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英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推薦書目
Ⅰ 胡剛人物介紹
胡剛
胡剛: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山東大學翻譯學博士研究生,華中理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湖北師范大學英美語言文學學士。發表論文10餘騙,出版著作《新世紀英漢同聲傳譯》,《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實用教程3》,《漢英國際貿易和金融詞典》,《英語六級閱讀《英語分類閱讀三級100篇》,《英語分類閱讀在職考研100篇》
中文名:胡剛
外文名:HuGang
國籍:中國
職業:教師
主要成就:美國伊利諾依大學東亞及太平洋研究中心「成就證書」
代表作品:新世紀英漢同聲傳譯
學歷:博士研究生
人物簡介
山東大學翻譯學博士研究生
華中理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研究生
湖北師范大學英美語言文學學士
職稱
胡剛
430072
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
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
證書
美國伊利諾依大學東亞及太平洋研究中心「成就證書」;
所教授的課程
本科生: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聽力;科技英語等
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翻譯方法論;翻譯理論
科研成果
1.論文
「漢英翻譯的遷移性冗餘」,《中國科技翻譯》,2006/02.(第二作者)
「大學校訓芻議」,《現代大學教育》,2006/02,pp68-70.
「試論文化研究語境下的文化翻譯」,《語言與文學研究》,2004/04,pp154-156.
「文化翻譯——翻譯研究的新走向」,《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Vol.6,pp190-194.
「試論英漢習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處理方法」,《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英語顏色詞的語料庫研究」,《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6.pp64-67.
「略談英漢翻譯中的『反譯'現象」,《外語教學與研究論文集》(四),主編:高鳴涵,李國梁,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1999年8月。
「初探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學習風格的差異」,《外國語言研究》第二輯,主編:於德全,王文慈。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
社,1998年6月。
「理工科院校英語口語現狀及教學」,《外國語言研究》第三輯,主編:於德全,宋春雁等。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1998年12月。
2.著作與教材
《新世紀英漢同聲傳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編著)。
《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實用教程3》,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主編)。
《漢英國際貿易和金融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2月(編者之一,參編了10多萬字)。
《英語六級閱讀》,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副主編)。
《英語分類閱讀三級100篇》,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副主編)。
《英語分類閱讀在職考研100篇》,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副主編)。
3.項目
武漢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5年11月)
改革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建立新的鏈接社會的翻譯教學體系
——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教學改革探索
主要研究興趣
翻譯理論與實踐
後殖民理論與批評;後殖民翻譯理論
Ⅱ 武大博士含金量
武漢大學的博士含金量非常高。以下是幾個關鍵因素:
嚴格的選拔標准和優秀的生源質量:
- 武漢大學作為中國老牌九八五大學和雙一流A類學科綜合性大學,在本科、碩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的選拔上都極為嚴格。
- 只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通過這些選拔,確保了博士生群體的高水平。
強大的綜合教學和研究力量:
- 武漢大學在綜合教學和研究方面擁有強大的實力,為博士生提供了卓越的學術環境和資源。
- 博士生在這里不僅能獲得深厚的學術知識,還能在實踐中鍛煉科研能力,從而提升學術水平。
豐富的國際交流機會:
- 武漢大學的博士項目注重國際化交流,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 這些國際交流機會有助於博士生拓寬國際視野,並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武漢大學的博士含金量高主要體現在其嚴格的選拔標准、優秀的生源質量、強大的綜合教學和研究力量,以及豐富的國際交流機會上。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武漢大學的博士生在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上都具有很高的競爭力。
Ⅲ 西方翻譯理論通史作者簡介
劉軍平教授,出生於1962年11月,擁有武漢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作為武漢大學英文系的資深教授,他擔任博士生導師及副系主任,同時也是武漢大學翻譯與比較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
自1998年至2000年,劉教授曾在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英文系進行深度研究,並在2005年至2006年以中美富布賴特基金研究學者身份在耶魯大學進行中西比較文化的研究。他的學術足跡遍布全球,曾受邀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進行演講和交流,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翻譯學、哲學、批評理論以及中西比較詩學。
在學術界,劉教授已發表了70餘篇論文,其中包括《中國翻譯》、《外國語》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以及多部專著和譯著。他的研究成果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權威期刊引用,並被《中華翻譯文摘》全文轉載,顯示出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目前,他擔任中國譯協、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和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等多個學術組織的理事職務,且在湖北省翻譯協會和武漢市翻譯協會中擔任重要職務。作為教育界的專家,他還擔任湖北省教師資格認定專家審查委員會委員,並主持多項省級科研項目,如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翻譯學研究的哲學方法》和湖北省教育廳項目《英語專業翻譯方向教材建設及課程設置改革》。
此外,劉教授還積極參與武漢大學的「985工程」項目《比較哲學與中西文化建設》,並作為客座教授活躍在國內多所高校的外語學院中,持續推動翻譯學與比較文化的研究與發展。