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悅納自己
Ⅰ 大學生如何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大學生非常重要地品質,自我意識清晰地同學畢業後往往能夠獲得好地工作與愛情。他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地定位,認識到自己努力地方向。
1、正確地認識自我
2、積極地悅納自我
3、有效地控制自我
1、正確地認識自我
中國有句古話,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魯迅先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現代人雖有很多文化經驗、科學知識,但對於自我卻知之不多。這是因為,其一,人對自己的心理不能像測量血壓、身高一樣有一個客觀尺度,即使是心理測量,一般人也較難掌握。其二,人對自身的認識往往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堅持性,容易產生「當事者迷」的情況。下述三種關系的處理,可以為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提供參考。
(1)我與人的關系。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鏡子,與他人交往,是個人獲得自我觀念的主要來源。我們先從家庭中的感情擴展到外面的友愛關系,進入社會又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從這些關系中虛心向別人學習,獲得足夠的經驗,然後根據需要去規劃自己的前途。但是通過與別人比較認識自己,應該注意比較的參照系。第一,跟別人比較的是行動前的條件,還是行為後的結果?大學生如果認為自己來自農村,條件不如別人,開始就置自己於次等地位,自然影響心態和情緒。只有比較大學畢業後的成績才具有意義;第二,跟別人比較的標準是相對標准還是絕對標准,是可變的標准還是不可變的標准?有的大學生與人比較的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變的條件因而產生自卑感,這種比較沒有實際意義;第三,比較的對象是與自己條件相類似的人,或者是個人心目中的偶像,還是不如自己的人?與不同的對象進行比較,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和行為反應。所以,確立合理的參照系和立足點對自我的認識尤為重要。
(2)我與事的關系。從我與事的關系認識自我,即從做事的經驗中了解自己。一般人是通過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及社會效果來分析自己,但卻常常受到成敗經驗的限制。其實任何一種活動都是一種學習,不經一事,不長智。成敗得失,其經驗的價值因人而異。對聰明又善用智慧的人來說,成功、失敗的經驗都可以促進再成功,因為他們了解自己,有堅強的人格特徵,善於學習,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敗的覆轍;而對於某些自我脆弱的人,失敗的經驗會再次導致失敗,因為他們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改變策略,追求成功,而是在失敗後形成恐懼心理,不敢面對現實去應付困境和挑戰,甚至於失去許多良機;而對於那些自傲自大的人,成功反而可能成為失敗之源。因為勝利使他們驕傲自大,這很容易導致失敗。因此,一個大學生從成敗中獲得自我意識時要細加分析和甄別。
(3)我與己的關系。從我與己的關系中認識自我,看似容易實則難。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們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我」中去認識自己: 自己眼中的我。個人實際觀察到的客觀的我,包括別人眼中的括身體、容貌、性別、年齡、職業、性格、氣質、能力等;我。與別人交往時,由別人對你的態度、情感反映而知覺的我。不同關系的人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不同,它是個人多方面對自己進行歸納的統覺; 自己心中的我,是指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即理想我。對於現代大學生而言,雖然有多個「我」可供認識,但形成統合的自我觀念比較困難。因為,現代社會的急劇變化,改革開放後的多元價值觀等,增加了大學生自我認識的難度。
2、積極地悅納自我
每個人都知道「自我」是最重要的,可總有些人並不真正地尊重自己、愛惜自己。他們可以喜歡朋友、喜歡知識、喜歡自然,卻不喜歡自己。 悅納自我就是要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和壞的,成功的和失敗的。並且要培養對自己的價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滿足感。學會悅納自我,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肯定性與否定性自我體驗方面,應以肯定性自我體驗為主,如比較喜歡自己,滿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愉快感等。
(2)在積極與消極的自我體驗方面,應以積極性自我體驗為主,如開朗、樂觀,對生活充滿樂趣,對未來充滿憧憬。
(3 )在緊張與輕松的自我體驗方面,應保持適度緊張和適度輕松。
(4 )在敏感性自我體驗方面應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然而又不過分敏感;能夠做到冷靜而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得與失;積極地充滿信心地認定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以愉快的心情接受自己的長處,發揚自己的長處,滿懷希望地憧憬自己的未來;既不以虛幻的自我來補償內心的空虛,又不消極地迴避、漠視自己的現實,更不以哀怨憂愁以及厭惡來否定自己。
3、有效地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是人主動地改變自己的心理品質、特徵及行為的心理過程。它是大學生健全自我意識,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徑。很多大學生對自我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因為沒有足夠的自製能力和意志,經受不住挫折和打擊,無法實現自我理想。而那些自卑自怨、自暴自棄的大學生更是因為自己無法控制自我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偏離了健全的自我意識的軌道。要做到有效地控制自我,應注意以下三點:
(1)目標確立要適宜。當代大學生應該有崇高而遠大的目標,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與祖國21世紀的發展聯系起來。但是,高遠的目標並不是好高騖遠,而應該把它建立在一個個小目標的基礎之上,通過實現一個又一個小而具體的目標,由近及遠,由低到高,逐步實現人生的崇高理想。
(2)實現目標要有恆心和信心。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以堅強的毅力作為保證。如對目標認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實現目標的恆心和毅力,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對成功的正確態度和較強的挫折耐受性,等等。大學生的這些心理品質都處在發展過程中,因此,要特別注意增強自我控制的自覺性、主動性,將社會的需要轉化為主觀上實現理想我的內部動機。其次,要加強堅持性和自信心,准備為目標的實現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3)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加強自我修養,不斷進行自我塑造,達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健全自我意識的終極目標。健全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