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

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8-02 22:39:39

Ⅰ 如何看待人們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

雖然文章所列舉的現象基本都是事實,但文章迴避了兩個很關鍵的問題:
如何看待人們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現在的大學生比以前的大學生更墮落、更懶惰嗎?
現在的大學生是因為手機而墮落的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老師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這當然不是事實,而是個很有趣的心理現象其原理接近倖存者偏差和心理防禦機制。比如我們的父母既有關愛我們的時候也有打罵我們的時候,但當我們多年後尤其是父母過世後回憶起他們時,想到的往往都是他們的好。即使還記得被打罵的經歷,也早忘了當年的痛了。教師回憶學生時也是一樣的心理過程。每一屆學生都有可愛和可惡的時候,但多年以後回憶起來總是想起他們的可愛多於可惡。當老師們在比較畢業生和眼前的學生時,常常會不自覺地把畢業生最優秀、最成熟的時期來比較眼前學生最糟糕、最不聽話的時期,這么比是不公平的。如何看待人們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再換個角度,激發一個人將兩個事物進行比較的動機,往往是對眼前事物的不滿。比如看到醫鬧的新聞,就會比較美國警察將醫鬧抓進監獄;看到國足輸球給越南,就會比較幾年前國足雖然踢不過日韓,但贏越南是閉著眼睛的……所以激發教師用畢業生來比眼前學生的動機,往往是眼前的學生不乖了。但老師在比的時候,常常沒意識到,這種不乖也曾發生在畢業生身上。

Ⅱ 致還在沉睡的大學生讀後感

描寫思路:以課文內容作為主題,結合自身感受,真實得描述,正文:

近期閱讀了大區劉總推送的文章《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光看到這個題目,就讓人頓覺振聾發聵。

搬開歷史軸卷,回頭看一百年前的大學生、青年們,風華正茂的錦瑟芳華年齡,一個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尋求出路,雖百死而尤未悔,最終成就少年強則中國強的風華絕代之風流人物,在浩如煙波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此則不愧為成就祖國未來的大學生之職。

然而如今,大學生究系何為?文中從各個方面繪聲繪色的描述了現在大學生的形形色色的形象: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上課時該清醒時卻發呆,該認真時卻玩手機,成批在看直播,逐抖音,追鬧劇,打手游,侃大山。

考試時追問范圍,列印小條,直到畢業前也沒剖析清楚自己的興趣特長,日常愛好。等到找工作就難上加難,給自己貼上畢業等於失業的標貼。對比前後,代表祖國發展的大學生、年輕人不復朝氣,丟棄使命感,佛系價值觀使得不明方向,也就不難理解媒體如此咬牙切齒,發聲筆伐的用意了。

不必說,如此渾渾噩噩,虛無不堪;也不必說,沒有一技之長,國家繼承從何談起;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才競爭力,企業怎麼會需求,個人的發展將是南柯一夢,過眼雲煙。

作者筆鋒一轉,直擊痛點的指出:這樣的大學生即使進入企業,但上班時常會踩著點走進公司,下班前一小時就心不在焉,玩玩手機,刷刷微博,純屬虛度光陰,簡直就是佛系青年。有人羨慕別人,夢想發財,但一天天安於現狀,為之「獨享歲月靜好、知足常樂」,不去想著持續學習,努力破局,將終被汰換。

繼續讀,作者分別又從正反幾個典型的例子給予啟發,一個是三十而立的年紀不求上進,依靠啃老,拜託家人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開始養老,完全沒有任何未來。另一個例子說,在企業不追求進步,一味的依靠之前的成績、學歷……是完全不能適應不斷的發展趨勢的。因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到哪裡都是成立的。

當然,也有像文中樹立的中青年蛻變的樣板那樣上進的人為我們傳遞正能量。蔡玉潔,一名一線生產車間的技術員,在不到40歲的時候丟了飯碗。但她下決心重新出發,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班,考取了會計和計算機相關資格證書。憑借這些新本領,她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待遇甚至比原來還好。

這就說明,放鬆學習,不管年齡是大還是小,被淘汰都是必然,只有真正踏實的保持學習態度,才能為自己謀的進步、發展。如前所述的大學生,更應該有這樣的憂患意識,更應該與時俱進的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和一切生存技能。而不是在不斷的打磨中把知識完全還給老師,自己什麼也沒得到。

當今形勢波譎雲詭,企業生存則要不斷求新求變。而在企業中的每一個人,要生存下去,勢必永葆青春,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動力。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說:缺乏進取的精神,就意味著墮落。

這一句深刻地鐫刻在每個人心頭,忘記了也就垮下去了。一個企業發展的大趨勢永遠不變,而個人在企業要成功,則要看每個人怎麼去把握機會?

時下,只有更懂得虛心學習進步的人,貌似離成功的階梯才更進一步。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醒來了,不要再沉睡。

Ⅲ 致還在沉睡的大學生讀後感

描寫思路:以課文內容作為主題,結合自身感受,真實得描述,正文:

近期閱讀了大區劉總推送的文章《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光看到這個題目,就讓人頓覺振聾發聵。

搬開歷史軸卷,回頭看一百年前的大學生、青年們,風華正茂的錦瑟芳華年齡,一個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尋求出路,雖百死而尤未悔,最終成就少年強則中國強的風華絕代之風流人物,在浩如煙波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此則不愧為成就祖國未來的大學生之職。

然而如今,大學生究系何為?文中從各個方面繪聲繪色的描述了現在大學生的形形色色的形象: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上課時該清醒時卻發呆,該認真時卻玩手機,成批在看直播,逐抖音,追鬧劇,打手游,侃大山。

考試時追問范圍,列印小條,直到畢業前也沒剖析清楚自己的興趣特長,日常愛好。等到找工作就難上加難,給自己貼上畢業等於失業的標貼。對比前後,代表祖國發展的大學生、年輕人不復朝氣,丟棄使命感,佛系價值觀使得不明方向,也就不難理解媒體如此咬牙切齒,發聲筆伐的用意了。

不必說,如此渾渾噩噩,虛無不堪;也不必說,沒有一技之長,國家繼承從何談起;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才競爭力,企業怎麼會需求,個人的發展將是南柯一夢,過眼雲煙。

作者筆鋒一轉,直擊痛點的指出:這樣的大學生即使進入企業,但上班時常會踩著點走進公司,下班前一小時就心不在焉,玩玩手機,刷刷微博,純屬虛度光陰,簡直就是佛系青年。有人羨慕別人,夢想發財,但一天天安於現狀,為之「獨享歲月靜好、知足常樂」,不去想著持續學習,努力破局,將終被汰換。

繼續讀,作者分別又從正反幾個典型的例子給予啟發,一個是三十而立的年紀不求上進,依靠啃老,拜託家人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開始養老,完全沒有任何未來。另一個例子說,在企業不追求進步,一味的依靠之前的成績、學歷??是完全不能適應不斷的發展趨勢的。因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到哪裡都是成立的。

當然,也有像文中樹立的中青年蛻變的樣板那樣上進的人為我們傳遞正能量。蔡玉潔,一名一線生產車間的技術員,在不到40歲的時候丟了飯碗。但她下決心重新出發,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班,考取了會計和計算機相關資格證書。憑借這些新本領,她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待遇甚至比原來還好。

這就說明,放鬆學習,不管年齡是大還是小,被淘汰都是必然,只有真正踏實的保持學習態度,才能為自己謀的進步、發展。如前所述的大學生,更應該有這樣的憂患意識,更應該與時俱進的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和一切生存技能。而不是在不斷的打磨中把知識完全還給老師,自己什麼也沒得到。

當今形勢波譎雲詭,企業生存則要不斷求新求變。而在企業中的每一個人,要生存下去,勢必永葆青春,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動力。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說:缺乏進取的精神,就意味著墮落。

這一句深刻地鐫刻在每個人心頭,忘記了也就垮下去了。一個企業發展的大趨勢永遠不變,而個人在企業要成功,則要看每個人怎麼去把握機會?

時下,只有更懂得虛心學習進步的人,貌似離成功的階梯才更進一步。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醒來了,不要再沉睡。

Ⅳ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似乎對這個問題有些特別的感觸。

我承認文中的一些話,確實直戳一些大學生的痛點:

唯一投入的是游戲,耗時最多的是游戲,而你的自薦信對此又隻字不提。

講大道理的時候你口若懸河,伸手要錢的時候你撒嬌耍賴。

圖書館里沒有你的人影,運動場上沒有你的人影,公益場上更沒有你的人影。

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

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游戲多。

所以啊,大學怎麼過?怎樣過才有意義?這事只能自己一個人去體會去感悟,不管怎樣,作為為一名老師,我對我的學生總是充滿希望的,我相信他們都是有理想有目標的。
我是職場達人秋葉大叔,歡迎你的關注~

Ⅳ 看到(致還在沉睡中的大學生)你有什麼感受心得體會1000字

我若失業,天理不容。
我勤勤懇懇,讀完大學讀完研,考完博士出社會,尼瑪還是拼不過富二代!
第一,智能手機不是喬布斯發明的,是ibm做出來的。
第二,什麼叫做智能手機讓中國人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最讓中國人低頭的作業好嗎,從小學低到高中,一天低幾十個小時比手機嚴重多了好嗎。這樣的頭顱我不懂高傲在哪裡,作者你說的高傲真的不是諷刺我國人嗎!
第三,說上課那麼多不聽課的。我就奇了怪了,為什麼就沒人想到老師講的純理論無趣到大家都無趣?還有,作者你看的是哪個犄角旮旯里的小學校啊?我怎麼就沒看到我們學校,別的學校有你說的那麼嚴重阿,不要因為哪陣風吹來兩只螞蚱你就跑著大喊鬧蝗災了好嗎!
第四作者你是有多傻阿,還是你以為學校有多傻阿,還是你以為國家有多傻阿。考試嚴地不要不要的,抓到一次作弊就終身污點了你怎麼跟忍者一樣想復制就復制牛掰的不要不要的,你以為大學生都特工啊。還有,比方說我們學校居然電腦期末考是筆試,你認為有意義嗎!筆試上問你怎麼修改電腦屏保,這種試卷不是腦殘也是腦殘,抄就抄了有啥子意義?
第五,有些老師收了錢提供偽劣商品,應付應付屁股一拍時間熬到走人,妥妥的奸商。而我們卻只能接受,沒有更改奸商的資格,現在的大學生多吃虧。 第六,說填報志願不知道自己興趣愛好,我們大學生都快委屈哭了!!!從小學到高中 ,哪個階段讓我們發展過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就算有也活活被掐死在學校,考試,作業里了,作者你還有良心沒?
第七,說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還沒個高中生高。作者你是傻呀還是傻呀還是傻?思想品德靠的是從小的養成,你以為聽兩節思想課,品德就高得不要不要的了?我就告訴你,高中在作業分數排名絕對的壓迫下,思想最扭曲的時刻,高三黨不叫高三黨,叫高三狗!!!
第八,誰說玩手機就不是專業的?多少大學生玩手機玩出種種APP,賺了多少錢!作者就是那種當年批評八零後批評地不要不要的,看八零後玩轉了就只能批評九零後了,作者你什麼時候趕快去批評零零後吧!!

Ⅵ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痛批沉睡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難容

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微信分別刊發文章——《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霸」、「學渣」、「學弱」(有學霸的心,但總取得學渣般的成績)等一些名詞開始流行。那些年,你認為高考分數將決定你一生的命運,於是你拿著自己的高考成績尋找自己夢想的大學,把分數當做賭注,與夢想一決高下。可是後來,怎樣了呢?這些場景你是否覺得熟悉。上課時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游戲多。如此這般,就業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隨便翻翻,就當是頭條新聞吧,怎麼說呢,人民日報反映的確實是目前大學的真是情況,當然這也是目前大學生失業的表面原因,人民日報能痛批說明國家也發現了目前大學的嚴重問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先發現問題,再承認再解決,所以說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值得肯定,雖然本人剛大學畢業了,好像與我也沒多大關系了。

Ⅶ 大學生怎麼了,被人民日報痛批"沉睡"是誤解還是事實

可能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是一種誤解,
但是,也存在這種情況。

熱點內容
醫學研究生導師活動記錄冊範例 發布:2025-08-03 00:21:00 瀏覽:746
大學小學中學的上學時間 發布:2025-08-03 00:17:57 瀏覽:337
華僑大學什麼專業好 發布:2025-08-03 00:09:36 瀏覽:780
防範疫情大學生 發布:2025-08-02 23:46:07 瀏覽:941
申請美國東北大學的費用 發布:2025-08-02 23:43:30 瀏覽:686
2017招收體育專業大學 發布:2025-08-02 23:41:56 瀏覽:66
大學生馬修 發布:2025-08-02 23:18:02 瀏覽:300
適合大學生的公眾號 發布:2025-08-02 23:08:49 瀏覽:30
導師願意帶在職研究生嗎 發布:2025-08-02 22:59:38 瀏覽:281
壹讀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02 22:50:16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