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考研試卷
❶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哪個哲學考研好考
針對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哲學考研的對比,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在考生數量與錄取人數上,清華大學相比北京大學有明顯優勢。報考清華大學的考生人數較少,且錄取人數相對穩定,這使得清華大學在錄取比例上對考生更為友好。
從考試難度看,清華大學的考試題型和題量相對更為合理。所有專業都考中哲史與西哲史,題目難度適中且可以自由選擇,題量較少,對學生來說更易把握。
以2022年北京大學哲學考研真題為例,題型涵蓋了名詞解釋、簡答與論述,內容涉及先秦兩漢、魏晉、宋明以及西方哲學史等多個階段。題目的深度與廣度要求學生對知識點有全面且准確的掌握。
清華大學哲學考研真題則主要為簡答題,內容涵蓋中國哲學史的五大主題(孟子天命觀、先秦道家法家聯系、董仲舒宇宙論、僧肇不真空論與二程工夫論),以及西哲史的奧古斯丁與阿奎那思想比較、道德與倫理關系。題目的設置旨在考核學生對中國與西方哲學的深入理解與分析能力。
總結來看,清華大學在哲學考研中更為注重全面性與深度考核,而北京大學則在題量與知識點覆蓋上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挑戰。考生在准備時需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分配復習重點,以期在考場上取得理想成績。
❷ 北大基礎數學考研的綜合專業試卷考什麼
北京大學基礎數學考研的綜合專業試卷包括十五種子科目:實變函數、復變函數、泛函分析、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抽象代數、拓撲學、數值分析、數值代數、概率論、信號處理、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每個子科目各為50分,考生需在考試時選擇兩個子科目進行答題。考試時間為兩個小時。
在具體的選擇上,有如下組合:01. 代數,02. 數論與代數幾何選擇7. 抽象代數,8. 拓撲學;03. 微分幾何,04. 拓撲選擇6. 微分幾何,8. 拓撲學;05. 調和分析、復分析,06. 幾何分析選擇1. 實變函數,2. 復變函數;07. 常微分方程,08. 動力系統選擇3. 泛函分析,4. 常微分方程;09. 數學物理選擇3. 泛函分析,6. 微分幾何;10. 偏微分方程及其應用選擇3. 泛函分析,5. 偏微分方程。
通過上述試卷設計,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在基礎數學領域的綜合知識和能力,涵蓋了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概率論等多個重要分支,以及與之相關的應用領域。考生需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以應對不同子科目中的問題與挑戰。
❸ 北京大學大數據考研科目
2024年,北京大學大數據專業計劃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3名。考試科目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303數學(三),以及856數據科學基礎。其中,856數據科學基礎的考試內容分為兩部分,統計學與演算法與數據結構各佔50%。
101思想政治理論主要考察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思想理論水平。201英語(一)旨在評估考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包括閱讀、寫作、翻譯等方面。303數學(三)則考察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解題能力,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內容。
856數據科學基礎是針對大數據專業的重要科目,旨在檢驗學生在數據科學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統計學部分主要涉及統計方法、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內容,而演算法與數據結構部分則強調演算法設計、數據結構原理及其應用。
北京大學大數據專業以其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吸引著眾多考生。考生需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良好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數據科學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求,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數據科學的前沿技術和應用。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到各種科研項目和實際應用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❹ 跪求北京大學近幾年的自然地理考研試題,高數題
北京大學1999、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自然地理學"與"中國自然地理學"
北京大學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自然地理學"與"中國自然地理學"
一、 名詞解釋(單雙題各任選5題,每題3分,共計30分)
1. 自然綜合體
2。變性極地大陸氣團
3.綜合剖面圖
4。第一河源帶
5。景觀的"省性"
6。台灣暖流
7。土地評價
8。活躍生長期
9。地域系統研究法
10。海洋空間資源
11。垂直地帶性
12。紫色盆地
二、 簡答(1-3任選2題,4-6任選2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1. 例釋土地分異的主導因素。
2. 自然區劃工作的生產實踐應用(舉例說明)。
3. 土地分級與土地分類的差別與聯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復合式分布規律。
5. 第四紀我國境內自然環境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6. 舉例說明中國自然資源的特點。
三、綜合題(1-2任選1題,3-4任選1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
1.以1998年我國洪水災害為例,論述"可持續發展論"的地理學原理。
2.以1998年我國洪水災害為例,試論"人-地關系"之我見。
3.試析1998年長江流域重大洪水災害的成因及今後的減災對策。
4.試析我國風景地貌的旅遊價值(舉例說明)。
北京大學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綜合自然地理"與"中國自然地理"
一、 名詞解釋與地理界線:(單、雙題各任選5題,每題3分,共計30分)
1.自然地理環境的空間結構
2。季風氣候區的界線
3.自然區劃
4。內外流域分界線
5.景觀
6。華北地區與相鄰地區的分界線
7.相、限區、地方
8。乾燥度
9.綜合剖面法
10。對馬暖流
11.土地診斷指標
12。三北防護林體系
二、 簡答:(1--3任選2題,4--6任選2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1. 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異類型
2. 區域研究和類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
3. 舉例說明土地評價的種類(至少3種)
4. 中國地貌的基本特徵及對中國自然環境的影響
5. 舉例說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帶性與垂直地帶性之間的關系
6. 我國沿海的潮汐類型和潮波系統
三、 綜合題:(1--2任選1題,3--4任選1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
1. 論述"土地科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體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學領域應起的作用
2. 談談你所理解的"可持續發展"要點,試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3. 就"南水北調"談談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及區域效應
4. 以中國一條旅遊熱線為例,分析其資源結構及環境影響,提出今後的發展方向
北京大學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自然地理學基礎
一、 概念解釋(選5題,每題4分共20分)
1. 地球表層
2. 沉積物的主要類型
3. 熱量帶
4. 水位與流量
5. 土壤氧化還原作用
6. 生態因素、生境與處境
二、 簡述題(選4題,每題10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主要特點
2.新構造運動的地貌表現
3.三角洲的類型及其特徵
4.降水類型及其分布規律
5.土壤的基本特點、功能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三、論述題(選2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學在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大勢及其對農業分布的意義
3.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北京大學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題
考試科目:自然地理學基礎
一、 概念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 自然地理環境
2. 河流水情要素
3. 濕潤系數
4. 氣團
5. 生物的指示現象
二、 簡述題(每題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轉及其地理意義
2. 基岩對地貌形態的影響
3. 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主要特點
4. 流域特徵及其對河流的作用
5. 影響生物的生態因素
三、 論述題(選2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柯本的氣候類型及其劃分原則、標准與方法
2. 風化作用類型及其機理
3. 論生態系統的功能
北大2002年自然地理專業,因為年代久遠(呵呵)忘得一干二凈了。(不好意思)不過名詞解釋和簡答都是書上的,記得(不太准確哦)有太陽常數、露點、渦度、ENSO、鋒、田間持水量、徑流模數、系統的特性,等等,總之只要把陳效逑的書背過,考100分以上沒問題,只有最後一道論述題,好象是大氣中碳含量通過幾種方式影響氮循環是書上沒有的,所以還需要看看其他資料。高數北大理科一張卷,不考線代和概率。不過有些難度哦。要聯系的話直接給導師或研究生寫信即可。我覺得北大的老師要比學生禮貌得多。
北大2006自然地理學專業課試題(考場記憶版)
一. 名詞解釋(15*4')
1.大氣環流 2.徑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陽活動 5.相對濕度 6.地轉流 7.氣候 8.岩石圈 9.土壤緩沖效應 10.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11.生物多樣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3.(忘) 14.(忘) 15.荒漠化
二. 單項選擇(5*4')
有關於enso的 ,剩下的忘記了
三.簡答題(3*10')
1.關於地氣輻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2.關於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陸地和海洋的公式,含義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響(好像是這樣)
四.論述題(40')共兩題
1.論述全球碳循環的自然過程,近200年來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環境影響和相關對策
2.地球表層系統的功能
關於高數的評論:今年的高等數學有點難度啊,填空7道題56分,選擇4道題24分,計算五題70分。
北京大學1999、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原理
北京大學199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原理
一、 名詞解釋(必答,每題5分):
1。低度城市化
2。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圍
3。鄰里單位
4。帶眷系數法
5。都市連綿區
6。港口岸線分配規則
7。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理論
8。城市公共設施(概念與分類)
二、 必答題(每題15分):
1. 我國城市化水平統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2. 根據我國城市規劃的任務和內容,論述城市規劃為什麼不是單純的物質實體規劃?
三、選擇回答題(在以下4題中任選2題,每題15分):
1.試論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一般特徵。
2.分別闡述在以下氣候條件下:(1)全年有兩個風向相反的盛行風向;(2)以靜風為主;(3)盛行風向與河流流向相反;城市工業如何布置才能有效減輕對居住區的污染?
3. 你認為當前對我國城市安全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是什麼?規劃應採取什麼防治措施
4. 目前長江沿岸有不下30個設市城市,請你從上游到下游寫出其中15個沿長江幹流分布的城市名。
北京大學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原理
一、 說明以下名詞的基本內涵:(5 X 8 = 40)
1。鄰里單位
2。容積率
3。建成區
4。城市用地選擇
5。切塊設市
6。過度城市化
7。B/N比
8。World City
二、 問答題(每題20分,任選3題,多選無效)
1。在確定城市性質和人口規模時,為什麼"不能就城市論城市"?(10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採用勞動平衡法預測城市人口規模的難點是什麼?當前如何解決城市人口預測問題?(10分)
2。在實行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後,我國的城市內部結構發生了那些變化?為什麼?
3.航空港(大型機場)規劃布置的基本要求?(10分)你對利用空港周圍地區進行產業開發有何看法?(10分)
4.請你評述我國現行的城市發展方針。
北 京 大 學2004年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原理試卷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回憶版)
一、名詞解釋(5×7=35分)
1.有機疏散理論
2.城市快速道路
3.點軸理論
4.位序—規模法則
5.城市經濟的基礎理論(連續多年出題)
6.城市公共活動中心
7.?????
二、做圖題(1×10=10分)
一個大城市集中與分散相結的空間結構
三、選擇(3×10=30分)
1.計量運動
2.城市化水平是多少
3—10略
四、問答題(5×15=75分,15道題中任選做5道)
1.我國水利建設發展迅速,但是洪澇災害仍然是城市的巨大威脅,為什麼?如欲做城市的防洪規劃,你認為應考慮哪些問題?
2.城市規劃綱要的內容?為什麼在做總體規劃時要先做城市規劃綱要?
3.。。。。。。。。。
4.城鎮化發展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引導房地產健康發展?
5.試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的動力機制(周一星的論文)
6.論述上海、武漢、重慶在地理位置上特點的異同。
7.簡述城鎮化戰略與「三農問題」的關系。
(一般北京大學每年都有一道大題與中央政策有關,所以要注意當年10月11月中央召開的會議。)
北 京 大 學2005年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原理試卷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一、名詞解釋(5×10=50分)
1.城市的門戶位置
2.逆城市化
3.風向
4.城市規模分布規律
5.新城(New Town)
6.泛珠三角
7.區位商
8.城市社區
9.Shopping Mall
10.城市基礎設施
二、選擇(3×10=30分)
主要是城市地理學的概念,以城鎮化的概念的應用與經濟基礎理論為主,也涉及到首位度的概念。
1.以下哪一個學派不屬於二戰後地理學所涌現出來的新流派( )
(A) 區位學派 (B)行為學派
(C)激進馬克思主義學派 (D)區域分布論階段
2.有關城市職能的三要素( )
(A) (B) (C) (D)專業化部門、職能強度、職能規模
3.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上海是中國的首位城市 (B)西安是陝西的首位城市
(C) (D)
4.我國城市設區的市的行政轄區的基本構成單元最准確的描述是( )
(A)建制市的街道辦事處 (B)建制市的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
(C) (D)
5.位序規模律Pi=P1/rqi→lgP1=lgP1—qlgri ,根據y=a+bx對其進行分析比較( )
(A) (B) (C) (D)
三、做圖題(5×2=10分)
1.做一個大城市用地圖
2.城市公共中心的分級構成和分類構成圖
四、問答題(4×15=60分,5道題中任選做4道)
1.分析中國都市區形成的機制
2.比較珠三角和長三角都市連綿區的特點
3.試論城市的土地屬性與價值
4.試論城市「精明成長(Smart Grouth)」
5.闡述我國城市規劃實施管理的程序與內容
還有很多在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882631
❺ 請問大家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自主命題的考研試卷,是不是比全國試卷要難
考研全國所有高校都是數學,英語,政治都統一命題,各個學校無權干涉參與,即便是清華北大也如此。最多也就各個地方打分嚴格程度不同。至於專業課,這個都是由每個學校自己命題,不同學校難易程度不同,但這個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大家一起難,對考試公平性沒有影響。唯一的就是專業課太難,分太低,對調劑有影響。
至於你說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他們自主命題的考研試卷,據我所知核工程與核技術的確要難一些,但這個難的原因主要在於專業課的資料很難得到,所以專業課很難復習。其餘的,都沒有太大問題,和其他高校沒有啥區別。
❻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考研相關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復習一、 中國古代文學:1、題型:a 原文標點、釋字 15% b 名詞解釋(約5個) 25% c 論述題:四個方向各出一題,選做二題,本方向題必選 2*30% 2、參考書:應看兩套以上教材,以相對照。如: a 游國恩等五人《中國文學史》 b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c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 d 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中國文學史綱要》3、方法:a 著眼於"史",對各種文體、文藝思潮、文學流派的發展、某種藝術表現手法的成熟過程以及與此相關的作家作品,都要一一整理出清晰脈絡。 b 盡量多背些原文,以為答題論據。c 答題時,不必與北大老師的觀點一致,只須自圓其說、持之有據即可。 二、 古代文學專業基礎:本試卷皆是問答題,間或有名詞解釋,內容包括三門課程:1、 中國通史: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2、 古代文論: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諶兆麟《中國古代文論概要》3、現當代文學: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張鍾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上述書目,僅供參考,皆可用各校教材代替。 三、 綜合考試1、 題型:選擇、填空。2、 本試卷考題極為瑣碎,內容涉及中文系各門課程,其實就是知識點的考察。所以復習重點也就僅在於背知識點。北京大學中文系課程分為三大塊:a 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b 文學: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古代文論、西方美學史c 文獻:目錄、版本、校勘、檢索 建議書目:潘樹廣《古典文學文獻及其檢索》對於古代文學考生來說,復習的主要精力應放在"文學"一塊上,這一塊的題目占試卷的主要部分。 北大古代文學書目及復習提要北大古代文學書目及復習提要一、古代文學史書目:中國文學史(四卷) 袁行霈 高教版中國文學史(三卷) 章培恆 駱玉明 復旦版 中國文學史(四冊) 游國恩、王起、蕭滌非 人文版中國文學史綱要(四冊) 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 北大版大網路叢書----中國文學卷 所列四本文學教材可彼此參照使用,以便拾遺補缺。對於古代文學史來說,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點突出,點、線、面結合,得出文學演變的軌跡,方為關鍵。至於藝術特色、文學流派、文體發展、文藝思潮等等,皆不可有所偏頗。袁本較全面,資料詳實,且以描述性語言貫之,脈絡分明章本時發小論,觀點鮮明,論之有據,為評論性文學史袁本與章本正好互為補充,推薦為重點教材。游本雖政治、階級觀點有時過直露(如對宮體詩),然畢竟是當日數位古代文學研究的大家領銜編寫的,又長期作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水平,許多方面影響以後文學史的編寫,不可偏廢。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綱要》本雖為電大教材,但畢竟是三位的專著,簡略有餘而也時有可觀之處。如果學有餘力,建議看一下《大網路---中國文學卷》,作為工具書,條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攬無余,對於每個時期的文學既有總論,對於作家、作品又頗有定論。正好與文學史教材參照使用,跳出大文學的圈子,從細處考之,不至於萬一碰上偏題,無從下手。另論之需有據,對於答題體系大方面掌握後,還是多讀原著吧,以便做論述題時不只空空其談。 二。、古代文藝理論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張少康主編的《中國古代文論作品選》郭紹虞 《歷代文論選》對於古代文論,感覺還是從兩本文論選入手較好,先讀原著,再看分析,一目瞭然。至於三本教材,以為張本作為個人專著,似乎有些瑣碎,且大量用白話譯文,讀來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話運之,雖有神韻,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適於自學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復旦新版本,粗略翻過,體例上也很清晰,推為首選。 三、中國通史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張傳璽《中國古代史綱》樊樹志《國史概要》對於通史也是既要小處不漏,還得大流通暢。三本中,張本適合自學,畢竟為教材,且有課後題參照;翦本作為個人專著,盛名之下,其實倒沒有多少史趣,不過多年來作為推薦教材,畢竟也得看看;倒是樊本頗具趣味,文筆、選材都具可觀之處,也難怪作為高校教材上市後竟入暢銷書前列。 四、現當代文學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張鍾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對於古代文學方向,現當代的出題似乎有些問題,從前三年的考題可見一斑,2000年是考查了現代的茅盾的《子夜》和當代的新歷史小說;2001年則考了一個大題:從一兩位現當代作家、作品論述古代文化之影響;2002年則考了最沒意思的一題:文學研究會的產生時間、發起人及論點種種,全成了考背書匠的了。反正就泛泛地看幾遍這幾本教材,對於大多數古代文學的學子來說,現當代實在沒多大意思,沒的辦法,中國的考試嘛,熬吧。 五、 綜合考試: 1、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漢語(黃伯榮) 古代漢語(王力) 中華書局語言學概論 (葉蜚聲、徐通鏘) 北大版 2、文學: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古代文論、西方美學史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伊格爾頓,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郭宏安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至於文藝概論,一般的通用教材都可,外國文學似乎近來考察較少,尤其2002年基本沒有,當然還得看,不怕一萬,還怕萬一呢。 3、通史、文獻張傳璽的《歷史文獻教程》 北大版潘樹廣《古典文學文獻及其檢索》如果潘本難找的話,隨便哪本《古典文獻學》皆可通用。對於古代文學考生來說,其實大綜合最容易了,因為專業一、二已經包括大半內容,且去年以來大綜合又恢復以前形式,以填空、選擇為主,只有古代漢語方面有一題知識問答,一題譯文。其他方面也以重點為考察點,大略看看即可,從2002年的古代文學考生的大綜合考分即可看出有多容易,最高95,80以上的也有近10名。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本不足道,希望拋磚引玉,對同道有所幫助,則幸甚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