的不同就業意向、職業規劃進行分組輔導,提高針對性。大四階段對學生的職業指導主要是直接的就業創業指導,多渠道及時提供最新的就業創業政策、就業創業信息、求職技巧等。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就業新常態」,創業具有倍增的就業效應。面對這一新的形勢,高校要把握「雙創」的機遇,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提高辦學質量。加強對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比賽,聯合企業研發適合學生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和服務,加強創業典型的總結和宣傳,引導大學生識別創業機會、捕捉創業商機。高校對自主創業的學生應該實行持續幫扶、全程指導和服務,聯合社會、企業對大學生創業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將創業教育落到實處。

(二)充分發揮學生、輔導員和學生家長在職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精細化的職業指導

從近幾年本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有不少畢業生在畢業時尚未就業或者就業滿意度偏低,麥可思2015年的就業工作報告顯示,2014屆、2013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分別為61%、56%。這與大學生在校期間自我認知不足,沒有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或者規劃不符合自身情況,不了解當前社會發展形勢和就業情況等有關,導致畢業時盲目就業。這就需要學生自己能夠積極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並積極參與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實習實踐活動,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准確的職業定位,做出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在開展職業指導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引導作用,適宜進行精細化的職業指導,引導學生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當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情緒波動時,輔導員可以對他們進行情感和思想的引導,以更加積極合理的心態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實現高質量就業。另外在進行職業指導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家長的參與配合,家長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適應「新常態」發展的需求和嚴峻的就業形勢,改變「求安穩求面子」的心態

② 2016年中國的就業形勢怎麼樣

您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2016年就業形勢比較復雜、非常艱巨,今年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
談到2016年的就業形勢,尹蔚民表示,有三個方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將產生重要的影響:第一個方面,化解過剩產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第二個方面,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有一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會造成企業用工不足;第三個方面,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群體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這將對就業產生很大的壓力。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這個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與此同時,尹蔚民也對保持今年就業的形勢穩定還是充滿著信心。他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中國經濟仍然會持續健康的發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調結構,一些新的業態、新的動能正在形成,這必將對就業產生一些基礎性的、利好的作用。在今年的就業當中,人社部還會採取以下政策:第一,要把就業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協調推進,更多的創造就業崗位。第二,多措並舉,採取多種形式妥善做好化解產能過剩當中職工的安置工作。第三,繼續實施大學生的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努力做好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就業工作。第四,繼續加大職業培訓力度,提高就業創業的能力和職業轉換的能力。第五,繼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這方面的潛力將會是巨大的。第六,繼續做好公共就業服務,特別是加大網上的服務力度,為廣大就業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謝謝閱讀!

熱點內容
中國大學生英文 發布:2025-07-03 19:48:38 瀏覽:368
深圳大學保齡球館開放時間 發布:2025-07-03 19:30:41 瀏覽:106
大學生英語學習計劃 發布:2025-07-03 19:28:51 瀏覽:541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探視時間 發布:2025-07-03 19:27:54 瀏覽:558
研究生報名時用填導師嗎 發布:2025-07-03 19:26:17 瀏覽:190
個人簡歷大學生封面 發布:2025-07-03 19:08:22 瀏覽:479
清華大學教授一公 發布:2025-07-03 18:57:06 瀏覽:641
研究生換導師原因怎麼寫 發布:2025-07-03 18:46:40 瀏覽:122
暑期實習大學生兼職老師 發布:2025-07-03 18:40:52 瀏覽:871
河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工資多少 發布:2025-07-03 18:32:58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