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學對大學生的
Ⅰ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產生了的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既具有普通社會民眾的心理狀態,如恐慌焦慮、人際交往減少等,同時由於青春期思維活躍的特點和對網路工具的熟練使用,其行為特徵與普通社會群體相比又有顯著的差異。調研發現,疫情期間大學生思想狀況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平和中透出理性樂觀。疫情暴發之初,大學生心頭不免有畏懼感和恐慌感,但隨著戰「疫」的深入,逐漸認識到病毒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過分畏懼病毒的心理。抗擊病毒,不僅要依靠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和醫療技術,更需要積極陽光的心態和樂觀主義的精神。
很多學生在談起疫情期間的感受時,「淚水」「無私」「守望」等都是反復提及的高頻詞彙。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被「對火神山、雷神山和鍾南山的期待「方艙醫院內的歡快舞步」「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線的歡呼」。
「痛失親人撕心裂肺的哭聲」「護士與女兒隔空擁抱的溫情不舍」「醫生和黨員主動請纓赴一線的生死狀」等視頻和新聞感動著。有的大學生說:「苦中作樂、逆境前行是中國人精神世界裡不可消磨的文化因子,民族的苦難、家族的興衰和個人的成敗。
我們總在最困難的時候負重前行、找到出路。」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真切發生的感人場景和動人故事,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的情緒狀態雖有波動起伏,但始終保持「三少三多」的大局穩定,即抱怨少、恐懼少、宣洩少;感動多、擁護多、期待多。
Ⅱ 疫情對畢業生的影響
第一,影響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成功率
因為在這個期間很多企業,尤其是不少餐飲企業有可能面臨倒閉的境地。由於大家的消費水平、消費次數、消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實體經濟是比較難發展的。在很多時候,尤其是依賴於 社會 消費的這一類的實體經濟,尤其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而且不少的企業,在用工招聘方面,也更加的慎重,有的甚至還進行了裁員。不僅沒有招聘員工,還進行了裁員,這樣的現象也是比較常見的。畢竟企業想要維持生存,就必須要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為企業減輕相應的經濟壓力。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大學生它就業創業的成功率,也就比較低了。一來是找工作會更難了,因為企業招聘的這個頻率和招聘的人數都降低了,另外由於經濟發展大環境受到了一些影響,那實體經濟也不好做,也就使得創業的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成功率顯著下降,這是疫情最大的影響之一。
第二,影響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現途徑
造成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現途徑急劇減少。在這個事情發生以前,大學生的就業環境相對是比較好的,因為 社會 各行各業都在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而這個事情發生以後,對於大學生在就業的這過程當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使得很多崗位都不再面向大學生招聘了,而是直接招聘一些具有工作經驗的人。
甚至很多企業直接就抬高了應聘的門檻,原來是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的崗位,新的要求要2-3年工作經歷,這就直接相當於是把大學生求職的途徑給截胡了。另外一個方面,在創業的途徑這個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大學生的創業主要是一些含金量不高的一些行業,這個時候很多企業和行業為了謀求自身的發展,不得不進入一些低端的領域,就像搞餐飲的,本來是做實體餐飲的,現在也開始送外賣了。這實際上也是擠壓了大學生創業的空間。
第三,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觀念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和影響
甚至使大學生喪失了就業的信心和創業的激情。由於本身在這個事情發生以前,大學生的整體的就業創業的熱情都不是很高,甚至出現了一些慢就業、不就業、等就業的現象。對於創業更是如此 很多大學畢業生,壓根就沒有創業的意願。在這個事情發生以後,就使得大學生對於就業創業的這個意願更加退化。因為大學生的心態,也會隨著這個事情的發生,甚至出現了一些焦慮不安的心理現象。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
因此在學校裡面想要積極主動找工作的人和一心想要創業的人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想要考公務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家都覺得當公務員工資穩定,工作也穩定,不會受到其他方面的影響,可以旱澇保收。但是直接在體制外工作或者自己創業的話,那有可能就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段,可能因某一些事情和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因此大家都想求穩。
對於以上問題,我覺得可以採取以下三個對策來加以解決。
第一,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要改變原有的單向灌輸式的教育方式,要用實踐教育來逐步的替代理論教育。更多的教給大學生一些實際的就業技能和創業的能力。在很多時候大學裡面的就業創業課程都比較單調和枯燥乏味。在這種情況下的話就要提高就業創業課程的吸引力,要多給學生講一些干貨,讓他們在這個課程當中有一些獲得感和增值體驗。能夠真正地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這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措施。只有大學生具備了這方面的能力,才能夠不斷地在就業創業實踐當中獲得成功。
第二,積極組織開展供需見面會,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崗位。
要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力量,多方面籌集資源,吸引企業來學校進行招聘,千方百計為大學生解決就業創業問題,降低疫情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來校召開供需見面會或者是線上招聘會,讓他們提供更多的崗位,從而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提供更多的資源。要利用大學生返校的時間,及時邀請一些各級各類的企業來校開展宣講會,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求職和創業。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邀請已經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回校來進行校友專場招聘。
第三,提高精細化服務管理水平,為大學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這一項工作需要學校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動員全校的力量來進行這個工作。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關繫到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此外,還可以積極地與當地政府等部門進行協調合作,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共同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作為從事就業指導管理的部門,要做好精細化服務管理工作,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良好的保障,讓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更加順暢、更加舒心。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
Ⅲ 我是一名大學生,我想了解一下疫情對大學生都造成了哪些影響
1、在家上網課,影響了學習的效率。
在上網課的過程中容易感到無聊,老師與學生互動起來也很困難,還要受到網路的影響,這導致學習效率的降低,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效率。
2、疫情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度加大
對於很多畢業生不能去目標地區去實習,搗亂了原來的實習計劃。很多企業在校園的招聘也取消了,這就導致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的加大。
3、疫情校園封鎖,影響了大學生的自由
開學後對大學生進行封閉式的管理,限制大學生自由出入,給大學生生活上帶來了許多不便的影響。無論是取快遞還是送外賣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許多大學生去當志願者,奉獻自己燃燒青春
疫情下,許多大學生都去各個小區當志願者,主動承擔責任,奉獻自己,燃燒青春,展現了大學生應該有的擔當。
Ⅳ 疫情對大學生的影響
疫情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使用網路上課
疫情期間大學生不能開學,但是同時學業進度不能耽誤,所以學校就規定使用網路上課。通常會使用各大直播軟體和qq語音電話,並且每天要簽到、打卡,這與以往的上課形式完全不同。
二、生活被約束
大學生在學校時可以隨意的出校門逛街。如果不想吃食堂里的飯,還可以訂外賣,或者去外面的餐廳吃飯,而在家裡一般只能吃父母做的菜或自己做的菜,也沒有了其他的娛樂行為,生活有了約束。
三、暑假時間縮短
由於疫情期間開學時間比較晚,上網課的時間也比較晚,所以暑假的時間肯定會縮短,但是上網課也是一直在家裡,所以暑假時間縮短,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四、各類考試延期
疫情期間不允許舉行大型的集會,所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等大型考試都會延期,具體時間待定,這給需要參加這些考試的學生帶來了許多麻煩。
五、就業難度增加
對於畢業生來說,這個時間應該是學校安排實習的時候。但是由於不能返校,實習工作沒有著落,就業難度增加。
六、更有責任感
一場疫情讓許多大學生更加意識到生命的珍貴,也意識到身為大學生應該為社會的安全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學生更加有責任感。
Ⅳ 疫情下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是什麼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學生校外實習管理工作,本著對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結合學院關於疫情期間防控規定,特製相關規定。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
1.各企業及各系需重點關注在外實習的學生,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的人文關懷,全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企業需將實習學生疫情防控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堅決杜絕出現「管理盲區」。要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摸排核查,加強管理和風險防控,切實掌握學生實習的時間地點、工作生活環境、安全防護措施等情況。
2.企業應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對學生實習生活狀況實行「日報告、零漏報」,企業安排專人每日對實習學生每日多測,建立台賬,並及時反饋社會活動處對接老師。
3.企業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對出現疑似症狀的,企業需及時有效處理,並第一時間上報社會活動處和有關部門。
二、全程防護,閉環管理
1.學生在實習期間,服從屬地實習公司或單位關於疫情防控的管理規定,服從企業住宿安排,不去實習之外的其他場所活動,不與實習之外的其他人員接觸。
2.學生往返公司路途中應全程戴口罩,採取自行接送、騎自行車、步行
或乘坐定製公交等方式,「 點對點」往返於公司與住所。
三、密切配合,強化服務
1.實習企業需根據防控要求為實習學生准備好相應的防控物資,創
供必要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確保學生實習期間安全。
2.及時向社會活動處提供企業疫情防控相關管理規定及應急預案。四、加強督查、提高效果
疫情期間社會活動處將不定期線上對企業進行督查,及時發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見,提高實習工作效果。
Ⅵ 疫情下對大一新生心態上有什麼影響
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有的的學習和生活節奏,全體師生封閉管理,同學們可能會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病毒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疫情也影響著大學生們的情緒和心態。目前疫情對大一新生的心態產生了以下影響:
一、過度恐慌出現人際交流障礙,使大一新生對本來陌生的環境更加陌生。
這次疫情病毒的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危害性強,網路上關於疫情的信息魚龍混雜,加之疫情的不確定,引發了「心理恐慌病毒」在大眾中的蔓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強烈影響,情緒易產生較大波動而出現兩極性,即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情緒高漲或消沉。
疫情對大一新生的影響極大,進入大學是他們通過無數日夜拼搏學習而來的,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他們無法接觸大學中那些新奇的事物,沒有讓他們得到及時的滿足感,再加上疫情監管的嚴格控制下,疫情嚴重時學校會封校,更是會加重大一新生的心理負擔,因此,大一新生們一定要做好心理防空,積極面對一切事情,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