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A. 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畢業要求
一,博士在讀期間所開設的各門學科考試成績必須全部合格
二,博士畢業論文必須有新意,並且是個人獨立完成,不抄襲,不帶寫。
三,博士論文必須有明確的論點,有充足的論據,有眾多的數據支撐你的論據,有結論,有前展性,並能夠在實踐中有應用前景。
四,論文答辯時,必須有條有理的回答專家評委提出的所有問題,和質疑,並有2/3的專家評委投贊成票。
達到以上標准,即可畢業,並授予博士學位。
B. 72所高校,博士畢業論文發表要求一覽!
眾多高校對博士畢業論文發表的要求各不相同,以下是一些知名院校的具體要求:
清華大學:自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鼓勵多元化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
北京大學:要求本人為第一作者身份(導師為第一作者時本人可以為第二作者)在國內核心刊物或國際重要刊物上至少發表或被接受發表2篇論文。
北京師范大學:要求4篇以上(含4篇)學術論文公開發表(其中至少1篇為CSSCI期刊論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學術論文在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第一作者應為博士生本人。
浙江大學:要求SCI文章兩篇,且對影響因子(IF)有要求。
武漢大學:要求1篇權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必須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學術論文或至少有兩篇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學術論文。
中國人民大學:要求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廈門大學:自2014級起,博士研究生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必須在我校文科最優學術刊物或一類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或在我校文科二類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3篇學術論文,其中可用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專著、教材或學術著作的譯著來代替1篇二類核心刊物論文。
復旦大學:要求2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國內核心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含錄用)2篇專業學術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要求1篇核心。攻讀其他門類的博士學位研究生至少須以第一作者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錄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一篇。
南開大學:要求2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在核心期刊上至少發表兩篇論文。
四川大學:要求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須為權威期刊);或省部級科研獎勵。
中山大學:要求2篇CSSCI。
中國政法大學:要求兩篇南大核心。
吉林大學:沒有具體文件。根據信息,作者發表的論文中只有1篇屬於CSSCI,其餘為非期刊論文。
西南政法大學:要求3篇核心期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要求3篇核心。
南京師范大學:要求2篇中文核心期刊或1篇權威期刊。博士學位申請者在讀期間至少要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2篇專業學術論文。
浙江師范大學:要求必須第一作者2篇CSSCI或者權威一篇,人大復印轉載不算,刊物降級不算。
陝西師范大學:報考博士需要有兩篇以上南大核心或教育部課題。博士畢業要3篇南大核心。
華東師范大學:最低要求兩篇C刊(含擴展板),不同院系要求可能略高。
西安交通大學:要求3篇南大核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般要求CSSCI論文4篇或B級CSSCI論文2篇或SCI/SSCI論文1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要求2篇C刊。
哈爾濱工程大學:要求4篇北大核心以上(含2篇C刊)。
南京大學:人文社科博士2篇C刊,或者1篇C刊2篇C擴。
山東師范大學:要求兩篇C刊。
雲南大學:要求兩篇C,或者一篇教育部名刊。
西北工業大學:要求3篇CSSCI,1篇會議或外刊。
上海財經大學:要求3篇C。
山西大學:要求2C1B,要求一篇獨作。
中國政法大學:要求2篇CSSCI。
華中師范大學:要求至少2篇C刊。
西南大學:要求2-3C。
北京交通大學:要求兩C,對兩報一刊也有追加說明。
北京科技大學:要求至少3篇在SCI、EI、SSCI、A&HCI檢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庫期刊上正式發表論文;在《中國社會科學》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
中央財經大學:要求2C。
中國礦業大學:要求權威或3C。
中國石油大學:自定,兩篇T4,大致上2C,兩地可以分別查。
蘭州大學:要求大致2C,是自定刊物,有具體要求。
華南師范大學:要求1權威或2C。
華南理工大學:要求至少2C + 1C擴。
鄭州大學:要求在學校認定的所屬學科及相關學科A類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學術論文;在學校認定的所屬學科及相關學科B類期刊上至少發表2篇學術論文。
哈爾濱工程大學:3年內畢業3C一核,3年以上2C二核。
東北林業大學:要求1EI,或2C。
華中師范大學:要求在SCI、EI、SSCI或A&H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篇;在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在CSSCI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且另有X項所在學科認定的學術成果。
武漢理工大學:要求1C兩核,含1篇英文期刊。
華中科技大學:要求發表B類以上期刊論文1篇;發表C類以上期刊論文2篇;發表D類期刊論文1篇和E類期刊論文1篇;發表CSSCI期刊論文2篇。
中南大學:要求3C+1核。
湖南大學:要求>2C。
湖南師范大學:要求1A,2B或者4CSSCI。
東北師范大學:要求基本上2C+,分院系要求略有不同。
蘇州大學:要求3C。
東南大學:要求3C。
河海大學:要求3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要求5C+,C擴不算。
南京理工大學:要求2C。
南昌大學:要求3核心。
大連理工大學:要求博士生在學院認定的權威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相當於2篇CSSCI期刊論文。
遼寧大學:要求以獨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2篇。
東北大學:至少要求1C,2C擴。
大連海事大學:要求3核,有1C。
山東大學:要求2C一作。
西北大學:要求在所屬學科權威A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其學位論文可申請3份免盲審;在所屬學科權威B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其學位論文可申請2份免盲審。
上海財經大學:要求3C。
同濟大學:要求基本上2C。
華東理工大學:要求三「核心刊物」。
上海大學:要求兩C。
西南交通大學:要求大致3核,有會議。
電子科技大學:法學學科博士生,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在SSCI收錄的期刊和JCR分區表1區或2區的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在SCI、EI收錄期刊、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法學學科博士研究生至少發表1篇國際會議論文或國內學會組織的年度會議論文。
西南財經大學:要求在中文A級或外文B級及以上學術期刊發表1篇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在中文B級或外文C級學術期刊合計發表2篇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在中文B級或外文C級學術期刊發表1篇且在CSSCI期刊上發表2篇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上期刊皆按照《西南財經大學學術期刊目錄》(2018版)予以認定。
C. 田源的科研成果
(1)博士學位論文《漢語標句詞及相關句法問題》[D]. 2012年度「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1年度「華中師范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標句詞與句子三個敏感位置[J].《蘭州學刊》2010(7),人大復印資料2010(11)全文轉載。
(3)違反約束理論C原則的漢語現象及相關解釋[J].Journal of Macau Linguistics Association,2011(1).
(4)「A-neg-AB」與「AB-neg-A」兩種反復問句的統一處理及相關句法問題[J].《當代語言學》,2013(4)。
(5)獨詞句使用的性別差異——基於網路媒體監測語料庫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6)聽力課中數字聽記難點及數字聽記三步驟[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7)2011年,參編《漢語國際教育知識百題叢書》,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8)言說動詞語法化類型的跨語言研究[R].第五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2009。
(9)標句詞與全句功能范疇及句子功能的實現[R].第五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廣州 2011,。
(10)句際關系標示及相關句法理論問題[R].第十四屆當代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場討論,西安 2012。
(11)《許昌方言中『叫/讓』字處置句》[R].第六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武漢 2011。
(12)《理論許可與語言現象之間的偏差》[R].Workshop on Topic, Focus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hinese(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漢語話題、焦點與信息結構討論會),香港 2010。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2批面上資助項目
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
D. 72所高校,博士畢業論文發表要求一覽!
72所高校博士畢業論文發表要求一覽
以下是72所高校(文科)博士畢業的學術成果要求,主要聚焦於論文發表方面:
清華大學:自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鼓勵依據學位論文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
北京大學:要求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導師為第一作者時,本人可以為第二作者)在國內核心刊物或國際重要刊物上至少發表或被接受發表2篇論文。
北京師范大學:要求4篇以上(含4篇)學術論文公開發表,其中至少1篇為CSSCI期刊論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學術論文在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第一作者應為博士生本人,第一署名單位應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大學:要求SCI文章兩篇,且對影響因子(IF)有要求。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要求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學術論文,或至少有兩篇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學術論文。
中國人民大學:要求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廈門大學: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獲得博士學位前,必須在學校認定的文科最優學術刊物或一類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或在二類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3篇學術論文,其中可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專著、教材或學術著作的譯著(本人完成字數有具體要求)來代替1篇二類核心刊物論文。
復旦大學:要求至少在國內核心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含錄用)2篇專業學術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至少須以第一作者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錄》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一篇。
南開大學: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至少發表兩篇論文,核心期刊范圍依照《南開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表》確定。
四川大學:要求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須為權威期刊);或省部級科研獎勵。
中山大學:要求2篇CSSCI論文。
中國政法大學:要求兩篇南大核心期刊論文。
西南政法大學:要求3篇核心期刊論文,期刊目錄為北大中文核心與CSSCI合並數據,再加上部分經學校承認的期刊或書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推測正常畢業博士生發表論文要求不超過3篇核心期刊論文(基於在職博士生提前畢業要求)。
重慶大學:需要發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論文(全國共有10種),同時發表兩篇CSSCI期刊庫論文,以重慶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要求至少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2篇專業學術論文,或在國內二級學科權威期刊以上層次的刊物上公開發表1篇專業學術論文等。
浙江師范大學:要求第一作者2篇CSSCI或者權威期刊論文一篇。
陝西師范大學:博士畢業要求3篇南大核心期刊論文。
華東師范大學:最低要求兩篇C刊(含擴展板),不同院系要求略高。
西安交通大學:要求3篇南大核心期刊論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般要求CSSCI論文4篇或B級CSSCI論文2篇或SCI/SSCI論文1篇。
哈爾濱工程大學:要求4篇北大核心期刊以上論文(含2篇C刊)。
南京大學:人文社科博士要求2篇C刊,或者1篇C刊加2篇C擴。
山東師范大學:要求兩篇C刊論文。
雲南大學:要求兩篇C刊論文,或者一篇教育部名刊論文。
西北工業大學:要求3篇CSSCI論文,1篇會議或外刊論文。
上海財經大學:要求3篇C刊論文。
山西大學:要求2C1B,其中一篇要求獨作。
西南大學:要求2-3篇C刊論文。
北京交通大學:要求兩篇C刊論文,對「兩報一刊」也有追加說明。
北京科技大學:要求在SCI、EI、SSCI、A&HCI檢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庫期刊上正式發表論文至少3篇,或在《中國社會科學》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
中央財經大學:要求2篇C刊論文。
中國礦業大學:要求權威期刊論文或3篇C刊論文。
中國石油大學:要求兩篇T4期刊論文,大致相當於2篇C刊論文。
蘭州大學:大致要求2篇C刊論文,具體刊物自定。
華南師范大學:要求1篇權威期刊論文或2篇C刊論文。
華南理工大學:要求至少2篇C刊論文加1篇C擴論文。
鄭州大學:要求在學校認定的A類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或在B類期刊上至少發表2篇學術論文等。
東北林業大學:要求1篇EI論文或2篇C刊論文。
華中師范大學:要求在SCI、EI、SSCI或A&HCI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或在權威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或在CSSCI源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且另有X項所在學科認定的學術成果。
武漢理工大學:要求1篇C刊論文加兩篇核心期刊論文,含1篇英文期刊論文。
華中科技大學:要求發表B類以上期刊論文1篇,C類以上期刊論文2篇,或D類期刊論文1篇和E類期刊論文1篇,或CSSCI期刊論文2篇。
中南大學:要求3篇C刊論文加1篇核心期刊論文。
湖南大學:要求超過2篇C刊論文。
湖南師范大學:要求1篇A類期刊論文,2篇B類期刊論文,或者4篇CSSCI論文。
東北師范大學:基本上要求2篇以上C刊論文,具體要求因學部或研究中心而異。
蘇州大學:要求3篇C刊論文。
東南大學:要求3篇C刊論文。
河海大學:要求3篇C刊論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要求5篇以上C刊或更高級別論文,C擴不算。
南京理工大學:要求2篇C刊論文。
南昌大學:要求3篇核心期刊論文。
大連理工大學:要求在本學科點認定的權威期刊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相當於2篇CSSCI期刊論文。
遼寧大學:要求以獨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
東北大學:至少要求1篇C刊論文,2篇C擴論文。
大連海事大學:要求3篇核心期刊論文,其中至少1篇為C刊論文。
山東大學:要求2篇C刊第一作者論文。
西北大學:在所屬學科權威A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其學位論文可申請3份免盲審;在B類刊物上發表1篇,可申請2份免盲審。
同濟大學:基本上要求2篇C刊論文。
華東理工大學:要求三篇「核心刊物」論文。
上海大學:要求兩篇C刊論文。
西南交通大學:大致要求3篇核心期刊論文,包含會議論文。
電子科技大學(法學學科):要求滿足在SSCI收錄期刊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條件,或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3篇論文,並至少發表1篇國際會議論文。
西南財經大學:要求在中文A級或外文B級及以上學術期刊發表1篇論文,或在中文B級或外文C級學術期刊合計發表2篇論文,或在中文B級或外文C級學術期刊發表1篇且在CSSCI期刊上發表2篇論文。
以上信息基於各高校現行的博士畢業學術成果要求,但具體政策可能隨時間有所調整,請以各高校最新官方發布的信息為准。
E. 吳元芳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吳元芳,女,華中師范大學粒子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獲博士學位。曾在奧地利、德國、荷蘭、義大利、美國等國從事研究工作。曾榮獲「首屆湖北省青年科技獎」和「第四屆中國青年獎」。
主持過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重大研究計劃的子項目。獲得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獲獎人)、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二獲獎人)以及兩次「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分別為第一,二獲獎人)。
2005年,她指導的博士論文榮獲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主要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唯象學。創新性科研工作成績包括率先指出「末態強子在動量空間的各向異性分布使起伏具有自仿射性」,並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該工作被物理評論的綜述文章專節介紹。利用NA22數據,首次系統給出橫動量和電荷起伏對相空間范圍、事件多重數的依賴規律,文章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和物理評論D上。由於她在該領域的貢獻和國際影響力,2001年在中國山西大同成功主辦第三十一屆國際多粒子動力學會議。2006年在中國杭州成功主辦第十一屆國際多粒子產生中的關聯和起伏研討會。
F.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全國百篇-5篇以上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自1999年至2010年,總計產生了317篇獲獎論文。以下是按論文授予單位的排名: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在評選中表現突出,共計獲得98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其後是清華大學+協和醫科大(91篇)、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84篇)、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73篇)、浙江大學(62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7篇)、南京大學(44篇)、上海交通大學(38篇)、中國人民大學(25篇)、西安交通大學(21篇)、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20篇)、南開大學(15篇)、山東大學(14篇)、北京師范大學(12篇)、四川大學(10篇)、中國農業大學(8篇)、中國礦業大學(6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4篇)、中南大學(3篇)、武漢大學(2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篇)、哈爾濱工業大學(2篇)、西北工業大學(2篇)、第二軍醫大學(2篇)、東南大學(2篇)、華中科技大學(2篇)、天津大學(2篇)、吉林大學(2篇)、華中農業大學(1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1篇)、同濟大學(1篇)、華東師范大學(1篇)、東華大學(1篇)、第三軍醫大學(1篇)、西南交通大學(1篇)、南京農業大學(1篇)、重慶大學(1篇)、大連理工大學(1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篇)、第四軍醫大學(1篇)、海軍工程大學(1篇)、蘭州大學(1篇)、華中師范大學(1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篇)、華東理工大學(1篇)、西北大學(1篇)、北京科技大學(1篇)、東北師范大學(1篇)、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1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篇)、廈門大學(1篇)、華南理工大學(1篇)。
(6)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擴展閱讀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簡稱「全國百篇」)是在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組織開展的一項工作,旨在加強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工作,鼓勵創新精神,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是對博士培養質量進行監督和激勵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培養和激勵在學博士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