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男同
❶ 大學生村官和煤老闆的男同小說名字
西山有痞by寒梅墨香
❷ 大學生如何看待同性戀調查問卷總結
關於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大學校區
一.前言
同性戀,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似乎並不陌生了,隨著高校同性戀問題的日益凸顯,同性戀大學生這一問題已漸漸被重視起來。為了解大學生對同性戀成因的認識及態度,本文就以在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為被試,我們採用自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貴州大學南北校區內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和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能夠從主觀動機、負面經歷和環境影響等7個方面對同性戀進行歸因;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存在性別差異和學科差異,主要受情感和認知的影響,對同性戀的認識越全面,態度就越寬容,反之就越反感。很多人對同性戀的態度也很不相同,被采訪對象的觀點各異。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或態度總體來說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戀觀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二.主體
1.社會背景
同性戀,雖然自人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它在人類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病態、反常、罪惡與犯罪,受到社會和教會的譴責、驅逐、唾棄,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對同性戀採取的是歧視和壓制的態度。而「同性戀」的定義在1973年就已翻新,其已不再是「精神病患者」、「神經出錯者」的代名詞。然而對待屬於普通人一種的「同性戀者」每個國家、每個個人保持的態度千差萬別,其所導致的行為也是千差萬別的。網路上曾經有很火的一對男同性戀——夏河和洛洛。而在現實生活,有時也會看見打扮男生化的女生跟另一個女生很親昵時,她們就會被懷疑是同性戀。隨著時代發展,而且它作為一種獨特的亞文化現象雖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包容,但是我們似乎並不是特別的喜歡這樣的戀人,而且似乎在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對同性戀並不怎麼認同,雖然有的國家承認同性戀,為他們提供一系列保護措施,如英國,加拿大。但是有的國家卻仍在政治、經濟、法律等等方面上為難同性戀者,如中國,美國。同性戀大學生的生存狀態對目前日趨多元化的高校校園文化和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研究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同性戀現狀、成因、影響及其對策,建構全方位人文關懷型的高校校園文化,無疑是當前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就在我們身邊的同學們,你們對待同性戀者是褒多還是貶多?為此,我們做出了深相關得調查。
2.主要目的
思想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影響,良好的思想更是對其發展起促進作用。那麼何為良好思想呢?在不同領域上有不同評價標准。在對待同性戀者問題上,個人認為正確對待予以理解為良好。
一來,同性戀者本來就是合理的存在,若我們仍在思想上多加排斥,會顯得我們思想程度低,不利於個人素質的提高;二來,思想往往影響人的行徑,若一個人長期對同性戀者不滿,碰上,難免自持,就像如今仍有美國青年當街追殺同性戀者的事情發生,這已不單單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觸犯法律的問題;已不單單是個人素質問題,而是直接升華到社會道德的問題!一個人沖動是自毀前途,多個人沖動引起的,將會是社會的動盪,國家的不穩,到時候何止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更何況沖動往往是青壯年的代言人。因此我們的研究目的是多方面多層次的。
我們的出發點是了解我們這一代對待同性戀的理解、態度以及行為傾向等相關問題的看法,我們的研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正確了解同性戀者,更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警醒沖動一代,避免不必要意外發生。這是我們這堆普通人應深思的問題。讓更多人了解同性戀者,讓更多人意識到自己的態度將會帶來個人和社會怎樣的影響,讓更多人深思,重新端正態度是我們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意義所在。
3.調查對象的選擇及其簡況
貴州大學花溪南北校區的本科大學生,還有部分老師。
4.調查的主要方法和過程
我們採用自編調查問卷的形式,在第九周到十三周之間,把網上問卷和紙質版問卷發放到貴州大學南北校區內不同的學院,班級,宿舍以及老師,叫同學幫忙一起發問卷,同時向他們了解他們自身的詳細情況,必要時會有訪談。還有,我們對收回的問卷進行全面的數據統計以及分析,並且進行資料搜集及研究資料。我們試圖對在校大學生就同性戀的認識、態度以及行為傾向三方面進行調查;並就調查對象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是否存在差異進行討論,以及一個調查對象在對同性戀一問題上個人所持的一些獨特觀點作出分析,以及其個人態度對其行為傾向的影響等問題做一討論。
5.調查獲得的主要資料和數據
5.1關於同性戀
5.1.1何謂「同性戀」?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在性愛、心理、情感上的興趣主要對象均為同性別的人,無論這樣的興趣是否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那些與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的人被稱為同性戀者。
5.1.2相關稱謂
中國古代的同性戀含蓄稱謂:「龍陽之好」;「分桃之戀」;「斷袖之癖」;現在,女同性戀稱呼為:拉拉,LES,LESBIAN,百合,蕾絲,其中又分T,P,H);男同性戀稱呼為:同志,GAY,QUEER,斷背,斷袖(其中又分1,0,0.5等)。
5.1.3歷史回顧
同性戀文化在歐洲的發展以古希臘時期為最高峰,許多著名學者如希羅多德、柏拉圖、色諾芬與阿特納奧斯等都曾在著作與論述中提及或探討古希臘社會上盛行的同性戀文化。
而同性戀(homosexuality)這個詞是由一名德國醫生Benkert於1869年創造的。在他創造這個醫學名詞之前,同性性行為被基督教會譴責為罪惡,並在一些歐洲國家,包括英國,被定為違法。
1973年,美國心理協會、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行為自疾病分類系統去除。2001年4月20日,《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准》第三版出版,在診斷標准中對同性戀的定義非常詳細,同性戀並非一定是心理異常。
由此,同性戀不再被統劃為病態。不再把同性戀看作一種病態心理。在此基礎上,同性戀文化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5.1.4大學生對同性戀的理解
關於同性戀的理解有以下幾種觀點:
(1)這種觀點比較模糊,剛開始認為是不正常而又正常的現象,同時認為其是一種進化的需求;
(2)認為同性戀就是兩個同性之間比較親密又有一定依戀的一種關系。
一種正常的情感抉擇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種另類的時尚潮流一種變態的心理扭曲
5.2關於同性戀的接觸
5.2.1與同性戀這一概念接觸的時間
大致可以分為4個時間段:初中、高中、大學以及研究生時期,其中初學接觸的有?人(包括?個女生,?個男生);高中有?人(包括?個男生,?個女生);大學?人(包括?個女生,?個男生);研究生時候才接觸到的有?個女生。
5.2.2了解同性戀的途徑
大致上可以分為五類:朋友,書本,電視、電影、廣播,網路以及學校。
其中?在調查中出現的次數是?次,說明?是所調查對象的主要了解途徑,從而也在間接或直接地影響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同時影響著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行為趨向;
其次,?在調查中的出現次數為?次,僅次於媒體,是訪談對象了解同性戀的第二大途徑;
同樣,?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以及其行為趨向;
再次是?(出現次數為?次),這說明?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是?,出現次數僅為?次。這說明現在大學生身邊的同性戀還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通過網路電視媒體來了解同性戀的,如通過一些論壇、新聞以及其它類型的報道或節目。
5.2.3對同性戀的了解程度
對這一問題可以分為三個程度:知道同性戀是兩個相同性別的人互相喜歡、愛暮,並產生身體上的親熱,還有一種是認為同性戀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兩個人結婚最後一種是:不太清楚,其中不太清楚的人占?人,認為同性戀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兩個人結婚的占?人,知道同性戀是兩個相同性別的人互相喜歡、愛暮,並產生身體上的親熱的占?人。從該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被調查對象對同性戀的了解程度普遍不夠高,有幾個人的回答很模糊,總的來說了解多的人很少,並沒我們預期中的那麼多,也許是不同專業間有差異,如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可能在自己專業學習中接觸到了這樣的課題或是相關的知識,因而對這方面的了解也就多餘其它專業的學生;也有可能是農村和城市產生了異......
5.3關於同性戀的成因
對該問題,我們劃分了三種種主要成因:先天形成,即同性戀是天生就存在的一種戀愛傾向,是由遺傳學基礎所決定的;感情挫折,即受到某次或者多次的失戀,覺得同性之間的戀情才能給予安全感;環境影響,即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的教養以及身邊同班的影響、童年環境等是造成同性戀傾向。
而大學生認為同性戀的家庭狀況,這一問題我們設置了6個選項,分別是: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單親家庭,家裡常發生家庭暴力,家長喜好賭博,父母在外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
其中內部原因在訪談中出現18次,外部原因出現20次。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訪談對象是指定一種原因所說的,很多人都指出同性戀是遺傳與環境交互影響的產物,一種簡單的原因是不至於將其性取向改變的。其中有人提到,有的男孩從小就在女孩子的群體中長大,在她的意識層面中自己是個女孩並不是男孩,跟所有接觸的女孩子一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男生來保護自己、做自己的另一半,從而也就產生了同性戀傾向。而有的被訪談者認為有些同性戀是自己體內激素分泌的結果,一個男性體內雌性激素分泌過多就會追求男性,而女性依然。同樣,在訪談的過程中,也有人提出了折中的想法,認為同性戀是自身內部變化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而誕生的產物,是跟異性戀一樣的一種戀愛關系。其次,也有人認為,同性戀跟異性戀是一樣的,只不過所佔比例不多而已,也是一種自由的戀愛方式,是不容受到歧視的。
5.4對同性戀的態度
對該問題,我們分為三類:完全不會有異樣的眼光;有一點介意;非常介意。
其中持積極態度出現的頻次為15次,無所謂出現的頻次為8次,消極態出現的頻次為9次。在訪談過程中,有幾位在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並未馬上做出反應,而是按照與自己關系親密程度分析其對同性戀的態度,其中一位被訪談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會慢慢地接受同性戀的,說明在這個過程中他對同性戀的看法也會發生改變。具體分析見3.5.
5.5對同性戀的行為傾向(自己或者家人有同性戀傾向)
對該問題的回答也分為遠離、接觸和無行動三類,其中遠離在訪談中出現的頻次為8次,接觸為14次,而無行動出現3次。對於這一問題,很多人都是基於3.4中的態度做出反應的。有一位被訪談者提到如果是自己不認識的同性戀,那他無所謂,不疏遠也不接觸,那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痛無癢,而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是同性戀的話,他則認為自己會去勸說朋友不要做同性戀,而規勸自己的朋友發展為異性戀;有人則認為如果自己身邊有同性戀,那他會支持他們,而不會去歧視或是「棒打鴛鴦」;有人只能理解同性戀而無法接受同性戀的戀情,更無法肯定他們的戀情;也有人認為自己能接受女同性戀而不能接受男同性戀,或是可以接受男同性戀而無法接受女同性戀者;還有人認為如果自己身邊的朋友是同性戀那麼他會改變自己對同性戀的看法而去接受同性戀,認可同性戀,認可自己的朋友,讓自己的朋友受到正常人的對待。
6.研究的主要方法、過程和結論
在資料分析和大學生調查的基礎上,。。。。。。
7.調查過程及其結果的評價
隨著現代科學和醫學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抱著一種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面對同性戀現象.而我們當代大學生也應該理性看待同性戀。不能一味地歧視,排斥這一群體。同性戀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隱秘和世界,從而導致了誤解乃至憎惡,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要消除公眾對同性戀者的歧視,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關懷,也要有理性的判斷。
總之,同性戀是一種復雜的人類社會問題,由此引起爭議是隨著社會的開放而產生的。單一地從個人權利,或社會倫理,或心理學,或自然法則都無法准確定義同性戀行為。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同性戀者,同時,也應該准確調整自己的心理以及心態,讓自己的人生朝著健康的發展走下去。
三.結束語
通過這次調查大學生對同性戀的看法,我們看到,大學生對同性戀多數是持一種理解態度,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很少看到抨擊同性戀的言論出現,很多同學提到了他們可能不提倡同性戀,因為這畢竟關繫到一個種族延續的問題,但是真實存在於我們社會當中擁有真正感情的同性戀人他們是不應該受到指責的,對這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群,我們同樣應該給予他們尊重與關愛。
其實,我們學校大多數大學生只對同性戀有一個粗略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內容,但是同學們對同性戀人們並不是有歧視心理,這讓我們感覺到總體同學們的方向是好的;
不同性別及年級的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有顯著性差異;
在態度上,認為沒有必要干涉別人的生活方式會佔比較大的比例,同時在對接受朋友是同性戀與接受家人是同性戀的態度上,會有較顯著的差異;會更接受朋友而不接受家人。
在同性戀不被接受的原因中,由於傳統的觀念導致社會可能會存在歧視心理,和家人的因素導致同性戀不被接受。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仍很缺乏,需要進一步開展性健康知識教育。基本上對同性戀態度比較寬容。
四.後記
而我們通過這次調查以及數據分析,給出相關的建議,如下:
1.加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拓寬視野;提高大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學會自己思考,不人雲亦雲,學會用全面的眼光看問題。
2.對同性戀的形式、生活等有適量的公開,國家要把握這個程度。
3.完善相關法律條約。
4.學校可以開設相關課程,或者請專業的講師開講座以提供正確的評價與說法。
本次調查所得及其不足:
本次調查准備得不是很充足,因而存在諸多不足:
首先,就所調查的人數來說,總共150人,這樣的人數還是不能夠很好地反應大多數大學生對同性戀的看法,所以這次調查也只能說是對一部分大學生對同性戀態度及其行為傾向的調查;其次,在派發問卷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派發到我們自己的學院,所以相當一部分的受調查人員是女同學。
當然,在這次訪談研究中,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主要是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的運用,在研究學習之餘我們也找到了小組合作的樂趣,大家各抒己的樂趣,然後有付以行動,最後一起總結得出相關結論。
五.附錄(引用資料的出處;問卷或量表;計算公式和統計表;調查的主要數據;參考文獻;照片等)
附錄
參考文獻:
1.維基網路《古希臘同性戀》
2.網路《同性戀》
3.《訪馮雙白:理性科學對待同性戀》
4.陳秀元.中國同性戀研究_回顧與展望_對1986_2006年間178篇學術論文的文獻綜述[3]中國性科學,2008,11;17-11.
5.羅曼.同性戀_研究文獻綜述[2]湖南經濟學院學報,2007,04;04,04.
6.萬興亞、周昌和:感情挫折成大學生同性戀最大原因[N].《中國青年報》2006.1.13
7.王蛟洋: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B0307班,舒伶俐: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B0304班: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
問卷:
關於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的調查問卷——貴州大學南北校區
一.選擇題
1、您的性別是:A.男B.女2、您的年齡為:A.20歲以下B.21-30歲C.31-40歲D.41-50歲E.51-60歲F.60歲以上3、您是通過什麼途徑知道「同性戀」這個詞的:A.朋友B.書本C.電視、電影、廣播
D.網路E.學校F.其他_________。4、您認為「同性戀」的含義是指:A.兩個相同性別的人互相喜歡、愛暮,並產生身體上的親熱B.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兩個人結婚C.不太清楚5、當您看到同性戀時,會不會有異樣眼光:A.完全不會B.有一點C.會,非常介意6、如果您的家人是同性戀,您是否會接受?A.可以,絕對尊重他們的選擇B.有一點痛心,但盡量尊重他們的選擇C.極度難過,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他們D.十分傷心,無法接受7、您認為導致同性戀的因素是:A.先天形成B.感情挫折C.環境影響8、您心目中的同性戀是什麼樣子的:A.男不男女不女,一望而知B.長相猥瑣,不健康C.他們和常人一樣,沒有什麼區別D.其他
9、你是否認為同性戀是不道德的
A.是B.不是C.說不準
10、你身邊是否有同性戀的朋友
A.是B.不是
11、你是否認同某些國家同性戀可以結婚的法律
A.是B.不是C.沒聽說過有這樣的法律
12、你認為或認識的同性戀的家庭狀況(可多選)
A.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B.單親家庭C.家裡常發生家庭暴力
D.家長喜好賭博E.父母在外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F.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
13、你的同性戀朋友的受教育程度
A.初中B.高中C.大學D.碩士或以上
14、你是否能夠接受同性的朋友對你有愛慕之情
A.是B,可以理解但不接受C.絕對不能接受,朋友都不能做
15、如果有天你自己喜歡上了一個同性,你會怎麼樣做?
A.繼續喜歡下去,覺得沒什麼不正常的B.努力剋制自己,不再與他有任何來往
C.覺得自己不正常,需要找心理醫生
16、你認為同性戀應該受到什麼樣得社會待遇?
A.受到法律的保護B.受到道德的譴責C.受到排擠和歧視D.應該阻止E.其他
17、關於同性戀,你認為以下最合適的描述的是(可多選):
A.一種正常的情感抉擇B.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C.一種另類的時尚潮流D.一種變態的心理扭曲
18、在你認為同性戀中一下哪個群體較多
A.男同性戀者B.女同性戀者C.兩者持衡
19、你認為同性戀的情感能夠和異性戀一樣會有真愛嗎?
A.會B.有的會,有的不會C.不會D.不知道
20、你覺得同性戀人群對你的生活造成了影響嗎?
A.有很大影響B.輕微影響C.沒有
21、以下幾種戀情,你能接受哪幾種?(可多選)
A.男男戀情B.女女戀情C.雙性戀D.都還可以
E.都不能接受
22、您認為同性戀的數量日益增多
A.是一種社會責任B.是本來就無法改變的人們解放性取向的趨勢
23、您怎麼認為現在網路上流行的同性戀小說?
A.耽美小說也是一種文學形式B.受不了,太惡心了
C.只要沒有出格的內容,還是可以接受D.喜歡看關於自己喜歡的偶像的這類小說
E.不排斥
二.開放題型
1、您認為一些以同性戀為主題的電影和書籍是否應該在國內傳播?請舉例你知道的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和書籍?
2、您認為同性戀對某些疾病的傳播有什麼樣影響?請舉例說明。
非常感謝您對這次調查的積極參與與配合!
計算方法:某題某一個選項的得票數/某題所有選項的得票數的總和=某題某一個選項的概率
❸ 臨沂名Gay郁浩宇
郁浩宇1997年10月18日在吉林四平公主嶺市出生。從小很受家族寵愛,家族裡有10多個孩子,就他最受寵了。家族裡其他的孩子都不敢向姥姥要錢就他敢,而且一次很多。但是他學習很好,曾在吉林四平的酒吧當過歌手。在臨沂市蘭迪國際兒童攝影做過攝影師。曾獲得過多重獎項,他也是年輕的書法家,國畫作家。曾做過相聲演員,國家京劇小演員。
家庭背景很好,曾經小時候受到書法家高慶榮的贊賞,還贈與他三支白玉毛筆。
但是在2012年他誤入了臨沂同志群,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讓他從此變成了男同的「嬌子」,15歲的他一開始港經全力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很好奇慢慢的偷學了不少,他開始慢慢變成臨沂市的名GAY。他在裡面曾有三段感情,第一段是在群里認識的22歲叫做林夕(化名)和他的感情不到一個月。原因是林夕家住在沂南,還有林夕背叛了他,第二段是一個朋友帶他去廣場散步介紹給他的,他當時很單純,天真所以和他一見鍾情,隨後的幾天他又去廣場偷看了那個人。但是他卻不敢勇敢的去愛。所以只有暗戀。後來又在群里開始了他的第三段感情,那是和一個大學生他叫武鈺皓,兩人彼此相愛,現在正在戀愛中。QQ:1015455258(我是郁浩宇的同學我叫林因然)
❹ 現在的大學生男男這么多,都想啥
在校生現艾滋病:男男接觸成主因 艾滋病人可長期存活 在校生現艾滋病:男男接觸成主因 艾滋病人可長期存活 3月12日,浙江寧波市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狼來了?——寧波市學生中的艾滋病疫情》的文章。 文章說,到2014年年底,寧波在校學生中已經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多例,大部分是高校學生,80%以上是通過男男性接觸傳播。 寧波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負責人張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明,之所以發布這樣一組數據,主要是看到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院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健的一份提案,說2014年前10個月,全國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2082例,比前一年同期增長59.1%。 雖然人們談「艾」色變,但也要學會正確面對這種疾病,觀察者網曾刊文讓大眾了解艾滋病常識: 艾滋病能被治癒嗎? 很多人第一反應治不了,確實目前HIV疫苗還沒有研製成功。到目前為止,僅有一個感染HIV病毒的患者被成功治癒,他就是「柏林病例」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RayBrown)。但沒有人確切知道是哪個針對布朗的治療治好了他的疾病。 唯一被治癒的「柏林病人」布朗,2007年在德國接受了針對白血病的治療後HIV病毒被消滅。在治療白血病時,布朗首先接受了放射治療以殺死癌細胞和在骨髓中產生癌細胞的幹細胞,然後接受了來自健康捐贈者的骨髓的移植手術,以產生新的血細胞。 經過治療,布朗不僅白血病痊癒了,他的HIV病毒水平也下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而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下去。 艾滋病人的壽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艾滋病目前治癒不了,那得病就只能等死嗎?不,艾滋病人的壽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由於葯物的作用,AIDS雖然從未被治好,但已經漸漸成為了一種慢性病,就像胃潰瘍、糖尿病一樣。因此,AIDS不再是被妖魔化了的死亡通知書,也不需要隔離治療。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在內的很多專家都曾提到,艾滋病感染者堅持抗病毒治療,完全可能活到平均壽命。當然常用的AIDS葯物會有很大副作用,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
❺ 大學里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大學里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這個不可能的,雖然中國有3900萬-5300萬左右的同性戀,一個大學中肯定有十幾來個同性戀。按照比例來說,同一個宿舍的人都是同性戀的話,那麼同性戀就比異性戀多了,那麼人口就不平衡,想想就不可能。女同性戀肯定有,平均每個大學也就幾個而已。你想多了。
中國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據調查 占總人數的3~5%,其實應該還要更多一些。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理論上是1/10,不過事實上中國對同性戀並不友善,警察也經常用無理的理由拘留gay。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結婚了有孩子,gay是一輩子打死都不會說出來的秘密。
到底有多少人歧視同性戀?
其實心正隱底里歧視的人很少 ,她們只是表現的很其實而已
談一下重慶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這個應該沒有具體的數字
因為這個屬於個人的隱私
即使是
大家也不一定會公開的
同性戀者,比例佔到百分之五左右,
目前重慶約為3000萬人,3000萬x0.05=150萬
想一想150萬個人,嗯,還是挺多的···
中國大學生,到底有多少是同性戀
同性戀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是3%-5%,幾乎每個大學都有同性戀,年輕群體的同性戀者更敢於出櫃,年齡稍大一點的更傾向與隱藏自身性向
大學的話一般藝術學校的LGBT群體會多一些
小說《紅樓夢》中到底有多少的同性戀
我看到的《紅樓夢》里並沒有完全的同性戀,像薛潘、賈璉之徒,既喜歡女人又愛招惹男人,我竟無言以對。但是寶玉絕對不是同性戀,雖說他和秦鍾,蔣玉菡等走得非常近,卻也只是惺惺相惜,如此而已!
在小說《紅鏈雀樓夢》中到底有多少的同性戀
賈寶玉
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看到女孩便覺清爽,見到男子就覺得濁臭逼人」。照理他應是異性戀者,但當他看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鍾時,卻對他的美貌贊嘆不已,因而引發了寶玉的癖性,與秦鍾的稱呼都亂了倫,兩人情誼早已超越了同窗之誼。書中說:寶玉性情體貼,話語溫柔,因此二人更加親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起了疑心,背地裡你言我語垢誶謠諑布滿書房內外。這疑心當然也不是平白無故而起。寶玉並不喜歡讀書,之所以去學堂正是戀著秦鍾。除此之外,他還對戲班子里模樣嬌好的生、旦愛慕不已,與琪倌(襲人丈夫蔣玉涵)互換汗巾子時被薛蟠「逮住」以及與北靜王的關系均是例證。不知這是不是寶玉博愛的一種寫照。
秦鍾
從第九回回目中我們可以探出了端倪,[戀風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頑童鬧學堂],戀風流可以解釋為,寶玉戀秦鍾,秦鍾戀寶玉,兩人互為情友。同時,學堂里還有兩個外號叫做「香憐和玉愛」的,四個人常常是八目勾留。起嫌疑,當然是指學友們對他四個起的嫌疑。對秦鍾的嫌疑還源於秦鍾與香憐在學堂里擠眉弄眼假裝小解來到後院干「好事」,不曾想被金榮逮住,金榮說:「方才明明撞見他兩個在後院里親嘴摸 *** ,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撅草根兒抽長短,誰長誰先干。」秦鍾,情種也。他不僅和寶玉互為情友,還和其他人有說不清的關系。
馮淵
馮淵是一小鄉宦之子,本來酷愛男風,最討厭女子,只因為看上了被拐賣的英蓮,花錢將英蓮買下,發誓再也不交接男子。本想三日後迎娶,那料薛蟠也看中了英蓮。這馮淵怎是薛蟠的對手棚清早,被薛獃子手下人活活打死,這馮淵遇到「削盤」,又遇到「假語存」,豈有不冤之理。馮淵,真冤。
薛蟠
「呆霸王」薛蟠豈是喜愛讀書之人,他之所以去家學讀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只圖結交些契弟」,這契弟當然是指男色。家學中有兩個外號叫做「香憐、玉愛」的,因貪圖薛蟠的銀錢吃穿,被哄上了手。但薛蟠也因此嘗到了苦頭,他見柳湘蓮「年紀又輕,生的又美」不免動了淫心,對柳湘蓮調情時說:有了你,我還要家做什麼。那知這柳大俠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設計將他騙出城外暴打了一頓,薛蟠只有磕頭求饒。
賈蓉、賈薔
賈薔原是寧府正派玄孫,因父母早亡,自幼跟隨賈珍生活,賈薔比賈蓉還風流俊俏,二人性情相同,最為親厚,長大後,賈薔與賈蓉已經超越了親兄弟般的關系。十六歲的時候,寧府中傳出他倆的風言風語,為了顧及名聲,賈珍才讓他搬出寧府。賈薔自立門戶過活,更給他倆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第12回里,他倆還幫助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瑞把賈薔當作鳳姐壓在身下好一番擺弄,賈薔故意不作聲還扭捏作態加以誘導,可見賈薔年紀不大,卻是風月場上的老手了。
藕官、葯官
一對女同性戀者,她們是賈家的御用戲子,藕官演小生,葯官演小旦,他們常常飾演一對情人或夫妻,在演藝生涯中,她們體會到了對方的溫存體貼,日久生情,戲中的假夫妻成了生活中的「真」夫妻。葯官去世的早,所以在清明節藕官焚燒紙錢祭祀她的假想妻子。她們這種難以啟齒的關系,在賈府的下人中是人人盡知的。芳官說:每日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唱戲的時候,都裝作那麼親熱,一來二去,到像真的一樣兒,兩個人竟是你疼我,我愛你,所以每節燒紙。
這樣的「夫妻」生活竟然成了她們的精神寄託,而且藕官對葯官情深意重。葯官死後補了一個蕊官,藕官和蕊官再一次出現了同性戀。對此,藕官還有比較正常的理由,她說,一個男人年輕的時候死了妻子,難道就不再續娶了?紅樓夢描寫的同性戀實在不少,限於篇幅不在一一贅述,曹雪芹筆下的同性戀現象,恐怕不是杜撰,是清朝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為「撐同志」全明星賽易址,NBA到底有多少同性戀
同性的比例佔到人口總數百分之五左右,
同性各職業都有的。
❻ 畢業論文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這個題目如何能寫的有新意
1、同性婚姻立法
a.可以為同性婚姻提供法律保障
b.減少同性戀和正常男女結婚而造成的家庭悲劇
c.減少形式婚姻帶來的經濟糾紛
2、男同疾病傳播:性病傳播速度加快,而且低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