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後2014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名單
1.鍾群鵬
個人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導,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逗如電)裝搜橡備失效分析預測山漏啟預防專家,我國失效分析預測預防分支學科的主要開拓者和我國失效分析學會組織主要創始人之一。

4.張世超
個人簡介:張世超,清華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所博士後,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能源材料與電化學實驗室負責人。1993年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主要研究先進能源材料的研究,先後主持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兩項國家973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多項國家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
B. 博士後出站社保記錄沒通過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評審沒通過就會導致社保不通過。
1、出站工作評審:由所在學院組織評審委員會,參照《博士後在站期間目標責任書》對博士後進行出站工作評審。並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後期滿出站科研工作審批表》上簽字簽署評審意見。要求評委5名且至少有2名校外專家。
2、考核合格者,填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後出站鑒定意見表》。
3、考核不合格者,填寫《博士後退站審批表》,辦理退站手續。最好查詢當地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C. 桂海潮成長簡歷
桂海潮,男,漢族,198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載荷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神舟十六號乘組航天員,中國空間站的首位載荷專家,中國首位戴眼鏡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
桂海潮於2014年7月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先後在加拿大約克大學、瑞爾森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9月起,任職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擔任特別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桂海潮的主要研究興趣為航天器動力學、制導導航與控制技術。2023年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桂海潮人物經歷:
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姚關社區一個普通家庭。2005年,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就讀於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志願者。2014年7月,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加拿大約克大學地球空間科學與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復雜航天器的姿態軌道一體化控制技術,合作導師為GeorgeVukovich教授。
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加拿大瑞爾森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小天體探測和航天器運動高精度估計技術,合作導師為AntondeRuiter教授。
2017年9月,入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同年12月,入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018年5月,報名參加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