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處於青年後期
⑴ 大學生一般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嗎
大學生一般不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大學生一般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的說法是錯誤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已經提高到44歲,大學生年齡是17-22歲之間,所以大學生屬於青年期早期,青年期的思維能力繼續發展到個體思維發展的高峰期,並達到成熟。
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出發,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活動。
⑵ 大學生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對嗎
不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已經提高到歲。所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現在青年期為18-44歲,大學生年齡一般為18-22歲,所以還處於青年期早期。
根據中國共青團定義,共青團員年齡應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按照此定義的話大學生處於青年期的中後期階段。
按照中國傳統劃分及正常發育來看的話,初中階段(11歲至15歲)被稱為少年期,高中階段(15歲至18歲)被稱為青年初期,11歲到18歲都被稱為青少年期,18到30歲之間稱為青年期,30歲到64歲稱為壯年期,按照此劃分,大學生則為青年中期階段。
(2)大學生處於青年後期擴展閱讀
大學生情緒特徵:
1、情緒活動趨向豐富,高級社會情感逐漸成熟。大學生時期的重要心理變化是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各種社會的高層次需要不斷出現且強度逐漸加強,這一發展在情緒上表現為情緒活動的對象、內容增多,大學生出現較多的自我體驗,自我尊重需要強烈,自卑、自負情緒活動明顯。
2、情緒的沖動性、暴發性特點。大學生對事物的情緒體驗比較強烈,富於激情,並「喜怒形於色」。由於大學生對新事物比較敏感,加上精力旺盛,雖然具有一定的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沖動暴發的情緒活動一旦失控,往往造成可怕的結果。
3、情緒的雙極性、搖擺性。大學生的情緒容易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情緒跌宕起伏,表現出動盪不安的狀況,他們的積極性往往隨情緒起伏而漲落。另一方面,強烈的情緒活動在大學生身上容易事過境遷,激情不能始終一貫地保持下去,情緒活動隨其認知標準的改變而改變。
4、情緒活動心境化。大學生情緒活動一旦被刺激引發,即使刺激消失,情緒狀態會有所緩和,但其持續影響時間較長,會轉化為心境,對其後的活動產生持續的影響。大學生的許多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鬱、自卑等都具有這種心境化的特點。
大學生情緒心境化還與大學生想像豐富的思維特點有關。大學生富於理想,遇事愛幻想,由刺激引發的情緒反應易受當事人想像的影響,想像對情緒反應的程度、持續時間都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大學生常會陷入某種想像性的情緒狀態,而難以被另外一種情緒所取代。
5、情緒的壓抑性。導致大學生情緒壓抑性的原因,一是大學生正好處在人格發展的「自我同一性」階段上,大學生內心自身的矛盾沖突處於劇烈階段。二是由於在實際生活環境中,大學生遇到了諸多的問題,他們的需要沒能得到滿足。
⑶ 大學生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對嗎
大學生一般來說並不處於青年後期的階段,而是處於青年人年齡階段的初期或中期。下面是具體的解釋:
- 年齡劃分:按照中國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范圍是18歲到40歲。大學生一般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前期,即18歲到24歲左右,所以通常被認為是處於青年人年齡階段的初期。
- 平時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18歲到24歲的人稱為小青年,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大學生處於青年人年齡階段的初期或中期這一觀點。
所以呀,大學生朋友們正處於人生的美好時光,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