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年青大學生

年青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7-08 18:08:13

Ⅰ 人際交往對於大學的必要性

回答的有點多,請耐心看完。
希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現代大學生要具備多種能力,其中人際交往是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它是大學生進入社會,順利就業的需要,也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個人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必要性文章內容。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必要性
1.對心理健康成長的好處。每個人都有情感和心理的需求,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認同,作為年青人的大學生尤其是這樣,健康的人際交往可以打造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通過情感的交流得到一個良好的心理支撐,遠離心理問題的煩擾。同時,良好的人際交往也是治療心理疾病的良葯。
2.在學習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讓大學生學會如何處理同學、同事之間的關系,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有利於適應社會就業環境。
3.一個孤獨的、不擅與人相處的人是得不到同伴的認可,也得不到集體的支撐力,注重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4.有利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學生自然會學習那些優秀的人,不自覺地接受他們的思想、做法,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通過人際交往,有利於學習他們各方面的長處,培養積極的心態。
培養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意義
首先,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於身心健康,促進學業進步;不良的人際關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其次,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深化自我認知的必要途徑,通過交往、比較,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中強化、調整、完善自我認知。
再次,人際關系是實現成才成人的基本條件。大學生通過人際交往,交流信息和成果,豐富經驗,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啟迪思想。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方法
做好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工作,首先要求學校有關部門正確了解學生的人際交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心理學知識講座、心理咨詢、團體咨詢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知識的輸入,形成交往技能。
其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創設和諧健康的、積極的校園環境、班級環境。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不但受個體自身因素決定,還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於人際交往的實踐。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我認識,了解同學和校友,認識老師,通過與別人交往而學會人際交往,從而提高對人際交往的認識,走出自我封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再次,掌握人際交往的原則。避免人際交往自我中心傾向等。交互的原則: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我們,喜歡我們。人際交往當中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功利原則: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就要了解人們的人際關系的價值傾向,並在與人們的交往中,始終保持人們得大於失或等於失。那麼我們的人際關系才能夠建立、維持和發展。自我價值保護原則的內容:自我價值的保護是指為了保護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情境控制原則:人都需要達到對所處環境的自我控制,因此要想使人從內心深處真正接納我們,就必須保證別人在同我們共處時能夠實現對情境的自我控制,保證表現自己的自由。誠信的原則——最基本的交往原則。是重要的品質與交往方式。
第四,個人要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個性包括能力、性格、氣質等。提高能力等個性品質有利於人際交往的建立、維護、發展。也有利於自信心的建立。
第五,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崇尚人道,講求禮儀,充滿人文精神。儒家提倡「仁者愛人」的哲學,並用這一原則解決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以和為貴、寬厚待人、謙讓有禮、為人著想的道德行為與道德風尚等。

Ⅱ 大學生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直以來就是我們黨行為路線的基本准則,進行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依據。黨和國家領導人從毛澤東開始提出這一路線到鄧小平重新提出,並進一步強化其指導地位,一直以來作為我們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有利理論根據,其作用與意義早就超越了指導黨內路線作風的范疇、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毛澤東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觀亊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作為中央黨校的校訓,「實事求是」的思想不僅僅是黨指導革命斗爭、社會建設的基本活動原則,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更應該結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科學思維,上升到哲學層面,指導我們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解放思想的客觀基礎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與時俱進是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要求與目的,是推動我們解放思想的動力,指導我們實事求是的理據。「解放思想」的意義在於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堅持了矛盾的觀點,摒棄了本本和教條,這就為我們完善與改造自己的學習創造了思想上的有利環境;「實事求是」的意義在於看到了事物的客觀實在屬性,堅持了唯物論,這就為我們提出針對性的有效地思想行動路線明晰了正確的客觀條件;「與時俱進」的意義在於看到了事物的變革與發展,堅持了聯系和發展的觀點,這就為我們更好的將歷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的發揮聰明才幹,增加對未來事業的預見性提供了可能。
所以這三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一個完善的思想體系,任意的堅持其中一點或兩點,偏廢其他的一點或兩點都是不可取的,是錯誤和偏頗的。作為當代大學生,學好了理論,沒有時間是不行的。我們不光僅僅是要把這一理論體系和思想路線叢生硬的課本上背下來,記下來,更要把握這一理論的內核,靈活的加以運用,指導我們的學習生活。
二、現在大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代,由於科技發展迅速,信息的傳播越來越迅捷,各種思想也魚龍混雜,充斥在年青一代的頭腦里的思想較之以往,格外之多,同時他們接觸到的與感知到的各種各樣的理論價值觀,甚至人生態度也都千奇百怪,好壞摻雜,不一而足。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一方面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不斷上升,國名經濟各項指標連續多年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幅水平,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是,社會發展各方面的不平衡,不僅僅在東西、城鄉差異,就是東西部地區內部、城鄉階層裡面,這一不平衡也還在愈演愈烈。而這一不平衡通過經濟這一基礎性的項目正在逐漸上升到思想文化價值觀等各方面領域。這樣一來,作為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各種思想,各個地區階層人員的大學,便成為這一矛盾的集中匯聚和表現的節點了。而從大學生的身上,我們無疑能夠更加清楚的看到這些矛盾通過各種形式彰顯出來。可以說大學生群體成了這些矛盾的直接具體的承載體。具體表現在;
第一,大學生普遍壓力過大,對於自己的人生道路缺乏規劃與預設,並且無從找到解壓的有效路徑。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型社會,這在年青一代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可以說中國的大學生不管從自身學習歷程還是國家大的就業環境形勢來看,他們都處在「青黃不接」的尷尬階段。一方面,由於中國教育體制的固有缺陷,與傳統思想本身固有的囹圄所囿,經歷了中學階段揠苗助長式的選拔與培訓,他們的創造力經受了一定的打壓,思維卻趨向於定式,而這恰恰是大學階段學習最最忌諱的,同時中國的大學教育,一些原本應該和市場緊密結合的專業卻獨善其身,遠遠的避開市場的需求,好高騖遠,使大學生常常畢業以後無所適從。所學不能所用正是當今大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從大環境看,近十年以來在校與業已畢業的大學生正是出生在中國人口轉型、經濟騰飛的關鍵年份,在他們之前,人口增長雖然較快,但是由於國家的高等教育培養思想,能上大學的人並不多,大學教育的質量相對可以保證,按照經營模式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其就業問題並非像現在一樣的難度。而在他們之後出生,以後將會上大學的人,因為在他們出生之前,國家順利的實施了「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成功的控制住了人口,同時社會的痛苦而艱難的和轉型也將近完成,社會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的緩解,所以他們的大學教育可以說相對於現在當然是更有保障,其畢業以後的就業問題也會相應較之現在輕松許多。
所以由於上面分析的原因,現在這一階段大體從2000年開始的頭十多年裡畢業的大學生是國家改革開放以後承受壓力最為巨大的群體。因為壓力的巨大,很多人又找不到有效地舒緩排解方法,最後瀕於崩潰的非常之多。近年不斷報道的高校自殺事件便是例證。
第二、各種社會思潮比較復雜,大學生價值觀念正在趨向多元。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世界正在變小,正在扁平化,各種思想傳播之快,前所未有。大學生是社會上比較活躍的一個團體,這一點不僅僅是表現在起參加社會活動的高漲的積極性上,更在於其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開放程度上。作為一個社會的中堅主幹力量,青年人的活力是這個社會生命力的象徵與標志,而在青年當中,大學生更加是主導這一年齡階段人群主流世界觀念價值觀念的骨幹力量,因而,讓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價值取向應該是每一個國家和社會維護自身穩定,引導公眾輿論認知的重要內容。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當代的大學生思潮中,當然有一些比較積極的,具有開拓性富有時代氣息的良性的價值觀,但同時一些不良的宣傳個人主義縱欲主義,絕對的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亦具有相當市場,很多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對社會漠不關心,或者盲目敵視社會,過頭的逆反心理亟需被重視。而值得我們警醒的是,現在這一代大學生是壓力巨大的一代,他們對於社會的不公平與突出的矛盾更加敏感,反應也會更加激烈,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正是引合了這一趨勢,利用大學生對於社會不夠全面清醒的認識,不夠健全的價值取向。將大學生們的不滿和焦躁有意的引向歧途,試圖利用這一舉措破壞中國現在亟需的穩定的發展局面。
第三、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經濟的告訴變化需要大學生有更加強大的適應能力。如前所述,當代社會正在朝一個高速一體化的全球共同體轉變,而中國業已處在這一次變革深深的漩渦之中,不管情願與否,在一定程度上,中國事實上正在「引領」著這一次變革。反映在大學生上,他們身上正每天集散著大量的信息,承受著許多外不環境突如其來的變化,無論情願與否,你都要置身其中,而不能獨善其身,否則遲早為社會大潮所汰,尤其在金融危機以後,目前全球經濟更加由於阿拉伯世界的動盪而不明朗。故而,大學生們每天都會經受這個世界的巨大變化,接受一些在前人從來得匪夷所思的信息,這就需要更加強悍的適應能力。
三、怎樣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處理這些問題。
了解和明晰了以上這些問題,掌握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科學理論工具以後,我們便可以將二者結合,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首先,面對壓力,一個更加開闊平和的視野和胸襟不可或缺。只有擁有了更加開放平和的視野與胸襟,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才能坦然面對,就算不能解決,也可以辯證客觀的對待自己的遭遇,不會至於動輒輕生的地步。而要做到「開放平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十二個字的指導意義怎麼講都不會過分,說得具體通俗一些。解放思想讓我們明白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陽關道上人滿了,獨木橋上也許恰恰為你預留了一條小徑,要實現人生價值,做到成功,不能簡單的以金錢名位衡量,解放思想就是打破這一種二元對立的框框;實事求是就是看到我們自身的差距與不足,了解自身的客觀實際狀況,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避免妄自菲薄和好高騖遠;與時俱進就是不能拘泥於一時一地,一定要因事而制,因時而制,落後的技術不可怕,落後的思想最可怕!
其次,對於多元化的社會思想,更要求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方針路線,對於好的進步的,對自身與社會發展有利的思想要積極的解放思想,用「拿來主義」為我所用;同時有一些理論有一些思想本身是很高明的,但是其實踐要求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和條件,我們要實事求是的看到自身這些條件的滿足程度,不能簡單粗暴的不見甄別,盲目趨從;還有一些思想的實踐具有時代性,對於這些思想,我們一方面不能全盤遺棄看似已經「過時」的,而要將其批判繼承,「揚棄」的吸收起來指導現階段學習,對於現在不具備條件將來有可能具備的,要積極完善自身條件,同時積極地改進這一理論,確保使之不斷適應社會條件的發展漸進的過程,與時俱進。
最後,對於瞬息萬變的世界大勢,運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更加重要,一方面對於世界飛速的發展變化要有心理准備,一方面認清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正確理解世界的變化性社會的復雜性,不斷成熟自己,完善自己,平時多多了解世界社會形勢,未雨綢繆,多做心理和物質的兩手准備,不至於遇事手忙腳亂,慌亂不迭。

Ⅲ 如何做好大一新生學生管理工作

[內容摘要]大一作為大學生活的開始,是高中和大學之間的過度階段。因此,如何做好身份的轉變,適應大學生活對於大一新生而言十分的關鍵。本文從大一新生的特點考慮,分析闡述如何做好大一新生的學生管理工作,促進新生盡快的適應大學生活,成長成才。[關鍵詞]大一新生,學生管理,工作前言作為處在青春期的年青一代的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文化和自我認知能力,有獨立的思想和自己的價值觀,充滿青春活力,是思想十分活躍的群體。(剩餘2386字)

熱點內容
中國大學放暑假時間 發布:2025-07-09 00:35:05 瀏覽:497
廈門大學2013年復試名單 發布:2025-07-09 00:35:04 瀏覽:836
吉林大學自考畢業時間 發布:2025-07-09 00:30:10 瀏覽:642
蘭州大學潘老師 發布:2025-07-09 00:30:01 瀏覽:437
大學教授帶隊參觀公司 發布:2025-07-09 00:29:59 瀏覽:588
南昌大學理學院研究生導師郵箱 發布:2025-07-08 23:58:06 瀏覽:911
中山大學陳小平教授 發布:2025-07-08 23:57:58 瀏覽:318
2018廣西大學推免名單 發布:2025-07-08 23:57:23 瀏覽:968
吉林大學考研復試時間 發布:2025-07-08 23:47:44 瀏覽:660
大學生向女老師求婚 發布:2025-07-08 23:35:18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