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墳txt下載
⑴ 《大學生的「墳」》這本書真的很好嗎我們老師上課都在推薦它,可是我在我們圖書館看不到啊
各位大神,我來回答一個完整的序言,讓大家了解一下這本書
書的序言
為什麼書名叫做《大學生的「墳」》?
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現在很多大學生迷茫、頹廢、墮落、或者盲目自我感覺良好,這部分人的思想、精神、信仰、未來的競爭力等都已經進入了墳墓。
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將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墳扒開,讓它們顯露出來。
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生身上有兩個腫瘤:一個是迷茫,一個是頹廢,前者是良性的,後者是惡性的。
迷茫是一個良性腫瘤。
與那種毫無上進心的人相比,迷茫是一種想努力但無處使力的狀態。「哀莫大於心死」,心還沒死,那就還有得救。迷茫的人有幾種表現,要麼因為迷茫,所以沒有動力,就像爛泥一樣頹廢墮落;要麼因為迷茫,找不到方向,就像猴子一樣跟風模仿,別人干什麼自己也干什麼;要麼死努力瞎努力走彎路,患了考研盲目症、英語癲狂症、高考後遺症、自習傻子症、成績獃子症、考證痴狂症、商業意識閹割症等,有些中毒淺的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但有些中毒深的還在至死不渝地走他的「獨木橋」,對於這類人,我只能語重心長地說一句:「兄弟,光努力是不夠的,要會努力才行。」
迷茫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高考之後明確目標的缺失,也就是說,高中不迷茫是因為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拼分數考大學,而大學的出路太多,所以很多人就沒有目標了;第二、很多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習慣被安排,也就是說,高中不迷茫是因為課程安排緊湊且老師會不斷地拿出材料來喂學生,所以學生不需要想事,所以沒感覺到迷茫,但到了大學,沒有人全面喂養或者詳細安排,所以很多沒思想且習慣被安排的人就迷茫了;第三、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在高中的時候,也許成績好就是成功,但大學和社會的成功標准卻是多樣的,成績好可能受到尊重,但才藝多、活動能力強、創富能力強、學術成就高,等等,也是很多人的追求,大學生在自我認識不足且信息面過窄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茫然而不知選擇的情況。還有很多其他導致迷茫的原因,比如受上一代人某些陳腐思想觀念的影響,此處不一一列舉。
頹廢是一個惡性腫瘤。
頹廢的人沒有精神信念,更加沒有理想和進取心,這類人要麼成為游戲戰神,要麼成為宅寢的肥皂劇公主,或者變成墮落的神鵰俠侶。他們不僅自己頹廢空虛沒有追求,而且喜歡說些消極話去打擊別人的積極性。惡性頹廢腫瘤,不僅反復發作,而且感染性極強,很多原本上進的人就是被這類癌症患者給拉下水的。
我每年在全國高校做上百場講座,加之我自己在大學讀書多年,所以我對大學生的問題比較了解。如果說,當我看到大批頹廢墮落的大學生時,我會惋惜,那當我看到那些盲目努力的人走在錯誤的路上時,我更加心疼。這種感覺,當我遇到這些場景時,更為強烈。
當我看到一些沒有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的大學生,拿著那張不見經傳的大學文憑,懷揣著那張寒磣的簡歷,在畢業時焦急地四處流串時,我在想,為什麼同樣大學四年,別人變成了強者,你卻變成了一個弱者呢?
當我看到一個個只會背書做題考證考級拼成績的人,連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時,我在想,是什麼東西把你們的思維能力給廢了?
當我在招聘時看到,很多人讀了這么多年書,連自我介紹都講不清楚的時候,我在想,是什麼東西讓大學生把表達能力給廢了?
當我看見一些兩眼呆滯一臉死相的研究生時,我在想,如果讀書讀成這個樣子,就算學歷再高、能力再強,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我看到很多人給我發郵件,訴說他大學迷茫、貧困、孤獨、自卑的時候,我在想,師者,不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沒人給你們解答迷茫,沒人教你怎麼自立?是什麼東西剝奪了你的自信,並讓你在熙熙攘攘的校園如此孤獨?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專門批駁那些讓你死努力瞎努力走彎路的迂腐思想和陳舊觀念,同時,也讓你認清自己,認清這個世界,從而讓你明白,你是誰,你要干什麼。繼而希望那些上進的人,從今天開始,明明白白地活著!
幾乎大學生走過的彎路,我都走過:迷茫、貧困、失戀、自卑、內向膽小、人際關系不好、表達能力不強、身邊環境墮落、選錯專業、考錯研究生、去錯公司……但經過我種種破繭成蝶鳳凰涅槃式的努力,我還是走過來了。但是我發現,還有很多人在迷茫著我當年的迷茫,貧困著我當年的貧困,自卑著我當年的自卑,痛苦著我當年的痛苦,於是我想伸手拉拉後來的人,所以我創辦了軟實力教育。
但是我還發現,盡管我每年上百場講座,經常奔走於各地,身體疲乏,口乾舌燥,但我還是收到很多這樣的郵件,「你怎麼不來我們學校演講呢?」「我大四才聽到你的講座,好羨慕他們那些大一的啊。」於是我覺得,我應該寫一本書,將我那些失敗的經驗更大范圍地與大家分享,讓那些上進的人少走彎路。為了讓更多的人在開學之前看到這本書,於是在這個暑假,我每天對著電腦打十多個小時的字,蓬頭垢面,眼睛發脹,由於精神緊張,以致於從不失眠的我都夜夜睡不著。
當然,因為個性使然(聽過我演講的人都叫我犀利哥),書中的觀點依然犀利。無數次講座證明,犀利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讓大部分人拍手稱快,一種是讓小部分人惱羞成怒。
但我並不認為引發某些人「憤青」就是一件壞事,思想的活躍和觀點的交鋒,都會促使人們的覺醒和社會的進步。當然,如果你讓我寫一些毫無個性的、類似於領導報告一樣中規中矩不偏不倚不痛不癢的文字,我也能夠寫出來,然後讓你看得毫無脾氣的同時也讓你毫無收獲。
任何一個稍微成熟的人都知道,罵你的人,不一定是壞人,表揚你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讓你哭的人,不一定是壞人,讓你笑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同樣的道理,我的這些讓你聽起來刺耳的聲音,這些讓你看起來不是很溫情脈脈的文字,以及一些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方便講出來的實話,也不一定就讓你不舒服。
有學生跟我說,很多老師只會表揚學生,然後弄得那些學生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而你卻用真誠的方式,給他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不是寫給幼稚和八卦的人看的,所以裡面沒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和太多的心情日記;這本書也不是寫給頹廢的人看的,因為頹廢的人是不會看書的;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那些上進但可能有點迷茫或者其他問題的人看的,是寫給那些一直在為改變命運而奮斗的人看的,因為這類人就是我的同類,我愛他們!
作品介紹
劉興奇的著作《大學生的「墳」》自2011年出版以來,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尤其在大學生中引起巨大轟動。
該書不是枯燥地說教,更不是一般的成功勵志。他只是用他極富批判性的思維和犀利的語言,剖析了現代大學生迷茫頹廢的本質並給予了恰當的指導。正如華夏出版社評論:他的作品會促進當代教育者們進行深刻思考,並將對當代大學學風建設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⑵ 墳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小說閱讀網
村頭的破廟里住著個老頭,無兒無女,也沒人知道他姓什麼,從哪裡來。只是聽年老的人說是至德元年逃來的兵。
他撿種一塊別人廢棄的荒地。每日,除了耕作便是跪在廟院中一座墳前自言自語。那座墳,沒有墓碑,只插著塊木牌。木牌上沒有一個字,只是在頂部有一個用濃墨畫的圈。墨汁沿著木頭潮濕的紋絡滲下的墨紋像一張哭花的臉上幽怨哀傷的皺紋。
聽老人們說,那墳是老頭自己置的。那年,他抱著具用破竹席裹著的女屍來到村口時,全村人都聞到那從破席中溢出的屍臭味。他站在村口,汗粘著頭發披散在臉上,把村裡的小孩都嚇哭了。
他住進小廟的那天夜裡便不眠不休的徒手挖了個大坑,沿著甲縫滲出的烏黑的血,把灰黃的土都染紅了。
村裡的大人都不讓自家小孩靠近破廟。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有膽大的孩兒拿石頭在遠處扔他。那些石頭結結實實的砸在他身上,他卻無半聲呻吟。只有當石頭不小心扔到墳上時,他才瘋似的奔到廟口,嘰里呱啦的亂叫一通,嚇的小孩兒……
⑶ 大學生的墳:這樣的大學生,如果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從大一時候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我們沒有學習的方向,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追求。只是上了大二才開始有點學習的激情,而這激情卻是為英語四六級奮斗的。從大二到大四,有多少人都在為四六級奮斗?孜孜不倦!"大學要做的事何其多!大學要提高的能力何其多!為什麼本該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涯,到了我們這就只剩下四六級和考研了?"「四六級過了有鳥用!憑它做老師嗎?不夠。憑它做翻譯嗎?不夠! "「中國大學生都在學英語,但說實話,大部分人將來的工作跟英語沒多大關系的,工作許多年後英語都廢了。簡而言之,就是這么多年的時間和精力白費了。"「沒學英語怕.上西天,學了英語命喪黃泉!"
劉興奇,你用極其精闢犀利的語言抨擊四六級,抨擊它浪費了我們的青春年華,抨擊它傷害了我們幼稚單純的心靈,抨擊它迷失了我們的方向。你以我們大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你用過來人的立場來分析現狀,引起了我們多少人的共鳴。可是,畢竟你也改變不了中國現狀。四六級不僅僅是一張證書,也是不少單位招聘人才的要求之一,即使其單位並沒有太大范圍要用到英語,這,只是一-個人在大學里勤奮和學習態度端正的憑證。你改變不了所有中國人的思想,你改變不了中國教育政策。
對於學校來說,只要聽話,不鬧事,好管理,不逃課,背讀書,你就是好學生。而對 社會 來說,企業要的不是你聽課,背書,抄筆記,然後准時上下班,要的是一個勇敢,有膽識,會創新,能創造價值的好員工。很多人都是按照學校的標准要求自己,這是很無知的。在校大學生可以分為三種,-種是大一,一種是大二,還有一種就是大三。大一的新生往往比較積極,什麼社團活動都參加,什麼講座都去聽,什麼課都去上。大二的人偶爾還會參加一些活動,偶爾聽一下講座,偶爾還上課,大三的人基本上就不會干這種「參加活動"「聽講座"上課"之類幼稚的事情了。如果偶爾有人幹了,他們就會群起而攻之一你腦袋進水了,都什麼年代了,你還這么「不成熟」。大四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少數考研的人還在學習,基本.上看不到大四學生的影子了。老師在上面講課,下面的同學總挑中後的座位,上課玩手機,看課外書,這是一個老師和學生相互忽悠的年代,唉!
很多人習慣了群居生活。去上課,總要等上幾個人才一起走;去自習,也喜歡找上一兩個人,然後,去玩總要叫_上幾個兄弟。獨處,不知道會怎樣?不過現在我已經改變了許多,慢慢地喜歡上一個人了。一個人起床,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吃飯,其實是因為一個人更節省等待的時間,節約聊天的時間。我之所以還沒完全腦can,是因為我剛參加完國考,還有選調生考,還是希望能夠在考場上有所材料寫。
「失敗的人都是別人給自己放假,未來是屬於野草們的。」
很多人喜歡窩在教室或寢室而不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也不喜歡聽講座,不管校內校外,不管收費免費。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某一次商店服裝,為超市打折而眉開眼笑,為每一次飯菜漲價而絮絮叨叨,為食堂飯菜難吃而怨聲載道,為某次 游戲 的輸贏而捶胸頓足,漸淪為一個瑣屑而愚昧的井底之蛙。
頹廢的人習慣玩電腦和手機,電腦開機連網後第一件事就是登錄QQ微信,第二件事理應就是處理QQ信息或者進入空間處理有關信息,或者看看好友的動態。有時候明明沒有任務可以用到電腦,卻不自覺地把電腦開了,然後不知道該幹嘛,但是又不捨得關掉,然後就整天守著電腦和手機,用QQ微信聊些沒營養的廢話,消遣著空虛,無聊與寂寞。要不就是看視頻看電影了。男生比較迷戀 游戲 。大學,就是這樣子消遣時間這樣混日子的。失眠,黑眼圈,萎靡。
一個人只要有感恩的心,你就會懂得理解別人,情商就會高,就不會出現自私,小氣,不懂禮節,沒有素質,不懂換位思考的情況。大學,不僅僅是要好好學習,還要好好做人,基本的禮貌和長幼尊卑關系還是要懂得。現代大學生,要學會一隻眼睛讀書,一隻眼睛看 社會 ,這個也很必需。
讀大學到底讀什麼?讀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那些專業技能,參加那些考級考證。讀大學還是學習為人處世,讀思維,這是大學區別於那些技工和考試機器的地方。而思維怎麼讀?思維除了來自課本知識,更來自經驗,經歷,信息,眼界及思考的習慣。所以趁我們的大學生涯還沒結束,有些知識有些講座有些活動還是應該積極參與的,圖書館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寶庫。
高中過完了才知道高中應該怎麼過,大學過完了才知道大學應該怎麼過,青春過完了才知道青春應該怎麼過,人生過完了才知道人生應該怎麼過,這將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學生的墳》告訴我,大學四年其實很短,請珍惜,趁我們還青春,趁我們的激情和活力還不滅!劉興奇,你給我們洗腦了,也讓我們開始反思了。大學,可以是我們的墳,也可以樂園天地,關鍵還是在大學生的人生態度。
⑷ 大學生的墳的作者簡介
劉興奇,華中科技大學碩士,曾就職於中聯重科、新東方等企業。2007年起在全國高校舉辦目標解析講座和軟實力演講1000多場,被稱為中國目標解析第一人,首次提出「個人軟實力」的教育概念。2010年創辦中國第一家針對個人的軟實力教育企業,現任軟實力教育集團總裁。
⑸ 大學生的墳的目 錄
大教育就是一個將要腐爛的馬蜂窩,沒人敢捅,捅了你也兜不住,除非有一天它爛無可爛、病入膏肓,才可能新造。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在他的著作《我的江湖方式》里也寫道:「我們的大學成了無數青年人愛好、理想與能力的墳場。」
而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將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墳扒開,讓它們顯露出來。這在當今的大學,顯得尤為重要。
軟實力是通過大學規劃、職業規劃、目標解析,告訴別人少走彎路,明確目標,充滿動力,去除墮落。恢復人性,教人學會思考,教人學會生存,「學生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成大事者不拘專業,有軟實力笑傲江湖。
我的失敗學
1.我們都在這些地方失敗過
我很清晰地看見無數大學生,在迷茫著我當年的迷茫,自卑著我當年的自卑,貧困著我當年的貧困,錯誤著我當年的錯誤……我將這些錯誤的努力方式歸結為考研盲目症、英語癲狂症、高考後遺症、商業意識閹割症……
2.擁有良好性格品質的人才有失敗的解葯
從5歲開始放牛砍柴割豬草……從8歲開始殺雞殺鴨煮飯炒菜……從10歲開始談戀愛……我覺得我現在的眼睛之所以經歷這么多年的死讀書都沒有變成死魚眼,跟我當年眉目傳情的自發訓練有很大關系……
3.高中:是什麼讓我在失敗中崛起
在我的生命里,這類被別人諷刺、鄙視、揶揄的事情一直是我的動力來源之一……總有一堆人跟我說:「三年前聽你的講座覺得你很有激情,三年後的今天來聽還是這么有激情,為什麼我第二天就沒有了激情」……
4.大學:我在失敗中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蛻變
我的大學有「兩座大山」,一座是性格上的內向、自卑、膽小,一座是見識上的孤陋寡聞……我現在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你身邊的大部分人都不具有參考價值……
5.失敗是一片養分充足的沃土
我見過很多大學生,基本只會玩游戲和上QQ,他們不知道怎麼發郵件,也不知道怎麼用QQ傳送文件。還有一個學生問我網路在哪裡,我把他奉為「火星人」……?你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進取心…… 1.沒學英語怕上西天,學了英語命喪黃泉
在很多英語癲狂症患者看來,好像沒學好英語人生就不完整……有一些人,註定因為學了英語,而被英語害死……這個殺千刀的四六級霸佔了你的青春…… 別把英語當救命草……一些人一旦沒事干就去找英語填補無聊,一旦遇到危機就去找英語救命……可憐的英語成了寂寞和迷茫的發泄工具……
2.冒著考研的炮火愚蠢地前進
讀完本科考碩士,考完碩士考博士,考完博士考「烈士」,不問為什麼,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只會考,一直考到沒的考為止……考不考研,因人、因專業而異,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考研,就等於古代入了洞房再看新娘……考錯研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叫所有讓你考研的人閉嘴……清除所有讓你考研的思想垃圾……
3.兄弟,光努力是不夠的!
自習越多死得越快……兄弟,光努力是不夠的,要會努力才行……你看見哪一家用人單位是按成績的高低來招人的……社會和學校對人才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好學生和好員工的定義也是兩碼事……在學校是三好學生,在社會是九等公民……這是一個老師和學生互相忽悠的年代……爛學校的人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當一個人沒有能力的時候,人家就會看你的學歷……
4.被閹割了商業意識的大學生
根據他的邏輯:凡是有商業意識的老師都不是好老師,凡是不懂商業的老師都是好老師……致富的原因千千萬萬,窮死的原因就那麼幾個……像鼻涕蟲一樣地爭奪獎學金……你可以用錢把大學包養了……鄙視賺錢的人有兩種:虛偽和幼稚……只有打工意識最強的人,才一心想著兼職…… 1.你真的是一隻雞嗎
雖然「高估了你自己」會產生不好的後果,但被「低估了你自己」害死的人更多……如果你不是一隻雞,那就不要去和那些「雞們」搶蟲子吃,你是搶不過它們的,因為你本來就不是一隻雞……認識了你自己,就認清了整個世界。
2.那些未斷奶的大學生
在現在這樣一個網路盛行、現實交流卻充滿障礙的社會里,很多人的獨立意識越來越缺乏。比如去上課,他們一定要等人一起走;比如去自習,他們一定要湊成一幫人去;就算上廁所,都要手拉著手,不然寧可憋死也不去……失敗的人都是別人給自己放假……未來是屬於野草們的……
3.他們是如何被QQ廢了的
我發現一個定律:一個寢室室友關系的融洽度和寢室電腦的台數成反比……平時委靡不振,坐在電腦前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平時是個廢人,在電腦前就變成了血氣方剛的真男人。他們的人生戰旗就是:游戲人生!他們可以沒有理想,沒有飯吃,沒有女人,但是不能沒有游戲裝備……QQ在利國利民的同時,已經開始廢掉一代人了……大部分人死在床上,更多人死在網上……
4.吸血鬼是怎樣煉成的
社會上有幾句話講的很好:「往往是沒錢的人喜歡裝有錢,有錢的人喜歡裝沒錢。」「看一個人炫耀什麼,就知道他缺什麼。」……我看書的「特異」功能就是「左手拿進來、右手用出去」…… 時間在不能乾的人那裡,是不值錢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才是你內心強大的原動力……
5.像蛆一樣地活著
這幫類似於蛆的人,要麼沒有理想,胸無大志,沒有激情,沒有毅力……一般沒腦袋的人都會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越是腐化的環境里,蛆的數量就越多……
6.你是掩耳盜鈴的大學生嗎
你看你現在,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技能,也沒有什麼經驗,見識面很窄,思維也很簡單,說起話來支支吾吾,眼神閃爍迷離,整個人都沒有什麼精神,說白了就是要文憑沒文憑,要技能沒技能,要證書沒證書,要思想沒思想,要氣質沒氣質,要啥沒啥,我怎麼給你做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對一無是處的「爛泥型」的人來說沒用……
7.現在大學生「腿殘」的比「腦殘」的還要多
很多的人喜歡窩在教室或者宅在寢室,而不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也不喜歡聽各種講座,不管校內校外,不管收費免費。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某一次服裝打折而眉開眼笑,為某一次水果漲價而絮絮叨叨,為食堂的飯菜難吃而怨聲載道,為某次游戲的輸贏而捶胸頓足,慢慢地淪為一個瑣屑而愚昧的井底之蛙。
8.神侃大學生
神鵰俠侶型多半是高考前對於異性的渴望壓抑太久,一上大學,體內的荷爾蒙就控制不住,逮一個就是一個,死不撒手。眼裡除了對方還是對方,心裡除了愛情還是愛情,不食人間煙火。一旦花心就醋意大發,一旦分開就疑神疑鬼,一旦出軌就砍瓜切菜,一旦失戀就尋死覓活。這類人屬於沒見過世面的那種,飢餓太久,吃到青菜蘿卜就覺得是山珍海味了;寂寞太深,月下散步就以為勝卻人間無數了。
9.這世界有很多優秀的麻雀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學校不錯而自命不凡,因為自己的專業熱門而沾沾自喜,因為家裡有幾個錢而洋洋得意,因為自己是個學校臨時性的「小官」(學生對某些學生幹部的稱呼)而自我感覺良好,這類人也許是優秀的人,但永遠談不上卓越,就像麻雀,就算飛得再高,也變不成鳳凰……麻雀就是麻雀,再優秀也是麻雀,他們永遠變不成鳳凰,這是基因決定的……
10.裹腳布與扯腳鬼
庸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你跟他們不一樣,他們就會把你拉回去……就像一幫太監指著一個正常人說:「耶,你那裡怎麼跟我們不一樣啊,這樣吧,我們把你變得跟我們一樣。」於是有些人看了看,還真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於是就把自己給閹了……
11.為什麼別人可以給你洗腦
很多學校一年到頭都是閉門封校,從來不邀請什麼人來講座或者做學術交流,因為怕「被洗腦」,所以實施徹底的「閉關鎖國」式的愚民政策……你想想看,誰能把思想灌輸到豬的腦袋裡面去呢?
12.為什麼你經常變態
無知之人總覺得,凡是我不懂的東西,都是你的不對。凡是我沒聽過的東西,都是那個什麼傳銷……一群墮落的人指著一個早起的人說:你不正常;一群頹廢的人指著一個晚歸的人說:你變態了;一群腦殘的人指著一個有思想的人說:你被洗腦了……
13.白痴定律
永遠不要和白痴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事實證明,「一意孤行」失敗的事情很多,但「力排眾議」而成功的事情也不少……
14.該出口時就出口
這幫不自信的人,這幫經常內向、自卑、膽小的人,這幫經常懷疑自己的人,是因為他們老聽別人說話,而自己不會說話……很多人並不會因為你的低調而「口下留情」,很多人並不會因為你的低調而對你尊敬有加……
15.我跟你不一樣
他們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嘴巴上或者眼睛裡。只要別人對他評論幾句,他就覺得自己是nothing了;只要別人用鄙視的眼神看他幾眼,他自己就會鄙視自己了。這種人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根據別人的價值來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16.選擇屬於你自己的美好
一個記者在采訪了我之後,與我成了朋友,他跟我講了很多他們「體制內」的故事,說了他們那個系統里復雜的人際關系,「在那裡,我也說不準『誰誰誰是誰誰誰的什麼人』,所以誰都不能得罪,而且朝里無人升職也很困難,我現在就在那裡混著,只要不犯錯和不被下崗就滿足了」。聽他這么一說,我再次認識到創業是多麼的美好啊! 1.你還在「找份穩定的工作」嗎??
只有「菜鳥」才如此地害怕競爭和淘汰……我一直認為,越是穩定的地方,就越是庸人聚集的地方,越是庸人聚集的地方,就越是為了一點點利益而拼咬廝殺的地方……穩定得越久,死得越快……
2.希望是個好東西,它可以讓你繼續平庸著?
很多人都是被「希望」給廢了的……於這類人而言,明天就是今天,明年就是今年……希望確實是個好東西,因為它給了你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它可以讓你繼續平庸著……
3.很多人都在不容易地活著?
如果你真的意識到很多人都在不容易地生活著,你就不會捂著鼻子對農民工說話,你也不會在服務員面前粗聲粗氣地裝大爺,你也不會在貧困的同學們面前膚淺地擺譜炫耀,你也不會總向父母要錢討債,你更加不會去攀比跟風……
4.我的大學為什麼這么痛苦??
你「自的不是習,是寂寞」…… 中國學生一個很大的思維誤區就是「努力=自習」、「學習=讀書」…… 自習只是努力的表現形式之一,讀書只是學習的方式之一……
5.我找工作為什麼這么痛苦??
我專業證書和榮譽證書一大堆,可是在用人單位那裡形同廢紙,文憑和證書為什麼不值錢了……現在的單位很現實,他們不會給你的文憑證書發工資,只給你的能力發工資。
6.我與游戲抗爭的日子?
幾乎在任何一個寢室,你都可以看到墮落的痕跡:要麼是幾個人躺在床上百無聊賴,要麼在電腦前面精神抖擻,衣服懶得洗,鞋子懶得刷,衛生懶得搞,飯也懶得吃,甚至澡都沒時間洗……原來玩游戲的人,並不都是頹廢墮落的人,也不盡是空虛和寂寞的人……
7.給大學生創業者的三點建議?
很多老師,除了誤人子弟以外,沒什麼其他功能……害怕創業失敗而阻攔別人創業的人,才是真正的功利主義者和狹隘的保護主義者……中國這么多年輕人為了考公務員而努力,是國家和民族的悲哀……
8.我為什麼一直都沒有被「廢掉」?
大學生頹廢都有各自的理由,比如迷茫而不知道干什麼,比如身邊的人都很墮落所以被影響,比如對專業不感興趣而且對學校很失望,比如人際關系很爛所以看不進書,比如……比如……在他們的觀念里,大學是不需要學習的……出去找工作是找死,坐在學校那不是等死嗎……
9.大學愛情:我實話實說?
「我不是捨不得分手,而是分手之後我的日子就難過了。你看,我現在已經28歲了,對於一個女人來說,28歲還沒結婚就意味著高齡剩女了,以後找對象就難了:你找年輕的男人吧,他們不要老女人;你找年老的男人吧,也不太可能,因為那種有成就的鑽石王老五就看不上我這個28歲的大姑娘,而那種沒鑽石的窮老五我又不想嫁,更何況他還可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孩子,我總不能過去做後媽吧?」 1.拯救你的溝通表達能力
我經常想,如果一個人心智不健全、心態不健康、性格很畸形,讀再多的書,又有什麼意義呢?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行,那麼知識越多越反動。」我同樣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為人處世能力,讀書越多,變態越重。」
2.情商低能兒為什麼是失敗的寵兒?
一個人只要有感恩的心,你就會去理解別人,情商就會高,就不會出現自私、小氣、不懂禮節、沒有素質、不懂換位思考的情況……我呼籲中國的父母和老師們,除了教導學生「要好好讀書」以外,還要加上一句——「你要好好做人。」
3.我與軟實力之緣
問題和逆境就是一把雙刃劍,有人困死在其中,有人成就於其中……軟實力是指沒法用證書考核的能力,比如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領導力、快速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性格品質等……軟實力怎麼練……
4.寫給「平二代」的話
那些讓別人去中西部和基層就業的鼓吹者,怎麼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那裡去就業呢?……「平二代」如果再不努力,不從你這一代將「平二代」的帽子摘掉,那你將成為「平三代」、「平四代」的祖宗,並因此廢掉幾代人的幸福。
5.寫給某些醜陋的中國人
越是無知的人越是害怕有思想的人,因為有思想的人相對來說要難管理一些……提倡思考,但永遠有人已經給你思考過了……只要你「思想不偏激」、不逃課、好管理,你就是「良民」,畢業時統一發放「良民證」…… 自己是個太監,還不允許自己的老婆改嫁……
6.眼界與思維
很多人讀了這么多年書,把思維能力這種軟實力給讀沒了…… 「張口就問」這種習慣,在學校或許會得到褒獎,但在公司里,卻會死得很慘……你認識這個明星和你買那個洗發水有什麼鳥關系呢……現代大學生,要一隻眼睛讀書,一隻眼睛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