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熱能博士
發布時間: 2025-08-06 19:12:05
Ⅰ 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研究方向及主要專家
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的研究方向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
1. 工程熱物理: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傳熱傳質學、熱力學及流體熱物性、製冷與熱泵、多相流測量及核安全性熱能動力過程的模擬與控制。重點研究內容如多孔介質內的傳熱傳質,沸騰/凝結換熱,緊湊式及強化換熱,微/納米尺度熱傳遞,表面冷卻技術和新型製冷劑特性等。主要合作導師包括科學院院士王補宣、姜培學、張學學等。
2. 熱能工程:研究領域包括燃燒科學技術、污染控制、潔凈煤技術、氫能燃料電池、流化床燃燒等。主要研究清潔能源利用與技術開發,先進熱能系統設備開發,以及模擬與控制。合作導師有工程院院士徐旭常等。
3. 動力機械及工程:關注能源動力系統工程、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燃燒科學等。研究高效低污染能源動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如燃氣輪機裝置、葉輪機械控制,以及能源強度分解和節能降耗。合作導師包括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蔣洪德等。
4. 流體機械及工程:關注流體機械內部流動、空化、雜訊控制和優化設計。研究水力機械的優化設計理論,以及瞬變過程的數值模擬。合作導師有曹樹良、許洪元等。
Ⅱ 清華大學的哪些專業是一級學科授予博士
清華大學的一級學科授予博士的專業共有38個,具體包括:
- 哲學:涵蓋邏輯學、美學、宗教學、政治學等多個子領域。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研究方向包括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等。
- 理論經濟學。
- 電氣工程:在智能電網、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電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應用經濟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在集成電路、微電子器件、光電子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
- 法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在通信網路、信號處理、信息理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 社會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軟體工程、人工智慧等。
- 中國語言文學。
- 建築學: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新聞傳播學。
- 土木工程: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藝術學。
- 水利工程。
- 歷史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數學。
- 核科學與技術。
- 物理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化學生物醫學工程。
- 生物學。
- 基礎醫學。
- 力學。
- 臨床醫學。
- 機械工程: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葯學。
- 光學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工商管理。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公共管理。
這些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體現了清華大學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厚實力,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
Ⅲ 何榕個人簡介
何榕是一位在熱能工程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學者,現任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以下是其個人簡介的要點:
教育背景:
- 本科: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獲學士學位。
- 碩士: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
- 博士:1990年1月至1994年5月,赴美國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機械與材料工程系深造,獲得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 初期職業生涯:1987年7月至1989年12月,在中國機械部通用機械研究所工作。
- 海外研究經歷:
- 2000年5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通產省NEDO擔任產業技術研究員。
- 在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工作期間,繼續深化專業技能。
- 回歸清華:自1994年6月起,回到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從講師逐步晉升為副教授、教授,至今致力於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
- 在熱能工程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 為培養新一代的工程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