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博士點有哪些
1. 區域國別學有哪些大學開設
目前開設區域國別學的大學有北京外國語大學、貴州大學、天津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在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成為新增區域國別學專業的開設院校。貴州大學東盟研究院積極參與區域國別學相關活動,如聯合主辦第五屆「中國區域國別學50人論壇」,還正式加入「高校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聯盟」,在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方面有所作為。天津大學外國語學院正在建設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其牽頭成立的天津大學全球南方研究院作為該校區域國別研究的核心平台,將在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基礎上,深度融合多學科優勢,對全球南方區域多領域進行剖析與研判。
2. 天津大學博士點有哪些專業
天津大學博士點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
1、建築學一級學科包括的招生方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
2、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包括的招生方向:建築方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向。
3、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包括的招生方向:建築方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向。
3. 天津大學理學院的科研概況
2003年,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三個博士學科點獲得批准,實現了天津大學理科博士點零的突破;同時,基礎數學碩士點和無機化學碩士點也獲得批准,使學科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除此之外,我院還為學校生物化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光學工程等博士點的建設,以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申報提供了有力支持,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理學院有碩士點13個:應用數學、運籌與控制論、基礎數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光學、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應用化學和化學工程;博士點4個:材料物理與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
「985」一期工程給予我院251萬的專項學科建設支持,我院規劃組織了5個三級項目,通過努力,現已基本完成。同時,學院從「985」立項中劃出30萬元設立了理科青年基金,支持了理學院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另外,劉徽應用數學中心繼續對學科和進行相關研究的教師進行立項支持,2003年科研經費支持37萬,受到了良好效果,以劉徽中心名義發表科研論文60篇,被接收論文20篇,其中有22篇論文被SCI收錄,21篇被EI收錄。
積極參與「211工程」二期建設的項目申報,獲准承擔了材料學科的三級項目一項。2004年1月,理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申報的「薄模物理與低維功能材料設計」天津市重點實驗室,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准。
學院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近年來,學院先後邀請到了美國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Marcus教授,國外學者山本良一教授,美籍華人劉登勝教授;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院士,著名數學家、中科院吳文俊院士,著名數學家、中科院楊樂院士,著名數學家、中科院王元院士,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張禮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的麥松威院士,全國首批百名優秀教師之一的中國科技大學李尚志教授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紐西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香港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名專家、學者來理學院進行講學、訪問和交流,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學院的科研學術氛圍,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學術成長。在2009-2010年內,共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8項,獲批准35項。其中2009年申報58項,獲批准12項,批准率21%;2010年申報70項,獲批准數23項,批准率為約33%。在所獲批準的35項國家自然科學類基金中,青年基金佔16項。在2009-2010年,學院教師還獲得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8項和新教師基金6項。2009-2010年獲得各類經費累計1135萬元,其中2009年縱向經費489萬元,橫向經費123萬元;2010年縱向經費431萬元,橫向經費91萬元。2009年學院發表SCI論文116篇,其中1區論文4篇、2區論文31篇、3區論文37篇,此外EI收錄論文85篇,ISTP論文13餘篇;2010年學院發表SCI論文149篇,其中1區論文7篇、2區論文32篇、3區論文49篇,此外EI收錄論文45篇,ISTP論文10餘篇;此外,2009-2010年考評期內,學院教師還申報專利27項,且在期間累計有30項專利獲批准。另外,2010年,我院化學系馬軍安和王建輝兩教授科研取得好的進展,他們所取得的成果已在影響因子達11.829的國際頂級期刊Angwandt Chemie 上發表。2009-2010年,學院各有一項科研成果分獲天津市自然科學三等獎和科技進步三等獎。
4. 天津大學博士點有哪些專業
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根據查詢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官網顯示,博士生專業點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
5.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類包括哪些專業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1996年,由原電子工程系、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系和計算中心等單位合並而成,其歷史可追溯至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學電機工程系。作為我國最早從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教學和科研的單位之一,學院在這一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學術基礎。
學院下設多個系和研究機構,包括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天津市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培訓中心和天津市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此外,還設有電視與圖像信息研究所、數字信息技術研究中心、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研究所,以及教育部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微電子學與加工技術方向)。這些機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為科研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學院擁有兩個博士後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同時,還有兩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此外,學院還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特色專業,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信號與信息處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五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及碩士點。
在工程碩士領域,學院開設了電子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兩個專業。在本科教育方面,學院設有電子信息科學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三個專業。
學院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通過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和高質量的教學活動,不斷推動電子信息領域的學術進步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