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大學生論文
① 關於生命科學的論文。
生命科學中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
沈顯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7)
摘 要:根據生命科學專業知識體系的特點,在高等學校生命科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同生物學傳統教學中的掛圖、標本和模型等教具相比,其在聲音、色彩、動畫、視頻、照片和圖片等方面的作用尤為明顯,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精彩,可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同時,文章指出了其應該注意的七個方面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生命科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A Study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f Life Science
SHEN Xian-she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7)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life science with multimedia courseware has unique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ictures, samples and models used in biology teaching, the vivid sounds, colors, images, animation and video of multimedia may greatly enliven the classroom and rais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teaching. Seven issues related to such multimedia teach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life science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全國各地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各個高等學校都將多媒體課件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2]在絕大多數學科的教學工作中,同傳統的黑板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得到了師生的普遍認可,這是無庸置疑的,也是信息時代帶給我們的好處。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在充分肯定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點的同時,也要理性地和積極地關注由此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本文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例,探討多媒體課件在生命科學教學中的作用與意義。通過召開青年教師多媒體教學研討會,以及對各個年級學生進行的有關多媒體教學的問卷調查,發現在生命科學專業課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但在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具體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值得注意。
一、在生命科學理論課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可完全取代傳統教具
在傳統的黑板教學模式中,生物學的教學總是離不開掛圖、標本和模型等傳統教具。特別是動物學和植物學的教學,不僅需要大量的形態圖和解剖圖,還有很多模型與標本。在植物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教學中,也使用很多描繪代謝途徑的掛圖。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掛圖缺乏直觀性,教師們經常把植物和動物標本或模型帶到課堂上進行教學,尤其是人體解剖學,使用教學模型更加頻繁。所以,在傳統的生物學理論課教學工作中,掛圖、標本和模型等傳統教具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出現,多媒體課件可以在聲音、色彩、動畫、視頻、照片和圖片等方面輔助教學,展現了由空間三維+色彩+動畫相組合的知識世界。因為它把感性知識帶進了課堂,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而精彩,並且教學素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提升了人才培養的層次與手段。由於多媒體課件具有一些傳統教具無法比擬的優點,如教學容量大,信息量大,圖文與聲像並茂,直觀性強,具有動態效果,教學素材來源廣泛(錄象、掃描、照片、繪圖等);教師在備課時操作簡便,具可復制性可移動性,修訂內容和更新知識極為方便;學生可復制課件,列印課件,或網上復習。[1]由於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物有機體,對於學習生物的形態、結構、解剖、分類、生長、發育、運動和進化等知識,多媒體課件具有獨特的優勢。所以,生命科學課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和認可。
目前,生命科學學院的幾乎所有的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都採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所有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在學院的網站上專門開通了用於教學課件下載與閱讀的ftp網址,所有這些都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與性質對多媒體課件的選擇及要求
在生命科學的各門課程中,其內容和性質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3,4]有的課程是描述性的,以形態、結構和分類為主;有的課程除了描述性內容外,還有數學公式的推導與計算;而有的課程則完全是描述代謝動態過程的,以化合物的結構變化為主的。如此種種,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採用靈活的適合課程特點的教學手段。
例如,動物學和植物學都是以形態描述、結構特徵介紹和類群劃分為主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全部使用多媒體課件。精彩的動物和植物照片,以及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的細微結構照片等,可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栩栩如生。
而對於生態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等課程,其內容既有形態描述的部分,又有數學分析和代謝機理介紹。所以,在這些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內容是應該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而另一部分內容如果使用黑板加粉筆進行教學,其效果會更好。例如,在種群生態學中的關於種群的增長類型,就應該使用黑板逐步推導種群的指數式增長模型和Logistic增長方程的由來。如果這些部分的內容仍然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學生會更加喜歡並容易接受利用黑板進行推導的教學方式。
在生命科學的所有課程中,從理論上說都是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的。但根據學生反映和我們的教學實踐,發現在教學內容中凡是有數學公式推導、化學分子結構式或化學反應方程式等教學內容,一般不宜使用多媒體教學,應該現場臨時板書。如我院到目前為止,植物化學仍然以黑板加粉筆的方式進行教學,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課件的結構組成要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法的要求
一部優秀的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不僅體現在課件的具體內容上,而且也反映在課件的結構組成方面。因為傳統的黑板教學模式,老師系統而有條理的板書會給學生們留下一個課堂教學的整體印象,而多媒體教學是發生在屏幕上的視覺和聽覺信號,即現即失。所以,為了讓學生在課前能夠對本次課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課件的首頁或第2頁要有一張「主要內容」介紹,通過醒目的標題將本課件內容展示出來。當全部課件結束時,在最後還需要有一張「主要內容回顧」。這樣做前後呼應,便於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進行快速的回憶與總結。作者不提倡像中學課堂教學那樣進行詳細的總結。因為大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大、信息多,加上大學生具有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完全可在課後自己總結。在課件的最後,要有下次課程內容的預告,讓學生有所准備。另外,在一門課程開始的第一堂課里,老師需要製作個人信息簡介,包括聯系方式等。
2. 課件的版式和背景模式要符合教育心理學要求
多媒體課件的版式應該多樣化,注重簡潔而美觀,重要的術語或重點部分要突出、醒目。多媒體課件應該是ppt (power point)形式的課件,不能在整堂課上全部使用word文本形式的課件。插入的視頻音像材料不能夠太長,一般控制在60—80秒以內,通過剪輯展示最精彩最動人的部分。如果課件的該頁全為文字,字數應該控制在200-250字以內,千萬不要超過250字,字型大小選28-32號為宜,行間距一定要大於字間距。字體的顏色與背景的反差一定要大。因文字太多,學生無法記筆記。每當字幕一出現,學生們便鴉雀無聲地抄寫,老師的講解反而聽不進去了,因注意力集中在記錄筆記上。這是多媒體教學無法迴避的問題之一。圖片或標題出現時不能有聲音,特別是怪異的、刺耳的聲音,那樣會干擾課堂教學。[5]一個學期的所有課件不能用同一種背景,這樣顯得單調枯燥,容易使學生的視覺鈍化。所以,每個星期的ppt課件的背景色彩和式樣需要不斷地變換,讓學生感到在形式上就具有新意。
3.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室環境要滿足師生交流的需要
為了增加投影儀的效果,有些教師上課時喜歡關閉教室的所有燈光,再拉上遮光窗簾,使得整個教室像座電影院,老師站在昏暗的講台上,學生根本無法看清老師的目光和表情,這如何實現師生間的互相交流?為了提高銀幕的亮度,教室的前排燈光可以關閉,但其他處燈光的照明仍是需要的。在昏暗的教室里進行多媒體教學,學生極容易產生倦意,甚至出現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睡覺的現象。
4. 多媒體課件的容量要與教學學時相匹配
高等學校的教學課時安排一般是2節課或3節課連排,這就要求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要以2節課或3節可課的內容為一個課件單元。各個單元的容量要精心組織,與教學學時相匹配,上次課的內容不要拖到下次課講,否則學生會感到教學進度無計劃,教學內容隨意性太大。在課件的容量和順序安排好後,在恰當的位置插入1張或2張美麗精彩的風景或動植物照片,在課間休息時供同學們作視覺欣賞,以消除視覺疲勞,最好不要播放音樂。
5. 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樣要求教師常教常新
同過去傳統紙質的教案相比,電子版教案顯得更加先進、高效、安全,使用和攜帶也很方便。有人說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當某一門課程的電子教案製作好了以後,只要教材不換,甚至課程名稱也不變,以後若干年裡就無需年年備課了。所以,有人說多媒體教學使得教師越教越懶。其實,對於一名優秀的老師來說,責任感和事業心會激勵著老師對教學保持常教常新的態度。一方面,由於科學在發展,技術在進步,每年都有許多新的知識需要補充到課件中去;另一方面,每次上完課後,對課堂教學要進行簡要的回顧和總結,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修改。所以,教師要堅持常年備課的習慣,將課件不斷地更新,使得內容更加豐富和新穎,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6. 多媒體輔助教學需要發揮教師的激情和肢體語言
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站著講課,不能只坐在電腦台前操作電腦,兩眼盯在計算機屏幕上。因為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同樣需要發揮教師的激情和肢體語言的作用,利用眼睛隨時與學生溝通,利用各種姿勢表達情感,語句要抑揚頓挫,同時還要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所以,只有激情滿懷、肢體語言豐富的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配合下,才能夠把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而精彩。因為多媒體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我們千萬不能忘記了「輔助」二字的含義。老師在課堂上適當板書一些字體優美的術語、詞彙或公式等,這不僅是一種欣賞,而且也是必須的,因為有利於學生的記憶。有人喊「粉筆萬歲」,可能就是懷念粉筆的這種畫龍點睛的作用。有的老師把課件做得非常仔細,課堂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打在屏幕上,上課時幾乎沒有了發揮空間。所以,有學生說「如果電腦能夠說話,就不需要老師了」,這話值得深思。由於老師的課件十分細致且完整,學生上課不想記筆記,只帶著耳朵坐著聽課,下課後問老師要課件。試想,這樣的教學方式對老師和學生雙方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難怪有位退休的老教師說,「就是多媒體教學影響了我們的教學質量,把老師和學生都教懶了。」這話聽起來有些武斷,但仔細一想,有些地方是很有道理的。
7.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的勞動成果,教師擁有其知識產權
教師製作一套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網查找文字資料、音像資料與圖片,而且還需要精心地組織材料、版式設計與內容製作,同時還需要長期地對相關教學素材進行收集與積累。對於教師辛勤勞動的成果——多媒體課件,他有責任有義務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與介紹,卻不應該無償地隨便送給學生,應該享有一定的知識產權。由於學生可隨意地得到老師的課件,所以在課堂上懶得記筆記,甚至懶得上課,反正到了考試前,再上網查看課件,背誦課件,就能夠應付考試。難怪有人說,現在的學生越學越懶了,逃課越來越多了。分析造成這種被動學習局面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課件製作得太仔細、太完整,甚至一部課件就是一本書;二是課件可隨意復制與下載,復習考試范圍以課件為准。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考試的方式和內容有關。辦法是不能僅考查課件上的內容,一定要考查教材上內容,特別是規定的自學內容。作者一貫不提倡學生課後隨意下載或索要後列印課件的做法。作為學生,上課應該記筆記,課後需要閱讀教材,不能夠把教師的課件直接當作教材。[6]當然,教師也要注意講課的速度,並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後復習教材。
總之,先進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只不過是一種教學手段而已,並且是一種輔助手段,而只有通過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傳授知識的教學技巧與學生自發的強烈的求知慾望相結合,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夠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積極地、正確地面對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說,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推動教學改革的發動機,他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對整個教學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影響是根本性的、不可逆轉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它表明在教育領域正在發生一場真正的革命。[7]
參考文獻:
[1] 劉和海,王清. 高等學校多媒體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 教育與現代化,2006, (4): 40-45.
[2] 王勁松. 現代多媒體教學經驗談[J]. 中國科技信息,2006,(9).
[3] 孟展. 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利弊分析研究[J]. 中國科技信息,2006,(10).
[4] 張小華. 多媒體課件能否成為教材的一部分[J]. 教育信息化,2006,(6).
[5] 阮緒芝. 細胞生物學多媒體課件製作及教學體系[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4).
[6] 王明瑩. 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J].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1).
[7] 朱榮華. 一個創新教育的教學環境正在形成[J]. 中國大學教學,2004,(10):19-24.
② 求一篇原創關於生命的論文 1000字-1500字 …
本來,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覺得我們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在於它活的是不長久,而在於活得是否充實,是不是有意義。
現在,在許多高校,傳入我們耳朵最多的消息就是:某所大學又有學生跳樓,某所高校又發生一起兇殺案……我們不可以否認,隨著我們國家知識層次的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生命從我們身邊消失了,而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我們同齡的大學生。我們對這些生命的離去想過什麼嗎?沒有,我們很多人都是漠不關心,最多也是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可是,當我們麻木的談笑別人的生命的時候是否想起我們有一天也會想他們一樣走向不歸路;或者,我們是否擔心過我們群體的安全,是否想過要怎麼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離去的越來越多。漸漸地理解到生命是那樣脆弱,心理自是珍惜,不敢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想來許多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因為離開對不起辛苦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父母,對不起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這么想我們定不會自殺,相反我們會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也是一種本能,人類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可是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並不就是說我們一定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沖動,那一刻自殺者不會想那麼多的責任和生命的來之不易。
筆者曾經問過許多人:當你極端郁悶時,感到生活沒有信心時,你是否會放棄你的生命。筆者很高興他們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可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我們身旁的大學生把「不想活了」、「想死」、「我要跳摟…極其消極的詞語當成口頭禪。不知道他們相干沒有,這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話說的越多,就是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極端時候,我們就不好控制自己的行動,也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種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浪費和污染。
肖伯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生命如果不去珍惜不去開拓或者棄置不管,那生命也不算是生命了。所以,我們應該以一顆積極與平和的心去掌管我們的生命。即使遇上人生的暴風雨,也不要放棄,也不要丟失信心。不要對生命抱怨,我們要心存希望和嚮往,迎接一個有一個雨後燦爛的太陽。把每個黎明都看作是生命的開始,希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是我們沒有發現。
珍惜生命不僅僅是指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命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一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一切都是虛無和沒有意義的。可是有了這個條件也不代表珍惜生命,借用惠特曼一句話:當我活著,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隸。我想這樣就足夠了,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對命運束手無策;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頹廢地生活。
看看我們的大學生活吧,我們有沒有因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有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覺得羞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接連不斷的晚會和party、充滿誘惑的社會,我們是否感到迷茫。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參加晚會躺到床上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意義?
道理很簡單,假如你現在說:沒有關系,我有的是時間。沒有關系,我還年輕。沒有關系,死亡離我很是遙遠。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麼當你生病或不舒服時,你是否想念你健康的時光?答案是會的,會的,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所以為了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不後悔,我們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屬於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這正如那不為人知、寂寞生長的野草,只有異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換來無比豐碩的甜美。渺小與偉大、可悲與豐富、失意與重塑、挫折與幸運只有珍愛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拋棄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擁抱偉大、豐富、重塑和幸運。要知道,生命是這樣的可貴,連小草也在不斷挑戰極限、完善自我呵!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珍惜家人,珍惜愛人,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自然,珍惜有生命的和維護生命的一切一切!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它屬於愛你和你愛的人,同樣也屬於我們的社會和全人類。所以為了善良的愛我們的人們,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負起這最基本的責任吧!
③ 大學生關於珍愛生命的論文2000字
冬天是一個潔白的世界,在冬天裡有著雪娃娃,人們都說雪娃娃有著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她能讓善良的人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喜歡飄雪的冬季。可是,就在這樣的一個美麗的季節里,我卻失去了一位至親至愛的人——我的姥爺。今天,我終於明白了生命的可貴。
那天早晨,媽媽接到了一個電話,淚流滿面,我當時不知所措,媽媽悲痛的告訴我說我的姥爺去事了。啊!老天爺你為何如此冷酷,我的姥爺是一個多麼善良的人呀!為什麼還要這么殘忍的奪去了他的生命。
記得從前,我和姥爺上街,看見了街道上有一個小女孩正在乞討,這個小女孩雙腿都殘了,她是多麼可憐,她可能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只能靠乞討來維持生活。只見我的姥爺毫不猶豫的從口袋裡拿出五元錢,放在小女孩冰冷的手裡,小女孩流出了感動的眼淚,當時我心中就對姥爺有著無比崇敬之情!姥爺平時是那麼的節儉,可為了一個不相乾的人卻拿出的五元錢。相比之下自己竟是這么的渺小。
對姥爺我內心有太多的嫌意和內疚。姥爺平時經常來看我,而我對他卻不理不睬,姥爺上前和我說話時,我也覺得很煩,現在想想我是多麼的後悔。親愛的姥爺,您平時對我的關愛我都記在心裡。點點滴滴的往事不禁湧上心頭。
記得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正在美美的看電視,姥爺說:「榮榮,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不要總是看電視。」聽了後我還覺得有點煩,但怕他告訴媽媽,不情願的學習去了。
還有一次我發了高燒,家裡只有我和姥爺,姥爺見我燒得臉通紅,二話沒說,把我帶到樓下的醫院打針,醫生說幸好及時送來,要不然就得耽誤。姥爺這么大歲數了,卻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直到我的病好了。
現在,姥爺走了。留給我的只是太多的遺憾和悲傷。我想對我的姥爺說:「姥爺,我愛你!我只是後悔為什麼在你活著的時候,在你在我們身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說出我的愛,沒有表達出我對你的愛。對不起,姥爺。真的對不起。現在我能為你做的只有更加努力的學習,不再讓您為我操心,不再讓你為我掛念。」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生命的可貴,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是可貴的同時也是脆弱的,一但失去了,就不會復生,每個人都有寶貴的生命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愛給別人, 生命是多麼的可貴。
④ 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我的生命樹1000字論文
生命樹
天空隱約而見,鳥雀不能飛翔,河流只能乾涸,蓬草唯有絕望。生命不能與之抗衡的沙漠,有一站立的影子,這是初來乍到的探險家在禱告。禱告完畢,一束神奇的綠光射進眼角,綠光很耀眼,向他招手。「是天堂吧!」「哦,我的上帝。」探險家深吸一口氣,向天堂走去。
疲憊不堪的身體緩慢地向前移動,不遠處的綠光越發清亮,粗大的樹干恍如泰山,發亮的葉片直指藍天。蚊子、蒼蠅繞樹飛行、追逐,耳畔似乎傳來鳥兒的叫聲。探險家終於來到樹下,原來恍如泰山的大樹,是那麼的低矮。我這是在哪兒?這樹活了多少年?
探險家喘息了一口氣,站起來想繼續往前走,卻突然止住了,他完全被這神奇的景色所迷住了:密葉奏起雄壯的交響曲,清涼的風撫摸著臉頰,疲憊頓時消逝了。那延伸到沙漠盡頭的綠色啊,令瘋狂的黃沙在此止住了腳步,尖叫的狂風在此停息了怒吼,狂躁的空氣在此變得溫柔…….這真可謂是「陰陽割昏曉」,然而,這一切只因為有樹,那一抹延伸到沙漠盡頭的綠啊!
探險家來到樹底下,生命之洲展現在眼前,他忘記了疲憊,忘記了渾身的傷痛,忘記了曾經淚水浸泡的屈辱,抱著那棵小樹瘋狂地親了起來。突然,綠光消失了,淡淡的單色光從樹根緩緩升起,探險家俯下身體,發現那棵小樹的根出奇的粗大,一直延伸到地下,牢牢地抓住大地不願鬆手,樹干有著粗糙的皮膚和凹入的小坑,這是大樹贈給鳥兒的天然巢!樹葉綠得發亮,綠的發黑,有如一把遮天傘罩著大地,給地上的生靈一絲溫暖與涼意。在旁邊還有一條小溪水包圍著大樹,它給生靈提供了生命必需品。探險家輕輕地撫摸望著小樹,乾涸不復存在,焦躁的心也飛到了九霄雲外。
見到活的生命,不管是疲憊不堪還是絕望的人,都會變成精力充沛對前方充滿期望的生靈。偉大的生命樹,歷盡艱辛創造了一個奇跡,偉大的生命樹給黃色的沙漠增添了一片綠色,偉大的生命樹引導絕望著走向希望。
⑤ 關於生命的議論文
珍惜生命
有位哲人說過:珍惜生命,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不過我現在要說,珍惜生命,因為生命不只是屬於自己也屬於愛你的每一個人。
神說,地要長出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各從其類,以及結果子的樹,也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情就這樣成了。
於是,地長出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它們各從其類,還有結果子的樹,也都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說,這很好。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鳥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飛翔。
神就造出了大魚和水中所滋生的各種有生命的動物,它們各從其類,又造出各種飛鳥,也都各從其類;神說,這很好。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到他的邊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
與一切有生之物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這是《舊約全書·創世紀·傳道書》中對生命起源的一種描述。不管我們相信不相信,我們知道生命是美好的。其實生命是如何產生的,無論是人類的十月懷胎還是其他生物的長久孕育,生命的產生都是一個艱難和美好的充滿希望的過程。不管怎麼樣我們是不可以輕易放棄生命的。
本來,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覺得我們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 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在於它活的是不長久,而在於活得是否充實,是不是有意義。
現在,在許多高校,傳入我們耳朵最多的消息就是:某所大學又有學生跳樓,某所高校又發生一起兇殺案……我們不可以否認,隨著我們國家知識層次的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生命從我們身邊消失了,而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我們同齡的大學生。我們對這些生命的離去想過什麼嗎?沒有,我們很多人都是漠不關心,最多也是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可是,當我們麻木的談笑別人的生命的時候是否想起我們有一天也會想他們一樣走向不歸路;或者,我們是否擔心過我們群體的安全,是否想過要怎麼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離去的越來越多。漸漸地理解到生命是那樣脆弱,心理自是珍惜,不敢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想來許多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因為離開對不起辛苦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父母,對不起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這么想我們定不會自殺,相反我們會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也是一種本能,人類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可是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並不就是說我們一定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沖動,那一刻自殺者不會想那麼多的責任和生命的來之不易。
筆者曾經問過許多人:當你極端郁悶時,感到生活沒有信心時,你是否會放棄你的生命。筆者很高興他們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可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我們身旁的大學生把「不想活了」、「想死」、「我要跳摟…極其消極的詞語當成口頭禪。不知道他們相干沒有,這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話說的越多,就是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極端時候,我們就不好控制自己的行動,也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種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浪費和污染。
肖伯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生命如果不去珍惜不去開拓或者棄置不管,那生命也不算是生命了。所以,我們應該以一顆積極與平和的心去掌管我們的生命。即使遇上人生的暴風雨,也不要放棄,也不要丟失信心。不要對生命抱怨,我們要心存希望和嚮往,迎接一個有一個雨後燦爛的太陽。把每個黎明都看作是生命的開始,希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是我們沒有發現。
珍惜生命不僅僅是指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命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一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一切都是虛無和沒有意義的。可是有了這個條件也不代表珍惜生命,借用惠特曼一句話:當我活著,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隸。我想這樣就足夠了,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對命運束手無策;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頹廢地生活。
看看我們的大學生活吧,我們有沒有因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有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覺得羞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接連不斷的晚會和party、充滿誘惑的社會,我們是否感到迷茫。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參加晚會躺到床上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意義?
道理很簡單,假如你現在說:沒有關系,我有的是時間。沒有關系,我還年輕。沒有關系,死亡離我很是遙遠。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麼當你生病或不舒服時,你是否想念你健康的時光?答案是會的,會的,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所以為了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不後悔,我們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屬於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這正如那不為人知、寂寞生長的野草,只有異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換來無比豐碩的甜美。渺小與偉大、可悲與豐富、失意與重塑、挫折與幸運只有珍愛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拋棄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擁抱偉大、豐富、重塑和幸運。要知道,生命是這樣的可貴,連小草也在不斷挑戰極限、完善自我呵!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珍惜家人,珍惜愛人,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自然,珍惜有生命的和維護生命的一切一切!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它屬於愛你和你愛的人,同樣也屬於我們的社會和全人類。所以為了善良的愛我們的人們,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負起這最基本的責任吧!
⑥ 通過這次疫情,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生命論文
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出國家對每個公民的生命是多麼負責任,國家憑著所有的為量救每個人的生命,所以做為現代大學生,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做貢獻,努力對待生命,珍惜生命,來回報祖園。
⑦ 大學生生命教育論文
大學生不喜歡過去的生活觀,又沒有自己的生活觀,所以,我們陷入了深深的空虛之中。逃課、同居、網戀似乎樣樣和大學生有關。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而言僅有一次,是父母的給予和上蒼的恩賜,擁有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在悠遠的歷史的長河中,人的生命又是短暫的,總有一天會走到終點,千金散盡,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只有精神長存世間。學習了生命教育課程,讓我學會了很多。
人生要修養好心靈。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上,心靈當似高山不動,不能如流水不安。居住在鬧市,在嘈雜的環境之中,不必關閉門窗,任它潮起潮落,風來浪涌,我自悠然堅守自己的一份信念。面對世間的種種庸俗事,心如磐石不隨波逐流;面對權貴張揚過市,而自如雪峰般堅守自己的那份高潔。這就是勇敢,就是骨氣。不艷羨他人,不輕看自己,雖身處紅塵,而心早已超脫,短短一世,活出自我就是一種精彩,干嗎還在意別人說什麼呢?這就是灑脫,也是一種境界。
人生要有所追求。追求事業,追求愛情,追求美好的事物。只有不斷的追求,生活才會更精彩,世界才會更美好。人還要有一顆平常心善待自己,要知道,我們的大多數都是普通普通的人,偉人只是少數,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渺小的。客觀的存在,不會因為你我而改變什麼,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也只能接受,不管你是被迫的,還是心甘情願的!既然都要接受,那我們為什麼不去試著放鬆自己,快樂的去面對每一件事呢?不刻意地去追求,也不去迴避,順其自然,知足長樂,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