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中央民族大學新傳考研

中央民族大學新傳考研

發布時間: 2025-07-29 03:01:13

1.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經驗分享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經驗分享

2.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學考研該怎麼復習

1、中央民族大學新聞系考研難易程度應該屬於中等偏難。
2、考研難易不是單純看分數,因為分數和生源、試題難易、評卷寬松等因素相關,每年文學類(新聞)國家線就很高,350分也不過是達到國家線(2016年國家線就是350分)或超過國家線一點而已。招生人數也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因為招生人數多少往往和報考人數成正比。
3、考研難易主要看招生單位的城市和名氣,因為報考生源不同。首都的學校都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民大也是985學校。但和北京的名校比又要容易一些。
4、如果有意報考則一定要自信和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因為能否被錄取是看分數。

3. 名詞解釋:媒介即隱喻·中央民族大學|23新傳考研真題解析06

媒介即隱喻

定義:媒介即隱喻是由波茲曼在《娛樂至死》(1985)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媒介用一種隱蔽但有利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即媒介的形式重要而內容相對次要,因為特定的形式會規定特定的內容,並最終塑造整個文化的特徵。

特點

  • 隱蔽性:媒介雖然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這種介入往往不為人所注意。媒介在無形之中影響文化,其「隱蔽」源於隱喻的自我遮蔽性,就像空氣與人、水與魚的關系,人們離不開媒介卻往往對其熟視無睹。
  • 廣泛性:媒介所傳遞的不僅僅是信息,還包括思維方式和社會文化。它影響人類社會的范圍遠超人們的想像,不僅塑造了人們的認知,還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的結構和文化的發展。
  • 建構性:人類通過媒介來建構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媒介不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是人們理解和解釋世界的工具,它塑造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基本含義

  • 媒介並非一種通過所處文化來處理自身事務的不偏不倚的工具,而是具有強烈的價值導向和意識形態色彩。它是價值的塑造者,感覺的療理者,意識形態的鼓吹者,以及社會結構的嚴格的組織者。
  • 媒介即隱喻強調媒介的形式對內容的塑造作用,以及媒介對人類思維方式和社會結構的深遠影響。它提醒人們要警惕媒介的潛在力量,避免被其操縱和誤導。

影響

  • 媒介即隱喻揭示了媒介在塑造社會文化和人類思維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提醒人們要關注媒介的形式和內容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媒介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和行為。
  • 這一概念也引發了人們對媒介素養的關注和討論。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需要具備批判性思維和信息篩選能力,以抵禦媒介帶來的負面影響。

案例分析(可選):

  • 以眼鏡為例,波茲曼指出12世紀眼鏡的發明不僅使矯正視力成為可能,還暗示了人類可以不必把天賦或缺陷視為最終的命運。這一案例展示了媒介(眼鏡)如何以一種隱蔽的方式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認知方式。
  • 在現代社會中,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新媒體的興起也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交模式。這些媒介不僅傳遞信息,還塑造了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因此,我們需要更加警惕媒介的潛在影響,並學會合理利用媒介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提升自我認知。

綜上所述,媒介即隱喻是一個深刻揭示媒介與人類文化和社會結構之間關系的概念。它提醒我們要關注媒介的潛在力量,並學會批判性地看待和使用媒介。

4. 簡答題:談談對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論內涵的理解·中央民族大學|23新傳考研真題解析03

融合文化概念由著名文化學者亨利·詹金斯提出,核心特徵為融合、集體智慧與參與。融合文化指多樣化的媒體系統共存,內容在不同系統間順暢傳播,它強調媒介系統間的過程或交匯,不僅是技術層面,更深入文化層面,影響個體意識和社會互動。

融合文化理論具有三個顯著特徵。首先,融合不僅影響媒介技術,還涉及文化層面,媒介產業因此受益於互融共通的社會格局。然而,我國媒介融合受制於利益分配問題,融合進程緩慢。融合意味著媒介內容製作的自然選擇,而非簡單合並。若引入跨媒介敘事概念,可有效整合資源,激發受眾參與。

其次,融合文化代表了媒介關系認識方式的轉變,從大眾文化教育公眾參與政治領域開始。中國正經歷這一轉變,從粉絲社群研究到社交領域政治參與,顯示了從娛樂向政治參與的過渡。隨著媒介參與民眾數量的增加,政府需重視這一趨勢,促進上下溝通。

最後,融合文化理論運用案例分析法,有助於理解融合如何影響媒介消費和生產。新聞業受到影響,生產方式從封閉轉向開放、迭代和協商。敘事方式從線性轉向非線性,以增強參與感。新聞媒體角色也需重新定位,作為傳播規則的制定者、社會責任的履行者和市場競爭者。

融合文化發展中的反思包括:新聞業的服務對象是否從公眾轉向享受快感的玩家和消費者?受眾權力是否真正得到發揮?參與感是否僅停留在表面?若僅停留在指尖動作和上傳照片的層次,參與感體驗或許脆弱。

綜上所述,融合文化理論深刻影響新聞業的生產、敘事和傳播主體關系,但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仍需深入探討和反思。

5.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如何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是很好的。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含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新聞學、廣告學兩個本科專業,以及新聞學(民族實驗班)。

學院師資隊伍年輕實干、富有活力、勇於創新,現有在編教職工28名,其中教學科研崗位專任教師20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比70%。同時,教師團隊中7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訪學經歷,50%以上的教師屬於「雙師型」,具有業界+學界的雙重背景。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其他情況簡介。

學科注重與國內外知名新聞傳播院校以及業界建立交流合作關系,每年開設30餘場前沿講座,邀請學界和業界專家開展講座與專業指導。在業界交流方面,新聞傳播學科與首都國家級媒體以及新媒體科技公司聯系緊密,並聘任具有業務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業界導師40人,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了協同育人機制。

以上內容參考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簡介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研究生名單2014 發布:2025-07-29 10:46:24 瀏覽:388
中山大學免試名單 發布:2025-07-29 10:40:08 瀏覽:362
四川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發布:2025-07-29 10:38:03 瀏覽:165
高密豪邁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5-07-29 10:13:05 瀏覽:950
本科生去金融時報社 發布:2025-07-29 10:02:10 瀏覽:367
浙江大學憤青教授 發布:2025-07-29 09:52:42 瀏覽:110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張瑩 發布:2025-07-29 09:44:52 瀏覽:758
上海科技大學最強專業 發布:2025-07-29 09:44:46 瀏覽:281
兼職大學生兼職信息 發布:2025-07-29 09:42:39 瀏覽:24
大學生一月多少錢合適 發布:2025-07-29 09:14:12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